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水調歌頭 >

水調歌頭讀後感(7篇)

水調歌頭讀後感(7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水調歌頭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水調歌頭讀後感(7篇)

水調歌頭讀後感1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惟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起户,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深深的寫着他的懷念,想着家人、皇帝的憂愁,通通映襯在這首詩上,最後兩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更是顯得淒涼啊!回憶着以前家人一起團聚的日子,現在在這裏孤零零的一人,也只能在中秋,跟家人同時看着那顆又圓又皎潔的月亮。但雖然同時看着月亮,卻相隔兩岸,不免感到惆悵。

中秋節,農曆十五日。中秋節就像過年一樣,家人團結在一起,一起在那又圓又大的月亮下,一起烤肉、吃柚子,還一起欣賞月亮。而看到那皎潔得月亮,不禁讓我們想起了月亮種種的傳説,嫦娥奔月、吳剛砍樹、玉兔搗藥等傳説,我們不妨停下腳步,仰望月亮,説不定可以看到吳剛努力的砍伐着樹木,玉兔“咚咚咚”的搗着藥呢!

如今中秋節又到來了,家家户户都高興得買柚子、準備烤肉用具,又在那又圓又大的月亮下,一起吃烤肉、吃柚子,高高興興的團聚一起賞月;全家團聚,宛如過年除夕一起吃團圓飯一樣,團聚一堂,大家有説有笑的,這樣的日子並不多,但只要好好珍惜,會得到很多快樂。比起蘇軾來,我們的中秋不是比他好多了嗎?

水調歌頭讀後感2

觸過泛黃的紙張,清薰的墨香在指尖縈繞。千古絕唱,一拔心碎,兩行淸淚,攝魂的文字,殘餘着幽然的哀痛。輕撫,哦!那不是如水的月,而是你心中那點破碎的慰藉……

秋天的夜,靜謐而安詳,融掉了所有的不安。柔柔的銀輝浸沒了你的全身,任涼風聽亂了頭髮,卻拂不亂心中的牽掛。憑欄遠眺,泛光的湖面與天邊的皓月相交織,唯美的弧線、浪漫的光點,你醉了,眼睛卻空洞地望着皎月,以此寄託哀思。怎奈,一泓秋水,一輪碧月,載不動,你心中的愁苦。於是你頹然地合上了雙眼,一滴晶瑩的淚悄悄在你眼角滑落,雋永的詩篇就此落成——《水調歌頭》。蘇軾,你,北宋著名文學家,傲人的才華閃越千古,可是當你執筆刻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時,該是怎樣的心情……

月亮在彩雲的追逐下,吃力地爬了一截距離。出於眷顧,月亮把自已裝扮得很圓。地塘上,孩童們揮舞着手中的燈籠,於是,橘黃的燭光在嬉戲聲中泛開,鞭炮也歡快地唱起了歡慶中秋的歌謠,響亮且暢快,在每個人嘴角漾起笑容,看着家人的微笑,突然覺得自已與蘇軾產生了共鳴“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啊!家人永遠是最温馨的字眼,既然作者能夠在孤獨中尋找遙遠的寄託,那我們更應該珍惜眼前的家人……

水調歌頭讀後感3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沒有蘇軾把酒問青天的豪爽,我也沒有蘇軾對月宮的豐富想象,但每當我走在大學校園裏,抬頭望到天上的明月時,明月就像有意似的,總讓我回想起故鄉的點點滴滴!

我的故鄉在南方,有一條寬闊而且美麗的河流過故鄉。故鄉的人都管她叫母親河。故鄉的人在河的岸邊修建了許多供人們休憩乘涼的小廣場。

記得在我讀高中的時候,我的學校就在河邊。在高考複習的那段時間裏,我經常在天氣好的夜晚,在晚修結束後,一個人來到小廣場,靜靜的望着空中的月亮出神。

月亮彷彿就有這樣神奇的效果,她能讓我心情平靜,她能把我身上的壓力陡然卸去,她能還我一個愉快的心情。她不會生氣,她更不會發怒,她只會帶着她甜美的微笑默默的注視着你!這時你彷彿覺得這月亮似乎是為了你而變得愈加的明亮了!

又一次,我獨自走在這位於異鄉的大學校園裏,我抬起頭,看到了天上的月亮,我想到了蘇軾,我想到了故鄉那明亮的月亮,我想到了……

水調歌頭讀後感4

明月彷彿是人們寄託情意的對象,古往今來,曾有那麼多的詩人對月吟詠自己的心思,有那麼一位詩人,他樂觀,他擁有擴大的胸襟,他就是蘇軾。

他在密洲太守任期中,由於當時是王安石改寫,所以他在政治上遇到壓制,所以很悲傷,,於是,他舉起酒杯,詢問青天,今天是哪一年,他認為那皎潔的月光,是自己精神的家園,然而真要氣絕人世,飄然而去,他有一些猶豫於是,他又寫下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來含蓄的闡述自己的矛盾心理。

看到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的掛在窗户上,,照着沒有睡意的人們,他想為什麼月兒不該對人們又怨言,為什麼偏在人們分離時圓呢?但轉念一想,人固有悲歡離合,月固有陰晴圓缺,自古以來就難十全十美的是。既然如此,有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憂傷呢?於是,就寫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陽圓缺,此事古難全。他把對友人的思念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來寄託,雖間隔千里,但同在一個藍天下,所以就會很樂觀了。

思念總在分手後,在如今這個繁華的城市中,有幾人有過思念之苦,蘇軾疼愛弟弟,但他樂觀,闊達,不會因思念而批判。

水調歌頭讀後感5

在大自然的景物裏,月亮是很能啟發人的聯想的,一鈎新月會讓人聯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會讓人聯想到美好的圓滿生活,月亮的皎潔簡直被詩化了,蘇軾是一個性格氣質很浪漫的人,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團圓美好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猶如長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間自由地飛翔着。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平凡的氣魄,他熱愛人間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月光起舞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中,他終於讓人世的思想戰勝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固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也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難有十全十美之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很有哲理意味。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嬋娟是美好的樣子,共嬋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既然人間離別是難免的,那麼要求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繫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但願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侷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於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這一句是對一切經受着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這首詞彷彿與明月對話,在對話中探討人生的意義,既有量趣,又有情趣,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至今還能給我們以健康美學的`享受。

水調歌頭讀後感6

 觸過泛黃的紙張,清薰的墨香,在指尖索繞。千古絕唱,一拔心碎,兩行淸淚,攝魂的文字,殘餘着幽然的哀痛的温存。輕撫,哦!那不是如水的月,而是你心中那點破碎的慰藉……

秋天的夜,靜謐而安詳,融掉了所有的不安。柔柔的銀輝浸沒了你的全身,任涼風聽亂了頭髮,卻拂不亂心中的牽掛。憑欄遠眺,泛光的湖面與天邊的皓月相交織,唯美的弧線、浪漫的光點,你醉了,眼睛卻空洞地望着皎月,以此寄託哀思。怎奈,一泓秋水,一輪碧月,載不動,你心中的愁苦。於是你頹然地合上了雙眼,一滴晶瑩悄悄在你眼角滑落,雋永的詩篇就此落成——《水調歌頭》。蘇軾,你一代偉人,傲人的才華閃越千古,可是當你執筆刻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時,該是怎樣的心碎……

月亮在彩雲的追逐下,吃力地爬了一截距離。出於眷顧,月亮把自已裝扮得很圓。地塘上,孩童們揮舞着手中的燈籠,於是,橘黃的燭光在嬉戲聲中泛開,鞭炮也歡快地唱起了歡慶中秋的歌謠,響亮且暢快,在每個人嘴角漾起笑容,看着家人的微笑,突然覺得自已與蘇軾產生了共鳴“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啊!家人永遠是最温馨的字眼,既然蘇大詩人能夠在孤獨中尋找遙遠的寄託,那我們更應該珍惜眼前的家人……

在此祝大家20xx年快樂

20xx年1月21日

水調歌頭讀後感7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出自宋朝詩人蘇軾的詞《水調歌頭》。我當時學這詞的時候,沒覺得這句話有多少含意。但是有年的中秋節,我離開了父母被接到了外婆家過中秋節時,我感到了那份對家和家人的思念。雖然有外婆外公在我的身邊。我卻實實在在的感到的是寂寞、是思念。難道這種血緣的關係就註定了我會這樣嗎?

我就和外公説出了一句很簡單的話:我想爸媽了,我要回家。當時外公沒能理解過來,以為我在耍性子鬧脾氣。就沒在意我的話。但是我又重複了剛才的話時,他們就知道我不是説着玩了。就回答我説:“這孩子,我姑娘沒白生啊!我們可是白帶這麼多年啊。親情這個東西就是一根看不見的線,拴着一大家子,拴住了你我他的心。外面再好還是沒有家裏的狗窩好啊。明天就送你回家哦”。

當時我是沒聽懂外公的話是何意思。但是現在我懂了因為我學了這首詞: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當時的想法不就和作者一樣嗎?這是我們發自內心的一種親情的流露。是血緣、是父母綁住我的一根看不到的線,我飛的再遠可是那根線還是在家人手裏抓着。

我看着今年的中秋節月亮一定會念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詞句。是我發自內心感觸的在念和作者有着相同的那份思鄉之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shuidiaoge/ndz8n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