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淺談中國文化隨筆

淺談中國文化隨筆

前些天看了一個娛樂節目,對其中的一個片段感觸頗深,當時就想寫點什麼,由於種種原因擱筆至今。

淺談中國文化隨筆

那節目的一主角是文學博士,比較文學博士後。當時一聽到這一頭銜,讓我對他的崇敬油然而生。我不是從事文學方面工作的,但並不阻礙我很喜歡文學,我也很崇拜那些文人雅士,反正當時他那頭銜唬住了我,羨慕了我。可當他説完一段話時,至今我還記憶猶新,讓我對他的崇拜立即冷卻,覺得他也不過爾爾,只是浪得虛名罷了。他當時是和另外一個主持人説有家媒體邀請他出了些題目去鑑定了一個文人,鑑定那人是否真的才華橫溢,知道的很多。他言外之意就是如果那人答出了他提的問題就證明很有才華,反之不是。

我很不以為然,感覺他把一個人是否有才華定義的也太膚淺了,難道文學法則是他説了算。雖然在這裏對一個文學博士説三道四,指指點點看似班門弄斧,但我還是想談談我個人的一點見解,儘管在別人看來有些不自量力。他給我的印象感覺他評價一個文人是否有才華的標準不是在於其文章的思想深度,而是在於一些細節記憶和肚子裏面典故的數量。在他看來能回答出他的問題就證明很有才華。

我認為那是很荒謬的,要判斷一個文人是否有才華,口頭上的花言巧語,天花亂墜説地太多也無用,只要他能寫得出得到大家稱讚的文章即可。沒有必要太去注重文史上的細節問題。我回答不出你的問題,並不代表我就沒有才華,就寫不出優美的文章來啊!

魯迅先生曾算過一筆賬,一箇中國孩子,從學會漢字到通曉音律再到掌握文學細節,待等到有資格談論文化的時候,已經該是花甲之年了。若我們一直為些不知所云的文化細節而爭論不休時,那放眼中國,無人敢去談論文化了,沒人保證自己都知道啊。後來餘秋雨老前輩也提出了這一點,我們如果把精力都放在了考證“茴”字的四種寫法上,哪裏還有時間去幹更重要的事情呢?

我覺得他們説得非常的有道理,我們與其把太多的時間去記憶,考究歷史文化的種種,何不多一份自我思考的`空間。我們是要創造歷史,創造一些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東西,讓其流傳下去,沒有必要太注重文史的細節。誰又能保證那些一定都是正確的呢?

可是,現今社會偏偏就有這麼些人,把時間都花在了去挑別人不知道的文化細節上去了。知道那麼多的歷史文化有什麼用。追溯歷史文化的始終,能被後世稱讚還不就是那些經典著作,何不多花點時間去創作些美文出來。本來挑挑錯,倒也無可厚非,可話又説回來挑來挑去能證明什麼呢?證明比他強,學問比他高,比他有才華嗎?結果肯定是否定的。

這也許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劣根性,幾千年來遺傳下來的傳統,反映這類似的例子從古至今,不勝枚舉。

比如一代文人紀曉嵐不知道蘇軾“眾星鬧若沸”之所指,誤以為“似流星”而遭眾人嘲笑。可也阻礙不了他的成就震古爍今;比如文豪餘秋雨因為一些文史細節上的差錯,被人指責是個不通文史不懂格律還能出書的騙子。可也阻礙不了他的著作被大家稱讚。

誰敢説他們不是才子,誰敢説他們沒有才華?這也許也是中國文人的一種悲哀,怪就怪中國歷史文學太過悠久。用趙本山大叔説的話“悲哀,的確讓我感到悲哀。”

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説,這些人的思想都是畸形的,心理存在着嚴重的不平衡。嫉妒那些因才華而出名的人。專門去挑別人文章某些細節上的錯誤去了,而不論其文章的立意及思想性如何。他們也是可笑的,好比一個長舌醜婦老是在眾人面前譏笑某某奇醜無比時,其實眾人心裏已默默鄙視她沒有自知之明。

這也是中國文化一直存在的問題,可悲的是現在的很多人甚至那些文人也樂於其中,沉迷於此。也許我自己也一樣不能倖免。

悲哀,的確讓人感到悲哀!

標籤: 淺談 隨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mv04g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