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一個人的火車隨筆

一個人的火車隨筆

在我老家,發生過這樣一件趣事:上世紀70年代初,襄渝鐵路通車後,十里八村沸騰了,都跑來看景看稀奇。有些個老年人抱着一大捆玉米秸稈,一路小腳蹣跚,將玉米秸稈放在軌道上,用這種餵養大牲口的方式去給火車補給能量。不曾想,火車呼嘯而過,玉米秸稈被吹散一地,老人一下子急了,流着眼淚説:火車啊,你可要跑慢點,這麼拼命地趕路,不吃不喝的,能招架的住嗎?

一個人的火車隨筆

上學那陣,最怕火車。因為代數課上,老師總是以火車輪子直徑半徑以及每一節軌道長短為要素,然後要求各種算,算里程算時速算車輪子半徑周長,算的人心發毛。不曾想,長大後的我由於工作需要,竟要經常坐火車。很多時候,偌大的車廂裏都只有我一個人,坐火車反倒成為一種享受。坐在車裏,臉貼近車窗子往外望,窗外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景色。窗外的很多景物都在後退,在給火車讓路,村莊在退,樹木在退,莊稼在退,電線杆子在退,一切都在後退,只有火車不停氣地向前奔跑。火車跑得越快,它們退得越迅速越齊整越徹底,好像提前説好了的,手拉着手,給喘着粗氣的火車讓出一條寬闊的道路來。軌道上的火車感動地哭了,你能聽得見火車輪子發出的不是哐當聲,耳朵靜下來,心靜下來,你仔細聽,火車輪子貼車軌道疾馳而過的同時,言辭懇切地道出兩個字:謝謝!謝謝!謝謝!很禮貌,很暖心,也很有節奏,絕非金屬碰撞後的巨響和轟鳴,那是整列火車從頭到尾的標準語言,既代表自個兒,也代表一車的旅客。火車進站停靠時,才長長地舒一口氣,鼻音很重,好像剛哭過,那是被很多東西感動後再次噴薄而出的聲響吧。火車知道,之所以自己能穩穩當當地奔跑,是很多東西在給自己讓路,在諸多景物的後退中,讓他積聚了前行的力量。

從一馬平川的中原到隧道連環的山區,火車也在這種無聲的感動中慢慢地成熟着,在大平原,窗外的田地和城鎮一覽無餘,很多景物排列的緊湊有序。肥沃的田地整齊劃一,地裏的莊稼人有時遙遠到一個小黑點,在一眼望不到頭的田地裏彎腰勞作。若是早春,一定是一大片油綠,火車經過,整片麥田一下子蕩起漣漪。最美的還是秋季,金色的麥浪在湧動着一派豐收的景象,收割機往返在田裏,老農就是揹着面忙碌,依然能感受的到他們臉上的笑容是多麼飽滿。散佈在田裏的村莊被一片綠色包圍,房前屋後是枝葉繁茂的樹木,偶爾有人在阡陌縱橫的小道上行走,悠然自得。火車從如此美麗平整的線路穿過,好像在一幅油彩畫裏劃過一個拋物線,從頭到尾都飽蘸一種情感和希望。慢慢到了山區,就有了橋樑,偶或在隧道里穿行,光線時而明媚,時而柔和,又短暫的一片漆黑,車窗很誠實地將外面的色彩透射給每一個旅客,很動感,也很有層次。再前行,就直接到了一個接一個的隧道羣,倏然一亮,很快又鑽進下一個隧道,在漆黑的'隧道里,耳膜被列車呼嘯的風聲和強大的慣性關閉了,很沉很安靜。一個接一個的隧道,和一節兒一節兒的火車廂一樣,被橋樑串起來,似乎也跟隨着火車奔跑,到最後,整個山峯好像都在奔跑。如果説在平原火車是個少年,裸露着自己的一切,張揚率真活潑陽光;再繼續前行到淺山地帶,就成了少婦,偶爾露一點,多少有點鏤空感,矇矓性感,撩人心絃;只有到了山區隧道,火車整個兒是一個穿着黑棉襖的老農,雙手縮在袖筒裏,古銅色的臉上盡是滄桑,身上一股煙捲味,給人一種踏實穩重的感覺。

火車就這麼高速奔跑着,金屬質地的嗓子不停地重複着只有兩個字的那句話:謝謝!謝謝!從沿海到山區,從中原到戈壁,火車在前行,兩旁的山水樹木農舍田園在後退,不同的道路和經歷,讓一列火車不僅裝滿了乘客,也滿載着自己一路的成長和收穫。

標籤: 隨筆 火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g2kj2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