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 >

美文賞析:忙讀清涼遇

美文賞析:忙讀清涼遇

與厭芳同事是二十多年前的事。見到她的詩集飄落的梅葉和長篇小説盾罅在五六年前。有一天與厭芳偶爾相遇,我便頗帶責怪地説,出了書也不記得給我欣賞!本當一句戲言。不久,她便真的送來了清涼遇。

美文賞析:忙讀清涼遇

等了好幾天,才有空閲讀清涼遇。當讀完第一篇“菊魂”茗茶,我便有了不能罷讀的感覺。並不是任何一本書都能產生這種感覺的。

讀清涼遇時,常在頁眉頁腳寫上一些隨想,每當讀完一篇掩卷沉思,總有一些長長的回味,也自生出一種武安人的驕傲。於是便有了給厭芳暢談感受和寫一篇關於清涼遇隨想的衝動。因為好長時間沒有見到厭芳,衝動便被繁忙漸漸沖淡。後來見到厭芳,因記憶依稀,只能説些空洞的讚辭。沒想到厭芳竟借梯登天,催我寫一篇隨想。這樣一個寫不寫都可的“隨便想想”便成了一個類似承諾的約定。當搜腸刮肚準備整理自己的時候,那本被朋友借去寫有自己感想的清涼遇卻不知去向了。再想細讀全書,又覺得沒有時間。由此生出的浮躁更加讓我理不出頭緒,深感“隨便想想”變成隨想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

後想:就當讀完全書,依憑自己的水平也未必能盡述全書妙處。何不以滴水觀滄海,以沙粒見大漠,以一篇説全書,豈不省事哉!於是就以首篇“菊魂”茗茶以陳述醜思陋見。

佛教是一種教育,更確切一點説,是一種“育心”的教育。是教育人們如何用心抵禦外界誘惑、世俗煩惱、求得精神解脱、修得福報善果的教育。多少歷經世間艱難滄桑的人,遁入佛門逃避現實的做法,其實是有違佛教教義的。以出世的態度做入世的事業,才是佛教教義的真正價值。這本清涼遇可以説是作者以親身經歷的時事艱難為基礎,告訴人們如何把佛教教義納入自己為人處世之道,以提升人類精神品質的藝術之作。茶是佛家喜飲,禪是佛家所悟,心是佛家所修,生是佛家所渡。從作品內容的安排順序可見,清涼遇是作者用佛教教義指導人世生活的藝術傾心之作。

“菊魂”茗茶是以茶為題的作品。其中寫道,“我喝過的茶,印象最深刻的要數安覺師傅的‘菊魂’茶”,“菊魂”茶憑何能給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我們來看一看作品對“菊魂”茶的描寫。

“菊魂”茶的形象:“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

“菊魂”茶的經歷:九月九日採集的含苞待放的公主黃,經過了秋老虎的毒辣殺菌,再用“仙居寺神龍泉水”洗滌乾淨,又用瓶子收集了幾個季節的陽光照曬。

“菊魂”茶的裝束:“‘菊魂’茶的瓶子,明麗而內斂、流線而端莊籠罩着這隻舉世孤傲的水晶琉璃瓶,口小肚大恭敬包容的品質,讓我慢慢感受着瓶中的茶,茶裏的.心!”。

陸羽的茶經説,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菊魂”茶的清香,並不是輕易得來的。這“菊魂”茶本就是處子之身,經毒日殺菌,聖水洗禮,集日月精華,才有如此“清”香。它是精心採集,精心煉製,精心泡製,精心評味的結果。何止僅茶如是呢?其實,事如是,人如是,心也如是。人要有一片“清”心,有怎能不需要不尋常的歷練呢?看看上述作者對“菊魂”茶的描寫,便知作者不單單是在説茶。“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明麗內斂”“舉世孤傲”“恭敬包容”這些詞語,那裏僅僅是寫瓶寫茶啊,這不是佛説的清淨、寬恕、慈悲、超脱嗎?這不是古之君子的真實寫照嗎?

人無論遭受多大的磨難,只要獲得了心靈的自我拯救,就會得到永遠的幸福;當心靈找到了可以渴飲的清澈泉水,人便獲得了一個永遠快樂的境界,有足撐起一個不死的生命。厭芳走向名山大川,拜謁佛祖大德,聆聽大師智慧,大概也是在尋找一個自我拯救的人生之路吧。那麼,她找到了嗎?找到了那個自己渴飲的清澈泉水了嗎?在那些大師的諄諄教誨之中,他的那個被人生磨難和世態炎涼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心靈,在接受了一次次“清”遇和“涼”遇之後,又獲得了一個怎樣嶄新的生命呢?她在清涼遇?後記中寫道:“我不再怨恨、嫉妒、自負、張狂、逆反、自卑……心中的一個個‘結’解開,身體上一個個‘結結’也在慢慢消散,生活也不再是灰頭土臉,是關懷,依怙,笑臉,寬宥,温暖,仁慈,尊重,讚揚……還有包容,信任,忍耐;生活是永不止息地成全別人,給這個世界奉獻自己而不求回報……”有了這樣達觀的態度,一切苦難還有能夠定義的內涵嗎?

我不知厭芳是何時認識佛教的,也不知道她對佛家的茶道、禪道、心道、生道的書讀過多少,但憑着她對茶、禪、心、生的豐富知識和獨到理解,把這些毫無痕跡地融入到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思想感情之中,用自然、潔淨、柔善、雋永的語言,開拓了一個生命無比博大的精神世界。

深夜裏寫完上面的話,讓拇指在清涼遇開卷的邊緣,悠悠地掠過每一張扉頁,心中生出無限的感慨。我知道書中還有很多我無法説出的精妙,就把那些精妙留給喜歡它的人慢慢品味吧,豈不更好!

標籤: 美文 賞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jingdianmeiwen/dzxgk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