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思鄉詩 >

《秋浦途中》古詩賞析

《秋浦途中》古詩賞析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秋浦途中》古詩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秋浦途中》古詩賞析

秋浦途中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蕭蕭山路窮秋雨,淅淅溪風一岸蒲。

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無。

譯文

山路上蕭蕭瑟瑟的秋雨下個不停,淅淅瀝瀝的溪風吹着小溪岸邊的蒲葦。

我來問一下剛剛來到寒沙安家的鴻雁們,你們來時經過我的老家杜陵一帶了嗎?

註釋

①秋浦,即今安徽貴池,唐時為池州州治所在。會昌四年(884年)杜牧由黃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正是涼秋九月,此詩似即為這次行役而發。二年前,杜牧受李德裕排擠,由部員外郎外放黃州刺史,現在又改調池州,轉徙於僻左小邑間。

②杜陵:在長安西南,詩人朝夕難忘的老家—樊川,就在那裏。

賞析一

《秋浦途中》這首詩寫於會昌四年(844)杜牧由黃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正是涼秋九月,與“窮秋”句合,此詩似即為這次行役而發。二年前,杜牧受李德裕排擠,由比部員外郎外放黃州刺史,現在又改調池州,轉徙於僻左小邑間,這對於渴望刷新朝政、幹一番事業的詩人來説,自然是痛苦的。他的這種心緒,也曲折地表現在這首詩中。

這首七絕以韻取勝,妙在如淡墨一點,而四圍皆到。詩人把自己的感情藴含在風景的描寫中,並不明白説出,卻能給人以深至的回味。一、二兩句採用對起之格,這在絕句中是不多的。它這樣用是為了排比,增強景物的描繪性。寥寥幾筆,就把山程水驛、風雨悽迷的行旅圖畫生動地勾勒出來了。起句對仗,在絕句裏宜活脱而不板滯,像“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四首》),雖然色彩鮮活,卻跡近合掌。此處卻不同,它筆勢夭矯,如珠走盤,有自然流轉之致。“蕭蕭”、“淅淅”兩個象聲詞,在這裏是互文,兼言風雨。並著“一岸蒲”三字以寫風,蓋風不可見,借蒲葉的搖晃有聲而始見,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絕句講究出神奇於百鍊,起別趣於寸心,要能曲折回覆,窮極變化。這首詩的頭兩句在外圍刷色,展示出一幅風雨悽其的畫面,詩人進一步把目光轉向了飛落寒汀的鴻雁,三、四兩句以虛間實,故設一問,陡然地翻起波瀾,可謂筆力奇橫,妙到毫顛。從構思方面説,它意味着:第一,沿着飛鴻的來路,人們的思想從眼前的實景延伸到遙遠的天邊,擴展了詩的畫面;第二,問及禽鳥,痴作一喻,顯見出旅程的孤獨與寂寞;第三,寄情歸雁,反襯出詩人有家歸不得的流離之苦。這些意藴沒有直接道出,而是寓情於景,令人於恬吟密詠中體味而得。有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的妙趣。第三句轉折得好,第四句就如順水下船一樣,自然湊泊,有着無限的風致。“杜陵”,在長安西南,詩人朝夕難忘的老家—— 樊川,就在那兒。“來時還下杜陵無?”輕聲一問,就把作者對故鄉、對親人的懷念,就把他宦途的感觸、羈旅的愁思,婉轉深情地表現出來了。

賞析二

《秋浦途中》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絕。這首詩以韻取勝,妙在如淡墨一點,而四圍皆到。詩人把自己的感情密含在風景的描寫中,並不明白説出,卻能給人以深至的回味。

第一、二兩句描寫水陸風光,再現詩人風塵僕僕的身影和暗淡悽迷的心態。山路蜿蜒,落木蕭蕭,秋雨紛紛;溪水伸展,秋風浙浙,波搖草動:山程水驛,風雨悽迷,字裏行間流露出人行秋風的寒涼心態和冷寂情緒。“蕭蕭”描落葉紛飛之狀,暗含秋風無情、寒意蕭疏,枯黃了行人的口光,遮蔽了蜿蜒的山路。“淅淅”狀秋風颯颯之態,泛起波光,掀動菖蒲,暗含詩人行舟水、漂泊無依之感。

第三、四句中,詩人把目光轉向了飛落寒汀的鴻雁,以虛間實,故設一問,陡然地翻起波瀾,可謂筆力奇橫,妙到毫顛。從構思方面説,它意味着:第一,沿着飛鴻的來路,人們的思想從眼前的實景延伸到遙遠的天邊,擴展了詩的畫面;第二,問及禽鳥,痴作一喻,顯見出旅程的孤獨與岑寂來;第三,寄情歸雁,反襯出詩人有家歸不得的流離之苦。這些意藴沒有直接説出,而是寓情於景,令人於恬吟密詠中體味而得。有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的妙趣。第三句轉折得好,第四句就如順水下船一樣,自然湊泊,有着無限的風致。

總的來説,《秋浦途中》以韻取勝,妙在如淡墨一點,而四圍皆到。詩人把自己的感情密含在風景的描寫中,並不明白説出,卻能給人以深至的回味。

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生平

唐德宗貞元十九年生於世代官宦並很有文化傳統的家庭。他的遠祖杜預是西晉著名的政治家和學者。曾祖杜希望為玄宗時邊塞名將,愛好文學。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先後任德宗、順宗、憲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學,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父親杜從鬱官至駕部員外郎,早逝。杜牧對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説:"舊第開朱門,長安城中央。第中無一物,萬卷書滿堂。家集二百編,上下馳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

懷才不遇

杜牧的童年生活富裕而快樂。杜佑的樊川別墅在長安城南,其地有林亭之美,卉木幽邃,杜牧常在園中嬉戲。祖、父相繼去世後,他家日益貧困,"食野蒿藿,寒無夜燭"。穆宗長慶二年(822),杜牧20歲時,已經博通經史,尤專注於治亂與軍事。23 歲寫《阿房宮賦》。文宗大和二年(828),26歲進土及第。同年又考中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授弘文館校書郎、試左武衞兵曹參軍。冬季,入江西觀察使沈傳師幕,後隨其赴宣歙觀察使任,為幕僚。大和七年(833),淮南節度使牛僧孺闢為推官,轉掌書記,居揚州,頗好宴遊。大和九年,為監察御史,分司東都。開成二年,入宣徽觀察使崔鄲幕,為團練判官。旋官左補闕、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員外郎。武宗會昌二年(842),出為黃州刺史。後任池州、睦州刺史。為政能興利除弊,關心人民。宣宗大中二年(848),得宰相周墀之力,入為司勛員外郎、史館修撰,轉吏部員外郎。大中四年,出為湖州刺史。次年,被召入京為考功郎中、知制誥。第三年,遷中書舍人。歲暮卒於長安,終年五十歲。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生當唐王朝似欲中興實則無望的時代,面對內憂外患,他憂心如焚,渴望力挽狂瀾,濟世安民。他在《郡齋獨酌》裏説自己:"豈為妻子計,未在山林藏。平生五色線,願補舜衣裳。絃歌教燕趙,蘭芷浴河湟。腥羶一掃灑,兇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壽域富農商。"他主張削平藩鎮,收復邊疆。其"關西賤男子,誓肉虜杯羹"的氣概很像後來岳飛的《滿江紅》。他在《燕將錄》裏褒揚譚忠,是因為他能勸説河北諸鎮不反抗朝廷。為了實現這些抱負,他主張讀書應留心"治亂興亡之跡,財賦甲兵之事;地形之險易遠近,古人之長短得失"(《上李中丞書》)。他強調知兵與否關係着國家的興亡:"主兵者,聖賢材能多聞博識之士,則必樹立其國也;壯健擊刺不學之徒,則必敗亡其國也。然後信知為國家者兵最為大,非賢卿大夫不可堪任其事,苟有敗滅,真卿大夫之辱,信不虛也"(《注孫子序》)。為此,他寫了《原十六衞》、《罪言》、《戰論》、《守論》和《孫子注》。由於懷才不遇,他的願望不能實現,所以往往在生活上放曠不羈。這些都影響到他的創作。

據《唐才子傳》載,“後人評牧詩,如銅丸走阪,駿馬注坡,謂圓快奮爭也”。劉熙載在《藝概》中也稱其詩“雄姿英發”。細讀杜牧,人如其詩,個性張揚,如鶴舞長空,俊朗飄逸。

杜牧出生於詩書之家,雖不是鐘鳴鼎食般的生活,但未受過半點窮。祖父杜佑不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學者,著有二百卷的《通典》。這給了自幼好學的杜牧以深厚的家學功底,早在他參加科舉考試之際,就曾以一篇《阿房宮賦》傳誦於文士之間。太學博士吳武陵擊掌稱好,甚至跑去向主考官登門直薦。

杜牧確實有才華,而且政治才華出眾。他專門研究過孫子,寫過十三篇《孫子》註解,也寫過許多策論諮文。特別是有一次獻計平虜,被宰相李德裕採用,大獲成功。

可惜杜牧有相才,而無相器,又生不逢時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氣息已一去不返,諸帝才庸,邊事不斷,宦官專權,黨爭延續,一系列的內憂外患如蟻穴潰堤,大唐之舟外滲內漏。杜牧死後不過數年,農民起義便如風起雲湧,再過五十年,江山易幟。“請數擊虜事,誰其為我聽”,杜牧的才能,湮沒於茫茫人海之中。

熟讀史書,看透時局,杜牧無法力挽狂瀾,只得無奈將一腔悲憤交於酒肆。對於杜牧而言,飲酒,成了療傷祛痛的樂事。

“高人以飲為忙事”,“但將酩酊酬佳節”,“半醉半醒遊三日”……杜牧喜歡酒,即便在清明祭祀先人的路上,冒着絲絲細雨,也不忘向牧童尋問酒家。杜牧詩中,飲酒之句俯拾即是,他甚至情願“一世一萬朝,朝朝醉中去”。剛剛“乞酒緩愁腸”,卻不料又是“得醉愁甦醒”。酒浸肝腸,愁縈心間,唉,醉也不是,醒也不是,杜牧又發出“醺酣更唱太平曲,仁聖天子壽無疆”的夢話來。那麼,就將這副身子,這腔醉意,連同滿腹的經綸,交付青樓佳人,交付紅顏知己,及時行樂,來個春滿人間。

風流

杜牧風流得別具一格,風流得聲名遠播,在繁華的揚州,杜牧的足跡踏遍青樓,宿醉不歸。乃至淮南節度使牛僧孺不放心,暗中派人保護。有一日,杜牧調任回京,牛僧孺勸他切莫“風情不節”,並且拿出兵卒們發回的滿滿一篋平安帖,杜牧見此,又愧又羞。正是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字詞之間,滿是豔情。杜牧的風流軼事,與他的才華一樣,傳之於世。杜牧最為膾炙人口的詩作,是詠史與七絕。杜牧的詠史,充滿着幽默與調侃,飽含借古鑑今之意。遊經赤壁,他説,假如周瑜借不到東風,則將是“銅雀春深鎖二喬”,一反常人思維,給人以全新的視角。過華清宮,想起當年楊貴妃喜啖荔枝的情景,杜牧感歎“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小中見大,雖未出現唐明皇半個字,卻點出當年安史之亂的箇中原委。夜泊秦淮,歌舞昇平,可是,杜牧聽出來了,那是什麼樣的歌曲啊,分明是亡國之音,若照這樣下去,大唐亡國也指日可待了。杜牧詠史是表,諷今才為其裏。

杜牧臨死之時,心知大限將至,自撰墓誌銘,但這篇短文寫得卻是平實無奇,絲毫不顯文豪手筆。據《新唐書》載,墓誌銘寫就,杜牧閉門在家,蒐羅生前文章,對火焚之,僅吩咐留下十之二三。或許,在外人看來,杜牧一生,俊朗豪健,而他在強作笑顏、把酒盡興的背後,卻是不欲示人的悲涼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sixiangshi/nkjjz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