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 >

描寫春的寫景美文

描寫春的寫景美文

七奶説,農家的春天是布穀鳥叼來的。布穀鳥很久以前不是一隻鳥,是農家的一個勤勞能幹的小媳婦,一次,她和小姑到野外挖菜,一陣大風颳過,那風大得能刮飛一頭大牛,比德武家的那頭大牛還大。結果小姑不見了,小媳婦急得要死,就像五嬸家娶媳婦沒有錢,一夜急白了頭那樣。小媳婦可不是白了頭那麼簡單,找不到小姑,回到家裏和婆婆沒法交代,自己也尋了短見。她的鬼魂變成了一隻鳥,一到春天就四處飛,聲聲呼喊“姑姑——姑姑”,這一叫就叫了老多年。孩子們半信半疑,七奶的話向來真假難辨,不過,聽一聽那叫聲還真是“姑姑——姑姑”,那聲音能傳得很遠很遠,好像是鄉村的土地都裝不下了。

描寫春的寫景美文

農家人都知道,耕種要有節奏,快不得。有了節奏的耕種才富有美感,對於耕種者才是享受。農家人的身後,忙碌的鷗鳥印在天空上,一片藍,數點移動的'白;農家人的腳下,油亮的黑土,再加上舞動的鞭,急急的吆喝,匆匆的腳步遠遠地看着,如詩如畫。

布穀的叫聲不急不慢,那聲音很有韻律,像是黑黑的泥土裏蠕動的蚯蚓。那歌唱在空曠的原野有着極好的迴音,聽着在這邊,急急尋過去,那聲音又飛到了別處,處處有聲,處處無影。苦苦尋找的自然是孩子們,大人們忙着播種,他們踏着布穀鳥的叫聲,急急撒下種子。有了布穀鳥的叫聲作肥,秧苗會長得很壯呢。孩子們想着七奶的故事,一路追尋。偶爾孩子也會看到一兩隻布穀鳥,長長的尖嘴,頭上有一撮纓,身上的羽毛五顏六色。老人們都説,那鳥身上有臭味,小村人都叫它臭姑姑,因為它們多數在墳地裏築巢,多少讓孩子們心生恐懼。尋找它們的路上,孩子們不會走得太遠。

柳葉鶯的歌聲決不動聽,但是它們像一個個綠色的小精靈,在枝葉間跳動。黃眉白眉倒是抒情的高手,音色清亮,曲調婉轉,深情的歌詠,讓風兒慢下腳步,泥土的芬芳停止了奔跑,布穀靜靜地聽着,在白眉黃眉歌唱的間歇,“姑姑——姑姑——姑姑”那悠長的迴音,像是春天最好的問候。要説歌唱,最動聽的還是農家人播種的歌唱,點葫蘆,最原始的人工播種機,隨着一聲聲有韻律的擊打,穀物紛紛人土為眠。句句歌唱,完全喚醒了泥土,泥土伸開臂膀,温情地擁抱種子,它會把布穀鳥的故事講給種子們,種子聽明白了,丟失的春天要一生去追尋。它們鉚足了勁破土而出,它們可不想把春天弄丟。

綠,春天最好的顏色。配上藍,配上白,配上黑綠色配上什麼顏色,都會給那些顏色以生命,以希望。同是綠色,各有層次,別有不同。柳樹的綠嫩了些,瘦了些;楊樹的綠要老成得多,肥厚得多;榆樹的綠有些板,倒也厚重。農耕圖上配上這不同的綠色,有了油畫的質感,厚實。

農家人不知道,每一個春天,他們都在油畫裏播種,播種酸甜苦辣,播種日出日落,播種温涼的夢。他們更不知道,他們就是春耕圖的主色調,是春耕圖撼人的魂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jingdianmeiwen/zqmqk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