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好文 >

欣賞別人是一種境界

欣賞別人是一種境界

欣賞別人是一種境界1

做人德為先 待人誠為先 做事勤為先

欣賞別人是一種境界

做人一輩子,人品做底子。品行是一個人的內涵,名譽是一個人的外貌。做人德為先,待人誠為先,做事勤為先。

道德可以彌補智慧上的缺陷,但智慧永遠彌補不了道德上的缺陷。人的兩種力量最有魅力,一種是人格的力量,一種是思想的力量。

貪慾是修身養德的大敵。個人自重,不貪財、不貪色、不貪利;對人尊重,重人格、重勞動、重權益;辦事穩重,講原則、講程序、講效率。正直和誠實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勇敢不是沒有畏懼,而是最終戰勝了畏懼;堅強不是毫不懦弱,而是最終克服了懦弱;公正並非毫無私情,而是最終拒絕了私情;廉潔並非從無貪慾,而是最終頂住了貪慾。

做人要有厚度、有氣度,有純度,對事業要有濃度,對批評要有風度,對朋友要有温度,對是非要有尺度。

做人要有志氣,做事要有底氣和正氣。靠素質立身,靠勤奮創業,靠品德做人,困難面前先讓自己承擔,榮譽面前先讓自己靠邊,危險面前先讓自己闖關。對上級不媚,對同級不損,對下級不偽,對自己不私。

欣賞別人是一種境界,善待別人是一種胸懷,關心別人是一種品質,理解別人是一種涵養,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學習別人是一種智慧,團結別人是一種能力,借鑑別人是一種收穫。

多留財富,少留包袱;多留風範,少留遺憾;多留經驗,少留缺陷。應當學會傾聽,學會微笑,學會讚揚。以過硬的素質服人,用高尚的人格聚人,靠紮實的作風帶人。

聞“諍言”不怒,聞“微言”不棄,聞“褒言”不喜,聞“錯言”不怨,聞“無言”不安。立身靠信,立業靠勤,立世靠才,立功靠拼。容言勿壓制,容過勿苛求,容嫌勿報復。

不要自視清高,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當別人把你當領導時,自己不要把自己當領導,當別人不把你當領導時,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當領導,權力是一時的,金錢是身外的,身體是自己的,做人是長久的。

不要盲目承諾,言而有信。種下行動就會收穫習慣;種下習慣便會收穫性格;種下性格便會收穫命運——習慣造就一個人。

不要輕易求人,把自己當別人——減少痛苦,平淡狂喜;把別人當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把別人當別人——尊重獨立性,不侵犯他人;把自己當自己——珍惜自己,快樂生活。能夠認識別人是一種智慧,能夠被別人認識是一種幸福,能夠自己認識自己是聖者賢人。

不要強加於人,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人生三種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迴歸自然。

不要取笑別人,損害他人人格,快樂一時,傷害一生。生命的整體是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每一樣東西都依賴其它另一樣東西,學會感恩。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社會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魚蟲,感恩苦難逆境。

不要亂髮脾氣,一傷身體,二傷感情,人與人在出生和去世中都是平等的——哭聲中來,哭聲中去。千萬注意,自己戀戀不捨,而別人早就去意已決,人生應看三座山:井岡山普陀山八寶山,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事風平浪靜;牢騷太多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不要信口開河,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傾聽一種智慧,一種修養、一種尊重、一種心靈的溝通,平靜是一種心態,一種成熟不要小看儀表,撒播美麗,收穫幸福,儀表是一種心情,儀表是一種力量,在自己審視美的同時,讓別人欣賞美,心靈瑜伽——調適、修煉、超越。

不要封閉自己,幫助人是一種崇高,理解人是一種豁達,原諒人是一種美德,服務人是一種快樂,月圓是詩,月缺是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不要欺老實人,同情弱者是一種品德、一種境界、一種和諧,心理健康,才能身體健康,人有一分器量,便多一分氣質,人有一分氣質,便多一分人緣,人有一分人緣,便多一分事業,積善成德、修身養性。

欣賞別人是一種境界2

在網上,看到關於飲食常識的新聞:我們經常吃並且喜歡吃的土豆燒牛肉:由於土豆和牛肉在被消化時所需的胃酸的濃度不同,就勢必延長食物在胃中的滯留時間,從而引起胃腸消化吸收時間的延長,久而久之,必然導致腸胃功能的紊亂。

知道這個消息,趕緊告訴家人,以後千萬別做土豆燒牛肉這道菜,得改,改成土豆燒豬肉。

媽媽就笑,其實,很多東西,大家都知道有缺點,但並不一定遵照執行呀,就拿這土豆燒牛肉來説吧,做法簡單,口味純正,想想,大冬天,一家人圍着熱氣騰騰的一道菜,吃得噴香,吃得餘味無窮,誰説不是一種快樂呢?

父親説,其實,待人處世也是一樣,適當欣賞別人缺點也是一種境界。

瞧你,整天愛憎分明的樣子,跟你對路子的人,就親得跟自家兄弟姐妹一樣,看到不順眼的,連接觸都免了,這樣其實也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生活中,哪有完美的搭配,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就如生活中也不可能所有營養搭配都到極至的菜系一樣。

接受缺點,適當知覺缺點,你會發現,你的感覺與最初的判斷完全不同。

忽然想起,一次,鄉下一位親戚來家做客,家人熱情款待,只是席間,瞧他吃飯的樣子,嘴巴里老是發出很大的聲響,當時我心裏就想,這人怎麼這麼沒教養。

客人走後,跟父親説起人家吃飯的樣子,父親説,鄉下人,哪有這樣那樣的約束,心裏坦蕩蕩的,吃飯發出聲音,是想告訴我們,主人做的飯菜十分合口,他吃得舒心,吃得香呀。

我和父親,對同一個人的看法,竟然就截然兩樣。

也有時,母親總會穿着居家服上街買菜,我會對母親説,這樣出門,人家看着多邋遢,總應該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別人看才好。

母親是位居家女人,只知道圍着家轉,圍着鍋台轉,除非走親訪友,和父親一起出席一些宴會,把自己收拾得華麗無比,而平時,總説,給誰看呀,換來換去,多麻煩,居家過日子,還是舒適些好。

心裏也會覺得母親太隨意,可是,當放暑假在家的日子,自己也整天穿着居家服,偶爾出門買菜,也會這樣穿着居家服出門,不露不透,體貼舒適,其實,那些看似不養眼的服裝,穿着穿着,也穿出一派平和寧靜,彷彿日子永遠就在這樣祥和寧靜中度過。

生活中,我們也常會看到這樣或者那樣不順眼的人或者事,也會因此而產生排斥情緒,比如有些人把自己弄得很忙碌,好像天下少了他就不行,覺得這樣的人太自以為是,但回過頭想,正因為他是熱情的,他是友好的,他的忙碌,他認為別人會需要他的幫助,其實也來源於一顆善意的心。

也有的,碎嘴得很,張長李短,説東道西。讓人覺得太婆婆媽媽,可是,回過頭來,看看,她沒話找話,她嘮叨成性,她關注着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心都操碎了,嘴都要磨破了,到頭來,別人煩,她自己卻渾然不覺,那何嘗不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與關注之心使其活得有味。和這樣的人學習,沒準哪一天,也會練出一副好口才來。

是的,適當欣賞別人的缺點也是一種境界,這會使人心胸更加開闊,態度更加謙遜,人品更加敦厚,做人更加自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haowen/r0337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