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創新作文 >

【精選】創新作文合集8篇

【精選】創新作文合集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創新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創新作文合集8篇

創新作文 篇1

我在創新上課已經三年了,可我並不厭倦。

因為在學校老師講課總是“呱呱呱”像青蛙一樣説個不停,枯燥無味,感覺如同在鐵環裏怎麼也跑不出去;而創新不一樣,那兒的課堂是歡聲笑語、趣味十足的。

有這樣一堂創新課一直銘刻在我的記憶裏。那次,老師提了一個十分難的附加題,我正在思考,可老師卻冷不丁地喊了我的名字,我一下子愣在那兒了,等着“吃”批評“大餐”,這假如在學校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可老師沒批評我,説:“沒關係,聽聽其他同學的想法吧。”這讓我覺得似乎一塊壓在心頭的巨石掉了下來。

還有一堂數學課,老師上了半堂課後,給我們講了一個有意思的小笑話才接着繼續上課,可在學校就沒這好事了。

另外,我以前一見到寫作文就頭大如鬥,如今創新使我寫起作文來易如反掌,我愛上寫作文了。

創新,值得讚美!

創新作文 篇2

莘莘學子,十年寒窗,嘔心瀝血,以紙為帆,以筆為槳,曳遊學海,逐夢彼岸,兩日凝練,騰躍龍門,這便是中國高考的真實寫照。高考以它的全面性、公正性、區分性成為了泱泱大國選拔人才的不二選擇。但在高考這條陽關大道之外,也有着不計其數的幽徑可通向成功的巔峯,但沿途荊棘叢生、蜿蜒崎嶇,身處在這同樣艱險的幽徑中,你應將天分與努力交織混合,熔鑄成一把利劍,披荊斬棘,堅定且堅實地邁向峯巔。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踟躕徘徊、冥思苦想,你面臨着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擇:是正前方的高考大道,還是周圍的幽美小徑。前者的入場券是你知識的廣度,後者的入場券是你洋溢的天賦,單項知識的深度。你會像弗羅斯特一般“久久站立/對着其中一條極目眺望/直到它蜿蜒拐進遠處的樹叢/”而我將自己的讚美和鼓勵毫不吝惜地傾灑給毅然踏入幽徑的勇士們——他們揮灑熱血以成就高考之外的人生華章。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無論理化之驕子,抑或文學之翹楚,當你做出選擇後的首要任務便是登高望遠,樹立遠大並適合你所選道路的目標。正如紀伯倫所言:“人意義不在於他所達到的,勿寧在於他所希望達到的。”目標的確立,是在高考之外道路上邁出的最為踏實的一步。在前行的道路上失去了目標,猶如輪船失去了尾舵,飛機失去了副翼,勞力傷神卻是無用功甚至南轅北轍。所以唯有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好方向,才不至於在高考之外的道路迷失自我。

我國當代最傑出的橋樑專家茅以升也選擇了一條類似於高考之外的一條不平凡的道路,11歲那年看到文德橋崩塌的悲慘情景,就立下志向,要為人們造一條結實的橋,一座可以承載天地之重的大橋。從此走上了橋樑建築的道路,實現了自己不渝的目標理想。由此觀之,遠大且適宜的目標是成功大廈建立最重要的基石,當目標以熱愛、責任、勤奮為支撐時,理想成為現實便指日可待。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海子曾説:“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即使明天天寒地凍,路遙馬亡。”登高望遠給予你信心與勇氣,但倘若少了孜孜以求的精神、拼搏向上的執念,在高考之外的崎嶇小徑仍是寸步難行。選擇這條道路的勇士定有非凡的天分,然而光有天分是不足以成事的。天分是飄忽雲端的錦彩,是閃耀水面的流光,雖然能夠感知,但並沒有真正被你攥在手心,成為你成功天平上的砝碼。當你驀然想起它的存在,也許它早已隨着時光流走。

當你發現自己洋溢的天分,請攥緊它,如同攥緊你的生命。然後朝着它的方向前進,以瘋狂的堅持,歇斯底里的堅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堅持。我們不憚於進展緩慢,周身皆是鍼砭藥石,反覆出現的全是誘惑。當我們的目光耀若流星,當我們的步伐穩若泰山,背影沉重,請牢記,這一切皆非虛功,因為那時,豐收將似心跳一樣清晰,觸手可及。如此這般,就算如同古希臘神話中的伊卡洛斯因追逐遠方的太陽而灼燒了自己的翅膀,墜身於萬頃碧波也無怨無悔。

江淹之“江郎才盡”,仲永之“泯然眾人矣”如警鐘長鳴。是故,為了在這艱險的道路上走的更遠,你必須往天賦這台推進器中加入勤奮作為燃料,在高考之外的學科競賽、創新比拼的平台上肆意張揚自己的才華與能力,昂首向成功邁進。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踽踽獨行於高考之外的僻徑,天道酬勤從來都是真理。只要功夫深,自有水到渠成的那一刻。“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請試看,無數名人志士緊攥天分、勤勉求實,雖未踏上陽關大道,仍成“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之境界:司馬相如用靈動的筆,譜寫一章章錦繡詩賦,縱使失意也從不退縮,終成最炫目的文曲星;黃巢屢屢落舉,但卻不自暴自棄,他將心繫天下、關愛百姓的拳拳赤心,傾灑在腐朽大唐的國土上,終成一段氣貫寰宇的歷史;馬雲在高考的道路上是一個失敗者,但挫敗並沒有壓抑他敏鋭非凡的創新意識和商業眼光,在高考之外的道路上用天分、熱愛、拼搏築造商業帝國。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孜孜以求終能水到渠成、超越自我。

思前想後,生角與丑角,高考與其之外道路倒也相似。人生乃一大舞台,汝願當堂堂正正的生角,抑或願當插科打諢的丑角乎?推及此,丑角悲乎?愚乎?恐非也!嬉笑話、俏皮話無不滿腹,以致出口成章,恐自子建、東坡、容若、魯迅一干文豪所不能及。丑角非悲,以己之愛逐夢遠方;丑角非愚,以己之學博人之樂。生之意義何在?充實也、自足也。若使一丑角攀至生角之巔峯,然無樂,何益矣?頂峯固然無限風光,孰謂半山無景邪?

高考之外,道路繁若星辰,請仰望那顆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北極星,穩健而激昂地追逐它的光芒!

創新作文 篇3

目前,中學生作文內容單一,毫無新意,結構模式化。針對這一現狀,必須進行作文教學改革,在中學作文教學中必須有所創新,創新可從立意、選材、結構和語言四個方面下功夫。

一、立意新穎

要想使自己的文章不落俗套,須注意克服思維定勢。思維定勢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僵化的思維模式,它限制人的思維活動,扼殺人的創新精神。思維定勢在學生們作文中最突出的表現是人云亦云。比如“班門弄斧”這個成語,大部分人都認為是自不量力的一種表現,但反過來想,“弄斧必到班門”就是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這樣的立意就會顯得與眾不同。

每屆新生筆者都為他們講《黔之驢》的故事,讓他們談一談認識,大部分同學都批評驢子徒有其表而無一能,其實為何不換個角度思考一下呢?驢的強項在於拉碾負重,而不是在山林之中與老虎搏殺。是誰造成驢子棄長用短、無辜被吃的慘劇呢?是“船載以入,至則無用,放至山下”的“好事者”。而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好事者”又何嘗少呢?各種人才用非所學、用非所長的事例不是俯拾皆是嗎?如此立意就自出機杼,翻新出奇,好似清風拂面,令人精神為之一振。總之,作文時如果能克服思維定勢,從多角度思考,然後通過比較、篩選,捨去那些常規的寫作角度,選取最佳角度,寫出的文章定會別有洞天,使人耳目一新。

二、選材新鮮

目前,學生們選用論證自己觀點材料都大同小異,從中可看出學識少,見聞貧乏,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呢?“巧婦難做無米之炊”。要做到材料出新,必須注意擴大閲讀視野,多讀書報,多涉獵課外書籍報刊,如《讀者》、《中學生作文指導》、《語文天地》等。勤摘錄、善整理,每位學生最好準備兩個本子,一本摘錄,一本剪報。將優美的段落、名言警句、新鮮的事例分門別類地整理在“摘抄”本或“剪報”本上。分類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理想和追求類的素材;廉潔自律等修養的素材;團結、守紀等的素材;知識、能力和方法類的素材;家庭、學校和社會類的素材。通過整理,形成作文材料庫,積少成多,時常翻閲,勤加背誦,幾年下來會有很大收穫。

此外,還可以看一些相關的電視節目,如“焦點訪談”、“東方時空”、“今日説法”、“新聞調查”、“人與自然”、“實話實説”等,從中汲取最新的信息以做儲備。這樣便有了源頭活水,寫作時便會信手拈來,思如泉湧,就不會出現“書到用時方恨少”,“橫眉冷對方格紙,搜腸刮肚寫不出”的現象了。

三、結構精巧

結構方面除了思維的條理性,即將寫作內容劃分好層次,有秩序地排列好之外,還應注意如何才能使中心更為突出,使人一目瞭然。怎樣才能給讀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等問題,這就涉及到篇章組織的技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文章起始

可以開門見山,落筆點題;可以運用設問吸引讀者;可以引用詩句、諺語等,由此引入正題。

2.文章中間

注意段落的銜接、語言的過渡、語言的連貫。語言連貫可用代詞呼應,可用關聯詞語,也可以重複上文的內容或語言,等等。

3.文章結尾

可以總結全文,畫龍點睛;可以前後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也可以寫得含蓄雋永,令人回味無窮。

精巧的結構會使文章與眾不同,從而引起讀者的閲讀慾望,扣住讀者的心絃。

四、語言鮮活

時下學生們作文中的語言存在“四少三多”現象,即“識字少、詞彙少、修辭少,錯別字多、病句多、廢話多”。針對這種現象,除了上文所説的材料積累、多讀多背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外,還要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1.巧用成語

成語詞典這本工具書學生們都應具備,時常翻閲,每天記兩個,三年下來也是非常可觀的數目。寫作時注意運用,就會為文章增添不少亮色。

2.在修辭上下功夫

充分運用各種修辭手法,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味的重要手段。可以從單項訓練入手,如造排比句、比喻句,進行仿寫、片段描寫,以打好基礎。這項訓練要早做,經常做,大量做。要在頭腦中樹立這樣一種認識,不管是説話還是作文,總想出排比句、比喻句來。長此以往,定會有大的飛躍。

3.善於使用書中事例

中學課文中有許多優美的語言和材料,要活學活用,善於把他人的材料變為自己的論據,這樣既充實了自己的文章,又美化了自己的語言,可謂一舉多得。

此外,還可在引用上下功夫,引用名言警句、口語俗語、優美的詩句和歌詞等,也可為文章增添亮麗的色彩。

創新作文 篇4

現在社會不斷的飛速的發展,也發展着,現在社會最多的就是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類的歷史,是一部創新史。創新石,擦出星星之火;創新是燈,是火,點燃希望之火。

創新為人類帶來巨大的財富,推動社會取得長促進步。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階梯和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的稟賦。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我們的生活如果沒有了創新我們的生活就變得沒有意義,沒有了色彩。創新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五顏六色,有意義。創新來源於我生活,來源於我們周圍。創新無處不在,生活處處有創新。

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和歡樂,給我們帶來我們想也想不到,夢也夢不到的新的創新。

現在我們買東西都不用用現金買東西了。都用手機支付了現在呀我們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有創新我們的生活變得五顏六色,如果你也想創新就從身邊的小事開始。我們周圍有很多廢品,利用這些廢品也可以創新只是我們平時沒注意過罷了。

做一個傑出的創新者我們需要不斷努力,不斷的創新。你我都可以創新,人人皆能創新每個人都可以創新,無論年長,年幼。我們一起創新吧。你我都可以

創新作文 篇5

什麼是創新?創新就是在學習和利用書本知識以及前人教訓的基礎上發現新問題,並不斷探索研究,最終產生新發明,創立新學説。

創新,是學習的原動力。它就像一盞明燈,在黑暗中放射出光明,從而引導人們走向成功之路。

翻開歷史畫卷,哪一位大有作為的人不是通過點燃這盞明燈到達成功的彼岸的呢!就拿物理學家法拉第來説吧,他在奧斯特實驗的基礎上,總結了許多經驗教訓,並突發奇想:能否實現磁能生電這一偉大構想呢?經過一系列的實驗,他終於成功了,從而開創了電磁學事業的先河。他不正是由於創新精神才獲得成功的嗎?

培根曾説過:“只見汪洋就以為沒有大陸的人,不過是拙劣的探索者。”的確,許多人的失敗就是由於他們沒有創新精神。英國有個叫亞克敦的人,可謂是世界上讀書最多的人,可他最終卻毫無建樹,就是由於他沒有將前人的知識加以創新,變為自己的構想。

創新就像是一面篩子,選出了成功者,也淘汰了失敗者。我們國家現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更多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從而改變目前學生“死讀書,讀死書”的狀況,為我國現代化建設輸送高質量的人才。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學習貴在創新。只有發揚創新精神,我們才能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為一名合格的弄潮兒。讓我們為祖國的明天而奮鬥吧!

創新作文 篇6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是學生語言能力、知識水平、思想素質、思維習慣等的綜合反映,但是大部分學生談文色變,無話可説,無文可作,只能東拼西湊,勉強成文。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基礎薄弱、缺乏興趣、見聞不廣、缺少生活積累等。而最重要的原因,我認為是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沒有找準抓手。此文試就作文教學中如何以創新能力為抓手提高作文教學質量談點看法。

一、以培養學生作文創新意識為抓手,打破常規思維定勢

思維是作文的催化劑,選材、立意、佈局、謀篇都離不開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參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寫作中打破常規思維定勢,使其思維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擴散,培養學生作文的創新意識。

心理學認為:“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會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力求作文形式的多樣化,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可採用全命題、半命題、命題加提示和材料作文、話題作文、片斷作文、作文填空、口頭作文、想象作文、續寫課文結尾、編寫劇本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感到作文如同遊戲,興趣盎然。

二、以夯實學生作文創新基礎為抓手,豐富學生的寫作題材

作文是各種知識的綜合運用,沒有豐厚的知識,是很難寫出思想深刻、內容豐富、新穎別緻的好作文的。要使學生在作文中有話可説、有事可敍、有情可抒,指導學生髮掘收集寫作題材十分重要。

1、廣泛閲讀,積累寫作素材。廣泛閲讀是學生作文創新的基礎。“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不言而喻,廣泛閲讀與作文創新密不可分。閲讀可以有多種途徑:

①閲讀課文,教師要精心設計閲讀方案,結合課文,適當補充課外讀物。

②閲讀報刊,許多報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濃厚的生活氣息,是學生創新作文的材料寶庫。學生在廣泛閲讀中,從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詩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藝術精華,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詞彙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過閲讀,學生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再不會為“無米之炊”而苦惱。

2、開闢第二課堂,拓展作文課堂外延。新的語文課程理念強調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作文教學也不例外。第二課堂中可利用黑板報、宣傳欄開闢作文專欄,介紹作文寫作知識、技能、技巧,成立作文興趣小組,確立創作方向,舉辦作文故事、作文專題講座,向校廣播站投稿、辦班級學習報等形式,為學生敞開一片廣闊自由的寫作天地。

學生在第二課堂的滋潤下,會煥發出滿腔的激情,激發出創新的慾望。同時教師要讓學生走出校園,積極地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可以培養興趣、激活思維、開闊視野。學生在生活中創新作文,在作文中書寫生活,提高了作文創新活力。

三、以激發學生作文創新激情為抓手,創設寬鬆的寫作氛圍

教師要善於營造一個民主寬鬆、愉快生動的寫作氛圍,不要隨意否定或扼殺學生某些個性化的思想,讓學生用其稚嫩的文字敍寫自己熟悉的生活,談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坦率地表達出對自我、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和感悟。

1、優化作文寫作環境。在作文課上要創設出一種民主、寬鬆、和諧的教學環境與學習氣氛,允許學生大膽設想、敢於質疑,鼓勵他們求異思維,鼓勵不同的觀點相互碰撞交流。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提筆寫作,大部分同學都有話可説,且語言流暢,這時就會出現大批優秀的習作。

2、給予學生“自由”,鼓勵創新式的表達。以往強行命題、框死文體、規定寫法、限定字數、粗暴批改等現象背離了寫作內在的“自由創造”規律,是不可取的'。只有給予學生寫作“自由”,才能使他們潛在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得到充分的釋放,才能使作文教學與創新教育接軌。

四、以提高學生作文創新質量為抓手,優化作文評改方式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一環,對於提高學生的作文質量有重要的作用。它能指導學生找出作文中的優缺點,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作文質量和寫作水平。“學生作文教師改”的傳統模式,永遠讓學生處於被動地位,並不能真正養成學生寫作文和改作文的能力。

1、用肯定性評價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學生寫出的作文對他而言,都是最高水平的發揮,也希望得到肯定性評價。語句不通順、條理不清楚、中心不明確等等裁判式的評語,會挫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要站在理解、尊重學生的角度,改變以往評改中教師作為説教者的形象,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耐心的心靈交流,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從而提高作文水平。

2、改變作文評改的方法,提高學生評改作文的能力。評改能力是寫作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評改能力的強弱是獨立寫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標誌。教師要教學生學會批改方法。作文批改中可採用自讀自改、師生共評、小組互評等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在作文批改中的主體地位。這樣可以使他們轉換角色,誘發他們對作文評改的興趣,促使他們形成健康向上的成就動機,可以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自信力,還可以促進他們相互間的交流,培養他們互相協作的精神。

在新課程的新導向下,只要我們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作文教學的抓手,採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學生的創新思維一定能激活,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我們的作文教學也必將別有洞天,充滿盎然的生機,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

創新作文 篇7

一位偉人曾説過“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企業善於創新,就能獲取不可估量的財富;學校創新,就能培育出全面發展的人才;藝術家善於創新,就能創造出風格獨特的作品……

據説在古代有兩位書法家,一位終生研究歐陽詢等著名書法家的書法,講究筆筆有來歷。而另一位則在研究著名書法家書法的基礎上,敢於且樂於大膽創新,最終在書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對此,喜歡模仿的書法家總是不滿地問喜歡創新的書法家:“你哪一筆是古人的?”而喜歡創新的書法家也總是微笑着回答道:“我有我自己的書法,何須古人之筆?你哪一筆是你自己的呢?”

我個人覺得,“你哪一筆是古人的?”和“你哪一筆是你自己的呢?”這兩句都問得好。因為它們反映了兩位書法家截然不同的觀點。為什麼愛創新的書法家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原因就在於他在書法中所體現出來的思想——創新。無論什麼事物,沒有創新就不會有進步,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沒有創新,世界就永遠只有今天,而沒有未來。

就像兩位書法家一樣,如果“筆筆有來歷”,那書法永遠只是古人的書法,不會得到發展和進步。但若大膽創新,就會在書法上取得很大成就。

人類要走向未來,世界要走向未來,就意味着必須不斷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

記得小時候的我,是一個很喜歡星空的女孩。我愛星星,我愛滿天亮晶晶的星星,但什麼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的家鄉是一個多雨的地方,每到下雨天,我便不能再和我最愛的星空相會。但有一次玩手影,不禁讓我突發奇想。我在一張紙上剪了許多小星星,還有一個大大的圓月亮。到了晚上,我一個人摸進我漆黑的卧室,打開手電筒,將那張特殊的紙蒙在手電筒的發光處,然後射向天花板,哇!我最愛的星空又回來了!這不也是一種創新嗎?

創新,不僅在物質上,還要在精神上。有一位名人説過,“第一個形容女子是花的人是天才,第二個這樣形容的人是庸才,第三個這樣形容的人是大大的蠢材!”

當然,創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當寫作文時,老師總説我們的作文千篇一律,這是在思想上墨守成規。可是,我們其實能夠創新。例如《良師》這個作文題,我們不僅可以寫老師,還可以寫書,寫音樂,寫野草等等它們都可以是我們的良師,這就是在思想上的創新!

現如今,我們偉大的祖國正走向美好的未來,因此,我們更應在今日的改革中積極培養創新素質和創新精神。高爾基説:“學習在於創新,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和借鑑!”

創新緊連着未來,因為創新,世界才會進步!

創新作文 篇8

當我看到作文題目時,我一下就想到了《超能陸戰隊》中的男主人公。

他為了考進哥哥就讀的科研大學,參加了創新比賽。可是男主人公不知道怎樣的發明才叫做創新,在哥哥的幫助下,終於發明出了“機器人微粒”。從這點讓我想到了其實創新並不難,創新就是將舊的觀念刪去,並將它更新,變成自己的發明,比如愛因斯坦、達芬奇等發明家。

人類的創新不應該被思維所侷限,不應該被老的觀念所控制,我們應該擁有改變世界的想法。因為隨着科技的創新我們已經不能將老觀念當成規矩。樹是不能移動的,我們可以讓它活動;汽車是不會飛的,我們可以讓它飛;房子是不能動的,我們可以讓它們……這個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事物需要創新。

達。芬奇就是一位思維能力極強的發明家,他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將一樣東西表述出來,使人們的觀念得到改變。我們的思想也不應該被所展示的事物侷限,應該將其突破,使其變得更加完美。我身旁的許多事物都是由發明家天馬行空地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們只要有足夠的思維能力,就能改變這個世界。

沒有一樣東西是十全十美的,但是它們能夠通過我們的創新而變得完美,如戰鬥機有降落傘而飛機沒有,人們就創新出來有降落傘的飛機。又如航天飛機完成使命後就會被“扔進”太平洋。發明家們就將它的噴射裝置改裝了一下後,便能平安無事地落在停機平台上……這些種種的發明都是由發明家們創造出來的,而這些發明家都是一個個普通人。我們也都是普通人,也都有大腦都會思考。所以只要我們能像那些有成就的人一樣去發現,觀察身邊的事物,並將事物發明改造。

這就是創新,創新就在我們身邊!

標籤: 創新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chuangxinzuowen/q9x97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