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化石吟 >

《化石吟》課文分析

《化石吟》課文分析

化石吟形式上比較自由活潑,如同散文中的隨筆,不拘一格。下面是課文的分析,一起來了解 一下吧。

《化石吟》是一首讚頌化石的抒情詩,讀這首詩可以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思。吟,是古典詩歌的一種名稱。這裏是讚頌的意思。

詩共7節,可分3層。

1、2節是第1層,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的想像。連續不斷的問句表現出作者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也打開了讀者思維的閘門,使讀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億萬年前那神祕的世界,去傾聽化石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3、4、5、6節是詩的主體部分,具體抒寫遐思的內容。

“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是表現作者思路的句子,接下來就是寫飛揚的思緒了。科學家通過對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進化的科學觀點,所謂上帝創造萬物的説法是不符合客觀事實的。你看,那冰冷的骸骨不就是明證嗎?古代生物雖已死亡,其肉體經過億萬年早就化為烏有,但它們作為曾經有過的生命之軀的`證據是實實在在的,有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證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斷的。在這些化石中,作為生命基本物質的有機化合物還保留着,為科學家研究生物進化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這些有機物的殘餘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嗎?科學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破譯這些密碼嗎

?第5節的前兩句寫“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很自然地使讀者聯想起人。人臉上的皺紋就是生命歷程的寫真,這是每一個讀者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作者並不是寫人,還是在寫化石。作者的思緒飛向那遠古洪荒,海枯石爛,滄海桑田,物換星移,無論多麼久遠,無論變化多大,都阻擋不了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級向高級演化。皺紋和化石是什麼關係?作者為什麼要寫皺紋呢?假如化石是人的臉,那麼刻在這張臉上的皺紋不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檔案嗎?

第6節,作者轉入現實。當你參觀古生物博物館,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獁,你會作何感想呢?你可能想像它在引頸長吼;當你站在重現的遠古林木之中的時候,難道你不會讚歎大自然的高妙嗎?“歎服大自然”,這是作者由衷的讚歎,大自然是魔法師,是雕刻家。至此,作者的感情達到高潮。讀到這裏,我們會突然感到,詩的第1節中接連四個問句是怎麼引起的呢?可能是參觀博物館時生髮的疑問。

最後一節迴應1、2節,使全詩結構完整,有放有收,有問有答。

這首詩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作者將化石當作可以説話的人,並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它,顯得自然親切。教學時要注意詩的韻律,通過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的音樂美。

拓展閲讀:《化石吟》練習題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對的一組是()

A、潛行(qián)裝載(zài)萬載(zǎi)骸骨(hái)

B、地殼(qiào)檔案(dǎng)卓越(zhuō)猛獁(měng mǎ)

C、籠絡(lǒng)旋轉(zhàn)滑稽(jī)引頸(jìng)

D、幅員(fù)腐朽(fǔ)日轉(zhuàn)裹藏(guǒ)

2、下列字形全部正確的一項()

A、葱籠描繪恬靜闊綽

B、幽雅皺紋和煦輻射

C、思緒奇幻太古判逆

D、軀殼一拍既合亙古悄然

3、選出和課文句子完全相同的一項()

A、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繪。

B、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説話?

C、黑色的軀殼裹藏着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

D、長眠地下剛甦醒的化石啊,你講的故事多麼令人驚訝、神往!

4、下列不是作者想像的一句是()

A、肉體雖早已腐朽化為烏有,生之靈火卻悄然潛行在地下。

B、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

C、海枯,石爛,日轉,星移……

D、啊,你──令人歎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

5、根據所給的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⑴遠古的時代()

⑵思想的頭緒,思路()

⑶稱讚而且佩服()

⑷奇異得讓人不敢相信()

⑸木材等含有纖維的物質,由於長時期的風吹、雨打或微生物的侵害而破壞()

⑹幽靜而雅緻()

6、閲讀下面文段,完成練習:

復原的恐龍、猛獁彷彿在引頸長吼,

重現的遠古林木多麼葱蘢、幽雅,

啊,你──令人歎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

⑴文段中破折號的作用是()

⑵用加粗的詞語造句

高明:。

卓越:。

⑶以下關於這個文段的説法,不恰當的一項是()

A、這一節,作者轉入現實,由衷地讚歎大自然的高妙。

B、“復原”、“重現”等詞語表明正是因為有化石的存在,才可以恢復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各個階段地球的生態環境。

C、這是對前面作者參觀博物館時產生的疑問的回答。

D、這一節的後二句使用的是擬人的修辭手法。

【參考答案】

1、A

2、B

3、C

4、D

5、⑴太古⑵思緒⑶歎服⑷奇幻⑸腐朽⑹幽雅

6、⑴解釋説明⑵略⑶C

標籤: 課文 化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huashiyin/o04px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