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正確理解環保教育隨筆

正確理解環保教育隨筆

信手拈來的廢舊材料成了“燙手山芋”,本意為提倡綠色環保理念,結果卻因耗時耗力成為負擔。面對這樣的尷尬,其實是有辦法解決的。

正確理解環保教育隨筆

環保不應變味

所謂“廢舊”就是廢棄或陳舊的東西,然而有時候所謂的廢舊材料並不“廢舊”。當下,有的幼兒園為了體現“環保先行者”的角色,不惜花費重金購買“廢舊材料”。比如,把洗衣機上水管制作幼兒做操的輕器械,一根洗衣機管切成三四段,每一小根窩成一個圈,然後纏繞上各種顏色的毛線,平均每個班要買三十根左右的洗衣機管、十來斤毛線。在物價飛漲的今天,這些花費也是不小的,這樣的做法算是廢舊材料的合理利用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廢舊材料之所以被我們利用,是因為它“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經過幼兒和老師的巧妙加工,使之脱胎換骨,重新有了可利用價值,為幼兒的生活學習增加樂趣。

讓沒有價值的東西變得有價值,才是環保的本意。如果為了自制材料而大費周章地把新東西變成廢舊材料,豈不是本末倒置。

正確引導是關鍵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上提到: “能用多種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現手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多種材料的提供目的是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

在本話題中談到“用硬卡紙做拖鞋”,其實可以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請幼兒先觀察瞭解自己穿的拖鞋的鞋底和鞋面都是什麼材質的,鞋底有塑料的、亞麻的,鞋面有塑料的、布的、皮的等等。

然後,進一步探討這幾種材質有什麼相同點,比如柔軟、結實、不易磨破。

接下來,討論和尋找如果我們要給超市制作拖鞋,可以使用哪些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孩子們尋找後發現,可以使用有一定厚度、又便於裁割的材料做鞋底。

再下來,在鞋底上打上洞,後面的鞋面製作可就大有文章可做了。鞋面的選材可以引發幼兒的探索,利用毛線、包裝繩、塑料跳繩、鞋帶等進行編織,或者用布條打結等等各種好方法進行創作。等到孩子完成之後,往腳上試一試是不會出現“質量問題”的,既可以穿,又可以賣,兩全其美。

而引導幼兒自主發現、探索和創造的整個過程也真正達到了《指南》中倡導的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的教育目的。

幼兒是自制活動的主人

日常生活中,針對廢舊材料的收集和利用,大多時候都是教師占主導地位。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教育內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可見,材料的選擇要從幼兒的需求出發;收集材料的過程藴含着諸多的教育因素和教育契機,充分體現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自制活動要從幼兒的問題中提取,物質準備要靠師幼的齊心協力,這一過程要充分體現幼兒的自主性即主體地位。

作為教師,我們要合理地統籌師、幼、材料之間的關係,使自制遊戲材料成為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好夥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xz78z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