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關於美食的隨筆

關於美食的隨筆

説起美食每個人都有很多話要説,那麼你喜歡的美食是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關於美食的隨筆,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關於美食的隨筆

美食之旅【1】

本姑娘很喜歡旅遊,但這些旅遊景點還都跟沒事有點關係,讓我帶你回顧一下今天的旅遊吧:

回顧一:教室

回顧當時:今天上午最後一節課,語文老師真在講台上孜孜不倦的講着試卷,大家寫作業的寫作業,玩東西的玩東西,根本不顧老師的辛苦。這時,窗外飄來了一陣香味,“我想想,這是什麼?”同桌放下筆,認真的聞着飄來的香氣。“哦!我想起來了!是紅燒雞!”同桌對我説。教室裏也起了一陣騷動,大家都在討論這香氣的來源。“是食堂吧!哈哈!今天有口福了!”我回頭一看,死黨正美的直流口水。“大家安靜!安靜!”老師疾步走到窗子旁,狠心的關上了窗子。“榮譽的譽字大家要注意······”唉!這場旅行就以老師的試卷“演講”告終了。

回顧二:放學的路上

回顧當時:我和好朋友走在回家的路上,路邊的烤肉串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哎!小朋友!要不要來根烤肉串?”“我買一串!”好友説到,“你買嗎?”我摸摸口袋,遺憾的嚥了咽口水:“不了!”看着好友香噴噴的吃着烤肉串,我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啊!但是又一想,這都是因為我:摸摸口袋沒有錢嘛······

回顧三:家裏

“ 家裏!這回總能吃到東西了吧!”你一定會這麼説,但是不料,最近小女子的父親常常加班。母親對父親是關愛有加,經常送東西給父親,你看!這不又是了嘛!“哇!好香哦!”我走進家門,伸手準備拿一個雞腿。“沒洗手不許吃!再説,這是給你爸的,別搶!”媽媽一臉無辜的看着我,我呢?已經是淚流滿面了,我已經吃到東西了,大家應該知道吧!是“內牛滿面”······

回想起今天那“只聞得見香味,吃不到東西。”的美食之旅,我不禁感慨萬分!欲要説出,卻又低頭吃方便麪··

美食有感【2】

如果有幸和幾個與自己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在一起,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改變的方式。如果彼此身處不同的世界卻沒有意識不到,就不討論了,因為沒有認知和自省的能力。最幸福的事情應該是身邊有比自己優秀的朋友,自己又能敞開胸懷虛心學習人家的優點;身邊出現沒有那麼優秀的朋友,自己又能正己修身,一日三省。

某豪們一直以來是我學習的`典範,昨天深夜提出想要見面聚聚,今天上午就落實了,這般果斷與高效也不是常見的。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酒足飯飽之後,某豪拿着尚未使用的餐刀(全程用叉)開了一個玩笑:“哎呀,忘記拍照了,我該發朋友圈的”説罷,喝完最後一點意大利菜湯,説者無心,聽者有意呀。他們吃過的美食並不少,卻從未看到他們在朋友圈裏顯露出來,這般淡然與高遠我還差得遠,想來我這種不主動“炫耀(消極者的理解)”非要別人問出來再“分享(積極者的理解)”的思想,也是修煉不到家的表現吧。真正的大格局,大胸襟應該是像他們這般不卑不亢卻又瀟灑自在,活出自己的精彩,也可呼應他人的期盼。

今早做了一場夢,夢見自己和因工作或學習需要必須走的很近的女生牽手了。是在一起看風景的過程中,因一場雨,路上泥濘不堪,我倆只得擠在傘下,相互扶持越過水窪。只記得山很翠綠,水很清澈,她一直很高冷,雨勢漸大,她花容失色,凍得瑟瑟發抖,看起來很需要保護,我牽手後她很温柔。那時我還在想,我什麼都沒有,便這樣牽了她的手,會不會對不起她。(夢裏還考慮現實問題,我自己也是夠了。)後來是在夢裏暗自下定決心,既然牽手了,會對她好一輩子,會去努力奮鬥。像是有預感一樣,我倆的手在同一時刻牽的更緊了。後來夢醒了,躺在牀上傻樂了一會兒,開心了一上午。有時想想,日子過成這樣,也是不錯的吧。

某些地區或環境裏的人他們的消極思維滲進骨子裏了,我承認生活總是有些不如意的地方,但總有那些讓人幸福快樂的東西,我沒那麼偉大,改變不了你對某些事情的認知,但你去詆譭那些美好的東西,阻礙那些幸福的事情,只能説明你的可悲與可笑。時間會證明一切,總是要學會和不同的世界的人生活在一起,去和諧共處,去反省自己,去發現這個真實的繽紛的世界。放假了,和朋友們在一起很開心,喜歡積極的他們,或插科打諢或嬉笑怒罵釋放着自律自知自強之下的別樣風采。

改用一下得力的廣告詞好了,他們總是吃的很好,穿的很草,生活有他們總是會變好。時光總是很殘酷,今早有兩個夢,另一個事關佛道兩家就不説了,寫這篇文章沒有其他意思,一做紀念,二做分享,與有心人來入夢,安。

美食加美文雙重醉心【3】

什麼時候都有人寫美食書,這一類型的書向來不冷不熱。隨着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與《行走的餐桌》的熱播,大眾對於中國龐大飲食體系中各種滋味的慾望、期待和想象一下子被勾了起來,美食文化類圖書也因此大熱。

圖書業內人士表示,美食書的門檻較低,出版這類書也相對安全,很多讀者只要看到美食眼睛就會發光,況且什麼東西好吃見仁見智。

據觀察,去年6月以來推出的美食類圖書中,僅書名冠以“舌尖”字眼的就有十幾種,單單《舌尖上的中國》也有好幾個版本。滿眼“舌尖”似讓美食書有被裹入模式化、複製化生產中的趨勢,這些書名怎麼看怎麼讓人覺得有跟風嫌疑。業內人士擔憂,美食會在“舌尖”大潮中被過度消費。

食物包含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理解。下文介紹的幾本隨筆在內容上選擇了一個最容易為大眾所接受的切入點——美食,但寫美食是形,寫生活、寫文化才是真正的內核。這些隨筆文字間氤氲着鮮活温暖的人情味,美食加美文,讓人雙重醉心。

《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從一日三餐到人生態度

今年2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陳大咖的這部美食文化隨筆集。陳大咖原名陳盼,作者自我簡介:一個愛吃的瘦子,迷戀美好的各種小細節。做過雜誌,現為一些報刊碼字。就是太誠實,所以想説的一切都在書裏。

美食從來都是與文化緊密相隨的,深諳美食的人一定是有悟性的。陳大咖認為,人生在世,要想將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還要有一顆浸透人間煙火的心。於一粥一飯中,讀眾生百態;一湯一菜間,體悟世情冷暖。

本書分三輯:“不過一碗人間煙火”、“慢熬風花,細燉雪月”、“上蒼保佑吃飽了飯的人們”。作者以日常生活中、旅途中接觸的美食見聞與由此產生的內心感觸下筆,每篇一個主題、一個故事、一個感悟。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是介於美食評論與生活方式之間的小品文,以美食為素材和話題,從一日三餐説到人生態度,語言活潑,文風犀利,勾畫出了一抹生動的人間煙火色。

《旅人的食材歷》:24節氣裏的台灣味道

光明日報出版社3月份推出了這本講述寶島台灣美食文化的圖書,帶領着讀者從“食”的角度,深度、美味遊台灣。作者洪震宇先生是中國台灣的知名文化學者、雜誌主編。

作者將關注點轉向了人們對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體人物故事串聯起各地美食生態,講述食物背後的故事,喚醒人們對傳統的傳承。作者把味覺比喻成一場壯遊,認為“壯闊的不是看得見的距離,而是飲食文化與本土節氣交融的歷史縱深”。

本書圖文並茂,還有劉伯樂手繪的72幅精美農耕插圖,以二十四節氣為時間軸。立春,品味台灣清甜微辛的性感香葱;小暑,陽光下大口啃咬芒果,漫步小琉球島;秋分,來一碗熱騰騰的台南蝨目魚魚粥;大寒,喝一口老薑香糖茶,暖胃暖心;在鄉間小巷狂飲暴食,在田間海邊揮汗慢跑……

該書敍述節奏輕鬆快捷,讀者感受到的不止是味蕾的驚奇,還有食物背後的人情,人情背後的故事,以及孕育故事的風土、文化、歷史。書中展示了台灣地區的日常飲食流變,和在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

《舊時光的味道》:以美食的名義懷舊

美食,是人最深的鄉愁。一個人長大後,總有些滋味,停留在回憶裏。無論去過多少地方,吃過多少珍饈佳餚,最念念不忘的便是故鄉的美食和小時候的味道。因為,時光將味道烙在了我們的味蕾上,永不磨滅。

4月份,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了“70後”許億的這本書。作者認為,“食物是一個態度,是面對生活的態度,你不可能天天吃宴席或者説每頓燕窩、鮑魚、魚翅,就好像你不能把做夢當作生活一樣。生活是真實的,生活也是掙扎的,如何在平淡瑣碎乃至艱辛中活出趣味,才算是懂得以及會過生活的。”

作者熱衷回憶,覺得所有的快樂只在曾經有過。但很多事情已經模糊了,只有一樣是非常清晰與鮮明的,就是味道,食物的味道。作者想到某種食物的時候,牽扯到許多已經忘記的事情,將那些事情串聯起來的時候,又發現一個曾經的自己。

作者通過對小時候的家常美食的回憶,結合個人經歷,隨興所至,娓娓閒談,淡淡的情愫,淡淡的回憶,讀來既痛快,又有着無限感慨。“也許,我未來的生命是孩子和家庭的,但我的快樂,假如有的話,我想,先要吹去上面的灰塵,而後,深深地呼吸一下它的氣息。再放在嘴裏,閉上眼慢慢地咀嚼、吞嚥。”

《路無邊,吃無界》:一個自由行走的食客

古清生,是涉足美食文化研究和人文地理考察的作家。作為美食隨筆名家,古清生味覺先天敏感,為了尋覓美食與心中的風景,他身體力行,尋訪大江南北隱藏在民間的美食,讓讀者看到最真實的美食地圖。4月份,他的這本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美食隨筆,同樣為讀者所稱道。

人活着就要吃飯,人活着也同樣要行走。古清生一路走一路吃一路寫,大有“活到老吃到老,食無止境”的境界。他的文字關乎中國美食,味蕾上的中國,有無窮無盡的味道。這些體驗性的文字,表現了吃在當下的美食歷程。

古清生不習慣用典,看重與相信個人的品鑑。他説,“一個有着飢餓記憶又熱愛研究自然的人,有着味覺的飢渴,還希望將所吃識別出姓甚名誰。”這就驅使他在自己的文字中,將各種植物食材與動物食材的科、屬、種一一考證出來,使美食文章超出了味覺記錄和感性抒情。

標籤: 美食 隨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lqgpz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