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中秋節作文 >

中秋節陪伴作文(通用4篇)

中秋節陪伴作文(通用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陪伴作文(通用4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節陪伴作文(通用4篇)

中秋節陪伴作文1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着過節。春節和中秋是家鄉最受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裏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總之,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鬆。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春節的時候,雖然恰逢農閒,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獨中秋,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後來想起來,似乎是心緒不同使然。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穫的積蓄,又是收穫的開端。説她是積蓄,是由於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説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着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着人內心即將收穫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嚐着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穫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裏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乾什麼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裏嫩,年輕人情有獨鍾。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琅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麼的清晰,那麼均勻,那麼好看。所以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台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着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户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中秋節陪伴作文2

那一輪滿月帶着絲絲憂愁,久久的懸掛在黑布似的天空上,一朵朵沉甸甸的烏雲遮住了月亮那皎潔的月光。“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個中秋之夜,我想起了遠千里之外的姥姥。姥姥,您還好嗎?

姥姥,雖然您身在遙遠的廣州,而您的心卻永遠連着我的心,手永遠牽着我的手。姥姥,和您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您的笑容卻永遠留在了我的腦海,我的心中……

記得剛上小學時的我,每天放學都往姥姥您家跑,把每天學過的古詩、童謠背給您聽,而姥姥您總會捏着我胖乎乎的小臉,笑眯眯地説:“我們的小菲菲真乖,真棒,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我也總是樂滋滋的笑着,自豪的又為姥姥您説一句甜言蜜語或唱一首動聽的歌,讓姥姥您開心的不得了。面現在的`我,每天放學後也會情不自禁地走向您家,這時才發現,原來只剩下空房子,可是屋裏仍會久久盪漾着我們的笑聲……

姥姥,前年我和媽媽去廣州看您,那是一段多麼快樂的時光呀!您帶我去遊樂場,陪我一起坐小火車,陪我逛商場,給我買了好多衣服。姥姥,那時您開心的像一個孩子,就像是我的朋友。當我和媽媽鬥嘴、惹媽媽生氣時,姥姥您會板着臉,教育我,一邊又説着媽媽,讓她消消氣。我也會在您的教導之下,向媽媽承認錯誤,逗媽媽和您開心。時間總是過得那樣快,不知不覺中,我們又要離去,火車上,我哭了一路,我想您,姥姥!去年暑假您回來看我,匆匆的相聚之後,您又走了,您還要照顧剛滿一歲的小妹妹。

這一別又是一年,姥姥您每天都給我打電話,問寒問暖,問我又長高了嗎?長胖了嗎?聽媽媽的話了嗎?我也總是笑眯眯地回答,我長高了,也胖了,更重要的是我長大了,聽媽媽的話了!電話那邊會傳來姥姥您慈祥的聲音,哦,小菲菲長大了,理解父母對您的愛了,一這要好好孝順媽媽哦。掛過電話後,我的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似的滾落下來。哦,姥姥,我想您,何時才能與您重逢!

今天正是中秋,遠方的姥姥一定也在思念着她可愛的小孫女吧,雖然不能相聚,但我們的心卻永遠在一起,您將陪伴我一起走過人生小路,永遠,永遠……

看!那紫色流星劃過天空,照亮了整個世界。同時又灑下了一抹不散的餘輝,寫下了我對姥姥的思念和祝福:祝姥姥中秋快樂!

中秋節陪伴作文3

花開花落又一年,月缺月圓又一秋。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

我喜歡這中秋月夜。特別是姥姥家的中秋夜,姥姥會做一桌豐盛的佳餚,而桌子正中央擺放的一定是姥姥親自做的月餅。説起姥姥蒸的月餅,那簡直就是件藝術品,圓圓的月餅就像姥姥家的小盆那麼大,月餅周圍是一圈精緻的小花邊,月餅中央是一個圓套一個圓,象徵着我們一大家團團圓圓,月餅裏姥姥包着我最愛吃的芝麻,紅棗,花生,杏仁……咬上一口。柔軟可口,好香,好甜。每到中秋總是和哥哥搶着吃,姥姥,姥爺一旁看着我和哥哥,一個勁的樂。

中秋節又是豐收的節日。在這個豐收的季節,人們總是大事慶祝一番。中秋夜,除了拜祭、還有那美麗的神話傳説。坐在石榴樹下聽姥姥講月亮宮嫦娥仙子的故事,是我和哥哥最喜歡的事情。還有那顆桂花樹,吳剛釀的桂花酒,不知道那隻玉兔今晚會不會吃月餅,有沒有喝桂花酒,會不會也醉了呢?

圓月中秋,臨風賞月,對酒當歌,或像唐詩一樣豪放飄逸,或像宋詞一樣婉約悽美。明淨的月,攜着亙古不變的眷戀,高懸於淺藍的蒼穹之上,温馨而祥和。中秋佳節,一家老小啃着可口的月餅。嘴裏那份釅釅的香味,浸潤着每一個幸福寧靜的日子。中秋佳節家家户户來説來必須是一個隆重對待的節日。一家人團聚,盡享天倫之樂,其樂融融,中秋註定是要深情濃厚與融融的温暖。

北宋大詩人、詞人、文學家蘇軾就在這傳統佳節,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被稱為“詩仙”的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曾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佳句表達中秋之夜的思鄉情懷。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學子在這美好的日子裏,思念着親人、思念着家鄉,掛念着祖國;更有多少有志之士,在這美好的日子裏,為了祖國的明天,為了人民的利益,放棄了與親人團圓的機會,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着……

又是中秋月圓時,我祈望我的親人朋友愈加健康,祝願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希望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願天下仰首滿目是青光,低頭歌舞共嬋娟!

中秋節陪伴作文4

又一年中秋到了,我和媽媽一起去鄉下看望外公、外婆。

我外公與外婆都已經年老體弱了,但是由於經常下田幹活身體很好。媽媽經常加班到很晚週末也很少放假,所以媽媽的臉看起來很憔悴。但是媽媽只要一放假就會去外公、外婆家去看望他們,我也會一起去。從我們家到外公、外婆家騎自行車要花上一個小時,但媽媽和我一點都不覺的累和煩,反而覺得很開心、很高興,因為只要看到外公、外婆身體健康、開開心心,就好了。

就像今年中秋節一樣。今年中秋節下了一場大雨,這場雨是從中午11點左右開始下的,那時我和媽媽還在家,原因是我睡懶覺,媽媽洗衣服、買菜的,一不小心就這麼晚了,上天好像要給我們懲罰,讓天下起了大雨。媽媽徵求我的意見,問我還去不去了,我告訴媽媽一定要去,再説今天還是中秋節呢!媽媽同意了,中秋節一定要和家人過才有意義麼,再説中秋節我和媽媽一般都在外公、外婆家過。

媽媽經常帶我去外公、外婆家。也經常告訴我她小時和候的事。那時的外公和外婆要照顧家裏的好幾個人,生活的十分困難,但外公還是一個熬了下來,支撐起了這個家。

等我和媽媽一起趕到時,身上都濕了,外公、外婆已經開始吃中飯了,我也餓了,我和媽媽都沒吃早飯就來了。外公説下這麼大的雨,還以為我們不來了。媽媽説哪個講的呀,今天中秋節我們當然得來了,和你們一起過節啊!外公、外婆、媽媽和我都一起笑了。我們來了以後外公就又開始忙了,外公還想做一些菜來讓我們吃。我和媽媽都勸外公不要再忙了,但都拗不過外公,説以外公又燒了一盤菜。我們在説説笑笑中度過了吃飯時間。

飯後外公出去逛逛,外婆與媽媽邊看電視邊話家常。我則在一旁靜靜的陪着她們看電視。下午4點多回家的。回家後我和媽媽都很開心。我想外公、外婆也是一樣的開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zhongqiuzuowen/prkeq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