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王之渙 >

古詩登鸛雀樓的教學設計

古詩登鸛雀樓的教學設計

通過學習登鸛雀樓這首詩,使學生初步瞭解“登高才能望遠”的道理。

古詩登鸛雀樓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6個生字,初步理解詩文所表達的涵義。

2、過程與方法:圖文結合,在反覆品讀中聯繫生活體驗,展開想象,探究詩歌的豐富意藴。

3、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其藴涵的哲理,學習詩人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學習資源分析:

1、教學資源分析:王之渙的這首《登鸛雀樓》是一首即景生情的詩。首句寫遙望一輪落日向着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羣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次句寫目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不遠處折而東向,留歸大海,一幅壯美的景緻通過這十個字凸顯了出來。三、四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把詩篇推向了更高的境界,向讀者展示了更大的視野,表達了詩人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和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

2、學生資源分析:這首詩很多孩子早已熟讀成誦、爛熟與心,所以在讀準字音上無須多費工夫,關鍵是讓孩子去體會詩所描繪的意境,去初步領會詩文所藴涵的哲理。若要二年級的學生單憑詩句來領會詩文的意境是有困難的,因為古今文字存在的差異,使學生很難通過詩文中單個的字來理解意思,所以我將詩歌的模糊美與學生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插圖來展現美,發揮想象充實美,聯繫生活發現美,進而動情地表達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圖文結合,在反覆品讀中聯繫生活經驗將詩歌描繪的景象變得更為豐富。

難點:深入淺出地理解詩文藴涵的哲理。

教學準備:鸛雀樓圖片、錄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理解題意。

1、小朋友,喜歡背古詩嗎?誰來背兩首聽聽。

2、今天我們還要來學一首古詩,看老師寫課題。(師板書課題)

3、小朋友,課題上哪個字你已經認識了?(結合學生回答教學生字“樓“,並指導書寫)

4、課題還有不理解的嗎?

5、結合學生的疑問,教師講述鸛雀樓名稱由來:鸛雀,是一種鳥,形狀像鶴。在山西永濟縣的黃河邊上,有一座樓經常有鸛雀停在上面休息,所以人們給它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鸛雀樓。大家看,這就是鸛雀樓。(師貼圖)

【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自然地進入情境,將鸛雀樓的圖片呈現,拉近了學生與詩文的距離。】

二、圖文結合,細讀品味。

過渡:(師貼上王之渙人物圖)有一天,詩人王之渙登上鸛雀樓看到了很多美麗的風景,他看到了什麼呢?咱們一起去看看。(貼上小朋友人物圖)

1、請小朋友打開書,自由地讀讀詩,看看圖,想一想:詩人王之渙登上樓以後看到了什麼?

【學生自由讀詩的時候,單憑詩句去感受詩人所描繪的景物,那是很困難的,因為二年級孩子對語言文字的接觸不深,他們很難從短短的兩行詩文十個字中感悟到什麼。於是有效利用插圖這個教學資源,在學生與詩文之間構築一個平台,將詩句與畫面相鏈接,去幫助他們理解和體會詩人所描繪的景象。】

2、交流:你和王之渙在鸛雀樓上看到了什麼呢?

在交流過程中相機地送一些詞語幫助他們積累。如:連綿起伏的羣山、奔流不息的黃河等。

3、作畫:假如老師想把你們看到的畫下來,你能幫幫我嗎?

(1) 在師生共同的作畫中達成一致:太陽要和山靠得近些,並且在一點一點往下落,最後太陽躲在大山背後不見了。

結合詩句猜一猜哪個字是太陽和羣山靠得近的意思,再猜猜哪個字告訴我們太陽不見了。

【讀讀詩、畫畫圖,再讀讀詩,看似遊戲,其實課堂上許多知識點的理解全隱含其間而又不露痕跡。最後用猜一猜的形式充滿童趣地理解了詩意。這種自然輕鬆、和諧無痕的學習方式正是新一輪課改所倡導並追求的。這裏需要強調的是,這個作畫的過程不是很形式地將課文插圖進行翻版,而是藉助作畫幫助學生將知識進行內化的過程。】

引導學生聯繫生活發揮想象:小朋友,見過夕陽西下的景象嗎?(學生描繪)

看到這麼美的情景你會情不自禁地説些什麼呢?

教師動情地以描繪作結:太陽漸漸收起刺眼的光芒,連綿起伏的羣山披着夕陽的餘暉,顯得十分壯麗!(指導學生朗讀)

【對這句詩的處理,教師沒有把“白日”、“依”、“盡”逐字逐句地講解,尤其對“白日”沒有強調是傍晚的太陽,而是保留了詩句的整體性和模糊美,突出了詩句所展現的一幅幅連續的充滿動感的畫面,讓學生在豐富的聯想中去感悟詩的意境,去體味自然所賦予我們的美。】

4、繼續作畫:我們在樓上還看到了黃河,黃河是怎樣的一條河呢?(學生自由談,把他們蒐集到的資料和大家分享。)

想象黃河流向大海的景象,並指導朗讀詩句二

(2) 小朋友,站在鸛雀樓上,你還能看到什麼?(看看文中的圖,想象一下)

如:歸舟、小島等,教師用畫筆將畫面變得更為豐富。

我國著名思維科學家張光鑑教授説:“要想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必須緊密地聯繫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生的已有的經驗和頭腦中貯存的相關信息模塊,作為感悟課文內容的前提準備和敲擊妙悟的‘打火石’。 ‘明像’才能‘入境’;‘入境’方可‘悟情’。” “古詩”這種語言材料是一種結晶體,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但低年級兒童的語言特點就是形象具體,如何將抽象簡練的語言變成學生可以理解的生活語言,如何使抽象概括的`文字所代表的客觀事物的圖像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明晰的印象,這是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一直在思索的一個問題。

在教學中,我通過以下幾點來落實。

讀詩看圖,感受詩意。

課文插圖能夠幫助學生明像入境,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自由地讀讀詩看看圖,説説這首詩描寫了哪些景物。有了課文插圖的提示,學生一下就知道了詩句描寫的景物。

畫一畫詩,解讀詩意。

從現有的插圖感受詩意,這是淺層次的理解,是感受,不是感知。要想讓學生深切地體會“白日依山盡”這種落日冉冉而降,依依不捨的情態,光憑課文插圖是不夠的。我讓學生指導我把詩人看到的畫下來,學生在指導的過程中強調了太陽是靠着山很近的,一點一點落下去的。在作畫的過程中,學生輕而易舉地就感悟到了“依”感悟到了“盡”。

媒體播放,印證解讀。

在看一看,畫一畫的過程中學生已然理解了詩意,鸛雀樓前的美麗景象也如電影般在腦海播放,那麼真實的情景是否如想象的一樣呢?在教學結束,我安排了電腦小博士放映影片,再次感受“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磅礴氣勢,讓學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陽慢慢落山的美麗景色。使圖、文、聲立體同時輸出,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反覆朗讀體會,使文字所代表的客觀事物的圖像,在學生腦海裏越來越明晰,從而真切感受到黃河水流進大海的那種磅礴氣勢,這樣去感悟古詩,使書本上的知識得到內化,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便水到渠成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體其情、悟其道

體會古詩所藴含的道理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在教學中我先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換位思考,設身處地。接着,按學生的意願演示“詩人登樓圖”,形象感知詩人站得越高,看得越遠。然後讓學生暢談自己站在高處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的經歷。學生積極性頗高,從而感悟出古詩所藴含的“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還要不斷努力。這樣,通過學生自身的探索、體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突破了這個難點。

標籤: 鸛雀樓 古詩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wangzhihuan/j9l3l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