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愛國作文 >

《南京!南京!》觀後感(愛國作文)

《南京!南京!》觀後感(愛國作文)

【《南京!南京!》觀後感(愛國作文)例文一】

沉重的心情溢於言表。曾經那一部震撼的電影《南京》還歷歷在目,而這部《南京!南京!》給我的更深的感慨。兩個突兀的感歎號!屈辱,憤怒,心痛,已無法傾訴我心底的聲音。振聾發聵的影片將戰爭的醜陋在腦漿崩裂的那一刻畢現無疑。強暴,這種罪行,是人類的恥辱。

《南京!南京!》不可避免的點燃中華民族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刻骨仇恨。1937年,30萬中國人被屠殺,國殤,2009年,《南京南京》重啟了這段傷痛記憶,我們不能沒有危機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想,這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不二法門。

血淋淋的黑白色,聽到的是寂靜中的槍炮聲!日本人進城了,中國的大部隊開始逃跑,陸劍雄和他零零落落幾個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組成一堵人牆,阻止逃兵的去路,他們不肯投降,一直在城裏偷襲日軍,直到一個個死去。日本人説:你們中國軍人真是厲害,我們進入南京城後,四處都是冷槍,我們不的不把很多建築物都炸平,但是沒有一個人走出來!不屈與堅韌的因子一直存活在中華民族兒女的血性之中,極端環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中國人用鮮血和犧牲構築的中國精神。

歷史可以寬恕,但不能遺忘。

對於那樣一段歷史,已經成為了整個民族的死結,不是誰想顛倒和抹殺就能顛倒和抹殺的,但想要記住同樣不容。一種空洞的仇恨,沒有可以附着的支點,這場屠殺已經離去了72年,當初倖存的人們也逐漸被時間帶走,但我希望那些鮮血淋漓的傷口不要隨之消亡,我們未必需要一部片子來激起某種仇恨,然後去手刃仇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哭訴,不是煽動,而是展示,還原那些被遺忘或者被忽視的點滴細節,然後讓看到的後來人叩問自己的心,至於會得到什麼樣的迴響,傷痛不能被繼承,更不能被強行灌輸,只能靠自己去直面,哪怕你看到的是一部被複原的電影,只要它夠真誠。

【《南京!南京!》觀後感(愛國作文)例文二】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佔南京,由於中國國民黨軍隊抵抗失敗,大批的國民黨士兵潰逃出城,南京淪陷。

影片以一張張南京老城的照片拉開序幕,在炮火轟鳴中城牆在揚起的塵土中坍塌,畫面轉接進城門內,守城的國民黨三十六師的將士們用血肉之軀去組織準備潰逃出城的國民黨官兵,從而,展開一場肉搏,那悲壯的場面,震撼着我的內心。

軍隊潰敗了,大屠殺開始了。屍橫遍野,影片沒有淋漓盡致的表現日軍千奇百怪的屠殺方式,它將這場浩劫落到了每個活生生的人身上。唐先生,拉貝的`祕書,與拉貝共同負擔着難民營的責任,當拉貝不得不離開的時候,他為了保護家人的安全委身於日本人,當他終於和日本人成為“正式”的朋友的時候,他的妹妹被日本人拉進慰安所,他的女兒被日本人活生生的摔死,他的老婆因為被打暈倖免於難。他,欲哭無淚,欲吼而無聲啊!後來在拉貝的努力下,日本人答應可以讓拉貝帶走兩個人,當他們即將踏入生門的時候,唐先生,這個典型的中國男人放棄了生的權利,把它讓給了另一個急於求生的人。後來唐先生即將被押赴刑場,他看見蒙着眼睛的中國人像小雞一樣被綁在柱子上,一個個的被射殺,輪到他了,他拒絕矇眼睛,他笑着對日本軍官説:“你曉得吧,我老婆又懷孕了,我老婆又懷孕了。”這是他臨終前勝利的宣言,他的從容讓那個日本軍官不敢直視!

整部影片瀰漫着一種殘酷的壓抑和絕望,只有結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他代表着中國的希望。明天雖然依然殘酷,但希望已經傳遞下去。當時的南京雖死,但中國人的團結與抵抗已經被喚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麼只有努力去贏得戰爭的勝利。

這段歷史已然成為過去,但凡有良知的中國人怎麼能忘記?儘管日本人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去修改教科書、篡改歷史、矇蔽事實。但近來發生的釣魚事件有一次給我們敲醒了警鐘,現在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已經覺醒,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我們會問自己的主權做不懈的努力和鬥爭。歷史永不能忘,我們要將這段屈辱的歷史轉化為不屈意志,鞭策自己不斷前進,改變落後捱打的卑微局面,化沉痛為力量,變弱小為強大,棄腐朽造神奇。只有通過我們華夏兒女的共同努力,祖國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我腦海中彷彿又浮現出小豆子在田野上奔跑的情景,他跑着,他笑着。

標籤: 南京 愛國 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aiguozuowen/lwr7k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