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岳陽樓記 >

岳陽樓記的優秀教學設計方案

岳陽樓記的優秀教學設計方案

篇一:岳陽樓記優秀教案

岳陽樓記的優秀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目的

1.熟讀成誦,理解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寫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並領會本文敍事、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以及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法。

2.瞭解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進步的政治主張。

3.理解整句與散句結合,使文章既和諧又富於變化的語言,讀起來琅琅上口。

4.掌握重點字詞的意思。

教學重點

1.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寫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及記事、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合的寫法;

2.理解整句與散句結合,使文章既和諧又富於變化的語言,讀起來琅琅上口。

教學難點

瞭解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進步的政治主張。

課前準備

1.製作課件

2.學生收集與岳陽樓相關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誦詩導入

1.展示詩歌杜甫的《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2.學生誦讀詩歌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3.導入語

事實上,除了李白杜甫在岳陽樓留下的我們讀到的這兩首名詩,古往今來,遷客騷人為洞庭湖壯麗的景觀書寫了浩如煙海的千古絕唱,岳陽樓上更是題滿了文人的詩詞歌賦。但是面對前人熠熠生輝的文字,宋代的范仲淹卻另闢蹊徑,用神來之筆使岳陽樓再放異彩,使他的名篇《岳陽樓記》從此名於世,傳於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聽讀課文,感知內容

1.聽朗讀,感知課文。

2.理解文章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師在學生朗讀結束以後提問:作者洋洋灑灑寫了這麼一篇文章,究竟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用課文原文回答。

[點撥]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3.學生在理解文章表達的感情基礎上齊讀課文,要求讀出文章的感情。

三、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1.析文章結構,領會文章寫法

[點撥]板書(一)交代寫作緣由——敍述;(二)描寫岳陽樓景色——寫景抒情;(三)表達自己的胸襟抱負——議論。

2.賞文章美景,體會文章語言

(1)岳陽樓的景色是怎樣的?文章共幾處寫了岳陽樓的景色?分別是從哪些方面去寫的?

[點撥]全文共寫了三處景色:一處是課文第二段描寫洞庭湖的景象;二處是課文第三段想象陰天岳陽樓的景象;三處是課文第四段想象晴天岳陽樓的景象。

(2)作者為什麼要描寫洞庭湖煙波浩淼的水勢,又要想象一陰一晴兩幅畫面?

[點撥]通過描寫洞庭湖景色的陰晴變化,引出遷客騷人一憂一喜的兩種心情,為後面表明自己的志向作鋪墊。

3.探文章思想,理解文章主旨

(1)“以物喜,以己悲”是人生的兩種情景,你對此有什麼看法?你是贊同還是反對?為什麼?

(2)作者對“以物喜,以己悲”又是怎樣的看法?表達了怎樣的志向?

[點撥]作者上追古仁人之心,提出了與“遷客騷人”不同的看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進亦憂,退亦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即不計較個人得失,心憂天下,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同時表達了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志向。

四、課文延伸,拓展提高

1.你還知道在我國曆史上哪些人是憂國憂民的楷模?請舉出他的類似“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的一句名言來。

2.今天我們如何評價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

五、課堂小結,作業佈置

1.小結語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散文,畫意、詩情、理趣溶為一體,不但給予我們美的享受,而且范仲淹那博大的胸懷,崇高的'思想境界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讀這篇文章,我們好像站在岳陽樓上,那浩瀚無涯的洞庭湖水,給予我們恢宏的氣勢,也給予我們一種責任。就讓我們點燃精神的聖火,去照亮時代天空的一角,做一個個當代的范仲淹吧!

2.作業

(1)背誦全文。

(2)仿照課文3、4兩段,寫一段100字左右的即景抒情的文章(可以嘗試用文言文創作)。

篇二:岳陽樓記優質課教案

27、岳陽樓記

范仲淹

尖扎縣康楊中學教師:祁成峯

目標要求:

1、朗讀、背誦全文。

2、學習文章把敍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3、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

4、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彙。

5、深刻理解和正確評價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1、疏通文意, 理解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學習文章敍事、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法,體會文章駢散結合的

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見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學習文章把敍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2、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

教材分析:

《岳陽樓記》是語文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下冊的一篇文言文。它是一篇散文,以“記”為名,先敍事後寫景,進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髮議論,環環相扣,層層蓄勢,表達了作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襟。文章句式長短錯落有致,大量使用駢句,語言凝練,形象而富有音樂美。

教具準備:投影儀 U盤 音箱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1、聽錄音朗讀。要求:

(1)準音 謫(zhé) 屬(同“囑”zhǔ) 霪(yín)霏(fēi ) 檣(qiáng) 楫(jí)冥(míng ) 讒(chán) 偕(xié)

(2)句讀 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登/斯樓也。

2、分組合作學習。要求:(1)劃出疑難語句;(2)疏通文意, 理清文章結構 共分三個部分。

二、導入新課:

1、作家簡介。

《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歲登進士第,因敢於直言強諫,屢遭貶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聖年間任西溪鹽官,建議在泰州修捍海堰。 寶元三年,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加強對西夏的防禦,屢立戰功。慶曆三年,西夏請和,范仲淹還朝,任

參知政事。曾提出十條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蔭”為官,選用幹練的人員、嚴格執行政令導項,又主張興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對罷政,於慶曆五年貶放鄧州,以後還做過杭州、青州的太守。後在赴穎州任途中病死。死後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歲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張,深受當世和後人稱道。文章和詩詞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傳世。

2、背景資料。

《岳陽樓記》是范仲淹被罷去參知政事而貶官河南鄧州時,應好友滕子京之請而寫的。膝子京請范仲淹為重修岳陽樓寫記,並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圖》。范仲淹依據此圖,憑着豐富的想象,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滕子京與范仲淹同年舉進士,因才華出眾但豪邁自負,被權貴所嫉,貶謫到嶽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經常想勸慰他,卻一直無機會。適逢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請范仲淹代筆記勝,這就給了范仲淹一個規箴知己的好機會,因自己在貶中,亦有抒發自己理想的需要,於是范仲淹就寫下了這篇抒發自己胸襟、規勸朋友的千古名篇。

作者用簡潔凝練的語言,敍説了事情本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觀勝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思想,在記山記水的背後,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敗後,憂國憂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3、岳陽樓。

岳陽樓在湖南省岳陽市巴丘山下,原來是三國時期吳國都督魯肅的閲兵台。唐朝張説在閲兵台舊址建造樓閣,取名“岳陽樓”,常與文人雅客登樓賦詩。

後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劉禹錫、孟浩然等詩人相繼登樓吟詠,岳陽樓聲名益大。

三、整體感知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朗讀時應注意節奏。本文駢散結合。讀駢句,節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如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其餘按意義劃分,不要讀破句。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相鄰的兩組驕句之間,要有稍長的停頓。如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提問:“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怎麼停頓。

討論並歸納:

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2、請學生翻譯第1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胖子京謫守巴陵郡:滴,古時官吏降職或遠調。守,指做州郡的長官。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政通人和:通,順利。和,和樂。百廢具興:具,同“俱”,全,都。增其舊制:制,規模。屬予作文以記之:屬,同“囑”,囑咐。

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為巴陵郡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務推行順利,百姓安居樂業,各種荒廢了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展它舊有的規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詩賦刻在上面,(並)囑咐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3、請學生翻譯第2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於觀夫巴陵郡勝狀:勝狀,勝景,好景色。

浩浩場湯:浩浩蕩蕩。

橫無際涯:寬闊無邊。涯,邊。

朝暉夕陰:或朝或晚(一天裏)陰晴變化。暉,日光。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大觀,雄偉景象。”

前人之述備矣:述,論述。備,詳盡。

然則北通巫峽:然則,(既然)這樣,那麼??

南極瀟湘:極,盡。瀟湘,瀟水湘水。

遷客騷人:遷客,謫遷的,指降職遠調的人。騷人:詩人,戰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後人也稱詩人為騷人。

得無異乎:得無,表猜度,怎能不會。

依我看來,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這洞庭湖上。它連接着遠方的山脈,吞噬着長江的流水,浩浩蕩蕩,無邊無際。清晨,湖上灑滿陽光;傍晚,又是一片昏暗,景物的變化無窮無盡。這些就是岳陽樓的壯麗的景象。前人已經描述得很詳盡了。然而,(此地)北面通向巫峽,南面直達瀟湘,被降職外調的官員和不得志的詩人大多在這裏聚會,他們觀賞景物時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4、請學生翻譯第3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話的開頭,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霏霏:連綿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樣子。

連月不開:開,放晴。

濁浪排空:排空,衝向天空。

日星隱耀:隱耀,隱沒了光輝。

山嶽潛形:潛形,隱藏了形跡。

牆傾楫摧:牆,桅杆。楫,船槳。

薄暮冥冥:薄(比),迫近。冥冥,天色昏暗。

篇三:岳陽樓記教學設計(獲獎) (2)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一、教學設想

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九年級學生已掌握了一定文言知識和學習文言文的技巧,而且也有一定的朗讀能力。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首先努力構建立體式的課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從不同的層面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為深入分析文章的“妙點”作鋪墊,並在讀、析、寫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其次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穫;最後採用階梯式教學流程,層層遞進,達到夯實基礎,突出重點、訓練能力的目的。引導學生既要從整體上把握全文,也要從細節上去領略文章的美,並在學生自主活動、生與生合作、師生互動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使課堂內容豐富,節奏和諧,充滿生命的靈動。

二、教學內容及步驟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主要是積累文中的重點字詞和特殊句式

2.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深刻含義。

3.學以致用,學習文章佈局謀篇的方法,運用到實際的習作訓練中。 重點: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深刻含義。

難點:學以致用,學習文章佈局謀篇的方法,運用到實際的習作訓練中。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課件展示範仲淹的詞《漁家傲 秋思》)同學們,本詞表面寫思鄉,其實其中的白髮將軍就是作者的寫照,作者借白髮情、征夫淚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矢志不渝保衞祖國的真情,而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文章卻一改其含蓄的風格,直抒了自己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范仲淹的這篇不落窠臼,名揚千古的佳作《岳陽樓記》,去體味他崇高的思想感情。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檢查預習,回顧“記”這種文體

四、教師在《英雄的黎明》的背景音樂中有感情地背誦全篇,要求學生體會老師對文章的處理方式並複述各段大意。

1、請同學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有感情地朗讀,注意對重點詞句的閲讀把握。生生互評,教師適時點撥。(如:第一段是記敍可以用平淡的説話的口吻來讀。三四兩段的“登斯樓也”要做不同的處理,第三段的“登斯樓也”應讀得緩慢,讀出步履的沉重和遲疑,讀出“憂讒畏譏,感極而悲”的沉痛。而第四段應讀得明快歡樂,讀出步履的輕盈舒展,讀出“寵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的樂觀和自得。“先天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句也應好好品味,“先天下之憂而憂”應讀得氣壯山河,“後天下之樂而樂”卻要讀得越來越輕,讀出范仲淹的價值取向。結尾處的“吾誰與歸”可讀兩次,第一次輕讀,彷彿范仲淹在尋尋覓覓喃喃自語叩問心靈。而第二次其實是激憤的范仲淹在問天問地,在茫茫宇宙中尋找自己志同道合者,要讀得聲嘶力竭。)

2、概括各段大意,掌握文章思路。

第一段:交代寫作背景和作記緣由。

第二段:由岳陽樓的大觀過渡到登樓覽物的心情。

第三段:覽物而悲者。

第四段:覽物而喜者。

第五段:點明主旨,抒發政治理想。

五、閲讀品析

(一)同學們,《岳陽樓記》創作於慶曆四年,也就是公元1044年,如今九百多年過去了,《岳陽樓記》仍然邁着穩健的步伐行走在密密匝匝的文學叢林之中,請大家和各自的組員探討一下,《岳陽樓記》永葆青春的奧祕是什麼?(小組合作交流)

(二)同學們的發言很精彩,很有見地,《岳陽樓記》長盛不衰的原因在於其立意、構思、章法、意境、語言、表達等方面,今天我們重點鑑賞文章的意境美,立意高和構思巧這三方面。

1.意境美

①請同學們選讀二三四段,請大家展開想象,再現文中優美生動的景物,用自己的話描繪景物,感受詩情畫意。

②請大家交流感受,每人負責一幅畫,注意通過品味關鍵字來體現洞庭湖的浩淼無垠、氣象萬千,抓總特徵,從雨湖、晴湖、月湖,形、聲、光、色、味多角度多方面描繪,學習作者借景抒情的寫法,感受古人抒發感情的方式是含蓄藴藉的,常常寄託於景物當中,這便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説的,一切景語皆情語。課後用今天學到的方法,寫一段借景抒情的片段。

2.立意高

同學們説的真好,大家的發言讓我們都沉浸在祖國壯麗秀美的大好河山的美麗當中,但作者在這裏並不是單純寫景,有何深意呢?我們一起來領略《岳陽樓記》的立意的高遠。

①文中哪句話道出了范仲淹的思想?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內涵?

學生找出表現范仲淹思想的句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請同學們説説本句話內涵,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本文是如何一步步規勸滕子京的,看看本文立意如何高遠。

課件展示討論要求:聯繫課文探究,組內全員參與,探究結束後派一位代表發言。當你探究遇到困難的時候,別忘了多讀課文。

學生代表自由發言,代表發言時其他組的代表和組員可以補充或提出不同看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yueyanglou/kp3vq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