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感動作文 >

【精華】最感動的作文三篇

【精華】最感動的作文三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感動的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最感動的作文三篇

最感動的作文 篇1

我偶然讀過一則發生在日本的故事,講的是壁虎。

有人為裝修房子拆了牆壁,卻發現一隻壁虎困在那裏,一根從外面釘到裏面的釘子釘住了它,那主人覺得又可憐又好奇,仔細看那根釘子,他很驚訝,因為釘子是10前蓋房子留下的。想不到這小小的生靈,竟如此健康地活着。尤其令我驚訝的是它在黑暗的牆壁裏整整活了十年。

一步也不能動的壁虎到底在吃什麼活到現在呢?過了不久,不知從哪裏又爬來一隻壁虎,嘴裏含着食物使它生存。

每讀到這段文字,我就淚眼模糊,深為感動。我彷彿看到那隻壁虎十年如一日喂另一隻壁虎的時候,那種執着和艱辛,真是説不出來。假如沒有這隻壁虎來餵它食物,它就一定不會活到現在。

你看,它們那種無私的關愛之情使我把親情看得嚴肅看得深刻,看得偉大而堅韌。像一顆子彈,壁虎用它的精神穿過我的內心,刺破我的靈魂。比起壁虎,我們有什麼理由言責怪和埋怨,有什麼理由漠不關懷、放棄責任。俗話説“久病牀前無孝子”,我們人類面對小小的生靈都要為之汗顏。生命無大小之分,親情同樣感天動地。相互支撐的生命,召示了親情的至美和偉大的內涵。

世上能令人感動的東西,不僅有愛心,還有親情。那種生命相依,血脈相連的親情,是任何磨難也摧不垮的。

最感動的作文 篇2

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詩人,聲明卓著的小説家、文學品論家和政治家,也是詩歌的革命者、浪漫派戲劇的領袖,法國人民最喜愛的作家之一——維克多·雨果,創造出了他的第一部引起了轟動效應的浪漫派小説——《巴黎聖母院》。

這部小説揭露了十九世紀時教士的陰險卑鄙,下流宗教法庭的暴力殘忍、貴族生活的荒淫無度和當時統治者的昏庸無道,野蠻殘暴,同時也給我們描述了一個人物:外表醜陋,內心善良,他就是本書的主人公卡奇莫多,與其形成對比的是他的養父克洛德和軍人弗比斯。這二人的殘忍、無恥正烘托出了奇卡莫多的本性中的善良,還有吉普賽女郎艾絲美拉達,她善良、美麗,我覺得她很配卡奇莫多,只是卡奇莫多的長相頗醜罷了,但在這個故事裏美麗的吉普賽女郎卻愛上了弗比斯,一個花花公子,一個在她要被絞死時毫不在意的人。

這本書寫的很感人,作者把卡奇莫多對艾絲美拉達的愛,克洛德對艾絲美拉達的愛極生恨描繪的淋漓極致。作者通過極端的美醜對照,崇高與邪惡的對立,使小説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很喜歡艾絲美拉達,喜歡她的內在美和內心的善良,我也很喜歡卡奇莫多,喜歡他內心真正的美。

最感動的作文 篇3

最感動的……也許是存在於身邊的點點滴滴所凝聚的薈萃,也許是觸碰內心深處那一層層泛起的漣漪,又或許是不經意間一個細微動作的產生。

雪花感恩於下雪的冬季,冬季為雪花帶來了生命,為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又添上了一縷生機;浪花感恩於一望無際的汪洋,因為有了汪洋的形成,才有了浪花的存在,激起的浪花為汪洋點綴了一絲新意;火花感恩於無私奉獻的蠟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正是有了蠟燭,我們才擁有了這獨一無二的火花;煙花感恩於夜晚的天空,天空由於煙花的點綴,倒映出了一幅唯美的圖畫,雖然轉瞬一逝,猶如曇花一現,但也在人們心中有了一份念想。

大自然的生物都感恩於他們的製造者和生產者,那我們難道就不該如此嗎?父母親給予我們的,從來都不求回報,只有付出。母親懷胎十月,含辛茹苦,只為我們的誕生;父親焦急的守在產房外,難道就不是為看見我們呱呱墜地的一瞬嗎?可我們呢?對他們的愛從來只索取回報,對他們的關心則是少之又少,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難道父母不希望我們有充足的愛去關心他們嗎?

花兒奉獻給大地,陽光奉獻給世界,我拿什麼奉獻給你。

每每回憶起小學課堂的一次提問時,都會令我震驚不已。那一天,老師站在講台上問着我們:“你們有誰知道父母的生日呢?”話音剛落,班裏鴉雀無聲,你看我,我看你,默不作聲,竟相互搖頭。時間彷彿回到了農曆的四月份末,那天一早,母親起了一個大早,在廚房裏忙東忙西,剛洗漱完畢的我跑到廚房裏詢問母親在幹什麼,母親卻從容的答道:“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你忘了,真是個小笨蛋,真不長腦袋呀!”我強制住快要流下的眼淚,奔回房間,在心裏有着一萬個疑問:為什麼我總是記不住他們的生日,可他們卻總在為我準備着每一份驚喜呢?“身在福中不知福”正是形容像我這樣的人。

生活細微之處總擁有感動,最令我感動的莫不過是父母對我的愛與關心,父母親給予我們的絕不僅僅是愛與關心,至於接下來的感動就留着讓我們一點點地來尋找它的痕跡吧!

標籤: 感動 三篇 精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gandongzuowen/82394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