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鄉愁 >

《鄉愁》解讀

《鄉愁》解讀

鄉愁》,有如音樂中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是海外遊子深情而美的戀歌。

《鄉愁》解讀

解題

鄉愁,是中國詩歌歷久常新的主題。閲讀此詩,首先呈現給讀者的是四幅鮮明而又具體的生活畫面。同時,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濃郁而又強烈的感情,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説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象,用小小的郵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墳墓、淺淺的海峽等形象表現鄉愁,抒發對故土深深的思念之情。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於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

本詩作者余光中説:“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白玉苦瓜》序)詩人的《鄉愁》是我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本詩集單純美與豐富美於一體,物象集中明朗,不枝不蔓,意境幽遠深邃,內容豐富含蓄,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

結構分析

全詩共4節,以時間為順序(即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以感情為線索,以大體相同的詩句和格式,反覆詠歎,使情感逐層加深,由思鄉、思親昇華達到思念祖國。詩歌的結構寓變化於統一之中,既有各小節的均衡、勻稱,又有小節內長短句的變化,使詩在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

第1小節,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

第2小節,成年後,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一方。

第3小節,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

第4小節,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一。

語意理解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小時候離家讀書,通過寫信的方式,來向母親訴説心中的思念,所以鄉愁是小小的郵票。這思念的對象既是母親,也是故鄉。在這裏,故鄉即母親,母親即故鄉。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長大後,為生活所驅遣而奔走他鄉,這時候,除了對母親的思念,又增加了對愛人的惦念,所以,那縷縷鄉愁,便只有寄託於那一張張來來回回的船票。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到後來,時空的隔離再也得不到溝通,一方矮矮的墳墓,把我與母親———生者與死者,永遠地隔開了。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現在那一灣淺淺的海峽,不僅把我與祖國故鄉隔開了,而且無法逾越。到這裏,詩人的鄉愁得到了昇華,由個人的思鄉之情上升到深沉凝重的家國之情。

寫作特點

1.託物寄情,使思鄉之情、家國之情有所依託,這種方法可以增強詩作的藝術感染力。

2. 意象單純而又豐富。詩歌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是單純的,明朗、集中、強烈,沒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亂的蕪蔓之感;它們又是豐富的,含蓄、有張力,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在意象的組合方面,以時間的發展來綰合意象,可稱為意象遞進。

3.令人矚目的形式美。詩的形式美一表現為結構美,一表現為音樂美。在結構上呈現出寓變化於統一的美。統一,就是相對地均衡、勻稱;段式、句式比較整齊,段與段、句與句之間又比較和諧對稱。變化,就是避免統一走向極端,而追逐那種活潑、流動而生機蓬勃之美。詩歌節與節之間相當均衡對稱,但又注意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節,從而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音樂之美主要表現在迴旋往復、一唱三歎的旋律,使得全詩低迴掩抑,如怨如訴。而數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4.時空結合。詩歌以時間的`變化組詩,以空間上的間隔作為共同的特徵,時空結合,使思鄉之情、家國之情更顯深邃雋永。

鄉愁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現代詩歌朗讀的基本技巧,學會有感情地朗讀。

2、感知《鄉愁》的意境和情感。

3、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思維和運用詩歌表達情感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在朗讀中感知《鄉愁》的意境和情感。

2、難點:

培養學生聯想、想象思維和運用詩歌來表達情感的能力。

【教學模式及方法】

朗誦吟詠──品味語言──放飛想象。

誦讀法、啟法式點撥、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藉助畫面及如泣如訴的背景音樂《思鄉曲》讓學生進入思鄉情境,並談談思鄉感受,再過渡到台灣同胞因為海峽相隔,更因為政治上人們所共知的原因,長期不能與親人相見,他們的鄉愁又是多麼濃郁、多麼哀痛!讓我們一起來走進台灣著名“鄉愁詩人”余光中的鄉愁,聽聽他發自內心的呼喚吧!

標籤: 解讀 鄉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xiangchou/m02z9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