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春江花月夜 >

有關《春江花月夜》教案三篇

有關《春江花月夜》教案三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江花月夜》教案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春江花月夜》教案三篇

《春江花月夜》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賞析本詩的景、情、理,提高鑑賞詩歌的能力。

2、提高學生聯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意境。

3、培養學生在誦讀中感受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展開聯想和想象,進入詩歌意境。

教學難點:景、情、理如何有機地融合的。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自古以來,月是個永恆的母題,伴隨着人類的腳步,關注着蒼生的冷暖,千百年來一直成為文人墨客筆下所吟詠的對象,在此之中傾注了他們的愛恨情愁,寄託了他們的悲歡離合,展示了他們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國文化中象徵意義十分豐富。她是美麗的象徵,創造了許多優美的審美意境;同時,月亮也是人類相思情感的載體,她寄託了戀人間的相思,表達了人們對故鄉和親人朋友的懷念。在失意者的筆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徵,引發了許多失意文人的空靈情懷。那高懸於天際的月亮,也引發了人們的哲理思考,因而成為永恆的象徵。當我們遙望夜空,看見朗朗明月之時,心中總是引起無限遐想。我們自然會想到與月相關的詩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陳風·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斷腸"(李商隱《月夕》)……關於寫月的詩,不勝枚舉。杜甫有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在人才輩出、羣星璀璨的唐代詩壇,就有這樣一位詩人,因為一輪明月而成就了詩壇的千秋美名,這位詩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張若虛,這首詩便是千百年來無數人為之迷戀、為之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張若虛筆下那輪明月的光華吧。

二、作者介紹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張若虛,唐代揚州人,初唐詩人。與賀之章、張旭、包融齊名。被譽為吳中四士。曾任兗州兵曹。他在詩風上厭惡六朝以來的空洞豔體,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遠意境。

(二)、解題: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詩。(清商曲辭、吳聲歌。)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內容形式,以和諧的歌調,點染出祖國錦繡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奧妙。描述了動人心絃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寫了遊子思婦離恨閨怨之情。格調宛轉優美,抒情幽怨纏綿。打破了六朝以來宮體詩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並開拓了詩歌的高遠意境和格律。使詩歌的內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統一。為寫景、敍事、抒情融合一體的詩歌,鋪墊了基礎。對詩歌的繼承和發展,影響極為深遠。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峯上的頂峯"(《宮體詩的自贖》)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成大家"。

三、指導理論與教學目的:

①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它不象其它藝術可以直接訴諸於人的聽覺、視覺。用語言塑造的文學形象是間接的形象,但它卻能比其它藝術給人更多的審美感受,這是因為它給人提供的想象空間更大,回味餘地更多。因此要感受這些形象,欣賞它們,就要通過想象把語言還原成可視可聽的畫面,進而走進這畫面中去。記住:想象是至關重要的。

②詩人作詩多用虛寫,因為虛擬的手法,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和普遍的規律。故我們讀詩也要多從虛處去讀

詩歌須有意境,有意境的詩才是好詩。組成意境的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具體物象稱作意象。詩歌的意象大都是虛實相生、情景交融的複合物,那幺由意象形成的畫面也應該是亦虛亦實的,因此讀那些以表現主觀情感為主的文學作品,就要用虛實相生的方法,而且更多地要從虛處去讀,不要讀死了,讀實了,否則詩歌的意藴就顯得狹窄和淺薄,讀者的想象空間、回味餘地就小了,得到的美感也就少了。記住並理解這一條文學欣賞的理論,用它來指導我們今天的閲讀(關於這條理論,同學們可閲讀課本《文學欣賞的基本理論》中的"意境"部分和"文學欣賞的心理過程")。

③領悟思婦遊子相思這一原型主題,領悟"月"在中國人情感世界中的意義。

四、朗讀

要求學生在欣賞時,展開想象,把語言文字還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繪又帶有學生自己審美情趣的畫面。

五、層次結構

關於這首詩的層次劃分,近人歧見紛紜。我們以為,此詩應分成三個部分:

開頭八句為第一部分,依題目摹寫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側重描繪皓月當空、光照整個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接下八句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從描寫景色轉向觀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與漫漫宇宙之間的相互關係。

餘下二十句為第三部分,喊觀照人生進而抒寫人間思婦遊子的離愁別緒,謳歌人們對愛情的嚮往和對幸福的憧憬。具體而言,這一部分又分為一二層:從“白雲一片去悠悠”到“魚龍潛躍水成文”為一層,寫思婦懷人;從“昨夜閒潭夢落花”到最後為一層,寫遊子想家。

結構上,此詩既以月亮從升起到墜落的過程作為全詩起止的外在線索,同時又以月亮為景物描寫的主體和引發感喟、抒寫情思的依託,表裏兼顧,情景交融,使全詩顯得渾然一體。

六、賞析詩歌

(一)欣賞詩的景物美

1、導:這首詩就是從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筆的。

2、問:在前幾句詩中,詩人寫到了哪些意象?請展開聯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副畫面。

3、學生描繪畫面意境:

春江的潮水湧動,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伴着潮頭冉冉而升,明月與江潮相互輝映,波光粼粼,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閃着銀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與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二)領悟詩的哲理美

1、導:詩人在感受無限美景的同時,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對宇宙人生的思索。

2、出示幻燈字幕及配畫,指名一學生朗誦本節。

3、評價學生的誦讀,並加以指導,在指導中讓學生感受哲理。

讀出“江天一色”的遼闊與蒼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曠。

“何人”“何年”應重讀,以讀出詩人對月的苦苦追問與思索。

“人生代代無窮已”應讀出一種沉重的歷史滄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見長江送流水”應讀出詩人對人生短暫、宇宙無窮的惆悵。

七、課文譯文。

《春江花月夜》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民族管絃曲《春江花月夜》力圖從音樂的角度來刻畫一幅美麗動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樂曲的旋律流暢婉轉,格調古樸典雅、生動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種音樂手段,形象地描繪祖國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貼切地表現出標題“春江花月夜”的新意。這首樂曲的生動音樂語言,激發着人們豐富的聯想與想象。因此,它遠遠地超過了用詩歌語言所表現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來是一首琵琶曲,曲名為《夕陽蕭鼓》,這首作品已成為中國傳統音樂中的一顆光彩奪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從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盪漾,花影在兩岸輕輕搖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給人們以高度藝術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題樂段、主題的多次變奏及尾聲構成的。這首具有中國特色的變奏曲,每個樂段前面都有一個小標題。分別為: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雲際、漁歌唱晚、洄瀾拍岸、橈鳴遠瀨、欸乃歸舟、尾聲。

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學生了解有關的音樂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和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

2、瞭解一些中國傳統音樂的結構特點。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題。

教學重點: 認識中國傳統音樂結構的兩個特點:“魚咬尾”和“換頭合尾”。

教具:錄音機、錄像機、磁帶、錄像帶、鋼琴

教學時數:第一課時 (40分鐘)

教學過程:

一、導入:(2分鐘)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中國古曲,這首作品我們每個同學都聽過。有同學會問:“老師為什麼會這麼肯定地説呢?因為我們每天在上課間操時,都要做一套太極操,這套操使用的音樂就是今天我們要欣賞的音樂作品,你們猜猜這首樂曲的曲名是什麼?《春江花月夜》

二、《春江花月夜》作品簡介:(8分鐘)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琵琶獨奏曲,早在1875年前即有傳抄本,距今1999年,同學們算一下已流傳了多少年?學生答:“1999-1875=124年”。原曲名為《夕陽簫鼓》,並列有一系列的小標題如:夕陽簫鼓、花蕊散迴風、關山臨卻月、臨水斜陽、楓荻秋聲、巫峽千尋、簫聲紅樹裏、臨江晚眺、漁舟唱晚、夕陽影裏一歸舟等。20世紀20──30年代,上海的一些音樂家將這首曲子改編為絲竹合奏,取名為“春江花月夜”,並組合若干段落,每個段落都加有形象生動的小標題。請同學們打開書P14頁,劃下各個小標題: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雲際、漁歌唱晚、洄瀾拍岸、橈鳴遠瀨、欸乃歸舟及尾聲。新中國成立以後,音樂家們又在絲竹合奏曲的基礎上,將此曲編配為民族管絃樂合奏曲。

三、《春江花月夜》的結構特點:(20分鐘)

這首典雅、優美、抒情的民族管絃樂曲,已成為中國傳統音樂中的一顆光彩奪目的璀璨明珠,它具有中國傳統音樂的結構特點。在欣賞這首作品之前,讓我們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樂曲中這些很有意思的結構特點。

1、江樓鐘鼓:

這段江南風格的主題音調(琵琶、古箏、簫、二胡等)絲竹樂器奏出。讓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段主題音樂。

請同學們看P14頁譜例:首先視唱主題,在反覆地視唱過程中,發現樂句一頭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貫串連接的。

這段主題旋律如歌,給人以恬靜安謐、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礎。我們可以用一句民間的俗語來形容它叫“魚咬尾”。要求學生掌握這個特點後背唱這段主題旋律。

2、這段主題,它在不同的音樂段落裏變化展衍,從不同側面充分展示它所藴含的美質。在不同的段落中,這一主要主題往往改變它開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給人以新的享受。請同學們聽三個段落“江樓鐘鼓”、“月上東山”、“花影層疊”。歸納出這三個段落有什麼相似點。特點是:每段的結尾樂句相同: 我們把這種中國傳統音樂的典型的結構特點叫:“換頭合尾”。

四、欣賞琵琶演奏家劉德海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片段。(5分鐘)

五、小結: 瞭解和認識中國傳統音樂的特點對欣賞中國古代的音樂作品有很大的幫助。不但能從音樂作品中獲得美的感受,更能從音樂的本身發現美。讓我們在下一節課中國共產黨同感受這首《春江花月夜》給我們帶來的古典的美。

六、作業: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題。

《春江花月夜》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詩歌鑑賞的基本方法——品味意境、賞析意象、把握情感。

2、賞析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教學重點

賞析詩歌的意境,通過意象分析,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對詩人思想感情的認識。

教學設想

1、朗讀吟誦。加強朗讀訓練,使學生通過吟誦感受春江月夜的美景,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

2、情景再現。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再現春江月夜幽美的情景和人世間遊子思婦的形象,通過再創意境理解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特點。

3、情感把握。通過詩歌中意象和措辭的分析,深刻領悟作者的`在詩中抒發的遊子思婦的相思之情及詩中體現的宇宙與人生的的哲理。

3、詩歌創作。詩歌教學不管是欣賞境界,還是鑑賞語言,其目的固然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準備材料

1、詩人的生平及詩歌2、詩歌寫作的背景3、詩歌的參考譯文

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

當我們遙望夜空,看見朗朗明月之時,心中總是引起無限遐想。我們自然會想到與月相關的詩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暝》)……關於寫月的詩,不勝枚舉。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傾注了他們的愛恨情愁,或寄託了他們的悲歡離合,或展示了他們的人生坎坷,或抒寫他們了的哲理思考。在人才輩出、羣星璀璨的唐代詩壇,就有這樣一位詩人,因為一輪明月而成就了詩壇的千秋美名,這位詩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張若虛,這首詩便是千百年來無數人為之迷戀、為之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張若虛筆下那輪明月的光華吧。

二、詩歌美讀

可以説:“詩歌是文字的音樂”。它有鏗鏘有力的節奏,有內在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韻律。讓我們通過反覆朗讀吟誦詩歌那形象、生動、立體的語言,感受鏗鏘有力的節奏,聆聽它內在的或高昂或低沉韻律,體會情景交融的意境。

1、學生自由誦讀,結合詩歌註釋解決疑難,整體感知詩歌。

2、教師範讀,喚起學生的審美感知。

3、誦讀指導

1理性的把握:理解詩的作者,理解詩的內涵,必須走進作者的內心中去,文如其人,言為心聲。

2感性的表現:語音、語調、表情、動作、音樂

4、師生共讀,用情感去點燃情感。

三、意境賞析

1、用想象再現詩歌的意境。

詩歌是用形象和圖畫説話的藝術,詩人在創作詩歌時往往浮想聯翩,頭腦中有大量形象閃現、組合。也就是説詩人在創作時必須藉助豐富的想象,因此,我們在賞讀詩歌的時候也要藉助於想象。如果可以説沒有想象就沒有詩歌的話,那麼也可以説沒有想象就沒有詩歌的學習與欣賞。

詩歌想象的方法:(1)根據字詞想象單個形象;(2)根據句節想象羣體形象;(3)根據全篇想象整體形象。

2、創造新的形象

提出課題: 請同學們從下列題目中選出自己的題目充從分發揮想像力和聯想力,深刻地感受和創造性地體味詩的意境,把詩歌描繪的這幅“春江花月夜”風景圖依據各自的題目用散文般的筆觸,優美的語言描述出來,從而更好地領會詩人的情感和意圖。

1春之卷、2江之畫、3花之容、4月之貌、5夜之景

四、賞析學習成果展示

1、學生自主思考,把詩歌的內容用散文的形式表達出來。

2、小組交流探討,每小組遴選出比較優秀的篇章。

3、教師主持,請各小組的代表發言人誦讀優秀的改寫文章。

4、教師在聽誦讀的同時記錄小組發言的綱要,並做好總結和評價。

教師總結:

春江的潮水湧動,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伴着潮頭冉冉而升,明月與江潮相互輝映,波光粼粼,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閃着銀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與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五、情感把握

王國維説:“以我觀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抒情詩由“情”出發,是詩人感於外物後一份心靈顫動的美妙,一份鮮活的感動,一份撞擊心靈的真誠。

我們在上一部分的學習中在整體上感知了詩歌的形象,體會了詩歌的感情基調。但要想更深層次的把握作者的感受和情感,一方面需要聯繫作品的時代背景和寫作背景另一方面還需要對詩歌中呈現的意象、措辭進行深刻的分析,從每一個意象和每一句詩行裏去仔細捕捉,再把它們連綴起來,組合成我們對詩所要表達的深層情感的瞭解和感知。

1、教師出示詩歌寫作的時代背景,作為下一步探討的材料依據。

張若虛,唐代揚州人,初唐詩人。與賀之章、張旭、包融齊名。被譽為吳中四士。曾任兗州兵曹。他在詩風上厭惡六朝以來的空洞豔體,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遠意境。

2、從意象語言的角度分析詩歌中作者透露出的思想情感及哲理思考。

(1)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狀鏡台 玉户簾中卷不去 擣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搖情滿江樹

小組合作探討這首詩的“明月”、“江水”、“落花”三個意象的寓意。

(2)教師點撥指導,小組同學交流探討成果。

1縱向聯想,即聯想詩人所處的社會背景,詩人的生平遭遇及其性格特徵,知人論世,鑑賞古詩。

2橫向聯想,既有此句聯想到彼句,其間關係可相類也可相反,在此比較中鑑賞是的藝術氛圍,體會其詩所寫之景、所抒之情、所敍之事及所言之志。

(3)研究材料

1明月: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唐·李白)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唐 王昌齡)

“明月何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宋 蘇軾)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唐 劉禹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人情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唐?張九齡《望月遠懷》)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2江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李之儀的《卜算子》。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楊慎的《臨江仙》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南宋辛棄疾《南鄉子》

“離恨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3落花

“欲向相思處,花開花落時。”(唐·薛濤《春望詞》四首之一)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紗》)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宋·晏幾道《臨江仙》)

“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清·《紅樓夢》)

"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浪淘沙》)

3、教師評價總結。

1明月:

面對宇宙的浩瀚,明月的無窮,人生的有限,多少傷時、惜時、歎時之作流傳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盤”意化為如流水一般東去不回的時間意象,讓人在浩淼無窮、深邃永恆的宇宙面前,頓生渺小之感、短暫之感,更激起和歷史洪流相融,奮力在短暫的人生中有為的鬥志。當然,月還是的愁緒、情愛的代表意象意象。

2江水:

長江東流,玉帶盤桓,沿岸風光如畫,引出多少名篇佳句流傳千古。江水不僅是個空間概念,更喻指歷史的長河,是個時間概念。任你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或一代梟雄,無一例外終將湮滅於歷史的滾滾長河之中。 任你活着的時候生命怎樣燦爛輝煌,也一樣逃不過自然的規律、歸結於塵土流水。表現出那種人生空漠之感,更顯深沉悠遠。

3落花:

綜觀中國詩歌史,寫花開的少,寫花落的多。飄零的落花中,瀰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遲暮的感慨與恐懼。繽紛的落花是中國古典詩歌傷春主題的核心意象。以落花為媒介,用優美流暢的語言表表達對年光流轉、紅顏易老、生命無常的感歎,幾乎涵蓋了後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義。《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張若虛展示了女主人公迷離夢境的片斷:昨夜閒潭夢落花。月夜春江,清景無限,她所等待的人遲遲沒有歸來。美麗的花瓣無聲無息飄謝在寂靜深潭,夢中的剎那,折射出漫長守望的蒼涼、紅顏衰老的恐慌。

總之,這是一首抒情詩。詩人細緻地描繪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靜謐的自然景色,並由此而生髮出對宇無窮、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對明月今宵、遊子思婦卻天各一方的惋惜。詩中儘管不無人生苦短的傷感,然而讀來輕曼如煙,悠悠惆悵中還交織着歲生命的依戀,對青春的珍惜,對“人生代代無窮已”、得以與明月長久共存相伴的一絲欣慰;儘管也有夫婦別離的哀愁,但是寫來柔婉似水,綿綿相思中飽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脈脈温情,含藴着對重逢的美好企盼。

六、即興賦詩

1、選題:(1)把《春江花月夜》一詩改寫為現代詩歌。(2)以“多情的月亮”、“浩渺的時空”、

“惹人的春花”為話題,寫一首詩。

2、要求:(1)寫詩要注意韻律(2)寫詩要選擇鮮活的意象(3)寫詩要意藴豐富(4)寫詩要有充沛的感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chunjianghua/02d08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