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名言格言 >

關於奮鬥的中國名人人生格言名言精選

關於奮鬥的中國名人人生格言名言精選

1、 軍的責任是要把不平等的世界打成平等的。--孫中山

關於奮鬥的中國名人人生格言名言精選

2、 人類要在競爭中求生存,更要奮鬥。--孫中山

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4、 賢者有言,一個人到處分心,就一處也得不到美滿的結果;這樣的人若遇事不順意,豈足為怪? -- 佚名

5、 “不恥最後”。即使慢,弛而不息,縱會落後,縱會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的目標。 作者: 魯迅

6、 奮鬥之心人皆有之。 -- 李叔同

7、 青年應當有朝氣,敢作為。--魯迅

8、 幼兒比如幼苗,必須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長。 作者: 陶行知

9、 奮鬥這一件事是自有人類以來天天不息的。--孫中山

10、 必須在奮鬥中求生存,求發展。 -- 茅盾

11、 航海遠行的人,比先定個目的地,中途的指針,總是指着這個方向走,恐怕永無達到的日子。-- 李大釗

12、 幼稚是會成長,會成熟的。只要不衰老,腐敗,就好。--魯迅

13、 青年之文明,奮鬥之文明,也與境遇奮鬥,與時代奮鬥,與經驗奮鬥。故青年者,人生之玉,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 作者: 李大釗

14、 奮鬥以求改善生活,是可敬的行為。 -- 茅盾

15、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作者: 魯迅

16、 奮鬥是萬物之父。 -- 陶行知

17、 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年之我,創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作者: 李大釗

18、 長者須是指導者協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魯迅

19、 凡事以理想為因,實行為果--魯迅

20、 確立起一種正確的人生哲學,於每個人乃是生死攸關的需要。失去了人生目標的人,是最不幸的人。 作者: 趙鑫珊

21、 任何人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愛也罷,追求也罷,目標必須明確。 作者: 林海鑫

22、 人到中年才能深切地體會到人生的意義、責任和問題,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樂之感得以深沉。 作者: 宗白華

23、 支配戰士行動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夠忍受一切艱難、痛苦,達到他所選定的目標。 作者: 巴金

24、 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孔子

25、 中年是隻會感慨不會感動的年齡,只有哀愁沒有憤怒的年齡。中年是吻女人額頭不是吻女人嘴脣的年齡。 作者: 董橋

26、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作者: 孟子

27、 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

28、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29、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作者: 孟郊

30、 如果你希望在年老時受人愛戴,那麼在你年輕之時就應待人有禮。 作者: 黎裏

31、 我們必須調整我們的生活形態,使黃金時代藏在未來的老年裏,而不藏在過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時期裏。 作者: 林語堂

3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33、 中年是一次毫無期待心情的約會。 作者: 董橋

34、 少壯輕年月,遲暮惜光輝。 作者: 何遜

35、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可以謂之文也。--孔子

36、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孔子

37、 人生世上如歲月之有四時,必須要經過這純熟時期……須知秋天的景色更華麗,更驚奇,而 秋天的快樂有萬倍的雄壯、驚奇、華麗。 作者: 林語堂

38、 君子欲吶於言而敏於行。--孔子

39、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妾,損矣。

40、 幼兒教育實為人生之基礎。 作者: 陶行知

41、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孔子

4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43、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44、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作者: 曹操

45、 在青春的世界裏,沙粒要變成珍珠,石頭要化作黃金……青春的魅力,應當叫枯枝長出鮮果 ,沙漠佈滿森林……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樂,青春的本分! 作者: 郭小川

46、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作者: 李商隱

47、 中年的妙趣在於相當的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作者: 梁實秋

48、 少年為未知的前途彷徨,老年為已知的寂寞而發愁;獨獨中年,江山已定,前途在握,分分秒秒都可以自行支配,充分享受。 作者: 尤今

49、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作者: 劉禹錫

50、 人世間,比青春再可寶貴的東西實在沒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寶貴的東西都不甚 為人所愛惜,最容易消逝的東西卻在促進它的消逝。誰能保持得永遠的青春的,便是偉大的人 。作者: 郭沫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mingyangeyan/xgvwk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