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鄉愁 >

余光中鄉愁的詩句

余光中鄉愁的詩句

【余光中簡介】

余光中鄉愁的詩句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於江蘇南京,在秣陵路小學讀書(原崔八巷小學)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8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台,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系。1952年畢業。 1953年,與覃子豪、鐘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台後任師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余光中是個複雜而多變的詩人,他寫作風格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説是中國整個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後迴歸。在台灣早期的'詩歌論戰和70 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戰中,余光中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西化、無視讀者和脱離現實的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時代,筆尖所染,不是希頓克靈的餘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釀業無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後,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愁詩,對鄉土文學的態度也由反對變為親切,顯示了由西方迴歸東方的明顯軌跡,因而被台灣詩壇稱為"回頭浪子"。從詩歌藝術上看,余光中是個"藝術上的多情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一,一般來説,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著有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鐘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餘種。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其他鄉愁的詩句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維《雜詩三首》

7.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8.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9.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標籤: 余光中 詩句 鄉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xiangchou/3n7on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