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禾山隨筆

禾山隨筆

秋天的南方,晴空萬里、羣山染墨,是出行好時節。於是興致勃勃地參加户外活動協會[羣]發起的登禾山、摘野果主題活動。

禾山隨筆

禾山是永新境內海拔最高的山,座落在縣西北,主峯頂秋山海拔1391米。禾山下的甘露寺是宋代宰相劉沆等習學之所,唐代名相姚崇亦寓意於斯而築姚相台,徐霞客、歐陽修、黃庭堅等文人騷客都曾雲遊禾山,留下足跡詩文。

千百年來,雄輝的禾山同義山一道形成了綿延的母親河---禾河之源,悠悠禾河潤澤永新大地,養育永新兒女,滋養着千年古鎮---禾川。出禾川,經高橋、天河一路東奔,在百里之外的吉安匯入贛江,成為贛江水系中最富有靈氣、沿岸景色最美、水量最充沛的支流。

從太崦、文竹、路江、龍田至堂田村,全程不到一時。龍田鄉堂田村是同事老八家,座落於禾山之下,作為此次活動登山向導,老八事前推介從其家堂田上禾山。村中有一條簡易馬路直達半山廟,由山廟登臨禾山峯頂秋山約三小時左右,正適合我們40、50年紀的羣員的運動量。不巧堂田正在修村道,一隊人馬只好棄車啟步,登山改從堂田起。

沿堂田一路前行,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風景中,沿路山巒迭障,景色迷漓。一條山溪緩緩地從大山深處悠揚而下,泉水叮咚,鳥鳴水歡。對岸嶙峋怪石,有象超大顯視頻,遠遠地掛於綠色的山腰之間;有像幻影中的天門、宮殿隱伏于山野;更有成片依山遞增的石羣,如荷槍實彈士兵,魏然守護在大口。

近看,路沿下成團成團的野彌猴桃懸在樹上,顆粒小,但數量極多,誘人口水直流。幾個村嫂正忙着採摘彌猴桃、尖栗子,看着我們這些“外地人”,眼光中充滿了友善。行約一時,公路靠山側偶見綠葉叢中兩隻一起、三隻一叢類似木瓜般的.果實金黃黃地炫掛於上,這不正是家鄉紫瑤山唾延欲滴的“牛卵坨”嗎!沒想到一別竟逾三十餘年,此刻再睹此物,興奮異常!於是奮力攀樹採摘,先食為快。此果書名叫五葉木通,又名拿藤包,型似木瓜,又似牛睾丸,成熟時果內類如柿子,晶黃通透。多核、味道甘甜爽口,是清涼潤腸的極品。該果為藤類植物,其藤韌性極強,山民拾柴常拿此藤捆柴,結實耐用。

一路汗水,一路驚喜。眾人歷經二小時餘到達山廟。

山廟其實一棟老式民宅已,此處向上眺望禾山,陽光下一片禾黃的草甸覆蓋於峯頂,似近還遠。經廟往上穿過一片灌木林,即達茫茫草甸,貌同武功山金頂,可一覽永新。氣喘噓噓的羣員在山廟中休息,簡單用完自備餐,然後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前行,衝刺秋山峯頂,一路順路而返,再尋山果野趣。

我擇其二,心繫心愛之果。於是和留下的人馬再次鑽入森林之海,搜尋奇珍異果,攀猿樹梢之間,盡享受這大自然恩賜。幸運的是喜獲了滿滿的一袋拿藤包,同時還有野彌猴桃、山柿、野萍果。

天色漸晚,各路人馬下到堂田村集合時已六點餘,這時頓感疲憊加身。

記得去年深秋登禾山是從台嶺去的,過禾山村、禾山水庫、方塔、甘露寺,不巧全部人馬在山中迷了路,無一人登上秋山。唯一收穫是見真了顏真卿真筆石刻“龍溪”二字。

此次未登上秋山之頂,有遺無憾。期間,登上秋山的漢男漢女們不斷髮來的微信,同步欣賞了秋山之美,秋山之俊。更重要的是因為我們就在禾山之下生養繁延,有了採摘的收穫,自然留下了再次光臨的期待,不遠的將來還會來禾山,一定會登臨秋山之頂,親睹禾山之威武。

標籤: 隨筆 禾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xz7gv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