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堅持作文 >

堅持的理由(2000字作文)

堅持的理由(2000字作文)

一路走來,有點累,有點醉。時而彷徨,時而迷茫。但我們不要忘了我們最初的夢想,

堅持的理由(2000字作文)

雖然多年過去,我時刻銘記着我奮鬥的點點滴滴,作為我堅持的理由。將那段漫長的歲月留在心底,用樸素的語言作為墓碑,然後將它埋葬。

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

突然間我發現我已經來到爸媽身旁二十年了,這二十年對我來説是最幸福的二十年,無憂無慮;但對爸媽來説真是個艱難漫長的歲月……

漸漸地長大,我真的能體會到做父母的不易。耐心、疼愛、教導、細心地呵護似乎是每個做父母的專利,他們是無私的申請者!

二十年前,我誕生在一個秀麗的山村裏面,説起山村,那兒交通固然不是很方便,但是那兒環境優美,空氣新鮮的緣故也填補了我心中小小的不平衡,也讓我死心塌地和父母開始了幸福的生活。由於我的到來給家中順便帶也來了不小的壓力,為了維持生計,父親不得不外出打工,因為家裏還有我和姐姐,所以母親只好留在家裏照顧我們倆,就這樣一家三口的生活也持續了很多年,但是在那個年紀我們似乎也沒感覺到缺少什麼?

在母親的細心照顧下,我和姐姐也慢慢的長大。終於有一天,母親將我們倆送進了校園,還記得那天哭的特別厲害,最後還是我班語文老師馴服了我,她拉着我説:“你要媽媽還是要上學?”我不知道該説什麼,然後老師更加用力的拽着我看着媽媽慢慢的離開,從眼神我也知道媽媽當時也是捨不得啊!雖然多年過去了,但是那一天的場景至今回想起來還歷歷在目!

就這樣,我步入了求學之路。就這樣,我和別人一樣等待着下課,等待着放學……其實最欣慰的是我知道母親也在家裏等着我回來呢!因為母親對我比較嚴格,每次回家時,都能看到母親燦爛的笑容,緊接着就是檢查學習情況讓我默寫當天所學到的漢字,拼音啊,可以説母親的這一舉措是那個時期每天持續的惡夢啊,由於貪玩的緣故吧,課堂上學的東西下課就忘了,更別説等着回家交差呢,還好有我姐在,每天放學的時候我都等着和她一起回家,因為我姐比我高一年級,只要放學的時候問一問她,一切都ok了,就這樣我在母親的眼皮底下逃過一劫又一劫。

但是生活通常不是那麼簡單,往往也帶給我們一些意想不到的憂傷。

忘不了生病時母親那雙焦急的眼神;

忘不了下雨時披着母親的外套的温暖;

忘不了夢鄉中母親懷抱的熾熱;

忘不了臨行時母親整理衣物上的細心;

忘不了晚歸時母親耐心的等待;

忘不了失敗時母親積極的鼓勵。母親就是我生活中的導師,是為之學習的榜樣,我想這將成為我的人生財富,我將永遠銘記!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很快我步入了求學的新階段——初中。初中是一個對自己開始不斷完善的時期,是漸漸明辨是非的時期,也是慢慢感受到競爭壓力的時期,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我突然發現自己是班級裏學習不好的一員,每當看到別人驕人的考試成績時,自己也有一絲羨慕;當看到校園顯示屏上沒有自己的名字時感到很失落;每每看到別人拿着獎狀回家報喜時,看到他們父母都露出了驕傲的笑容可我沒有什麼事件令父母感到榮耀而憂傷。

很快,一學期又到期末了,那時候我特別期待考試,因為我真的想檢測一下自己到底有沒有進步,自己是不是學習的材料。因為學校考試成績都是到第二學期開學時才公佈的,然後每天都想着自己的成績有沒有進步呢?自己還適不適合學習呢?班級70多人現在就剩下40多人了,自己還繼續學習嗎?如果不上的話可以幹嘛?就這樣我度過了一個非常煎熬的寒假。終於開學了,我期待着我的成績,可是老師通知的第一個消息不是關於成績的,而是班級解體。班級解體?我們都睜大雙眼看着老師。老師嚴肅地説:“你們聽得沒錯,因為咱們班退學的同學太多了,學校要求咱們班均分到其他的幾個班級。那時候我們階段有一個A班,如果成績考得班級前幾名的話,應該可以分到A班。所以這時候我更加期待我的成績,因為它決定了我的去向。

看着他們的表情似乎他們並不是關心分到哪個班級,而是去努力爭取讓這個班級依然存在成為可能。那個時候的我們太天真、太純潔,認為任何事情只要付出努力就會有收穫,從來也不知道什麼叫做徒勞……記得那天下午幼稚的我們似乎還集體抗議,雖然已認識到事情已成定局的我也參加了,但活動還是以失敗而告終!可能是集體抗議的事情傳到了校領導的耳朵裏,第二天早上,校領導親自出馬,準備將我們送往每一個班級!我看着他們拿着一張名單,應該是上學期的考試成績排名,這時我突然緊張起來了,我的心砰砰亂跳……突然領導站在講台處,貌似要發言的樣子。這時領導好像以《誰動了我的奶酪》的故事情節引出了話題。那時我也沒聽懂他講的什麼,因為那個時候我還沒看過《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我猜應該是安慰我們説離別是人生的常態等等之類的.話吧……無力爭辯的我們也就漸漸地妥協了,接着我們也就乖乖的從了他。雖然有些同學過於固執,也可以説感到難分難捨吧,但最終也還是以失敗告終!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jianchizuowen/l0vk3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