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你孤獨敏感,也可以熱愛生活雜文隨筆

你孤獨敏感,也可以熱愛生活雜文隨筆

《在薄情的世界裏深情的活着》擱在書櫃上快一個月了。今天的午後,洗完頭髮,搬來椅子,坐在陽台上,陽光包圍全身,靜靜沉浸在雪小禪的文字裏。

你孤獨敏感,也可以熱愛生活雜文隨筆

去年在雪小禪的微博下看到這本書,完全沒有了解書的內容,單是看到書的名字“在薄情的世界裏深情的活着”,悲傷與感動的情緒夾雜而來,就想着一定要去讀這樣的一本書。

3月初,文友勒寄來這本我心念了很久,卻一直遲疑購買。我一直有這樣的強迫症狀,買來一批書,沒有讀完,堅決不買下一批,看書時,更沒有規律的時間,只是突然想看了,突然不想面對接下來的生活,所以看完一本書不知道要多久,像散文類,前後沒有故事性聯繫,總習慣從頭看。

在這裏,很感謝勒的贈書。

其實,應該很早寫我最喜歡的現代作家之一——雪小禪,在讀完她的第一本書《那禪那蓮那光陰》時,就該下筆寫些讀完之後零碎的思緒。而現在讀她的.第二本書才讀一兩章,就這樣以偏概全,急迫想表達自己的思考,似乎有點草率。再一想,她寫了很多書,卻讀了這麼點,感覺對她文字的歡喜之情不足以體現。

但我總覺得,看一本書就像聽一首歌,歌不是知名歌手演唱,或者那首歌你早就聽了很多遍,卻在有那麼一個時刻,你插上耳機播放,發現自己聽完會沉浸其間很久,甚至會熱淚盈眶,那就代表那個階段的你,感情的反應在一首歌裏找到了共鳴。

讀雪小禪的第一本書《那禪那蓮那光陰》,初始幾章對孤獨與敏感的描寫,恍如自己就這樣赤裸裸站在她的面前,任由她盡情的將筆墨寫進我的心裏,那種20歲的年紀裏關於愛情、友情與未來的迷惘、創傷、轉瞬的悲喜,在她的文字裏總會感同身受。

那時是大一。

和她文字相遇還要更早些,初遇她的第一篇文章是在《讀者》或者《最美文》雜誌上,於是便記得這樣如她生活般淡雅嫻靜的名字“雪小禪”,再到每次買回雜誌都會先看目錄,尋找她的名字。

這位人到中年,卻仍然生活的温潤如少年的女子。她的文字總是充滿孤獨,而這樣的孤獨有別於消極裏的自我排解,她的孤獨是清冷,寧靜,與心和之人卻可以小酌到天亮。她敏感,她在乎生活裏的每一個細節,牆紙上淡粉的小花,桌上古舊的方格布,地攤淘來的陶器上的花紋,在她的眼裏都是生活的氣息,簡單質樸。

但她的生活也過成了詩。

“每日早晨必喝茶,老白茶和普洱茶居多,喝透了方才去寫作畫畫,什麼都不幹,就喝茶聽戲,看着日光的影子照進來……日子是這麼美,這麼老。”

在她的生活裏沒有物質,只有真正的精神享受,即使是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是一個人。她説,我已經有五年沒有看過電視,碰過電腦,甚至一個星期都不會出門,衣服也有幾十塊錢一件,最高也就幾百。

內心豐盈的人,從來不會覺得一個人叫做孤獨,因為他們懂得享受敏感的小細節裏帶來的欣喜,他們熱愛自我構建的世界。

但同樣,因為這樣的人輕而易舉的被細節温暖,他們也因為一瞬間被憂愁。

記得很早之前,微信裏一個好友説,他不太喜歡雪小禪的文字,總感覺有些矯情,沒有大的情懷,多是些少女的心思,沒有內涵深度。太過於文藝。

我沒有回答。個人處於成長的階段不同,對事物的感受自然不同。而我卻很幸運讀到她的文字,在孤獨敏感裏可以遇見這樣的“一個人”。

另外關於文藝。我想説它不是矯情做作,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它往往是痛苦的、抑鬱的,渴望在幻想的文字裏找到某些不存在於自身的温暖。

就像雪小禪在《在薄情的世界裏深情地活着》説的。

“我們像野草、野花一樣活着,不是人們想象中的小資、文藝、優雅,我們都能吃苦,擔得起風雨,也享得了彩虹,這是一個人的精神強度與內核。它是歲月所贈,並無多少意味。”

“我們都能吃苦,擔得起風雨”,所以我們更會珍惜那轉瞬的温柔,我們更會表達更多的情感。我們是如此感性。

過去以為孤獨敏感與熱愛生活相對立,前者似乎永遠充滿獨立下的傷感,而嚮往的生活裏怎麼可以留下這抹灰色呢?

現在,發現“歲月”正將“灰色”慢慢消淡。孤獨與敏感,也可以深情的愛着生活。

一個人的路上恬靜淡雅;迎面走來另一個人,莞爾一笑;若是可以停留攀談,我們便點一盞燈共坐天明。

一首情歌,讓你熱淚盈眶;一篇青春文,讓你思考良久;一個背影,讓你心跳加速。別人帶刺的話,你會留在心間,時不時垂頭喪氣;別人一個不經意的幫助,你會覺得一整天都是陽光普照。

孤獨,讓你更會珍惜生活裏遇到的每一個人。

敏感,讓你更能感受到生活的温度與冰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kpex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