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中秋節作文 >

中秋懷想作文彙總

中秋懷想作文彙總

篇一:中秋懷想

中秋懷想作文彙總

我是在農村長大的,自然我童年的中秋節也是在農村度過的。那中秋之夜凝結的情思是那樣的温暖而又辛酸。

那時的中秋之夜,鄉親們是沒機會品嚐月餅的,他們依舊早早上牀歇息。無論月亮多圓,月光多皎潔、迷人,他們都沒心情、沒興趣去欣賞,他們只是關心田畦裏的禾稻,菜畦裏的菜。

一條小小的村子,兩百多人,儘管中秋之夜皓月當空,也僅我們幾個習慣晚睡的小陔跟着我的祖母在院子里納涼。月光如銀子般灑在屋頂上,灑在柴垛上。在那麼迷人的月光之夜,我們雖然飢腸轆轆,也總是瞪大眼睛觀賞天上的圓月,我們越仔細看,越覺得月亮上有山、有石、有樹……它們又朦朧又迷人,像畫家筆下的一幅美畫。我們總愛一邊觀看着頭頂上的圓月,一邊生出無限的遐想……

那時候,品嚐月餅是難以想像的。中秋節那天,如果我的父親從城裏回來了,我家每人才有可能吃上一小點月餅。那種味道是今天任何昂貴的月餅都比不上的奇異美味。吃過幾次,我已經記不起來了,但是那樣曼妙明媚的月光,那樣香甜的月餅,卻是後來再也沒有的記憶了。

後來我們家入城了,不但能年年吃上月餅,還能年年過上一個歡天喜地的中秋節。在以母親為軸心的大家庭裏,母親總是熱情高漲,母親渴望節日團圓,每年的中秋節前幾天,她就早早準備了,中秋節的晚上她準做一頓豐盛的晚餐,為了滿足父母親團圓的願望,大姐一家、我一家、妹妹一家全集中到父母家中過中秋之夜,父母眉開眼笑。晚餐後,父母親把月餅、水果等一一從屋子裏端出來,擺在圓桌上,我們十幾口人就圍坐在庭院裏,邊賞月邊吃月餅,明月揮灑,清風徐來,何等的心曠神怡!母親忙前忙後,父親喝過茶後在一旁哼着《東方紅》,小字輩最高興,在屋子裏、院子裏、大人間穿梭,大人的閒談聲,小孩的歡笑聲,加上一股濃濃的親情在院子裏盪漾開來。這樣喜慶、祥和的中秋節,我們過了一年又一年。漸漸,我們都習慣這樣熱鬧的中秋節,我決不會想到終有一天它不會再來。

後來,父母親去世了。剛開始,一到每年的中秋之夜,我不但沒有半點興奮,反而覺得心中湧起無限的愁緒。這中秋之夜是陰是晴,月亮是圓是缺,我似乎已經不再注意,就連這中秋月餅,好像也是可有可無,更沒有當年過中秋節時,那股興奮的心勁。不知道有多少次,兒子在作文裏寫道:今年我們家又是過了一個冷清清的中秋節。

漸漸,我才真正明白,天上的月亮就是高懸的明鏡,照着人間萬事萬物,月亮本身都有陰晴圓缺,何況被月亮照着的人間?月亮猶如此,人何以堪?想到這裏,一切煩惱憂傷,蕩然無存,心境如一片月光似的純淨。

如今,在年年如期到來的中秋之夜,我也能像月亮一樣,哪怕被雲遮霧蔽,也能從從容容地放光,我把一切煩惱、憂愁都拋到九霄雲外,一個心思帶孩子們過中秋節。當我想起: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我也沒有悲傷的情緒,也沒有失望的感情了,不過在這月光之夜,多了對親人的深深思念,也多了對人生的深深思索。

篇二:中秋懷想

中秋節,大家應該不陌生吧。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在唐朝時形成的,那時過節是以賞月、作詩為主。到了宋朝就以祭拜月亮、慶祝為主了。如今的中秋節,大家都聚在一起賞圓月、吃月餅,代表一家人團團圓圓。

古時候,人們把月亮看得很聖潔。他們把月亮看成是母親的化身,月亮是美好的、神聖的、優雅的,於是就有了嫦娥奔月的傳説。再後來,嫦娥還擁有了一隻寵物――蟾蜍。因為它有大大的肚子,人們認為這可以帶來好運。

從古至今,描寫中秋月亮的詩句不計其數。最有名的就是蘇軾的《水調歌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句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寄託了人們的相思之情。

今年的中秋節,因為天氣不好,雲彩把月亮遮住了。我們沒欣賞到那美好神聖的明月,真可惜!

篇三:中秋的懷想作文

中秋節,這個擁有傳統民俗節日,是炎黃子孫一直以來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中秋節帶有團圓,美好的意義。

每到中秋之時,在異國他鄉的人們總會回到自己親人身邊團聚。

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民俗風情,就如人們常説的一句話:“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正是如此,有的人家會把月餅和水果擺在月亮之下,並跪着説些祝福語。有的'人家就把一家人叫到起一吃飯,表示是團圓,擁有美好未來的意義……。

可見中華的風俗風情是多麼的豐富多彩呀!

中秋節這個富有團圓意義的節日,這個代表有團圓意義的節日,這個代表有團圓美好的節日,祈求幸福是所有華夏子孫共同的心願,它將源遠流長,它將帶着美好,團圓的祝福送給在異國他鄉的遊子們。

中秋節的美好,將永駐人間,祝福人們美好安康……

篇四:中秋懷想——憶兔

天空並不十分明亮,零零散散的幾顆星星綴着一張黑色的大幕布。月亮依然十分皎潔,幽幽地發着淡淡的光。手中的月餅也是散發着清香。雖比不上古時“飛在青雲端”的意境,卻也是很美的。

但是,我並不喜歡。因為兩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失去了一個知己。他是一隻兔子。

兩年零一個月前,我和往常一樣去上學。明媚的陽光透過了玻璃窗,照在我的面前,照進我的心中。心情也從多雲轉晴了。新學期剛剛開始,我也要好好表現。

門前是早已乾透了的艾草。嘴裏嚼着端午時被送進冰箱的粽子。嗯,挺香的。很快,我就聽見了不尋常的聲音。有沙沙和咯吱咯吱的聲音,也很快,我就發現了不尋常的事物——那是一隻兔子,一隻肥大的,短耳朵短尾巴的棕白相間的兔子,正使勁往艾草裏鑽,還津津有味的吃着艾草。他看見我正在看他,就停下動作,往我腳上嗅了嗅,還用三瓣嘴舔了舔我的腳,軟軟的,很舒服。抱起他,他也不掙扎,還用他明亮的眼睛看了看我,於是我就“請”他到家裏。還給了他幾片胡蘿蔔吃。他的三瓣嘴撅了撅,似乎在偷笑。

放學回家後。我驚奇而又憤怒的發現,他吃光了陽台所有的植物——除了我給他的半根胡蘿蔔外還有二十幾棵葱,三棵蘆薈和三棵不知名的植物。我幾乎是咆哮着對他説:“你是怎麼吃下去的!”他不回答,三瓣嘴動了動,依舊在吃他的東西。我媽回來後也看見了他光輝的戰績,於是就又把它請了出去。他也開始重操舊業——吃艾草。不過,我也適當給他加加餐。趁我媽不在家,抱着他,還喂他胡蘿蔔吃,他的毛十分柔順,也熱乎乎的。於是,我經常帶他玩,用胡蘿蔔引着他跑,他也樂此不疲,慢悠悠地散步過來,又跑開了。我把他抱起來,一邊撫摸着他的毛,一邊看着兔子的養殖方法。長此以往,他就開始發呆了。就像我上課不聽課的時候一樣。我還經常用他跑動的軌跡來“預知未來”。但是,爸爸媽媽似乎並不喜歡它,媽媽經常嚷嚷着要把他送走,爸爸似乎是怕影響我的學習,也不讓我跟兔兒玩。

之後,我的同學和鄰居也知道了我家門口有隻兔子,便都來看他。他似乎也很高興,一點也不認生,吃着同學們帶來的小食品。同學們也被他的可愛折服了,一個人來了,看着他的三瓣嘴,樂一樂,然後再找上幾個同學一起樂一樂。他也不理,只是吃,吃完就繼續發呆,名副其實的“吃貨”“呆子”。

中秋節到了,他也呆的更厲害了,以至於東西也不吃,只是呆,呆望着月亮,我也陪着他,坐在台階上。我看着他,他看着月亮,月亮的光也黯淡了下來,它望着天空。誰也不知道兔兒到底在想什麼,他想家了嗎?他想叫玉兔下來玩嗎?還是有什麼其他的事情?也許月亮知道,我便望着月亮,月亮依然望着天空,撒下柔和的光,照在了兔兒身上。我似乎看不出來,兔兒有一滴眼淚流下來。

兔兒不見了!我聽見媽媽這樣説,腦子嗡了一下,裏面只是迴盪着兔兒不見了的聲音,餘音繞樑。我急急忙忙從牀上蹦了下來,早飯也來不及吃,就趕了出去。樓道里空蕩蕩的,看不見兔兒的身影,我心中兔兒的身影也模糊了……跑到樓下,找了很久,也依然沒有找到,媽媽説是鄰居嫌他可憐就把他“放生”了。從此,我見到鄰居時,不再保持微笑,而是在心中默默地詛罵着這些奪走我所愛的東西的人。

中秋節又到了,天空開始變得不一樣了:星星不見了蹤影,使得天空陰沉沉的,彷彿有一隻黑色的大手,將星星抓住,拖入無底的深淵。顯得月亮是那麼孤獨,就如同現在的我一樣。我只是想問:“兔兒,你還好嗎?”

最近幾天,我又在門口發現了一隻流浪貓,依然餵它吃東西,可是,它吃飽了,就對我伸出了利爪,企圖反客為主。我就把它送出了門外。我不禁又回憶起我和你在一起玩的點點滴滴,風吹在臉上,涼涼的,吹在雜亂的艾草上,發出沙沙的聲音。

我多麼希望你仍在裏面鑽來鑽去!多麼希望你慢悠悠地散步!多麼希望你依然望着月亮!月亮,我把我的憂愁託付給你,你可以把它伴着徐徐的風傳給兔兒嗎?

兔兒,請你回來陪我吧,因為:我很孤獨。

篇五:中秋懷想

印像中的第一個中秋節是一個雙八月的年份,具體是哪一年已經記不清了。那年我很小,哥哥們各自約好自己的小夥伴在我們家裏喝酒玩耍。我一個小孩子家,上不得圈子,只能在一邊玩,有時也湊上去要點好吃的。這是我印象中很美好的日子,父母很開明,在這樣的一個夜晚,未成年的孩子們也可以暢所欲言,隨心所欲。之所以現在想起這些,直接的原因是前幾天我和妻子管教孩子的不妥方式導致孩子很強烈的反對。由此就感覺我們雖然都經過了多年的學校教育,還唸了大學,但是想想教育孩子的方式還遠不及沒有念過多少書的父母,真是羞愧難當。

印象中的第二個是我結婚後的第一個中秋之夜,我騎自行車回家看望父母。那時候妻子已經懷上了我們的孩子,身體已經很有些不方便了。但是因為父母對她很好,也特願意跟隨前往。一路上我們沐浴着明亮的月光,説説笑笑,累了就歇會兒。五十里路一個多小時也還是到了家。那時候父母都還健康,母親做好了飯等着我們,父親燒好水,下好了茶,笑呵呵地望着門口。現在想來一切都充滿着温馨和幸福。今日倘想回家,讓我再跑上多遠才能見到這樣的場景啊。今年中秋我沒有回家,雖然哥嫂也還都不錯,但物是人非,再也無法找到那時的感覺了。

印象中的第三個中秋節之夜大約是一九九九年吧。那時候我們孩子還很小。因我們工作忙,無力也沒有時間照看孩子,父母也離不開家,孩子就被迫寄放在老家,由父母照看。那一天單位碰巧放了一天假,我下班後用摩托車載着妻子往家裏趕,一路走得匆忙,也沒顧上看時間,走到半路,天已經大黑。那晚是個陰天,路上的車輛很多,我們既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安全有了保證,擔心的是對面來的車的大燈太亮,我根本看不清楚前行的路。就這樣一路行來倒也沒什麼。但就是到了離家七八里路的地方卻出了點兒意外。為了躲避對面來的和後面上來的車輛,不經意間,我竟然把車騎上了橋的最邊沿。過橋之後,看看自己走過的路,驚出了一身的冷汗。真是兩世為人!回家怕父母擔心竟也忍住不述説路上的情景。之所以想起這些,誘因還是孩子。那時孩子在家呆得很快樂,但現在跟着我們,面對我們給她的種種要求,往往顯得無所適從,只有反抗了。但看看現在,父母與我們陰陽相隔。再要回家,和父母最近的距離也就是跪在墳前默默地磕上幾個頭,大哭是不被允許的,因為已近年老的哥嫂們受不了。孩子大了,已經不是我們僅僅給她説幾句話就能解決問題的了。父母已經不在,可我們還沒有學會做父母。想想真是悲從心來。

父母應該在另一個世界裏過着屬於他們自己的生活吧?可想想,我們還沒有真正成為大人,每每想到這裏,就常常痛苦不已。在這個有些特殊的日子裏寫下上面的話。聊以慰藉自己還不成熟的心,卻不能告慰父母在天之靈。

篇六:中秋懷想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一天,一輪明月從柳樹梢頭探出,裝飾了遊子的夢。這一天,中國所有的窗户都被推開,所有的目光都在月面相逢。

月色清明,亦如千年以前。猶記得,玉門關外,古柳羌笛,如絲如縷,飄散千年,訴説着濃濃的鄉戀;猶記得,詩仙望月,淺吟低唱,胸中鬱結着千迴百折的鄉思;猶記得,前人異地賞月,滿懷愁緒,輕聲絮念“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心中溢滿着深深的鄉情;猶記得,西風古道,明月清輝,十里長亭,灑滿了徵人的淚。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道出了古時千萬士子的心聲。這離情別緒,籠着那一輪明月照耀在朝代的更迭裏。歷史跨越千年,人類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實現了千里傳音的神話,如今的中秋,再也不是傷感的代名詞,而是花好月圓的美麗場景。縱使你前一天遠在天涯,一架飛機便能在你來到親人的身邊;縱使友人相別,一個電話便可與之“天涯共此時”;縱使你遠在重洋,一封電子郵件便能盡展你的問候和祝福?呵,如今的人們早已不知“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的滋味,早已不用“折柳相送,灞橋淚別”,在這歡樂的日子裏,舉家團圓,歡慶佳節,滿眼盡是“勸君更盡一杯酒”,黃髮垂髫,皆是怡然自樂。

然而,你聽,是誰還在呼喚“歸來兮!親人,歸來兮!”,是誰還在獨酌“你是一杯鄉色酒,你滿,鄉愁也滿。”是誰還在吟哦:“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哦,是台灣與大陸的滿腹愁緒:中秋,月圓,歸家。台灣説:“我想歸家,但奈何海峽太深,阻擋我歸家的路。”大陸説:“別怕,海峽又怎能阻隔母子情深?”今夜,月光在海上鋪開一條鍍銀大道,台灣與大陸在兩端深情對望。既然無法歸家,就讓目光在月面相逢,就相約在海上舉杯。海峽淺淺,怎能阻隔兩岸如長江與黃河般的相思?海峽深深,不然,緣何數十年都不能跨越?緣何回家的路走得如此艱難?盈盈一水,咫尺天涯,默然相對,胸中有萬語千言,卻只能回首低眉。數十年來,在同樣的一天,只有中國人,推開窗户,仰望明月;只有中國人,閤家團圓,歡慶佳節;只有中國人,在歡慶之餘,又無端生出一種蒼涼;這樣的節日,這樣的月,只有一個民族還在不斷追求,也只有這個民族,在這一天希望有一個跨越。

大陸説:“你在海的那頭望我,我在海的這頭望你。你説月的名字叫團圓,我説月的名字叫統一。”

台灣説:“今夜,你我舉頭望明月,不知何時,你我能跨越那彎海峽,我要嚐嚐家鄉的酒。”

月餅溢彩,桂花飄香,你可聽得一隻蟋蟀,在海的這邊唱歌,在海的那邊唱歌?

標籤: 中秋 懷想 彙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zhongqiuzuowen/m2wkr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