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登鸛雀樓 >

登鸛雀樓古詩裏的故事

登鸛雀樓古詩裏的故事

導語:這首寫作者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登鸛雀樓古詩裏的故事,歡迎借鑑!

登鸛雀樓古詩裏的故事

登鸛雀樓⑴

白日依山盡⑵,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⑶,更上一層樓⑷。

詞句註釋

⑴鸛雀樓:古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鵲棲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濟市境內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黃河岸邊。《蒲州府志》記載:“(鸛雀樓)舊在郡城西南黃河中高阜處,時有鸛雀棲其上,遂名。”

⑵白日:太陽。依:依傍。盡:消失。 這句話是説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⑶欲:想要。窮:盡,使達到極點。千里目:眼界寬闊。

⑷更:再。

白話譯文

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着大海滔滔東流。

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景,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創作背景

此詩是唐代作者王之渙僅存的.六首絕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過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縣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誣陷而罷官,不到三十歲的王之渙從此過上了訪友漫遊的生活。寫這首詩的時候,王之渙只有三十五歲。

登鸛雀樓古詩裏的故事

《登鸛雀樓》是盛唐詩人王之渙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

作者受大自然震撼的心靈,悟出的是樸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夠催人拋棄固步自封的淺見陋識,登高放眼,不斷拓出愈益美好的嶄新境界。清代詩評家也認為:“王詩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盡,後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勢。”這首詩是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王之渙因這首五言絕句而名垂千古,鸛雀樓也因此詩而名揚中華。

此詩雖然只有二十字,卻以千均巨椽,繪下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氣勢磅礴、意境深遠,千百年來一直激勵着中華民族昂揚向上。特別是後二句,常常被引用,藉以表達積極探索和無限進取的人生態度。時至今日,此詩還幾次出現在中國國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場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huanghelou/44vkr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