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中秋節作文 >

中秋佳節的作文【熱門】

中秋佳節的作文【熱門】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佳節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中秋佳節的作文【熱門】

中秋佳節的作文1

中秋節,我約了幾個夥伴到我家陽台上賞月。爸爸還為我們準備了月餅、石榴、瓜子等食品,放在陽台的桌子上,為我們晚上賞月做好了準備。

傍晚,我邀請的小夥伴陸續來到我家。大家圍着圓桌坐着,吃着食品,談笑風生。漸漸地夜幕降臨了,這時,我的夥伴沈偉大叫起來:“快看,快看!”我們順着沈偉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只見月亮像一個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從一片烏雲背後伸出半個腦袋,偷偷地向下窺探,發現沒有什麼動靜,一扭身,出現在天空中。天空中就像掛着一盞明亮的燈,周圍的景色都被鍍上了一層銀白色。我和夥伴們望着這懸掛在夜空中的一輪明月,暢想着,議論着。過了一會兒,“月亮姑娘”便在一塊烏雲的簇擁下,隱沒了。多麼掃興啊!我們只得焦急而耐心地等着“月亮姑娘”再一次出來。

過了一會兒,月亮又出現了,這會兒我發現月亮變得更加晶瑩剔透,它是那樣純潔,那樣明亮,真是美極了。我們凝視着明月,隱隱約約地發現月亮裏還有無數灰色的山。我的夥伴周瑞,情不自禁地講起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她講得有聲有色,把我們的注意力都吸引住了。又過了一會兒,天邊飄來一片白雲,掩住了月兒秀麗的面容,月兒立即把清輝從白雲邊上放射出來,在白雲四周鑲成一個燦爛的光環,光環託着白雲從月亮下面輕盈地流過。月光把半邊天都照亮了,只有在遠遠的天邊,才看得見一兩顆星星。

舉目遠眺,皎潔的月光,把湖邊的柳樹照得雪亮,像鋪了一層白霜。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湖面上,湖面形成一片亮晶晶的白波,閃閃爍爍,好像是游龍的銀鱗。被大家稱為小文豪的李琴,望着這美麗的景色,詩興大發,雙手後背,踱着小方步,情不自禁地誦起古詩:“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過了一會兒,月亮又消失了。夜已經很深了,可大家仍在一起談論着。談到長大後的理想,我們都希望自己當上宇航員,坐上宇宙飛船在宇宙遨遊,登上月球,開發月球上的寶藏,來為人類服務。

大家望着天空,盼望着月亮重新出現……

中秋佳節的作文2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坐在小微阿姨家的露台上,邊聊天邊吃東西,邊賞朗月邊吹風,這是最愜意事了!這不,露台上的石桌上已經擺了滿滿的菜,有番茄魚,有螃蟹蒸肉丸,還有桂圓核桃湯爸爸抱來了一大桶的啤酒,看來準備不醉不歸了。

現在秋風習習,絲絲涼意,可舒服了!天上還下起了毛毛細雨,爸爸説:在雨中吃飯,倒也挺有詩意!可我最想看月亮了。我遺憾的説。不急,不急,我們邊吃邊等它吧。端軒叔叔説。過了不久,下起了傾盆大雨,大家手忙腳亂地把飯菜撤回了屋裏。坐在屋裏吃,氣氛一下子安靜了許多。小微阿姨不時地側耳傾聽雨聲。雨停了!她大叫一聲,我跑出去一看,雨真停了!大家馬上又把一桌的飯菜往外面搬。爸爸和兩位叔叔喝酒的勁頭也高漲起來,乾杯乾杯聲不斷。

月亮好像終於感受到了我們的熱情,探出了臉,可那臉卻是灰灰的,無精打采的。沒一會兒就閃進雲層裏不見了。我很失望。總算看到月亮了,不是嗎?媽媽微笑着安慰我。玩成語接龍,怎麼樣?端軒叔叔提議道。大家一致同意。第一個成語要跟月亮有關。端軒叔叔的話音剛落,曉梅阿姨就説:花好月圓!好,就以這開始,雖然今晚的月亮不怎麼樣,這成語倒是美的。爸爸説。哈哈,我在暑假裏背的成語接龍總算派上用場了,每次輪到我的時候,我都能接的上去,不僅僅這樣,我還經常幫別人呢!大家都誇我厲害。成語接龍的遊戲真有意思!開心,你現在知道知識需要平時積累吧!媽媽説,我連連點頭稱是。

這個中秋雖沒賞到好月,卻過得很有趣!

中秋佳節的作文3

中秋節來了,這也意味着家人團圓的時候到了,吃餅賞月的時候到了,月亮變成白玉盤的時候到了。

中秋節下午,我和爸爸媽媽就上外婆家去了。

終於熬到了傍晚,大家忙把桌子椅子搬到小院裏,瓜子和月餅一樣不差,就等月亮出來了。沒過多久,月亮出來了,那羞答答的月姑娘把皎潔的月光撒滿了大地,大地呈現出一片

安詳的景象,月色多麼美好啊!月兒是銀白的,像白玉盤嵌在了黑色的天幕。我想:月亮上的地磚應該是銀的,牆是玉的,玉兔和蟾蜍搗着藥,嫦娥跳着舞,一定很美。

大人們坐在椅子上拉着家常,小孩們則端來一盆水,在盆裏看月亮,我們一會兒看着天上的月兒,一會兒看着水盆裏的月亮,美極了。

爸爸遞給我一個月餅,説:“麼兒,吃月餅喲!”我接過月餅,見上面寫了三個大字:金蘋果。我問爸爸:“為什麼這個月餅要叫做金蘋果?”爸爸説:“這兒有個故事,從前聖馬力諾皇宮有一位來自東方的王妃,她美麗聰慧卻終日憂傷不已。於是國王發佈公告:能讓王妃展顏一笑的人,將獲賞傳説中擁有神祕力量的金蘋果。消息一出,人們紛紛前來,各出奇招,但王妃憂鬱如故。有一個麪包師想試一試。他得知王妃的故鄉在中國,便獻上了中國人過中秋節吃的月餅,王妃見到頓時露出難得一見的笑容。國王大喜,把金蘋果送給了他,並命名他做的月餅為金蘋果月餅。”“哦,原來還有個這樣的故事!”我説。

望着那圓圓的月亮,我想:如果能在月上居住那多好哇!月亮該是每一個人心中都該有月亮吧!

中秋佳節的作文4

又迎來了中秋節,依大家這兒的風俗,大家會買很多食品供拜月娘。

晚上,母親整理好供拜的食品,拿出月餅邊吃邊賞月,我這吃貨早已躍躍欲試。我看着月亮從雲霧中露出半邊臉,是一個害羞的小女孩。月亮緩緩移動,雲霧遮住了月亮,頓時感覺天空空虛起來,心裏非常是沉悶,片刻,月亮出現了,彷彿是回去梳粧的小女孩,更皎潔,更明亮。

我一時興起,説要比哪個説得多有關月亮的詩,我沉思片刻,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姐姐當然不甘示弱,對答曰:“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強中自有強中手,父親一連説出了三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新月如家人,出海初弄色;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母親見局勢不妙,自然奮勇迎敵,説:“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旁邊的我無心聽他們的答句,我絞盡腦汁,苦思冥想,可讓我想出來啦,便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三秋9月,中秋8月之中。”父母都笑了,定是想不到這次對詩我和姐兩竟是這樣“詞語豐富”。這次賞月,可讓我大長見識啊!

大家賞月對詩,勢必必不可少猜謎咯。“我來講題,你們猜謎。”姐姐興致勃勃地説。大家一齊贊同。“一心向上,打一字”,“這我知曉,有上有心,就是忐了。”我連忙應答。“野火燒不盡,打一字,”這可難倒我了,姐姐衝我看,豎起大拇指,拇指又往下立。哎,哪個叫我技不如人呢?這題白白被人了,母親説:“燒的是草,還存着一些,那是薦。”姐姐笑了笑,説:“媽你好厲害,下面是,猜成語。”姐姐專挑我不會,旁邊的我喃喃自語。父親對這平常還不如何研究,還是母親搶答了:“舉重比賽嘛,當然要——斤斤計較了。”……

在這裏,中秋節,我祝大夥:好運源源來,生活更精彩;人月兩團圓,千里共嬋娟。

中秋佳節的作文5

我最期盼的日子——中秋到了。一早起來,吃過早飯就和媽媽去買菜,逛街……中午從房間玩電腦出來想上個廁所,就看見媽媽在那洗盤子、洗菜、炒菜…旁邊還放着好多飲料和月餅呢。我一看着就嘴饞,我怕媽媽發現就悄悄地去廁所。剛從廁所出來,媽媽又恰好端菜去了——趕緊去偷月餅和雪碧啦!

我一手拿着一小瓶雪碧,一手拿着一塊未開封的月餅,飛快的跑向自己的房間。開動啦!我快速地將可憐的月餅和雪碧解決掉了。開心呢,拿了紙巾抹抹嘴,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似的走向客廳。就在這時媽媽的菜也準備完畢。媽媽叫我去叫醒兩隻懶蟲——爸爸和姐姐。我問:“媽媽,爸爸和姐姐還沒起牀?”媽媽嗯了一聲就去忙了。我走向爸媽的房間説:“爸爸起牀啦!”爸爸無動於衷,再來:“爸爸,吃飯啦!”我爸爸就是個吃貨,他聽到“吃飯”這兩個字立馬起牀了。我卻在那無語地看着他。我又説:“爸爸,起來吃飯啦,今天是團圓日也。”

我走出爸媽的房間,又走向姐姐的房間,大聲喊:“姐姐,起牀啦!”弄到我差點被姐姐打,因為我太大聲了。八點鐘左右,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飯桌前,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而我卻一口也吃不下去。飯後,媽媽看我沒吃飯就問到:“怎麼不吃飯呀,寶貝?”我就説:“媽媽,我吃不下去。”媽媽看看我就走了。過了一會,媽媽拿來月餅和飲料,每人發了一份(一瓶飲料和一個月餅),發到我的'時候卻沒了。

媽媽問:“誰吃了一份甜點?”沒有一個人回答,媽媽又看向我:“你是不是因為吃了一份甜點才吃不下飯?”我紅着臉點了一下頭。媽媽看着我説:“我們兩個一起吃吧。”

晚上我們一起在那玩燈籠,玩遊戲,説笑……

我認為這是我過的最開心的一箇中秋節了,一家人其樂融融那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呀!

中秋佳節的作文6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我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也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佳節。每一個人都看見過月亮,但中秋的月卻與眾不同,格外的大,格外的圓。這讓我不禁想起杜甫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下午,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商店買月餅。各式各樣,琳琅滿目的月餅使我眼花繚亂。我們精心挑選了幾樣月餅便回到家。這時,家人把早已準備好的可口的飯菜端上了桌之上。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坐在桌子旁,一起吃團圓飯。這是一件多麼温馨的事情啊!

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就到了晚上。每年這一天,我們家人圍在窗邊賞月,一邊吃着團圓的月餅,一邊等待着月亮的出現。在那如墨一般的天空上,露出了一個淺淺的痕跡,那是害羞的月亮姑娘遮着面,輕輕地走來了。只見她緩緩升高,爬過樹梢,爬過屋頂,終於爬到了天空!月亮皎潔銀白,冰清玉潔,月光如水,像給大地披上了一層輕紗。透過窗户,能看見那銀盤似得月亮掛在天空上。這美麗的景色使我不禁想到了這句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想必這首詩就是在美麗的月色下寫的吧!

我們一家人都陶醉其中。看到這皎潔的月亮,讓我不由自主的聯想到嫦娥奔月這美妙的神話傳説:一位叫后羿的英雄,娶了一位名叫嫦娥的姑娘為妻,后羿從西王母那裏得到了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逢蒙聽説後前去偷竊,偷竊不成便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於不忍心離開后羿,嫦娥便留在月亮上的廣寒宮······這個唯美的傳説一直流傳到現在。

而這時的月兒就像是披着縹緲輕紗的少女,婀娜多姿,千姿百態!月亮也靜靜地灑到大地上,整個世界都沉浸在這柔美的月光中······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樣的詩情畫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樣的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樣的如水是鏡。

啊!中秋節你是團圓的味道,親切的味道,你又是幸福的味道,甜蜜的味道!

中秋佳節的作文7

中秋佳節倍思親

每年中秋,我過得並不快樂。

雖然有月景伴隨我:樹葉篩下點點的月光,月亮在溪水中跳動着,月亮好像向它們灑下點點銀白色的粉末,這令我想起“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更有“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意境,又如“煙籠寒水月籠沙”般令人陶醉。月光如水,靜靜地灑在地上,給大地披上銀灰色的紗裙。她穿着白色的襯衫,嫻靜而安詳,温柔而大方,她那玉盤似的臉,透過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啊,這就是那夢幻般的美嗎?

想到這,我又不禁想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佳節本是閤家團圓之日,但家中爸媽不在,何謂閤家團圓?爸爸媽媽都在廣州,相信他們此時一定也在“倍思親”。別家的孩子可能在享受着閤家團圓之樂,而我,只能熬過一個漫長而又無聊的黑夜。

從記事開始,我從來沒有過過中秋節,從來沒有享受過一家人團聚在在一起的時光[除了過年],因此,在我的心中,中秋節,只是讓我更加想念爸爸媽媽的日子。

最後,在湘江邊,我抬頭仰望天空,只見深邃的夜空中,掛着一輪圓月,周圍有幾絲白雲在漂移,月兒發出淡淡的白光。朦朧的月色投下神祕的影子,在水面上撒開浮動不定的銀輝,好似銀魚兒在那裏跳動。整個湖面象一面開闊的明鏡,象一塊無暇的白玉,象一條綴滿寶石的長綢帶,風一吹,波光粼粼。我撿起一塊石頭投進小河,頓時激起了層層漣漪,逐漸擴大擴大……水中的月亮也隨着波紋變得支離破碎,搖晃着,搖晃着……20xx年的中秋節就這樣離去了。

中秋佳節的作文8

中秋佳節,月色撩人。

吃過美味的月餅,話過有趣的家事。父母已經慢慢醉入了甜蜜的夢鄉,庭院內外顯得一片靜謐,只有那架葡萄藤上層疊的葉片被清風驚擾的嘩嘩聲。

月色如水,靜靜的鋪在庭院內、山村之間。

夜,遁去了塵世的喧囂,給山村帶來一份難得的寧靜與和諧,而我卻滿心興奮,失眠了。

驀地,一抹月光款款的、悄無聲息的溜了進來,出現在牀前的書桌前。頓時,整個房間都明亮了起來。

我是喜愛月的,對中秋之月尤是摯愛。於是我重新穿好衣服,尋覓着美妙的月光。

開了門,穿過小路,不遠處就是野外。這時整個月便呈現在我的眼前了。八月十五的月是旖旎的,純潔的,帶着款款的深情,灑落一地的清輝。

秋夜,月華如水。遠處黑黝黝的山脊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輪廓,越發顯得很突出,溪流是歡快還是悲傷,誰也説不清,只是它千百年的就是這樣流淌着,從來沒有改變過,或許這就是它的初衷吧。

從容的涉河,坐在河中央的巖石上。我仰頭尋找我痴迷的月光。柔柔的、温潤地、不帶有任何的紛紜,不帶有任何的蕪雜。

只是一縷清輝,只是一份寧謐,這樣就已經足夠了。能在這樣的夜裏,尋找到一個如此的境界,我已經心滿意足了,無需再滿世界的尋找安靜。

天上的明月,是那麼的圓,那麼的亮。此時此刻,我想:天上的嫦娥姐姐,現在一定很後悔當初偷吃仙丹,造成了了不可原諒的錯誤;再説吳剛,他因天條被罰去砍那永遠不可能砍斷的桂花樹;還有那嫦娥姐姐身邊的小玉兔,它成天不是採藥,就是搗藥……

我真想借大雁的翅膀飛去廣寒宮,去安慰那傷心的嫦娥姐姐,去幫一幫永遠也砍不完的桂花樹的吳剛,去摸一摸那勤勞的小白兔。

我又想到了遠方的姥姥,她年紀大了,身體也不是很好…。想到這,我想起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詩句。

但願美好的感情長留人間,雖然遠隔千里夜,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

中秋佳節的作文9

我知道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度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中秋節。它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

“中秋節到了!中秋節到了!”,我和表姐歡呼着雀躍着,看着美味可口的龍蝦、螃蟹、豆芽、熱帶魚、雪碧、花菜、雞翅直流口水。迫不及待的坐在椅子上等着食物的到來。

“哇!食物好豐盛哦!”我笑彎了嘴角。

“來,大家一起幹杯!”

“姑姑、奶奶,我要喝雪碧!吃花菜和雞翅!”表妹説。

“來來來,大家在一起多麼好,為了我們的中秋,乾杯!”媽媽喜氣洋洋地説。

屋子裏熱鬧極了,大家七嘴八舌地搶着説。

好吃好吃!我這邊吃螃蟹,那邊喝可樂,忙都忙不過來了!

吃罷晚飯,爸爸媽媽帶我去外面看花燈。一出門,就下起小雨來了,我心想,糟了,這下別想着看月亮了。

我們來到了廣場,哇,到處都是花燈,人山人海,好熱鬧啊。小孩子牽着媽媽的手,在花燈前久久徘徊,捨不得離去。旋轉木馬那邊,傳來了一陣又一陣的歡笑聲。孔明燈一個個被放到了天上,帶着人們的祝願,飛往那月宮去了。爸爸拿出兩元錢,用飛鏢投氣球,還獎了一個棒棒糖,把我樂壞了。

回來的路上,我們去超市買了好多零食,坐在爸爸的車後,我抬頭望天,竟然看到了一輪圓圓的明月,在雲層裏羞答答地露出臉來。我興奮滴喊:“爸爸,月亮出來了,月亮出來了。”爸爸抬頭一看,也高興地嚷起來。

於是我一路唱着歌“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回家了。

中秋,中秋,我愛你!讓我們一家人樂融融,笑哈哈!

中秋佳節的作文10

今天是中秋節。上午起牀後發現外面秋高氣爽。我心想,真是一個適合賞月的好天氣。

中午時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超市買月餅、水果和零食,晚上我們要和爺爺奶奶一起過一個愉快的中秋佳節。我想:有了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地聚在一起,今晚的月色肯定會更加迷人的。

夜幕降臨,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爺爺奶奶家。到了奶奶家發現伯父、嬸嬸和妹妹都已經到了奶奶家了,我心裏可高興了。爸爸特意下廚為我們準備了豐富的晚餐。雞,鴨,魚,肉,應有盡有。貪吃的我和妹妹一看見菜上了桌,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説是想試試味道,周圍的長輩們看着我們倆那急切的模樣,都開心地笑了。

我一邊喝着杯中的飲料一邊聽爺爺講那傳説中的故事。最熟悉的就是嫦娥奔月了:嫦娥為了不讓壞人逢蒙偷吃不老仙丹,毅然吃下了仙丹,飛奔到了月宮,從此開始了她寂寞的生活。整天和一隻玉兔、一棵桂樹相依為命。多可憐啊!我多麼想到月宮裏陪嫦娥聊聊天、逗逗小玉兔、安慰安慰伐桂的吳剛……

月亮升起來了。幾顆星星眨着懶散的眼睛擁抱着明月。明月似乎想讓自己更美,在這美好的日子裏精心打扮了一番。咦?月亮上怎有依稀的背影?仔細一看,原來是吳剛叔叔在奮力地砍桂樹,桂花撒落一地,一定很香哦!玉兔在那蹦來蹦去,可它的主人呢?哦,也許就像爺爺説的那樣,嫦娥在今天和后羿難得一聚,正互訴衷腸呢!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夜已深了,我們只好在皎潔的月光下戀戀不捨地回家了。

今年的中秋節真令我難忘!

中秋佳節的作文11

中秋佳節,也許是帶有中華烙印最深的節日,從古自今,它帶給人們無限的夢想。而且,也因為這個節日顯的格外迷人而神祕,温馨而浪漫。

曾有一段時間爸爸在外省工作,很少回家。思念親人的時光是最難熬的,特別是在中秋賞月的時間。

那時,坐在陽台賞月,看着人家一家笑聲不斷。我的心裏卻空蕩蕩的,總放不下遠在他鄉的爸爸,我只是呆呆的看着月亮,只見月亮被霧遮住了一個角,給人一種神祕感,一種遺憾,彷彿讓人感覺深不可測。夜空中的月是圓的,我心中的月卻是缺的,一股失落感湧上心頭。此時不禁想到了蘇軾的詩句“明月幾時有”那一刻,我更深一沉的體會到詩的憂傷,發現蘇軾的心情和我的是多麼的相似。大大的圓盤上只剩下最後一快月餅了,那是留給爸爸的。而那香甜的月餅已不在讓我感到幸福,最大的幸福莫過於親人團聚。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共在月圓之下,即使遠離千里也算是另一種團聚吧!我總是這樣安慰自己。也就在這種孤獨中,我學會獨自承受寂寞。

思念的日子終究會過去,爸爸終於不再外省工作了。那一端特殊的經歷,成為我人生的一段美好回憶。

如今,同是中秋節,同聚在陽台,不同是,一是全家團聚。品着甜甜的月餅賞月,看着家人平安無事,那一刻我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靜靜的欣賞着夜空中的月亮,霧已經不見了,一輪又圓又亮的明月展現在我的眼前,天空的月亮是圓的,我心中的月亮也是圓的。望着這大大的圓月,我禁悟出了人生的道理:人生如月,有圓有缺,不可能一帆風順,該學會承受,學會能耐,像月一樣,釋然陰晴圓缺,笑對悲歡離合。

中秋佳節的作文12

中秋節,作為中國第二重要節日,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每年中秋節要吃月餅、賞月等習俗,人們忙得不亦樂乎。我可樂了,我最喜歡中秋節時賞月。

傍晚,我早早地吃完了晚飯,搬了一張椅子,坐在家門口賞月。不一會兒,月亮羞羞答答地爬上來,溶溶的月光灑滿了大地。我大喊道:“月亮出來了!月亮出來了!”許多人彷彿有千里耳,聽到了我的叫聲,趕緊把頭抬起來,看着浩浩蕩蕩的天空中,那一輪玉盤似的月亮。

清冷的夜空中,玉盤似的月亮穿過層層雲霧,露出晶瑩嫵媚的圓臉,笑着浮游到天空中。乳白色的月光,輕紗一般灑落下來,把山河村莊映得瑩瑩發亮,皎潔的月光又如清泉流水一樣灑遍了人間。

忽然,月亮被一層薄薄的霧氣籠罩了起來,朦朦朧朧的,像一個頑皮的小孩正在和白茫茫的大地捉迷藏。過了一會兒,月亮又從那層薄薄的霧氣中鑽了出來。

看着銀鈎似的明月,肯定有許多漂泊他鄉的遊子看着月亮,思念家鄉,真是“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自古以來,許多詩人以明月來寄託自己的思想之情,如果在這個寧靜、安謐的夜晚,那些遠在他鄉的華僑們能回到故鄉,那這個中秋的夜晚將多麼美好,多麼快樂呀!看着這美麗的明月,我不經被她陶醉了。

媽媽拿着桃山奶黃味的月餅走到我旁邊,用手敲了一下我的頭,我喊道:“哎呀!”媽媽説:“幹嘛呢,坐在這傻傻呆的,來,把這個月餅拿去。”我接過媽媽手中的月餅,邊吃邊賞月。我問媽媽:“媽媽,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呢?”媽媽嚴肅地回答我:“據説,在……”

聽着中秋節的由來,吃着好吃的月餅,看着圓圓的月亮,這個中秋節過得可真快樂,我喜歡這個中秋節,這個快樂的節日。

中秋佳節的作文13

中秋節是一段悽慘悠遠的不老傳説。當燈火萬家照亮了孤寂的星空,圓月高懸,月光運轉,中秋節到。

仍是一樣的中秋節,歡歌笑語在每家每户間來回穿梭,但於我家來講,20xx年的中秋節同以往又有一絲不一樣。我的父親仍未和大家歡度這一團圓的日子,相隔千里的間距,大家只有根據那窄小的顯示屏來思念彼此之間。

今年中秋節的夜,月朗星稀,潔白的月光不但點亮團圓的燈光,也照亮了孤單的人的心室,照亮分離出來人的思念。我與媽媽站在陽台上,找尋着今夜的一輪明月,好像是由於爸爸大家凝望的是同一輪明月,找尋的心也更為急切。仍是那輪潔白的明月伴着中秋節,如全透明的小露珠揮筆那潔亮白玉盤,洪亮着恬淡的悽慘。它欣然地掛在深藍色的天慕上,一會兒光亮明朗;一會兒凝結成遠處的一點光亮,若隱若現漫長,像背井離鄉漂泊異鄉懂憬團圓,回家的日子無望;一會兒躲到飄渺的雲彩後,獨自一人茫然若失,好像異國他鄉的大家躲在悽慘的月色下,獨自一人留有的無音淚水。

靜靜地矗立在哪一角月色下,孤寂的蒼穹落滿不絕的思念。不知當初蘇東坡大酒醉,那一聲“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不是描繪瞭如此愛意,圓月拆兩截,寄託彼此身畔,人生難得少有完滿。今晚之後,月亮一直殘缺不全,人生一直缺憾。”水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誦讀了痴情的中秋節,一如既往地垂青,天崖兩隔地漫漫盼望,都匯於高冷的月色當中。”今晚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哪家?“不管大家置身何處,大家凝望的是同一輪滿月,淋浴着同一縷月光,不知父親是不是與我一樣,立在星空下,用明月遙寄思念?

我想起以前的中秋佳節,我們一家人吃着月餅,看見中秋節晚會,那漫漫長路中秋之夜也未曾高冷而灰暗。夜已深,夏夜的冷要我轉過神來,團圓是每一個人的芥蒂,也是中秋節的結,中秋節牽住不一樣人的情絲,結為獨一無二的中秋節結。

中秋佳節,中秋節結。

中秋佳節的作文14

中秋,是一個温馨的節日。舉杯邀月,無論是全家團圓還是漂泊異鄉,中秋總會勾起大家心底最深處的思念。

中秋又是一個詩情畫意的節日,滿月、美酒、夜光杯……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其中,留下百世流芳的詩篇。

童年的記憶中,中秋有如此動聽的歌謠:“中秋節月兒明,我為爺爺打月餅,月餅圓圓甜又香,一塊月餅一片情。”

中秋,是為所有企盼團圓的人編織的一個甜蜜藉口,再如何忙,中秋節也該回家看看。與家人團團圍坐,暢敍親情。

中秋,是在你忙碌的心裏,裝進你最喜歡的人,浸潤你的眼、牽動你的情,藏在你心底最為温順的那一部分記憶。

自古以來,對月當空,把酒言歡,清冽明朗、婉約秀麗的中秋圓月,收穫了多少詩情畫意、多少幸福美滿,多少羅曼蒂克的浪漫際遇也隨之發生。蘇東坡的“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之句已成流傳不朽的千古絕唱,在中秋節大家吃月餅之時被每每提及。

現在,年代變了,日子可以每天像節日一樣。有着中國千載文化積澱的中秋,也在不經意間被繁忙的都市人忽視掉了。不放假的中秋節,忙碌的工作佔據了回家團圓的日子,大多數人對中秋的感覺只剩下吃塊月餅那樣容易。月餅在經過現代工藝的不斷改良,口味也層出不窮,有甜味、鹹味、鹹甜味;從餡心講,有豆沙、冰糖、芝麻、蛋黃、火腿、鮑魚……

在這個PK無處不在的年代,現代人對傳統中秋節的熱情遠遠不及後來的聖誕和情人節,中秋節好像也面臨被PK的尷尬境地。但不管月餅花樣如何變化,大家生活觀念怎麼樣改變,畢竟這小小的月餅還是傳承了中華文化的千載古韻,還是每年家人團圓之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

所以,無論是傳統還是現代、土還是洋、我們的還是舶來的,對大家來講,節日的意義並不在節日本身,而是更着重節日所帶來的快樂與温情。為此,別把中秋不當節,珍惜每個身邊的人,珍惜每個有情有愛的日子,讓中秋也歷久彌新。

中秋佳節的作文15

遠處的樹林,近處的房屋,面前的花草全被一層輕紗般的薄霧籠罩,好一輪如夢如幻的中秋月!習習的涼風透着桂花淡淡的香氣,隨風搖曳的葡萄架下坐着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在這樣祥和的中秋之夜,我們在討論一個共同的話題:過中秋,話團圓。

奶奶説她小時候過中秋節,人們會用秋收的第一份糧食:毛豆、花生、玉米、紅棗,等農產品作為貢品擺滿庭院的小桌,每一份果實都透着成熟的清香令人垂涎欲滴,人們用自己豐碩的成果和虔誠的心一起供奉中秋的明月。那時沒有月餅,老人們會用麪粉做出一種叫鍋盔的食物來象徵團圓。吃過中秋晚飯,全家人圍着桌子坐一個圈談論着,説笑着享受大自然給人們的恩賜,那時的奶奶總會依偎在大人的懷裏數星星,數呀數呀,數着數着就睡着了

媽媽告訴我:她那時候過中秋節和過年差不多,去商店買月餅、西瓜、碭山梨等,一家人一起賞月,吃月餅,其樂融融,媽媽小時候對嫦娥奔月的故事很着迷。每次聽完總愛遙望明月,痴痴地想:這麼長時間過去了,嫦娥姐姐在幹什麼呢?姥姥還告訴媽媽月亮圓缺是有天狗吃月亮,到每月十五,天狗吃飽了把月亮吐出來了。這是真的嗎?媽媽小時候腦子裏有説不盡的為什麼。

現在的我喜歡在中秋節的夜晚和全家一起來到郊外賞月、吃月餅、賞桂花、我們還會時不時地吟幾句詩詞來抒懷: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認為,從祖孫三代的中秋故事上。可以看出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境界都發生了變化,唯一不變的是中華五千年積澱的文明。

今天我由衷的祝願天下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標籤: 中秋佳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zhongqiuzuowen/0z9x7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