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鄉愁 >

余光中《鄉愁》教學過程

余光中《鄉愁》教學過程

鄉愁》以時間的變化組詩,以空間上的間隔作為共同的特徵,時空結合,使思鄉之情、家國之情更顯深邃雋永。

余光中《鄉愁》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想象和聯想感受詩歌的繪畫美。

情感目標:體會海外遊子拳拳的愛國之心,增強愛家鄉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學會抓住詩歌的意象去賞析詩歌。

【教學重點】

1. 學習現代詩的朗誦基本技巧,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理解本詩託物寄情的寫作手法。

3.激發和培養愛國主義情懷。

【教學難點】透過意象去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情理。

【課時安排】一課時

【設計思路】

《鄉愁》是台灣當代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20世紀70年代寫的一首小詩。詩歌用優美的意象、低沉的筆調譜寫的一首海外遊子思鄉戀國的悽美相思曲。是一首難得的思鄉愛國的教育詩篇。為此我的課程設計思路是:誦讀欣賞,想象體會,引申遷移。通過這三個步驟重點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感受“愛祖國”“愛家鄉”的深刻意義,進而激發和陶冶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背景音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是本課的一大特色。用與主題相關的背景音樂烘托一種氣氛,給學生思維的啟動構建一個平台,也為本詩的理解鋪設一個意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在《流浪歌》的主旋律中初步感知遊子羈旅傷別之情。)

1.師:一曲《流浪歌》唱出了多少華夏兒女的心聲:“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親愛的媽媽。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沒有一個家。冬天的風啊,夾着雪花,把我的淚吹下……”陳星的歌聲喚起了多少闊別家鄉的人們的心痠痛楚。其實,不光是歌聲,在中華文化的長廊中,一大批文人墨客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同樣表達了他們羈旅他鄉,心繫故土的感傷。同學們能舉幾個例子説説嗎?

2.生自由回答(如李白的《靜夜思》,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

3.師總結:人是故鄉美,月是故鄉圓。畢竟“洛陽雖好不如家”啊。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首詩也與思念有關,它就是余光中的《鄉愁》。

二、作者簡介

余光中,1928年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當代詩人和評論家。1950年去台灣,由於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陸和台灣長期阻隔,而詩人又經常流浪於海外,遊子思鄉之情是他的詩歌作品中的重要內容。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是他眾多鄉愁詩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流傳最廣的一首。

三、誦讀欣賞

(一)誦讀感知

1.默讀本詩,根據詩意推測體會本詩的誦讀技巧(包括節奏,重音,感情等)。

2.學生試讀。

3.學生就上位同學的誦讀情況批評指正。(從節奏,重音,感情等方面着手)

4.學生再次試讀。

5.老師評點:節奏應該和緩,感情低沉。

6.聽範讀錄音,生體會、模仿。

(二)品讀欣賞

1.在漫長的生活經歷中,對故鄉綿綿的思念一直縈繞在詩人的心頭,讓詩人悵惘歎息不已,可以從哪些詞語看出來?

明: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四個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它們代表了詩人人生的四個階段,暗含着詩人客居他鄉而愁苦的一生。

2.四個時間序詞,代表了哪四個人生階段?四個人生階段又各因什麼而愁呢?

明:

小時候(少年) 因求學而母子離別 (母子別)

長大後(青年) 夫妻離別思戀嬌妻 (夫妻別)

後 來(中年) 生死隔離哀思難訴 (生死別)

現 在(老年) 國土分裂有家難歸 (家國別)

3.鄉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種情感,詩人是通過什麼具體可感的東西來表達的?

明:詩中藉助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等四個具體的事物,把抽象的鄉愁變得可察可感。在這裏,作者運用了託物寄情的方法。所謂託物寄情,就是通過對具體形象的描述,突出物體的`特點,表達某種思想感情。這種方法可以增加詩作的藝術感染力。

一枚小小的郵票:寫信可寄鄉思

一張窄窄的船票:成船可解相思

一方矮矮的墳墓:生死隔絕哀思難訴

一灣淺淺的海峽:海水無盡憂思無盡

4.怎樣理解以上四個意象之間的關係?從情感的抒發上看,是並列的還是逐層深入?

明:逐層深入,暗示隨着時間的流逝,作者思鄉戀國的情愫越來越濃。

小結:《鄉愁》是一首遊子思鄉的深情戀歌,更是一首如泣如歌,動人心魄的真摯的情詩。它以獨創的意象、精巧的構思,表達了一個深刻的主題,具有強烈的現實感和時代感,在給我們強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時,也給我們極強的審美感受。

四、想象體會

詩歌的語言簡潔凝練,但卻能傳達出豐富動人的意境。這首詩的每一節都構成了一幅獨特的畫面,下面是老師對第一節詩所表現出來的畫面的解讀。讀一讀,然後模仿着寫寫看。

1.[示例]第一節: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在《一封家書》的音樂聲中聽老師的解讀。

[解讀]

標籤: 教學 余光中 鄉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xiangchou/j909n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