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新穎的作畫方式,不同的反響隨筆

新穎的作畫方式,不同的反響隨筆

無錫市碩放中心幼兒園 陳萍

新穎的作畫方式,不同的反響隨筆

背景:

12月的色彩創意課年級組定於在瓶子上作畫,瓶子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可以在瓶內和瓶外進行創意,加上正好的《圖形寶寶》主題,小朋友認識了圓形和其他圖形,針對於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為他們的動手能力差,加上本班特色是以拓印為主,因此就生成了在瓶外進行用圓棉球拓印蘸畫。

實錄:

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些圖片,你們看看是什麼,小朋友們都爭先恐後的説出了自己看到的,我再問,如果請你給他添點東西,可以變成什麼,可以運用我們這次認識的圓形哦,因為有了先前經驗,貼糖葫蘆,小朋友看到有一根小棍子的圖片,都説出了可以給他穿上紅果子變成一串糖葫蘆,其中有一張圖片是一個碗,小朋友又説添上圓圓的湯圓就是一碗湯圓,幼兒紛紛説出了可以添畫的內容,有的説可以添成一串葡萄,可以添成蘋果樹,有了這些經驗,我就下發了一些紙,讓幼兒用蠟筆畫圓形給他們添畫,看畫的差不多了,我就出示事先刷好底色的瓶子和夾子和毛球,告訴他們,今天我們要運用夾子棉球在這個瓶子上作畫,老師已經在每個瓶子上畫上了一些東西,你們想想可以怎麼添,請你動動腦筋,就像剛才你們添畫在紙上一樣,有了先前的經驗小朋友們拿到後依次就説説,大膽的做了起來,有一個小朋友在添畫好蘋果樹後,我説誰喜歡吃蘋果呀,他説毛毛蟲愛吃蘋果的,我要給他添條毛毛蟲。。

分析與反思:本班幼兒由於動手能力較差,加上持續性差,上這節課時,我由於考慮到材料的限制,因此就讓幼兒在紙上先練習,幼兒在經過想象與繪畫後,有了一定的經驗,再出示瓶子利用毛球和木夾子製作的拓印蘸畫小毛球,這些物品都是幼兒從沒接觸過的,小朋友都特別感興趣,在添畫過程中,由於只要使用棉球蘸了排列着印,比繪畫更簡單,但簡單中又具有趣味性,幼兒參與度極高,有的還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多添點其他的,如地上有毛毛蟲爬,天上有太陽,這樣就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象,讓他不再停留於模仿上,根據《指南》提出幼兒繪畫時,不提供範畫,本堂課上,我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創作,我採用了讓幼兒通過表達自己感受的方式進行引導,豐富了幼兒的想象,本節課我使用的拓印蘸畫小毛球既可以代替手指展現手指點畫的效果,也保護了幼兒稚嫩的小手,加上在瓶子這個獨特材料上,唯有蘸畫,才能清晰的展現作品。

在課上,也出現了一些情況是我始料不及的,如幼兒在取放這個棉球時有點混亂,因為我將所有顏色的棉球都統一放在一個地點,幼兒需要什麼就取什麼,場面有點混亂,或許分組進行會更好,幼兒在蘸顏料時控制的也不是特別好,因為我給的是比較濃稠的,幼兒第一個印時特別多,容易淌下來,下面的又會沒有,我應讓幼兒在紙上先印幾個,再印瓶子上,讓幼兒更好的把握,這樣可能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優秀教案:哈巴狗

活動名稱:哈巴狗設計者:趙曉萍活動目標:1、進行大小聲的分辨練習。   2、利用肢體語言進行大小聲的.練習。活動準備:鼓、手偶、掛圖活動過程:   一、律動《哈巴狗》   二、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一個小客人“哈巴狗”。   1、教師出示“哈巴狗”的手偶並大聲説:“小朋友們好”,幼兒也大聲説:“哈巴狗好”。教師小聲説:“小朋友們好”,幼兒也小聲説:“哈巴狗好”。   2、結合手偶和掛圖講解《哈巴狗》的故事。故事:一天,狗媽媽要出去給狗寶寶找肉骨頭,它對狗寶寶説:“別人來敲門時千萬不要開門,媽媽回來時會大聲敲門,你就小聲敲門。媽媽大聲汪汪叫,你就小聲汪汪叫”。狗寶寶説:“媽媽我記住了”。   媽媽高高興興地去找肉骨頭了。它走啊走(大聲説)走啊走(小聲説) ,終於在路邊看見了一塊肉骨頭,它連忙叼起來向家裏跑去。到了門口,狗媽媽大聲地敲門(教師大聲敲鼓發出咚咚咚的聲音),狗寶寶聽到了馬上在門裏小聲的敲門回答(教師小聲敲鼓發出咚咚咚的聲音)。狗媽媽又大聲叫“汪汪汪”,狗寶寶小聲的叫“汪汪汪”。狗寶寶對上暗號後,知道是媽媽回來了,就趕緊打開門,和媽媽們一起高高興興地吃上了肉骨頭。   三、利用肢體語言進行大小聲的練習   1、請幼兒用大聲、小聲模仿狗媽媽和狗寶寶敲門的聲音。   2、請幼兒用大聲、小聲模仿狗媽媽和狗寶寶“汪汪”叫的聲音。   3、教師:小朋友模仿的很好,想在請小朋友大聲的為自己鼓鼓掌,小聲的為自己鼓鼓掌。   4、教師:小朋友用嘴和手發出了聲音,看看你身體還有那個部位能發出聲音。   5、幼兒嘗試身體還有那個部位能發出聲音,並進行大小聲練習(例如:幼兒説腳能發出聲音,教師就請幼兒進行大聲跺腳和小聲跺腳的練習。)   四、圓圈遊戲練習   利用鼓進行走走停停的遊戲。聽到鼓聲幼兒四散走,當鼓聲停止時,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進行大小聲的練習。(例如:鼓聲停止時,教師説:“大聲拍手”,幼兒就做相應的動作。)

幼教大班體育教案:認識輕重

目標

引導幼兒學習辨別物體的輕重,並進行排序,瞭解物體輕重的相對性;學會使用輕重的詞彙來表述事物的特性。

準備

1. 輕重明顯不同的三種物品(最好同樣大)如磚塊(半塊或三分之一塊)、木塊和泡沫塑料塊各一塊;輕重明顯不同的三種裝在包中的物品(最好同色的包,同樣大),裏面可分別裝小石頭、豆子和稻子(帶殼的米)或其他物品各一包;天平稱一個(可以用筷子和繩子自制成手拎的天平)。

2. 幼兒每兩人一盤小石頭、一盤鈕釦、一盤木塊(數量相同)、一個天平稱(自制,也可不要)。

3. 配套幼兒用書《數學》上冊。

過程

1. 比較兩種不同輕重的物品

(1)教師出示磚塊和木塊,提問:哪塊重?哪塊輕?怎樣才能知道?(用手掂)請兩三名幼兒上來掂量比較,告訴大家輕重,選出重的交給教師。教師再出示木塊和泡沫塊,提問:哪塊重?哪塊輕?請兩三名幼兒上來掂量比較,告訴大家輕重,選出輕的交給教師。

(2)教師請幼兒找找活動室內有哪些物品比較重,有哪些物品比較輕,也可以回顧在生活中碰到過哪些不同輕重的物品。

2. 比較三種不同輕重的物品

(1)教師出示三包不同重量的物品,請幼兒猜一猜:這三包物品,哪包最重?哪包比較重?哪包最輕?請兩三名幼兒上來掂量比較,告訴大家比較的結果。教師出示天平,講解如何用天平看輕重,然後用天平稱一下上述三種物品,驗證輕重給幼兒看。

請幼兒想一想,説一説,三包物品同時比較時,怎樣來説清楚每一包物品的輕重,幼兒討論過後,教師小結:三包不同重量的物品同時比較時,可以説最輕的,比較重的,最重的。然後請一名幼兒上來,再做比較,將三包物品從輕到重排隊,其他幼兒做評判。

(2)幼兒兩人一組,用手掂或用天平稱的方法比較手裏的小石頭、鈕釦和木塊的輕重,先找出不同輕重的物品,再按輕重排隊,教師巡迴指導。

(3)教師出示比較重和最輕的包,在天平上稱給幼兒看,提問:哪包重?哪包輕?幼兒確定以後,教師把最輕的包拿走,出示最重的包與比較重的包在天平上相比較,提問:哪包重?哪包輕?幼兒確定以後,教師再把最重的包拿走,出示比較重和最輕的包相比較,引導幼兒發現,在兩包比較中較重的包,和另一包包比較時可能是輕的(或重的),在兩包比較中較輕的包,和另一包比較時可能是重的(或輕的)。所以説物品的輕重,要看和誰比。

3. 操作練習

教師指導幼兒做幼兒用書第24頁上的練習。

中班談話:《愉快的節日》

活動目的:

1、 能圍繞話題,較連貫、流暢地談論自己在假期中的事情。

2、 能耐心地傾聽同伴講話,瞭解別人的談話內容,養成不打斷別人講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 開學前教師對部分幼兒進行家訪,與家長、幼兒交談,瞭解幼兒的假期情況。

2、 佈置展覽“假期生活記載表”,自制、繪畫的各種作品。

3、 小紅花若干

活動過程;

1、 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話題:教師與幼兒一起圍坐在展覽角,引導幼兒觀看同伴的作品和“假期生活記載表”,激發幼兒談話的興趣。

2、 引導幼兒圍繞話題“假期中最高興的事和假期中學會的本領”自由談話。(啟發幼兒將自己的作品中的內容接給同伴)

3、 引導幼兒拓展談話範圍:聽了別人的假期生活活動報告,你喜歡誰的呢?為什麼?(鼓勵幼兒為自己認為假期生活愉快、進步、有趣的小朋友發小紅花)在以後的假日裏,你準備做些什麼更有趣的、更有進步的事呢?

4、 律動《敲鑼打鼓放鞭炮》,進一步感受節日的喜慶。

秋天的水果寶寶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幾種水果。

2.培養幼兒喜歡吃水果。

3.讓幼兒知道多吃水果有好處。

活動準備:

各種水果(蘋果,橘子,葡萄,柿子)。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家裏的冰箱裏都放了些什麼啊?

有水果啊?都有些什麼水果啊?

2.拿出水果讓小朋友認識。

師:小朋友看看這都是些什麼水果啊?

3.讓小朋友講一講各種水果的味道。

4.告訴小朋友在秋天天氣比較乾燥,要多吃水果,對身體有好處。

5.小朋友一起唱歌曲《蘋果》。

6.結束活動。

迷路的小花鴨

目標:

知道歌曲名稱及其主要內容,瞭解歌曲性質(慢、悲傷),能隨意做出傷心的動作與表情產生同情、關心迷路小花鴨的情感。

準備:磁帶、錄音機、小鴨玩具、板圖。

過程:

1、幼兒聽《母鴨帶小鴨》樂曲模仿鴨子搖擺動作進教室。

2、發聲練習:“跟我唱”

3、再次欣賞《母鴨帶小鴨》

① 説出歌名

② 邊唱邊啟發幼兒做出小鴨子快樂的動作和表

4、欣賞《迷路的小花鴨》

① 聽錄音:誰在哭?為什麼哭?

② 介紹歌曲名稱解釋“迷路”的意思就是不知道回家的路、找不到家了。

③ 對比這兩首歌聽後心理感覺有什麼不一樣?引導幼兒通過不同動作比較感受。

④ 感受歌曲主要內容、嘗試用動作表現悲傷的心情。

⑤ 邊出示圖邊有感情講述故事。

5、教師邊唱邊表演激發幼兒關心迷路的小花鴨的情感。

6、幼兒參與表演。

7、小花鴨找不到媽媽怎麼辦?我們快來幫它找媽媽吧﹗引導幼兒多次用動作和歌聲呼叫,並將小鴨子送給鴨媽媽。

8、在《母鴨帶小鴨》音樂伴奏下邊唱邊做出快樂動作與表情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在以往的餐前洗手環節,我總是習慣將中班的音樂磁帶放給孩子們聽,其中一首“迷路的小花鴨”深受小朋友喜愛,但是歌曲所表達的是“小鴨子迷路後的悲傷情感”,而小朋友卻高高興興的唱起了這首歌,為此我選擇了“迷路小花鴨”這個音樂欣賞及表演活動。在活動中,我選取了兩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反差較大的歌曲:《母鴨帶小鴨》和《迷路的小花鴨》,請幼兒欣賞比較兩首樂曲的不同,説説自己聽後的感覺,幼兒基本能説出前首比較高興歡快,後一首則是慢的、悲傷的。同時在整個活動前的鋪墊也選取了一首與迷路小花鴨有關的有快有慢、有傷心有高興的這樣一首發聲練習自然引入正題。縱觀整個活動,我覺得孩子的表演慾望不是很強,儘管教師花費了一些心思調動,幼兒的參與性還不是很強烈,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平時活動中讓幼兒發揮自己的表現力、創編表現機會很少,另一方面對於這首歌曲表演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可以從為幼兒提供道具上入手,激發幼兒表演慾望還可以把目標設定為體會與感受兩首不同性質的樂曲,那麼就可以把兩首樂曲穿插錄下來,請幼兒聽音樂表演,這樣就有了一個對比,可能效果會更好。

《要下雨了》分析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學童話故事。要教好這篇課文,關鍵在於能否抓住課文特點指導朗讀和設計練習。  1.指導朗讀

朗讀能幫助學生解義、悟情。解義,就是了解課文的知識內涵,理解各種現象之間的關係,理解課文的語言文字。悟情,就是了解課文的感情內涵。這篇課文雖然是一篇科學性的童話,但人物形象也是很生動的,小白兔起先詫異,然後暗自思量,最後急忙回家的情態躍然紙上。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再加上教師的指點,學生就能體會人物情緒的變化。

例如,第二自然段有這樣一句:“小白兔大聲喊:‘燕子,燕子,你為什麼飛得這麼低呀’”教師先範讀,要求學生仔細聽,看哪幾個詞老師讀時加重了語氣,學生聽後,馬上找出“大聲”、“為什麼”、“這麼”、“呀”這幾個詞語;然後,教師再按“差等——中等——優等”的順序指名讀,最後齊讀。這樣,以點帶面,學生很快就體會到了小白兔深感奇怪又急於想知道原因的心理,並在朗讀時讀出了這樣的語氣。又如,第三自然段中,燕子回答:“我正忙着捉蟲子呢!”可採用比較的方法指導朗讀。教師出示:

(1)我正忙着捉蟲子。

(2)我正忙着捉蟲子呢!

先要求學生找一找兩句中不同的地方,再讓學生自由讀,體會兩句話語氣強弱的不同。這樣,就能讓學生體會到燕子的話是怎樣引起小白兔暗自思量的心理活動的。

2.設計練習

這篇課文從故事內容説,小白兔是一個貫穿情節的人物,課文以他的行蹤,以及他對“要下雨了”這一自然現象的認識過程作為一條線索;另一方面從知識內容看,課文提示了“要下雨了”和“燕子低飛”、“小魚出水”、“螞蟻搬家”這三者之間的關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些自然現象之間的關係,並訓練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教者設計了因果關係的説話訓練。

例如,教學第三自然段時,在朗讀的基礎上,教師提問:燕子為什麼飛得那麼低然後出示:“因為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讓學生練習説話。又如,在總結課文時,教師引導學生對已學知識適當拓寬,並練習説話。教師先提問:小白兔再碰到誰會看到什麼情況然後出示:“小白兔問‘___________?’________説:‘因為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

這樣,從學生認知規律出發,由易到難,設置坡度,可以達到訓練的預定目標。

這篇課文層次分明,隨着小白兔的行蹤,燕子、小魚、螞蟻分別出現,各環節敍述的結構相似,因而教學中可採用“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學方法。小白兔和小燕子對話的部分,可採用以下訓練方式:(1)指名讀,正音;(2)比較讀,理解;(3)引讀,分清句與句之間關係;(4)分角色讀,體會感情;(5)扮演角色,複述知識點(因果句式)。而小白兔和小魚、小白兔和螞蟻的對話部分則可放手讓學生自讀、練説。

摘自《小學語文教師》1998年第3期

江蘇省太倉市實驗小學 楊春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8z0q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