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紅樓夢 >

高中生讀《紅樓夢》有感

高中生讀《紅樓夢》有感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生讀《紅樓夢》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高中生讀《紅樓夢》有感1

縱觀明清文學的夜空,《紅樓夢》無疑是最璀璨的恆星。學者對於“紅學”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化,系統化。我喜歡《紅樓夢》,不在於他揭示了多麼深刻的社會道理,只是為林黛玉而歎息.

《紅樓夢》對於薛寶釵的評價是“罕言寡語,人謂裝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林黛玉卻有着一張伶牙俐齒,因此看似愚昧的薛寶釵卻受到大家的喜愛,最終被賈母指名許配給了寶玉。而不論是“不饒人”的林黛玉,還是處出現是精明的王熙鳳,其可悲的下場不説也罷。林黛玉因父母雙亡,無奈被送進賈府,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她的多疑,他的敏感,是一定的條件造就的,但可悲的是他最終沒能和寶玉成為眷屬。

林和賈是志同道合的封建叛逆者,再林黛玉的身上,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封建社會女子的不幸,向我們展示了她反抗封建和對自由愛情強烈追求的勇敢。但她的性格中有着貴族小姐的矜持與脆弱,給人以體弱多病的形象。在薛寶釵處處行事小心時,林黛玉又顯得何等“大咧”,而這份“大咧”正是賈寶玉鍾情於黛玉的根本原因。

人們都説黛玉小心眼,可她全身心珍愛上輩子就決定謹慎方將眼淚還盡的寶玉,她怎能不處處上心,處處在意?痴情而率真的黛玉是不懂圓通的,不會寶釵的世故,不知帶要先搞好外圍關係,她只是一心一意得愛,愛得不管不顧。在她愛的世界只有兩個人,可現實世界不是,可憐的黛玉最終沒能了了心事。既便如此,哭了一生的黛玉是的到了愛情的,雖然着愛讓她送了性命。

在污濁之地,傾軋的賈府,林黛玉的全無心計,賈寶玉的眾人矚目,都註定了他們之間的愛情悲劇。其實也罷,至少在寶玉心中,世上沒有那個女子能比得上林妹妹。我相信,一黛玉的性情,別人看不看好都是無所謂的,只要寶玉把她放在心中就足夠。林黛玉香消玉殞,可是卻以完美塵封在了寶玉心中。

有人拿林黛玉和瑪格麗特作比較,“她們都有自己的美麗與驕傲,卻都在世俗的冷漠中悲慘地凋謝。資本之一門第觀念籠罩在瑪格麗特頭上的陰影與封建時代禮教給林黛玉的束縛,是同樣的。

林黛玉出身名門,看似比瑪格麗特的人生幸運,可是想想,就算林黛玉過着養尊處優的生活又怎樣?在封建社會下,女人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中,女人徹徹底底是歷史的玩弄物。沒有自由,沒有發言權,就是嫁給自己一無所知的人,也要服從命運的安排。而瑪格麗特,她可以縱情於聲色酒樂之中,發泄心中對社會的不滿。她得到了阿爾芒絲無私的真愛,就算為了她拋棄家族,與父親反目成仇也毫不在乎。

她最終自己決定放棄,來守護阿爾芒絲的名譽,不惜揹負情人深重的誤解。我想,即使她付出了這樣的代價,心裏也是快樂的,因為世界最純潔的愛。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所有的誤會都煙消雲散,她躺在愛人的懷中,滿足地離去,足矣;而林黛玉至死也不能明白為什麼寶玉取的是別人。相對瑪格麗特,林黛玉的不幸更讓人同情。很多時候她是無法選擇,叛逆也不能改變世俗,不能扭轉命運。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黛玉的淚流盡了,卻等不到愛情綻放之日。

高中生讀《紅樓夢》有感2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題記

在另一個時空中,有一個小女孩兒,自幼喪母,她的外祖母很疼她,便把外孫女接到自己眼前撫養。這個女孩兒自幼聰慧,有着一顆七竅玲瓏心,又體弱多病,眾人都很疼她,別人都以為她一定非常幸福。

可是,又有誰,又有誰知女孩兒寄人籬下的苦,她謹言慎行,不敢多説一句話,不敢多做一件事,她就這樣小心翼翼的生活着。漸漸地,女孩變了,因為她遇到了一個影響她一生的男孩子,她不在小心翼翼,她開始時常和周圍的.人開玩笑,她開始和朋友們嬉戲打鬧,她偶爾也會含淚葬花,感慨自己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有一天,她的朋友送來一張請帖,邀她一起舉辦詩社,她便去了。因她住在瀟湘館,裏面種着竹子,她又愛哭,於是,她便有了一個雅號:瀟湘妃子。

既然是詩社,自然是要寫詩的。以三炷香為限,香盡,則詩成。別的女孩兒都在奮筆疾書,她卻毫不在乎,時而逗弄花草,時而和丫鬟們玩鬧。那個男孩兒倒是異常着急,眼看着香都要燃盡了,説:別玩了,香都快燃盡了,我可管不了你了。説吧,也揮筆將詩句寫了出來。

一旁的姐妹們點評完其他女孩兒寫的詩句,也都催促她,她這才靜靜的站起身,嘴角的笑容裏待着三分傲氣,三分嘲諷,三分得意,只見她奮筆疾書,已然寫就一首好詩,眉心卻仍帶着一絲淡淡的憂鬱。眾人評判過後,認為她的詩句雖好,但過於飄逸,只能屈居第二,男孩兒為他不平,她卻不發一言,似乎事件的主角不是她一樣。眾人只看到她的傲氣,她的淡漠;卻全然不知她的憂鬱,她的哀愁。

後來啊,她的病情更嚴重了,只能整日整日的躺在牀上。大夫説她命不久矣,外面又傳聞老太太要讓男孩兒娶另外一個女孩兒,湊成金玉良緣,她心如死灰,便自暴自棄起來,藥也不吃了,被子也不蓋了,活脱脱一副等死的樣子。就在她的外祖母商量着為她準備後事的時候,她卻奇蹟般的好了起來。原來她又聽聞老太太想親上加親,把她許配給男孩兒,她的心病自然而然的就痊癒了。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正在她歡歡喜喜的時候,一盆冷水灑了下來——她碰見了一個濃眉大眼的丫鬟,從她的口中知道了真相,原來,和男孩兒成親的並不是她,頓時澆滅了她所有的生機。

她徹徹底底地病倒了,這一次,真的是藥石無醫了。就在男孩兒拜堂成親的那一刻,她逝去了,臨死前她仍然憂鬱,這一次,卻徹徹底底的解脱了。從此,園子裏再也不見那個愛哭的嬌弱人兒,再也不見她肩扛花鋤,手捧花瓣,含淚葬花的身影。不知幾百年後,人們可曾記得,那個嬌弱人兒曾經,是那麼的風華絕代,舉世無雙。再也不見,瀟湘妃子。

她姓林,名字叫黛玉,一冊《紅樓夢》,細細寫就了她的一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hongloumeng/e9324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