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記憶作文 >

【必備】記憶作文三篇

【必備】記憶作文三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記憶作文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必備】記憶作文三篇

記憶作文 篇1

人的一生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形形色色的許多事情。有些事,可能過不了多久就遺失在記憶中的潮流,而有些,則深深地印在腦海裏,成了歲月裏的記憶。這之中,有些能讓人在炎熱的酷暑裏感到寒冷,而有些,則讓人在寒冷的冬夜裏感到温暖。

我清晰的記得那是一個傍晚,離上課只剩下十幾分鐘的時間,我飛奔在趕往學校的路上。唉,之前真的是不應該,不應該邊吃飯還邊看電視,忘了時間,以至連晚自修都快遲到了。

不知道是不是上天想要懲罰我一下,給我一個深刻的教訓。此時,天空飄起了毛毛細雨。但這小雨並未讓我停下腳步,因為我已顧不上那麼多了。可沒過一會兒,這雨越下越大,已經變成了暴雨了。這傾盆般的大雨使我的頭髮瞬間就全濕了,雨水順着髮梢不停地流下來,衣服也是大片大片的濕了,微風吹過,一陣陣的冷意向我襲來,身體不由得顫抖起來。

無奈,我不得不在一處屋檐下等待雨停,時間一點點地流逝,距離上課是越來越近了,我的心也因雨越來越大而變得越來越着急。雨,一直的下個不停,也絲毫沒有變小的意思。我站在屋檐下不停的張望着,多希望能夠遇見一個我認識的並且打着傘路過的朋友,帶着我一起去學校。

終於透過重重的雨幕,我看見了一個打着傘向我這邊走來的女生,她似乎和我一樣,也快要遲到了,步伐顯得特別的快。我心中頓時感到格外的高興,有機會和別人打同一把傘去學校了,但內心同時又完全否定了這個想法,那,是一個女孩子,和一個不認識的男同學打着同一把傘在雨中走,難免會引來一些流言蜚語,我是個男生,對於這些我是不在乎,可對於她就嚴重了,這會影響到一個女孩的清白。他似乎注意到了我在看着他,見我一幅糾結的樣子,顯得有些遲疑。我已經沒有時間了,幫助也是不可能的了,算了,冒着雨衝出去吧!

咬咬牙,鼓起勇氣,衝進了雨中。這時,背後傳來了一聲“同學”!這讓我有些吃驚,轉過頭望向了她,只見她大步的走到了我的旁邊,把傘搭在了我的頭上説:“同學,我送你吧!”心中頓時升起了一股暖流,風還在吹,只是我卻感覺不到一絲涼意,連忙説“這要緊嗎?”她笑着説了一聲:“助人為樂嗎!”這世界好人還是挺多的,“謝謝。”“沒關係。”

雨中,兩個人打着一把傘,默默的走在空曠的街道上,雖然走的不快,但還是很快就到學校了。看到周圍有越來越多的同學了,許多人都投來讓人很費解的目光。我頓時懂得了,即使她不介意,但別人難免會説一些難聽的話。她幫助了我,而我卻要讓她在別人面前難堪,我對得起她嗎?內心的譴責讓我好難受,即使以後不能報答他,也不能這樣。雨還是那麼的大,我又一次衝進了雨中,大聲喊了聲“謝謝”!

從那以後,每當我在樓梯中或操場上碰到她,我總是要説一聲“謝謝”,周圍的朋友問我,我從未向他們提起過此事,這是我心中的一處温暖所在,每當想起此事,都激勵着我去幫助別人,把這種精神傳給每一個人!

記憶作文 篇2

粽香濃、雄黃烈;龍舟競逐、吟詩折柳;插艾條、菖蒲辟邪,帶銅錢、肚兜祈福端午臨近,這一中國節,再次激活歷史傳統、喚起文化記憶,塑造着一個民族共同的心靈認同。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端午節內涵豐富,從其各種別名中可見一斑。天中節、龍舟節、浴蘭節、端陽節、詩人節顧名可思義,歲時節點、人神祭祀、祈福納祥、家庭人倫,是構成端午文化的多重景深。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對詩人屈原的紀念,更讓這個節日有了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有人極而言之,沒有端午,何以中國,正是因為端午富含中華文化基因,既是中國人文化身份的'表達,更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文化財富。

不過,就像很多傳統節日一樣,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端午也曾在古今和中西之間,一度失落。

自古今而觀之,高樓大廈的生活,遠離了田野山林,難以採摘艾草、菖蒲;流動時代的人們,雖能買到粽子,卻少了一大家子包粽煮粽食粽的其樂融融。自中西而觀之,聖誕節、感恩節、情人節等西方節日成了闖入者,其商業化、娛樂化、趣味性,對中國傳統節日生態造成不少衝擊。這樣的古今之變中西之惑背後,是中國社會三千年未有之大轉型,也是人類文明亙古未有之大交融。置身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大潮之中,基於農耕文明而形成的端午節俗,該如何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場景?如若讓端午傳統持續失落,無疑會有損文化認同感、消散文化向心力。

然而,中華文化卻也正是在古今中西之間,獲得了更大張力。文化恰似長河,既有大浪淘沙沉澱的河牀,也有奔騰澎湃匯入的支脈,因而不捨晝夜、源遠流長。外在環境越是變化,文化傳統越需堅守,只有這樣,傳統方為傳統這是考驗文化守成定力的重要維度。但傳統也不是死水、不是靜物,主動適應變化,創新表現方式,注入時代氣質,傳統方有生機也更具價值這是考驗文化應變創新能力的重要維度。

端午文化,應該更可以在傳承中別開生面。現代化、全球化、信息化,正可為端午提供新的載體、創制新的手段、賦予新的內涵。比如,立足對屈原的紀念,發掘詩人節傳統,讀詩誦詩賽詩,重塑詩如海的端午;比如,借鑑電商營銷模式,網上摘粽葉、自助配香包,實現數字化的端午;比如,順應全球化大趨勢,推動東亞國家共建共享端午文化,打造走出去的端午。在這些方面,政府、企業、媒體、社會都可大有作為。端午如是,整個中國的文化建設又何嘗不是這樣?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前提是文化自覺,關鍵是文化創新。傳統節日,藴藏着一個民族的集體意識,描繪着一種文化的共同底色,是以文化創新形塑文化自信的最好抓手。從這個角度看,弘揚端午文化,正是為了塑造中國人的文化認同和身份認同,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記憶作文 篇3

童年是五彩繽紛的,就像海邊漂亮的貝殼;童年是無憂無慮的,就像整天嬉鬧的浪娃娃;童年是甜美的,就像山溪中清亮的泉水。提起童年,我不禁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

記得在一年級的一節語文課上,老師正在教我們學習“但是”這個詞語。可我怎麼也不理解,老師只好換一種方法説:“但是是表示轉折的意思,就好像走路時,突然轉彎一樣。”我一聽,心想:原來這麼簡單呀!於是我就説:“我懂了!”老師見我弄明白了,很高興,便讓大家造句。我自以為是地想:既是轉折的意思,那麼就簡單了!我立刻想到了一個句子,便舉起手來,看到老師把目光投向我這邊,我自信地站起來,大聲地説:“從學校到家有三個“但是”的地方。”老師聽了,先是一愣,然後捧腹大笑起來,同學們更是笑得前俯後仰,有的連話也不能説了,可我卻覺得莫名其妙。老師終於忍住笑,耐心地對我説:“但是表示意思轉折,與雖然、儘管等幾個詞連用,剛才只是打了個比方罷了,明白了嗎?”哦!我這才恍然大悟,這時老師又哈哈大笑起來,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

童年是美好的,它總能勾起人們許多回憶;童年是難忘的,它也埋藏了許多樂趣。童年的事情一直陪伴着我,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滋潤着我成長。

標籤: 記憶 三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jiyizuowen/v39j4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