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遊子吟 >

遊子吟説課稿推薦

遊子吟説課稿推薦

教學目標:

遊子吟説課稿推薦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默寫課文。

2、瞭解詩歌大意,感受母親對兒子的慈愛以及兒子對母親的真摯感情。 教材分析與處理:

1、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情感。

2、教學創新點:低聲吟誦《遊子吟》,想像一位慈母在孩子外出前,藉着油燈的微光為孩子縫製衣服的情景,並把它寫下來。

教學理念:品味情感 昇華體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課前播放歌曲《母親》引出課題

師:知道這首歌表達的是什麼內容嗎?是啊,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古往今來,人們用不同的方式讚美母親,在作家肖復興的眼中,母愛是那一顆顆玲瓏剔透的荔枝,在史鐵生的筆下,母愛是那一句簡短而深沉的叮嚀:“要好好兒活!”那麼,在唐代詩人孟郊的心中,母愛又是什麼呢?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孟郊的《遊子吟》。(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 同學們知道“遊子”是什麼意思呢?在本文是指誰?“吟”又是指什麼?

(遊子:出門遠遊的人 吟: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我們還學過相關題材的詩,如《暮江吟》、《石灰吟》等)

二、初讀詩歌,瞭解作者及創作背景

1、初讀全詩:這首詩廣為流傳,耳熟能詳,我相信同學們一定都會讀,請一個同學來讀讀,好嗎?(抽生讀)

2、課件出示詩歌,聽課文範讀錄音。齊讀

3、交流感受:讀了這首詩之後,你有些什麼感受?

4、那你知道孟郊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這首詩嗎?

學生彙報課前收集的資料,然後師課件出示相關資料

師介紹: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謀到江蘇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做官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他接母親來溧陽,安享晚年。此時,孟郊眼前浮現出母親關愛自己的一幕又一幕,於是寫下了這首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詩歌。

三、細讀品味,體會意境

1、那麼,在這首詩中,孟郊選取了一個怎樣的生活場景呢?請同學們認真讀詩,結合註釋,理解詩句,並觀察插圖,發揮想象,把這一場景描繪出來。

(課件出示畫面,放輕音樂,學生在音樂聲中讀、看、寫。)

2、學生交流自己所體會到的意境,並説説從哪句詩體會到的。朗讀與想象相結合。 預設:抓住“密密縫”,體會濃濃愛。

(1)作者進京趕考前的晚上,母親在昏暗的油燈下給兒子縫織衣服。你的感悟能力很強,請問你是從哪裏得到這種感受的?插圖是文字的再現,書上的插圖再現了哪句詩?(“臨行密密縫”)母親為什麼要“密密縫”?(使衣服結實耐穿,怕兒子遲遲不歸。)你是從哪裏體會到的?(“意恐遲遲歸”)你很會讀書,能聯繫上下文來理解。的確,在古代,有這樣一個習俗,兒子出遠門前,母親都要為兒縫織衣服,縫得越密,兒子就回來得越早,縫得越稀,兒子就回來得越遲。所以母親“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母親擔心的僅僅是兒子“遲遲歸”嗎?她還會“恐”什

麼?由此可想,母親在“遊子衣”裏,除了縫進了密密的針線,還縫進了什麼?請把母親的擔憂、祝福、牽掛和所有的愛,都縫進遊子衣裏,一起讀讀前四行詩。

(2)可以説,一件遊子衣,一片慈母心。你説,這樣的深恩能夠報答嗎?所以,作者發出感慨(誦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重點理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暉”字有什麼特點?這一句是什麼意思?作者僅僅是寫小草與陽光的關係嗎?(作者表面上是説“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實際上是説“誰言遊子心,報得慈母恩”!)

(2)、作者把母愛比作春暉,把遊子比作寸草,那麼同學們認為還可以怎樣比喻?

四、延伸意境,昇華情感

1、的`確,母愛就像春天的陽光無私地奉獻給了小草,“臨行密密縫”僅是母愛的縮影。你知道兒子遠行後,母親又是怎樣忍受思念的煎熬?現在我們走進孟郊另一首《遊子詩》。

2、學習《遊子詩》。屏示並齊讀:

遊子詩

孟郊

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同學們,你們知道萱草是什麼嗎?在古代,不少遊子遠行前都會在母親的房前種植萱草,希望母親在春暖花開時節看到萱草盛開,就像看到了遊子,以慰藉母親的思念之情。從這首詩裏,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畫面?(母親焦慮不安、望眼欲穿、滿眼淚花地盼望兒歸。)你是從哪句詩體會到的?請帶着你體會到的意境,再讀《遊子詩》。你們説,母親對兒子這種強烈的思念之情能夠報答嗎?所以,作者發出感慨(誦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同學們,當“臨行密密縫”和“慈母依堂門”這兩副畫面交匯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在母親的心裏;無論我們走得有多遠,都走不出母親的視線。因為,臨行前,引讀“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遠行後,引讀“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所以,作者發出感慨(誦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4、同學們,當我們再次吟誦同一作者寫的兩首表達同一主題的詩時,你的心裏湧動了什麼情感?並把你體會到的情感朗讀出來。(對母親的讚美、熱愛、思念之情等;或母愛的無私與偉大等;或想報答母親的強烈願望等。鼓勵學生自由、個性的表達與誦讀。)

5、是的,母愛是無私的,偉大的,温暖的,細膩的。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用什麼方式,都無法報答母親的恩情。所以,作者不斷地問自己:(齊誦):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又大聲的問所有的人:(齊誦):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此時,讓我們輕聲的問問自己:(齊誦):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五、激活表達,提煉感受

1、剛才,你們都輕聲地問了自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你們能報答自己的母親嗎?此時,你想對自己的媽媽説些什麼嗎?用你資料袋中的詩句、名言或是你自己的一兩句話來表達吧!(學生交流)

2、孩子們的字字句句都包含了對母親的深情。但僅僅用一兩句話遠遠不能表達對母親的深情,此時, 讓我們把心中對母親無盡的愛融化在這首詩裏,送給自己心愛的媽媽吧。

六、總結延伸,豐富內涵

1、感受名句的影響:孩子們,在孟郊的詩行裏,沒有深切的呼喚,沒有高聲的讚美,然而一分濃濃的真情卻從這簡單的30個字裏自然流露,輕輕觸摸着我們的心靈。直到現在,這首詩裏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還廣為流傳,並且還化為了一個成語:寸草春暉。

2、 交流名句的運用:今天,人們常常用這句話來表達自己的心聲。請同學們想想在哪些情況下也可用上這句話?(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

3、引誦“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啊,人們在表達自己報答母親,報答母校,回報社會,報效祖國的感情時,都會用上這一千古佳句。

也許在下一個母親節,你會情不自禁地吟出這一句: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也許在你明年畢業,離開母校的時候,你也會情不自禁地吟出這一句: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也許在你為國爭光的時候,你還會情不自禁地吟出這一句: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4、在偉大的母愛面前,一切語言都是蒼白的。記得有位名人曾説過:“人的嘴脣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讓我們將內心的感激與讚美之情都化作這甜美的字眼,這最深情的呼喚(生:母親!媽媽!)

讓我們向在座的母親們,向全天下的母親們一起深情地呼喚(生:母親!媽媽!)

5、在《遊子吟》音樂聲結課:最後,讓我們在低迴、婉轉的音樂聲中,把所有的感動融進這首詩裏,再次吟誦《遊子吟》。

七:作業

1、回家把這首詩獻給媽媽。

2、收集讚頌母親的詩歌,在班級開展一次以“偉大的母愛”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會。

標籤: 遊子吟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youziyin/g8yqy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