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 >

天才緣何跌落凡間美文

天才緣何跌落凡間美文

1979年,英國的小提琴大師梅紐因訪華。來到上海後,中方特意安排了一批學琴的孩子為他演奏,希望大師能夠指點一二。梅紐因欣然應允,笑眯眯地閉目聆聽,當其中最小的一個孩子拉動琴絃時,他突然跟前一亮,興奮地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多大了?”小孩緊張地回答:“我叫金力,今年10歲。”梅紐因不吝溢美之辭地對陪同人員説:“我喜歡他純樸自然的演奏,他的音樂是從內心流出來的。”

天才緣何跌落凡間美文

金力的命運就此改變。梅紐因回國時帶上了金力,他要親自栽培這名音樂神童。此事在當時的中國引起極大轟動,人們都預言,金力天賦異稟,加上大師悉心培養,前途不可限量。就這樣,金力開始了夢幻般的音樂之旅。他先是就讀於英國梅紐因音樂學校,兩年後即與鋼琴大師帕遜合作,錄製首張小提琴獨奏曲專輯。15歲那年,金力應邀在法國尼斯藝術節舉辦首場個人獨奏音樂會。16歲那年,登上卡內基音樂廳的舞台,與倫敦皇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此後,他又與梅紐因在聯合國大廳同台演奏了一場全球轉播的音樂會,《紐約新聞報》評價當時的盛況説:“暴風雨般的掌聲幾乎衝破了音樂大廳。”

以金力當年的發展勢頭,今天應該成長為享譽國際的小提琴家才是。然而,當他的晚輩李雲迪、郎朗相繼崛起後,他卻莫名地銷聲匿跡了。如今,他已經結婚生子,定居新加坡,是新加坡交響樂團的普通一員,過着平凡的生活。從赫赫有名的天才神童到默默無聞的普通樂手,金力到底經歷了怎樣的生命歷程,在他的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變故呢?

從梅紐因音樂學校學成後,金力帶着滿身的光環回到國內。或許他已經習慣了國外崇尚個性的教學方式,當國內老師對他的演奏細節嚴抓細摳時。他很不適應,質疑地問:“非要這樣嗎?梅紐因先生一直鼓勵我自由發揮。”老師向他解釋:“這兩種教學方式各有所長,但你現在應該適應我們的做法。”他嘴上不再説什麼。心裏卻不以為然。他覺得,自己有過那麼輝煌的履歷,根本沒必要再摳什麼細節。金力更加牴觸的是文化課學習,歷史、科學等知識令他頭疼,他曾費解地問老師:“我作為一個小提琴手,學這些不相干的東西幹嗎?”老師説:“從長遠來看,這些都是一個音樂家必備的素質,如果只注重專業技能,只會成為一個演奏機器。”他輕蔑地一笑,他只相信自己日臻完美的演奏技巧。多年以後,金力回顧這段往事,不無感慨地説:“適應能力差。不注重全面教育,窒息了我的發展空間。”

金力的音樂天才與不俗經歷還是讓他輕易獲得了很多機會。一次,國際上舉辦小提琴比賽,領導首先想到了他,派他去參加。對於普通人來説,這是求之不得的良機,但金力卻並不珍惜。他太自信了,一個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過的人,一個與梅紐因同台合作過的人,怎麼會看重這樣的“小場面”。比賽日益臨近,他不僅不刻苦練琴,反而優哉遊哉,彷彿勝券在握。這次比賽成為他人生的.又一次轉折。因為主觀不重視,又疏於練習,他發揮得很不好,結果一個獎也沒拿到,空手而歸,讓無數滿懷期望的人大跌眼鏡。金力瞬間從天堂跌入地獄,深感愧對梅紐因,一度見到小提琴就害怕。終於,他極度自信的外表下包裹的自卑日益凸顯,親友勸他:“一次失敗説明不了什麼,振作起來,重新開始。”他情緒低落地説:“不,是我能力不行,或許我根本不是學琴的料。”從此,他用更多的時間自怨自艾,極少練琴。只不過是一次小小的挫折,卻讓他長久地一蹶不振,身邊的朋友都議論説:“性格將成為金力音樂發展的最大阻礙。”

梅紐因不願看着自己的愛徒就此沉淪,不斷來信鼓勵,金力對恩師的依賴也越發加劇。20歲那年,在梅紐因的極力幫助下,金力再次被保送出國,到美國印第安納音樂學院深造,師從著名小提琴家京戈。梅紐因閲人無數,深知金力性格上的巨大缺陷,經常鼓勵他:“打開自己的胸懷,去接觸音樂以外的世界。”金力從印第安納音樂學院畢業後,梅紐因又煞費苦心地為他謀劃出路。他語重心長地對金力説:“你目前還不適合當獨奏家,先去樂團工作吧,一邊做音樂,一邊學習做人處世。”

雖説金力對梅紐因敬仰有加,但這一次卻無法理解老師的好意,他固執地説:“不,我希望獨自綻放在舞台上,而不是淹沒在一羣人中。”他拒絕了梅紐因為其安排的樂團工作,留在英國苦苦等待揚名立萬的機會。金力認為,以自己無懈可擊的演奏技巧,加上梅紐因這座“靠山”,遲早會重現昔日光采。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梅紐因可以提攜一個神童,卻不能捧紅一個大師。1999年,梅紐因溘然長逝,金力最後的夢也隨之破滅,萬念俱灰地回到廣州。隨着時光的流逝,他身上殘存的星光也漸漸黯淡,性格變得更加內向,整日沉默寡言,人們都説他:琴啞了,人也啞了。幾經輾轉,金力最終來到新加坡。只是,在新加坡交響樂團最後一排的某個座位上,有誰還記得當年那個風光無限的天才神童呢?

如今的金力,回首往事,已能坦然面對。關於成長,他有着三點切身的體會:一、刻苦用功。即使是天才,也只是成功的先決條件,要出成績關鍵要下苦功。二、全面教育。無論是音樂或其他專業,全面的知識,特別是文學知識、歷史知識都是思想之能源。三、學會做人處世。人是活在社會中的人,正確地認識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打開心胸去融入社會,比一味地追求專業技能更重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jingdianmeiwen/e8ned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