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奮鬥作文 >

2017年初中奮發向上的作文

2017年初中奮發向上的作文

一顆種子被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它常年累月的吸收水分,努力往上鑽,終於有一天,它破土而出了,小編收集了奮發向上的作文,歡迎閲讀
 

  第一篇:奮發向上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讀了長征故事後,就像是聽了一首雄壯、豪邁、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長征,把驚濤壯觀推出,把日出瑰麗托起,讓松柏昂首挺拔,讓雄鷹翱翔藍天! 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艱辛,它見證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艱險歷程,體現了中國的輝煌與僮景,矗立起長征者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不畏艱險,不屈不撓,積極進取,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英勇的雕像。 隨着新中國的發展,一座座大樓拔地而起,開發區星羅棋佈,作為新一代的少先隊員,我們更應該好好發揚長征精神。

在學校裏,我們要幫助、關心身邊的小同學,和同學們和睦相處;在家裏,我們要尊敬父母…… 想想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曾想到,這是革命烈士拋頭顱,撒熱血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着幸福的生活,好好學習。我們只有在為遠大理想的頑強奮鬥中,青年的人生抱負才能真正實現,青年的人生道路才會煥發光彩。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廢。”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應奮發向上,就像那永恆的長征精神。

我們只要有艱苦奮鬥的精神和不畏艱辛,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就一定能夠成就事業,創造輝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時刻準備着,為祖國奉獻自己,讓長征精神永遠流傳下去,讓長征精神化作一種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

  第二篇:奮發向上

當我們品嚐着麥當勞、肯德基的美味時,是否想起過紅軍長征時吃得草根、樹皮?當我們吹着空調、看着大彩電時,是否想起過紅軍長征時爬雪山、過草地的艱辛?當我們追逐著名牌服飾和時尚文具時,是否記起過紅軍長征時打着補丁的舊軍衣?是什麼精神激勵着紅軍戰士翻過了18座山,渡過了24條河,經過了11個省份,行程二萬五千裏。我在思考着,也在尋找着……

追尋着長征的足跡,我開始尋找:在夾金山上,望着直插雲霄的高山和看不到盡頭的沼澤、荒灘,我彷彿看到了紅軍戰士堅定的革命信念和頑強的革命意志,正是這種精神,指引着他們勇往直前;在金沙江畔,在大渡河邊,望着滔滔不絕的江水和敵人堅固的壕溝工事,我彷彿看到了紅軍戰士艱苦奮鬥、百折不撓的堅強品質,正是這種精神,激勵着他們譜寫了一曲氣貫長虹的英雄凱歌。

長征猶如一座豐碑,光輝地刻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史冊中;長征猶如一面旗幟,永遠飄揚在中華人民的心中。長征精神鼓舞革命戰士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長征精神鞭策着中華兒女永遠奮勇向前。看,體育健兒弘揚長征精神,在運動場上奮力拼搏,為國爭光;“神舟”科研團隊傳承長征精神,克服千難萬險,勇攀科學高峯,實現了飛天夢想;聽,全國人民發揚長征精神,在各行各業中展露鋒芒,讓國歌聲在世界各地唱響;在各種國際會議上,中國領導人不卑不亢,他們的演講激情昂揚。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一定要接過長征的火炬,讓偉大的長征精神代代相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路上,譜寫出更加壯麗的詩篇!

  第三篇:奮發向上

一顆種子被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它常年累月的吸收水分,努力往上鑽,終於有一天,它破土而出了,原來,它是堅強不屈的象徵——向日葵,我學習的好榜樣!

他從小懷着堅定的信念,擁有一個美麗的夢想,這個夢想對於它來説非常遙遠,但它會努力的`去實現。

慢慢的它長高了,它離夢想又近了一步,但路總是不平坦的,暴風雨來臨了,雨猛烈的拍打着它的身體,它漸漸的彎下了腰低下了頭,它哭了,很傷心的哭了,但過了一會兒,它調整了情緒,它不哭了,它努力的抬起了頭,看着它嚮往的那片天空,嗯,它頓時有了信心。不管雨有多大,它都挺直腰,抬起頭,因為它相信,風雨過後就會有彩虹,雨停了,彩虹出現了,它欣慰的笑了,就這樣,日復一日,它長大了,身高不能再長了,不能實現它的夢想了,它很悲傷,但讓它感到欣慰的是,它看到白雲了,很清晰的看到白雲了,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它走了……它的夢想是那樣的美好,但它無法實現遺憾的走了。“真希望我能長得很高,能與天上的白雲嬉戲,與鳥兒唱歌,與天空母親一起數星星……”看着枯萎的它,我留下了眼淚,它竟然為了這永遠也不可能實現的夢想而努力,奉獻出了它的一生,而我們人類又有多少人真正的為夢想努力了一生,很多人都是半途而廢,甚至有的人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放棄了,可笑的人們啊,你們快醒醒吧,你們的一生不是為了夢想是為了什麼?“吃?喝?玩?樂?不,都不是,你們都是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啊!清醒吧,愚蠢的人們,我們不能再愚蠢下去了,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向日葵吧!

向日葵,我學習的好榜樣,我想學習你的努力,你的勇氣,你的堅強,我想像你一樣偉大堅強,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標籤: 初中 奮發向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fendouzuowen/egjqy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