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名言格言 >

關於善惡的名言

關於善惡的名言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常常會遇到需要使用名言警句的情形吧,名言警句可以帶來警醒和激勵,有助於我們學會正確地做人和處事。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麼樣的名言警句才是好的名言警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善惡的名言,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善惡的名言

1、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2、一言之善,重於千金。——葛洪

3、善惡的區別,在於行為的本身,不在於地位的有無。——莎士比亞

4、對自然美抱有直接興趣……永遠是心地善良的'標誌。——康德

5、惡意和仁慈都是放大鏡,但前者的放大倍數更大。

6、行善必須努力,然而,抑制惡更須努力。

7、在一切道德品質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重要的。——羅素

8、行善比作惡明智;温和比暴戾安全;理智比瘋狂適宜。——羅·勃郎寧

9、與善人行善會使其更善,與惡人行善會使其更惡。——羅曼·羅蘭

10、激濁揚清,嫉惡好善。

11、懲惡而勸善。——《左傳》

12、學佛的要有正見,要相信善惡因果,前生後世,生死輪迴,聖人境界──阿羅漢、菩薩、佛能了生死。不要起邪知邪見,以為人死了就完了。——印順導師

13、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周易》

14、善積者昌,惡積者喪。

15、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曾子

16、善良——人所固有的善良,這些東西喚起我們一種難以摧毀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終將蘇生。——高爾基

17、從善如流,疾惡如仇。

18、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楊子

19、一個好行為也可能是一個壞行為,誰要救了狼就害了羊。誰為兀鷹修復了翅膀,誰就要為它的爪負責。——雨果

20、對好人行善,會使他變得更好;對惡人行善,他就會變得更惡。——米開朗琪羅

21、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裏寧,為善事者子孫興。——方孝孺

22、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左丘明

23、對於惡人善不得。

24、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左傳》

2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26、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左傳》

27、老是考慮怎樣去做好事的人,就沒有時間去做好事。——泰戈爾

28、善與惡是同一塊錢幣的正反面。——羅曼·羅蘭

29、在生活中,有的是吃人的人,有的是被吃的人,但是這兩種人可以轉化,羊漸漸可以轉成狼;狼呢,漸漸地到一定階段也可以轉變成羊。就好像是善惡一樣,沒有絕對的善惡,你這人特別的善良,那也有特別不善良的地方。最可笑的還有許多人,在羊向狼轉化的時候,轉化成一半,停在那兒了,半羊半狼,自己也鬧不太清楚,到底是羊還是狼。——劉震雲

30、一善染心,萬劫不朽。百燈曠照,千里通明。——蕭綱

31、一個人必須要麼做個好人,要麼仿效好人。——德謨克利特

32、惡行生不出善果。

33、我給英雄下的定義是必須用武力為他人或者是為民族、國家謀求利益的才是英雄。好漢是什麼呢?好漢這個詞是為了他人,但是不一定是正義的。所以這裏面有是非善惡的問題。——吳越

34、如果一個地方只有一個善意的人,那麼大的世界會不會存在很多好人?不是很多。自然地關注自然!

35、心存善念、相信自己的信念,我們都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

36、相見時,要心存善念,如初次謀面,離開時,要鄭重其事,像最後一次。

37、心地善良是一種實踐。善與惡只是思想問題。即使是瑣碎的事情也會影響他人。

38、最怕悽慘,最怕背叛,最怕失魂,最怕災難,心存善念,逢凶化吉。

39、生而為人,心存善念;入世而活,護己周全;惡魔縱橫,善惡轉眼;紛繁雜亂,願君安然。

40、世界有愛,所以美好。心存善良,皆是美好!

41、我長的不帥,但我會努力讓自己善良。我不會給討厭的人好臉,但我會真誠對待每一個幫助過我的人。

42、發出良好的意願,並以良好的意願做善事。如果做不到,則至少應提醒自己不要不時作惡。

43、心存善念就是把別人應該做的當做不應該的付出,把別人不應該做的當做應該的平常。

44、存好心,説好話,行好事,結好緣,做好人,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45、世上本沒有仙與魔之分,心存善念,魔即是仙,心生惡念,仙也可以變成魔。

46、天生為人,在世界上有良好的願望;加入世界後生活,保護自己;魔鬼是縱橫的,善與惡都轉了轉。

47、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48、惆悵隸屬於善良;絕無惆悵感的人也許非常不凡,但畢竟非善良之輩。

49、心存善念者,必是有福人。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50、存善一念失己欲,為求真情付此心,滿腦都是一人身,可惜皆成夢幻影。

標籤: 名言 善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mingyangeyan/k8kjd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