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元宵節作文 >

【實用】正月十五作文彙總五篇

【實用】正月十五作文彙總五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正月十五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正月十五作文彙總五篇

正月十五作文 篇1

今天開學的時間就是元宵節,這讓我心情有點複雜,因為平常的元宵節都是可以很熱鬧的,不知道今天會是怎樣的。

剛進校園,本以為會很冷清的校園原來也會這麼熱鬧,我就被元宵節的氣氛深深地吸引了。大廳裏,掛着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紅燈籠。再往近處一瞧,燈籠上都貼着有趣的'字謎。其中有一個謎語是這樣的“剛剛惹惱了他(打一成語)”我看了一頭霧水,翻開答案一看,原來是“才——氣過人”,頓時我愣住了,恍然大悟。

班級內,同學們正在進行一場龍爭虎鬥的猜謎大會。比賽開始了,只見明星為我們説了一條燈謎“有個字只有四筆,無橫無豎無折勾,皇上見了要跪拜,聖上見了要作揖(打一字)”這一謎面一出來,我激動地在心裏默唸:是“父”字,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飛快地奔到黑板前,寫下了一個大大的“父”字,我心裏默默地想着:這下肯定對了,OH耶!剛寫完,同學們對我點了點頭,我的心情也更上一層樓,公佈正確答案後,大家都向我投來了仰慕之情,我心裏美滋滋的。

放學回到家,我聞着香味跑進廚房,只見一個個小元宵緩緩地下沉,過了幾分鐘,元宵寶寶們陸續浮上水面。大勺子一撈,小巧玲瓏的元宵真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我情不自禁地撈了一勺,吃了起來,軟糯香甜,好吃極了!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依偎在沙發上,共同觀看元宵晚會,甜甜蜜蜜的,可能這就是一種温馨、簡單的愛吧!

正月十五作文 篇2

我家住在長江邊上的湖北武漢,這裏是千湖之省,氣候潮濕,屬於典型的南方城市。由於我姥姥是天津人,自幼生活在北方,所以家裏一直保留着許多北方人的生活習慣。只要是我嘴饞了,姥姥就像變魔術一樣,烙大餅、包餃子、小葱蘸醬、貼餑餑熬小魚等美食便一一呈現在我眼前。如果要説更具趣味性與參與度的美食,那一定是一年一度全家老小齊上陣的“正月十五蒸花饃”了。

傳統花饃的造型很多,有以元寶、麥垛、壽桃為代表的吉慶系列;有以豬、兔、老鼠、刺蝟為代表的動物系列;有以花卉魚蟲為代表的自然系列……從我記事起,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一家人總是歡歡喜喜地聚在一起,發麪、揉麪、制豆餡,準備紅棗、芝麻、綠豆、紅豆等各色小豆裝飾,清洗剪刀、梳子、筷子、牙籤等簡單工具,經過一番捏、揉、揪、挑、壓、搓、撥、按,製作出各式粗獷生動、內涵豐富的花饃,那氣氛比過年還熱鬧。

我們家的“大師”自然是姥姥,她會做很多傳統造型,一小團面到了她的手上,變得特別聽話,一揉二捏三掐,談笑間栩栩如生的花饃就誕生了,動作乾淨利落、一氣呵成。我的媽媽是“王二廚”,自幼言傳身教,也有一番不俗的手藝。我是“崔三廚”,為了不讓我搗亂,麪糰曾是我最熟悉的玩伴,白色的面玩成黑色,無論我做出的是什麼,都能得到長輩們的讚許。經過多次練習,現在我也能做出“刺蝟”和“白兔”兩種動物了。先取一塊揉得光滑的麪糰,包入豆餡,封口後搓成水滴狀。在尖的一端用剪刀橫着剪一下,銜上一小片紅棗片,當作“刺蝟”的嘴,嘴的後面淺淺地扎兩個小洞按上兩顆綠豆,當作眼睛。再在“刺蝟”的背部剪出一排排有規律的小刺,一隻可愛的“小刺蝟”就完成了。“兔子”的做法也比較類似,包入豆餡後搓成一頭大、一頭小的.形狀。在小的那頭,用剪刀呈八字型大大地剪兩下,剪出兩隻長長的“兔耳朵”,但一定注意不要剪得過深,露出豆餡,影響下一步的蒸制。在“兔臉上”貼上兩顆紅豆當眼睛,貼上三粒芝麻做成三瓣嘴,在“兔子”的身後掐個尖當“兔子”的短尾巴,是不是很有趣呢?

我家常做的花饃還有元寶、麥垛、壽桃、老鼠、豬頭、花卉、雙魚等好幾種,再把它們組合成“玉兔拜壽”“刺蝟馱元寶”“小豬拱麥垛”“雙魚躍龍門”等妙趣橫生的“故事場景”,最後上鍋蒸制。正月十五的晚上,姥姥常常把蒸好的“刺蝟”放在窗台上,不帶元寶的頭朝外,去外邊找福氣;帶元寶的頭朝裏,往家送元寶。我饒有興趣地問她:“誰教您的?”姥姥笑眯眯地回答:“不用教,我小時候,我媽媽,也就是你的太姥姥就是這樣做的。蒸花饃預示着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代表着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它是我們共同的心願。”往年,我都會把蒸好的花饃分給左鄰右舍的小夥伴們,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只能在微信羣裏和大家分享熱氣騰騰的各式花饃了,希望我們每一個家庭都能平安幸福……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一把剪刀、一團白麪,一代代人口傳心授,讓代表着中華傳統文化的花饃技藝源遠流長。以手為筆、以面為墨,花饃在我們的手中一代代地傳承下去,它被賦予了生命的活力,代表着深刻的寓意,成為我們寄予希望和祝福的美好事物——傳承民族文化,共創美好生活!

正月十五作文 篇3

夜未央,燈火闌珊訴寒涼。寒風誰思量。此山不解此水語,此水似懂霓虹光。幾載煙雨幾許風霜,歲月只顧自流長。淡淡模樣,波光影裏暗盪漾,遠去,還有繞指香、纏耳樂。

——題記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曾這樣形容元宵夜:“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正月十五,元宵佳節,雖然如今的傳統節日大不如從前隆重,但傳統習俗依舊在。即使沒有東風夜放花千樹,也有一夜魚龍舞,熱鬧非凡,曾經只能看到紅紅火火,現在更能看到五彩繽紛。

千年之前的元宵,辛棄疾曾在燈火輝煌處眾裏尋她千百度,卻驀然回首時看見在燈火闌珊處的她。光陰似箭,如今辛棄疾不再,詩中的她亦不再,一世長安,終究沒入歲月紅塵

西津古渡畔,華燈初上,夕陽隱去了光輝,燈火映亮了長江。夜幕垂臨,不聞靜寂,卻聽得熙熙攘攘。腳下青磚,穿梭千年,通向未來,亦通向歷史過往。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點一盞燈,聽一夜孤笛聲,憶江上風起雲湧,愁煞渡頭人;看就生紅船乘風破浪,濟渡救生。走進待渡亭,渡船已在一百多年前,或是更早的時候離去。在待渡亭中,側耳傾聽,已聽不到江濤拍岸、槳櫓擊水,沒有船工的吆喝、渡江人雜沓的`腳步,也聽不到獨輪車的吱吱呀呀,只有風簌簌掠過樹梢,還有不知從哪座房屋中傳出古琴的音韻,很輕,很美,很悠遠。

花市燈如晝,有老者凝視着大紅燈籠,憶往昔、念故人,奈何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有孩童提着荷花燈,輕輕放在池塘,許下單純的心願。在遊人笑語中,燈火綿延千里,從遠古而來,向未來奔去。

燈,承載着歷史的積澱,寄託着美好的願望,一盞明燈,一曲簫音,漣漪了前世今生的眷戀。

正月十五是元宵,也是月圓之夜。有人家月圓人圓共賞明月,也有遊子孤身一人,唯有祝願千里共嬋娟。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張祜在西津渡停歇,道“一宿行人自可愁”。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説。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吹徹霓裳清路下,嫦娥獨自對芳樽。香榭亭台閣樓宮闕,細雨輕浮波無煙。亭台樓閣,燈火依舊;浮世三千,誰人記得。

正月十五作文 篇4

今年2月22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裏有吃元宵、舞獅子、觀花燈等習俗。其中,吃元宵是一種獨特的小吃,吃起來香甜甜香的,令人齒頰留香。元宵節的由來作文元宵節的由來作文。那麼,你們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嗎,讓我來講給你聽吧!

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是楚昭王回國途中乘船在長江時,看見江面上漂着幾個浮物,顏色是白的還有一點兒黃,船工撈起來獻給了楚昭王。昭王在吃的.時候發現裏面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鮮美。回國後,昭王命令人以山楂為瓤,仿製給臣民食用,以慶祝家國團圓。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後代相沿成習。

如今,北方人稱其為元宵,在南方確稱“湯圓。這些與“團圓“音近,取團圓之意,又逢十五月圓之夜,象徵着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用此來思念離別的新人。

正月十五作文 篇5

正月十五的晚上,夜幕降臨,我們一家一邊有説有笑的圍着飯桌吃飯,一邊看元宵晚會。突然,窗外響起了“砰”的一聲,兩秒鐘後,窗户被光亮映紅了,我見狀後,立馬丟下飯碗,跑到了陽台上。

站在陽台上,只見一團團小火球像離弦的箭,使勁地竄上去,緊接着炸開,就像魔術師似的變出一朵朵五彩繽紛的火花。火花落下去的時候會有一條長長的煙,就像一條白色的帶子。

這些火花真美啊!它們既像黑布上開放的'花朵,又像正在閃爍的星星,五光十色,絢爛奪目。

緊接着,這些火花接二連三的綻放,如同正在參加選美比賽。你瞧,有點煙花像一條噴火的長龍,在空中飛舞;有的像金光閃閃的瀑布,掛在天上;有的像不停旋轉的陀螺,升起一團團的煙霧......我目不轉睛的看着。看完了這個又看那個,生怕看少了一個。

就在這時候,爸爸拿着一大把花炮,我拿出了其中的一個名叫“摩天輪”的花炮,用打火機點燃,然後一扔,炮就噴出了五彩的火星,它一邊噴着火星,一邊旋轉着,我和小夥伴們開心極了,圍着正旋轉的炮蹦啊、跳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yuanxiaozuowen/zrxp9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