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道德作文 >

【精選】道德作文三篇

【精選】道德作文三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道德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道德作文三篇

道德作文 篇1

道德,是一盒珍貴的寶藏。道德,是一種高尚的美德。道德,更是一份心靈的積澱。

還記得有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去銀行裏取錢,也許是週末的原因,銀行裏到處都是人,隨處可見大廳裏一條又一條長長的隊伍,而我和媽媽就在其中一支隊伍裏,我們站在隊伍的最後面,等了好久,終於快輪到媽媽了,我站的很累就坐在旁邊椅子上,休息了一會。不一會兒,就聽到媽媽呼喊我的聲音:“咱們前面就剩一個人了,馬上就要到了,你站到媽媽前面。”我興奮極了,終於要到我們了,正當我們準備上前取錢的時候,突然,走進來一位老奶奶結結巴巴地説:“養老保險怎麼取呀!”看到老奶奶,我變得十分生氣,我心想:我們排了那麼久的隊,好不容易排到我們了,為什麼那位老奶奶搶走了呢?媽媽一邊拉着我,一邊説:“來,你快給老奶奶讓開,讓老奶奶先辦理吧!我們再等一會,沒事的,老奶奶年紀大了,我們讓她一下。”媽媽轉身對那老奶奶微笑着説:“大娘,您先辦理吧,我們等一會。”只見老奶奶邁着蹣跚的步伐走了過來,對媽媽説了一聲謝謝,聽得我們心裏美滋滋的。

媽媽的行為給我深深地上了一堂課,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應該時刻記住,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與人為善,道德永存。

道德作文 篇2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我們必須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不知你是否聽説這樣一個真實的`事例,在廈門,有一家飯店招聘服務員,於是,有一個女大學生因家境不好,去應聘,她從外走進去,看見有一把掃帚扔在路中央,這個大學生很好奇,就把掃帚輕輕撿起來靠在牆上。一轉身,不小心撞上了一人,看起來也是來應聘的。大學生道歉後,説:“你也是來招聘的嗎?我跟你説,這家店真奇怪,把掃帚扔在路中央,竟然沒一個人撿起來,真奇怪!”那個貌似是應聘的説:“哎,你還真別説,有些店就是用這種方式來錄取服務員的。”“嗯?不會吧?”那個人笑笑説:“還真有。”大學生説:“呵呵!好吧!那我先進去了,祝你應聘成功,加油!拜拜。”“拜拜”結果大學生被錄取了,到最後大學生才發現原來那個貌似應聘的是這家店的老闆,最後,這位大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出了廈門大學。

可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可以推你走向成功的大門。

而你又是否看見過:有人會把垃圾箱旁邊的垃圾扔進垃圾桶裏;有年輕人會把座位讓給老年人;有人不會隨地吐痰;有學生看見老師會問好;有人會不浪費資源……你是否看見過呢?當你遇見,那你就擇其善者而從之,學習他們好的道德行為。我想假如你做了有道德的事,你一定會很快樂。例如我就做過一件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事:

上週下了冬天的第一場大雪,在去我家魚池的小道上,已結冰了,我去那兒,滑跤了,回來,又滑了一跤,所以,我回家,穿了一件厚厚的大棉襖,拿了一個大鏟子去剷雪,鏟冰,差不多鏟了一半,我就已經“大汗淋漓”了,但一想到有人可能會滑跤,我還是繼續鏟吧,村民們看見我都誇獎我,我很高興。但到最後,真的累了,就找了幾個小夥伴一起鏟,剷倒中午時,出太陽了,我真得很感謝太陽,可以幫我融化它們。

所以,就從現在開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祝福你哦!

道德作文 篇3

法律與道德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不可分離,二者的關係是一個歷史與現實中永恆的話題。人類的法律發展史告訴我們,從法律的產生到法治的實現就是一個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進的過程。道德法律化誇大人類的道德理念鑄化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過程;法律道德化誇***律內化為人們的品質、道德。中國古代禮法結合、德主刑輔的思想為我們今天採用德法並治之治國模式提供了一種可行性的歷史考證。筆者試圖通過對禮與法關係之歷史考察,尋求道德與法律協調之合理內核,進而就當今社會發展中存在的道德與法律之間的矛盾略陳解決之管見。

不管法治這張天網如何恢恢,總有漏網之魚;不管法治調整的範圍多麼廣闊,總有鞭長莫及的地方。從這種意義上來説,凡是法治不及之處,皆是德治用武之地,法治不可能完全取代德治。德治是指在社會治理中對道德自律、道德教育、道德建設的重視和適用。法治與德治在社會治理中應是相輔相成、相互呼應的,即法律與道德左右開弓、“綜合治理”。

中國古代的法律實際上是一種二元體制,就是兩種體系或淵源、形態的法律並存。一種是國家制定法,一種是“禮法”、“德法”。這兩種 社會調節手段相互配合,把各種社會現象納入其調整範圍。而我國當代社會法律是唯一的社會調節手段,道德作為另一種調節手段存在嚴重缺位。這樣的一元法體制亟待調整。因此,有必要考察我國古代“禮”與“法”的關係,吸收其合理內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daodezuowen/ll9de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