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元宵節作文 >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通用34篇)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通用34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通用3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通用34篇)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1

每逢正月十五,媽媽總會給全家每人煮一大碗熱氣騰騰香噴噴的元宵。吃着那甜蜜的人間美味——元宵。

元宵是春節裏傳統小吃,又叫湯圓。因地域不同叫法不盡相同北方叫元宵,是將糖餡放入笸筐籮中不斷滾搖使糯米粉逐漸包裏在糖餡外製作而成。而南方叫湯圓,是用上好的糯米和成麪糰"再捏入各種口味餡料的方法制作而成。

我吃着元宵 有所思:元宵圓圓的大大的,滿身雪白,裏面湯汁液香甜可口有芝麻、花生、紅糖、肉餡等等。再加上勁道糯米米粉做成元宵外衣,跟俱各地不同風俗、不同的風格可以變換做出不同的口味。由於元宵白白胖胖元元的,所以稱它"湯圓"。

咬一口元宵,先品嚐到勁道的糯米清香,再漫漫地品嚐到甘甜歉入心間芝麻的香、花生的淳、紅糖的甘甜、肉餡的酥軟、等等各種口味。吃着這人間美味元宵不禁讓我想起元宵是麼來的!

元宵節象徵閤家團圓,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閤家幸福,團團圓圓!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2

中華的傳統計節日可真多啊!有春節守歲,拜年,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吃湯圓……

其中我最喜歡元宵節,因為元宵節可以吃到美味的湯圓。我就來講湯圓的做法吧!

首先準備糯米粉,水和炒熟的花生,白砂糖、黑芝麻合在一起的餡,再把糯米粉放進盆子裏,加上適量的水,然後交糯米粉揉成乾濕合適的麪糰,接着把糯米糰扯下一小搓,做成一個凹坑,把餡放入凹坑中包起來,再揉成圓球。這樣一個湯圓就做好了。上面這些步驟,看似簡單,可我做起來的時候笨手笨腳的,糯米糰一會兒成了“稀飯”,一會兒成了“乾飯”,等一包糯米粉全部用完的時候,不軟不硬,不幹不濕的糯米糰才做好。而我的褲子早已經變成了白大褲,奶奶看了哈哈大笑起來,我們全家都樂了。接着把糯米糰掰開成一小塊,一小塊,並把它搓成一顆顆“珍珠”,然後我把它們放在“白玉盤”上。我迫不及待地把這一盤“珍珠”端進廚房裏開煮了。不一會兒,“珍珠”出鍋了。

我把湯圓端給奶奶,爸爸媽媽吃,他們連連誇好説“這湯圓很Q,很好吃。”我聽了心裏美滋滋的。

怎麼樣!這樣的元宵節很有意思吧!心動不如馬上行動,你也來試試吧!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3

農曆正月十五,我們這兒家家户户都要吃湯圓,鬧元宵,看燈會。

下午,奶奶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到了一隻凳子上,叫我幫助她去拿住臉盆的邊沿,不讓臉盆動。我答應了一聲,就幫奶奶把臉盆扶住了。然後,奶奶就拿來了一碗開水倒進了臉盆裏,接着,她用雙手用力地和起來。米粉很快就被奶奶和成了一團,臉盆邊上的乾粉還有許多,奶奶叫我再去拿一點水來倒進臉盆裏有乾粉的地方。她拿起和成的粉團往放有水和乾粉的地方和了起來。不一會兒,奶奶就把一個粉團和好了。她還把臉盆邊上的粉都沾在了粉團上面,再和了一下。

現在,大功告成,就等做湯圓了。

湯圓包好了,老師把湯圓放進鍋裏煮。白白的湯圓漂在水面像在游泳。湯圓煮好了香氣飄滿了教室,饞得我們直流口水,我們吃着自已做的湯圓,甜在嘴裏,美在心裏。

包湯圓真有趣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4

今天是元宵節,家家户户都有吃湯圓的習俗,我們家也不例外,這不,前天晚上我就讓媽媽去超市買了袋很有名氣的湯圓。

今天一起來,我就吵着讓媽媽下湯圓給我吃。下湯圓的5分鐘時間裏,我卻感覺像5年,不一會問媽媽啥時好,媽媽總説,再等一會!我等啊等,終於,美味的湯圓出鍋啦。我忙用筷子拿起一個就往嘴裏塞,“呀,燙死了燙死了!”我邊用手扇着舌頭邊痛苦地説。媽媽看着我那狼狽相,忍不住笑了。説:“你看看你,吃個湯圓,用得着這麼急麼。又沒人跟你搶。慢慢吃,心急吃不了熱湯圓!”我嘿嘿地傻笑着,説:“知道了。”

我吹了吹湯圓,先放到嘴裏用舌頭嚐嚐還燙不燙?不燙了,我才把湯圓送進嘴裏咀嚼,哇,那味道真叫一個香,簡直是人間美味啊!我再仔細地觀察了這些湯圓。圓圓的,白白的,從外面能隱約看見裏面的黑芝麻餡。一個個湯圓黏在一起,像白色的小精靈。可愛極了!我又拿起一個,輕輕一咬,裏面的餡流露出來,湯圓很甜,不僅甜在了嘴裏,還甜到了我們的心裏……

美美的飽餐了一頓,似乎還意猶未盡。元宵節裏吃湯圓,一聞到香氣誰都想嘗一嘗。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5

我問外公:“為什麼元宵節要吃湯圓?”

外公説:“要團團圓圓呀。”

這麼簡單?我自己上百度搜索了,——原來是這樣:

因為元宵節這天定在正月十五,是陰曆年的第一個月圓的日子,元宵的形狀是圓形,又含着一個“圓”字的同音字,象徵着團圓、美滿、吉祥、和睦的家庭,所以人們多取其意,要吃湯圓。

元宵節有好多傳説,最著名的就是: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她長年在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劫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作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便形成了元宵節。

我很喜歡吃湯圓,尤其是芝麻湯圓,輕輕地咬一口,裏面的餡子立即流了出來,糯糯的甜甜的香香的。小的湯圓我可以吃好幾個,大的湯圓我只能吃一個就飽了。

特別要記住:今天我吃了兩次湯圓,中午在奶奶家吃了兩個,晚上在飯店裏吃了兩個,味道都不錯。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6

今天是元宵節,一早起來,我和大大去明湖超市買湯圓。我看到湯圓在冰箱裏,用一個個盆子裝着,上面有一卷袋子,還有一個勺子。我撕了個袋子放進裏面,用勺子把湯圓裝進袋子,每次裝5個。有3種湯圓,有白芝麻的,黑芝麻的,綠茶的,像一個個石頭,硬硬的。我裝了半袋,去稱稱多少斤,阿姨用膠布把袋子口包好了,還貼了個小標籤。我發現不夠,袋子不能打開再裝了,才一斤多,要吃兩斤才夠,我只好拿個袋子再裝。裝了一斤多,是0.556千克,第一次0.57千克,我拿去交錢。我不知是哪個位置,後來找到了,在櫃枱前面,阿姨用機器一照,共15.9元。我拿出錢數了數,零錢不夠,把一張20元給阿姨,阿姨沒辦法找錢,叫我多把1塊給她,她找了5.1元。大大説我買東西經常不用零錢,我一張張數太慢了,大大罵我,我生氣了。

回到家裏,我把湯圓倒進鍋裏蒸熱,2分鐘後湯圓浮上來了。我用大網勺把它們裝進3個碗,有紫,有白,有綠,然後關火,上次吃湯圓的人是慧靜雅213,她在國成買的,我吃湯圓開始時很甜,後來感覺有點嘔,大大叫我不要了,我還是吃,因為很珍貴。其它時間也可以吃湯圓,沒用手機照下來,以後要照。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7

每到元宵節,我們家鄉都要吃湯圓,象徵着家家户户團圓幸福。

家鄉湯圓是用水磨的糯米做的,搓得圓滾滾的,柔柔的,大的有乒乓球那麼大。

剛搓好的湯圓雪白雪白的,像一隻只小雪球。水一開再把湯圓倒進鍋裏,一會兒湯圓就浮起來了。這時就可以吃了,熟了的湯圓顏色變了樣,晶瑩透亮,有點帶褐色,裹在裏面的豬油。芝麻玫瑰。白糖餡隱約可見,個兒也比原來大多了。湯圓又香又甜,揭開鍋蓋,很遠就能聞到一股撲鼻的香味。聞到這種味道時,誰都會饞涎欲滴的!

用筷子把湯圓夾到嘴裏,只要用牙齒一碰,甜甜的。香噴噴的餡兒就會流出來。湯圓真會透人心呀!如果你沒經驗,使勁咬一口,這香甜的餡兒就會像一股噴泉,噴射出來,你的嘴角外也會沾滿烏黑髮亮的餡油,還會濺在你的臉上,衣服上,這時你的舌頭一定會感到燙焦似的發疼。

每年元宵節,家家户户都吃湯圓,湯圓的味道甜甜的,意味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它也象徵着在外地打工的人吃上湯圓就想起家鄉。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吃了湯圓好團圓。”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風俗習慣。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8

媽媽買回了很多湯圓,有白色的,也有黑灰色的,剛買回來的湯圓是冰冰涼涼的。媽媽把湯圓放進鍋裏,湯圓在水裏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音。

一會兒湯圓就煮熟了,冒着熱騰騰的氣,我迫不及待地衝進廚房,拿起筷子就夾湯圓,湯圓太滑了,一下子就掉進了碗裏,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它夾了起來,剛放進嘴裏,舌頭就麻了,太燙了!我用力地吹着湯圓,可是還不涼,媽媽笑着對我説:“把湯圓夾開,這樣就涼得快了!”還給我做了個示範,湯圓果真很快就涼了。

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用勺子按湯圓,可是湯圓一點也不聽話,一按它,它就到處跑,像一隻淘氣的小兔子,最後我終於把它征服了,我一下就把湯圓塞進了嘴裏,可真甜呀,嚼了嚼也很香,而且越嚼越香,真好吃呀!我一口氣把湯圓都吃完了,我的小肚皮都像湯圓了。摸着圓鼓鼓的肚子,回味着湯圓的美味,我真想再吃一回呀!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9

因為元宵節是星期一,所以爸爸、媽媽就提前帶我到水街去看花燈,這次燈會的主題是:盛世中華、和諧鹽城。

晚上7點多鐘我們打的到了水街附近,那兒人山人海,還沒到水街站台,交警就不給往前開了,我們只好下車步行。走了好遠才到了售票處,一看傻了眼,那排了五、六條長長的隊,都在等着買票,還好老爸機靈三下五除二就買到了3張票,我激動地抱住了老爸的臉親了又親。

進了水街,我好像身處燈的海洋裏,水街處處都是喜洋洋的燈籠和彩燈,讓人們提前感受到了元宵節的熱鬧氣氛。我們首先看到了代表鹽城的各個景區——丹頂鶴、麋鹿的燈組,我們繼續向前走又看到了一組龍鳳花燈。隨着人流我們來到了一組代表着地方戲的淮劇燈組面前,看着淮劇燈裏栩栩如生的人物,讓我們立刻有一種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就這樣我們邊走邊看,忘情地徜徉於燈火輝煌之中,不知不覺我們開到了最後一組燈面前:這組

燈生動形象描繪了我們鹽城人過去曬鹽、賣鹽的場面,我立刻為有這樣勤勞勇敢的祖先而感到無比自豪。爸爸説:現在我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也都在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生活。今晚雖然沒吃到元宵,但是我已經提前過了元宵節。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10

今年我在外婆家過年吃湯圓,吃出了新的感受。

那是元宵節晚,我們一家子吃過飯,就圍坐在電視機旁,等着收看元宵晚會。這時,外婆從廚房裏拿出已經準備好的糯米和芝麻,準備包湯圓。我好奇地問:“外婆,為什麼過年都要吃湯圓呢?”外婆神祕地笑着説:“你先幫我包湯圓,包好了我告訴你。”

為了早一點知道結果,我請來哥哥幫忙。在我倆的努力下,我們很快就把湯圓包好了。由於我技術不到家,我做的湯圓,要麼大,要麼小,要麼圓,要麼扁,很不規則。

大約22點,我請外婆快告訴我答案,可外婆還是不慌不忙地一邊拿碗一邊説:“等你吃完了湯圓,你就會懂的,如果你還不明白,那時我再告訴也不遲呀!”我心存凝慮回到客廳。

“快來吃湯圓了。”廚房裏傳來了外婆的聲音,我第一個衝到桌前,看到一碗碗熱汽騰騰的湯圓,饞得口水直流,恨不得一下子全都吃掉。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11

如果你要問我最喜歡什麼節日,我就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是元宵節。去年的元宵節,我記憶猶新。

那一天我是在外婆家過的,我十分得快樂。那一天,我們一家子聚集在一起做湯圓。媽媽做的湯圓特別好。湯圓又白又圓,看起來使人垂涎欲滴。湯圓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媽媽告訴我,原來它長得圓圓的,又有湯,所以叫湯圓。現在,我們可以開始吃湯圓了,我最喜歡吃豆沙餡的湯圓,吃起來甜甜的,粘粘的味道好極了。我一吃就吃了十幾個。湯圓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團團圓圓的。這一天有意思吧!

吃完飯,我們就回家去了。在家裏的路上,我看見一羣幼兒園的小朋友,提着一隻只各式各樣的小燈籠,排着整齊的隊伍在遊街,小燈籠的燈光將大地照的亮極了,將大街照得光芒四射。

雖然元宵節過去了,但那美好的回憶仍久久盪漾在我心中。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12

今天,我在市場看到了一個賣元宵的店鋪,他們門前的大桌子上擺着幾盤做好的元宵,有花生餡、核桃餡、黑芝麻餡、玫瑰餡、葡萄餡等等,看起來又圓又白非常新鮮。我還看到了做元宵的過程,首先取一點餡放在一個竹筐裏,沾點水後,倒上一些糯米粉,不停的滾動竹筐,餡就裹滿了白白的糯米粉,餡已看不見了,又沾了一些水,倒入糯米粉,繼續滾動,元宵像在竹筐裏來回賽跑一樣,滾呀滾呀,元宵變得越來越大,過了一會,又大又圓的元宵就做成了。我們買了剛做好的元宵,我想他一定非常甜、非常好吃。

小小湯圓真奇妙,一個小面球竟然可以包那麼多東西!我很喜歡吃黑芝麻餡兒的,你呢?

雖然我喜歡吃黑芝麻餡兒的湯圓,可是,今天晚上的唯一一個芝麻餡兒的湯圓卻被爸爸吃了!怎可惜,嗚嗚嗚……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13

湯圓雪白雪白的,像一個個小球。熟了的湯圓,顏色變了樣,個兒也比原來大多了。晶瑩透明,帶點褐色,包在裏面的黑芝麻、桂花、玫瑰、豆沙隱約可見。現在可以吃了。不過,我先説一下,吃的時候只要輕輕一咬,裏面的豆沙就會流出來。你要使勁一咬的話,豆沙就會濺得你滿嘴和衣服上都是,你的舌頭也會被燙得發麻。

吃湯圓的風俗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農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這一天叫上元月,這天晚上稱湯圓。自唐朝開始,民間就有湯圓之夜觀燈的風俗。據載,漢文帝劉恆將農曆正月十五正式定為元宵節。現在,元宵節有很多民俗活動,例如舞龍舞獅、放燈觀燈、吃湯圓等。

正月十五前後幾天,街頭巷尾,家家張燈結綵,公共場所還舉行花燈比賽,所以,正月十五又稱燈節。

我想,元宵節又觀花燈,又看焰火,又熱鬧,又有湯圓吃,所以,元宵節一直流傳到今天。人們大概都愛過這個節日吧?至少,我很喜歡過元宵節,也非常喜歡吃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14

今天,是正月十五,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我來到了青銅文化廣場,哪裏有猜燈謎的、有美食一條街、還有幾個酒店免費吃湯圓的活動,那裏是人擠人,排起了長長的隊,於是我和媽媽也排了隊,輪到我們了,我和媽媽一人領了一份,我們吃着又甜又軟的湯圓,心裏面非常的温暖。

到了晚上,這裏人山人海、川流不息,非常的擠。我看到一個舞台,舞台上正在表演着元宵晚會,有很多人在看。

於是,我和媽媽擠了進去,時間像流水一樣快,元宵晚會很快就結束了,突然,我們的後方放起了震聾欲耳的煙花,煙花五彩繽紛,非常的漂亮,有許多的人在攝像,我的爸爸也在攝像,過了十幾分鍾,煙花終於放完了,我們也要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非常的堵,我們用了一個小時才回到了家。這是我在東勝第一次過元宵節,在東勝過元宵節真是太美好了!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15

星期天的大清早,爸爸從菜場一回來就興沖沖地告訴我:“女兒,今天我看到‘滾湯圓’了,真是太神奇了!”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我只聽説過“包湯圓”和“滾雞蛋”,可從沒有見過什麼“滾湯圓”。百聞不如一見,我得親自去見識見識。

順着爸爸指引的方向,我一會兒就來到了“滾湯圓”的攤點,這裏已經被圍得水泄(xiè)不通。我擠進人羣,終於看到了攤位的真面目。攤位分兩個部分,分別是銷售點和製作點。銷售點擺放着六個大盤子,分別插着“豆沙”、“芝麻”、“桂花”等標牌,看來品種還挺多的。兩個工作人員麻利地為顧客裝袋、稱重、收費,忙得不亦(yì)樂乎。我特感興趣的是製作點上“滾湯圓”的忙碌景象。只見一個穿着白大褂(ɡuà)的大師傅首先取出上百個方形的餡兒料放進笊(zhào)籬(lí)中,這是要幹什麼呀?方的餡兒我還是第一次見到,不會把湯圓也做成方的吧?真是太稀奇了。接着,他舀(yǎo)出一大勺濃濃的汁將餡兒淋了個透。然後,迅速將陷兒全部倒進一個盛滿米粉的大盆中,抓住盆邊快速地轉動起來。方塊的餡兒立即穿上了白白的沙衣,隨着每一次的搖動,幾百只湯圓在盆中上下翻飛,就像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最後,方塊的餡兒已經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白白的湯圓,它們挨挨擠擠地撐滿了整個盆子,真是太可愛了!可大師傅還不停手,他又一次將湯圓放入大笊籬,再次澆汁、下盆、轉盆,沒多久,湯圓都變成了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娃娃,終於大功告成了!圍觀的人羣不由得發出了一陣讚歎聲,一個老爺爺情不自禁地説:“真奇特,我活這麼大,還是第一次看到一下子能滾這麼多湯圓,真是三生有幸啊!”

做好的湯圓被倒入了銷售點的盤子中,我迫不及待地掏出10元錢,買了一大包神奇的“滾湯圓”,心滿意足地回家了。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16

今天是元宵節,我非常激動,因為我今天可以吃我最愛吃的湯圓。

到了晚上,媽媽先給我買了一個燈籠,然後到一個飯店和爺爺奶奶、三爸、大伯大媽、姥姥姥爺、爸爸媽媽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等奶奶他們來了之後,大媽給我了一套文房第五寶,我激動的急着往上面寫字,我這幾天迷上了關羽,所以我還寫了關羽的兩個字,我緊接着又開始練,等開飯了。

我就停下吃飯,吃到最後姐姐還送我們一大碗湯圓,我把一小碗湯圓吃了,雖然我們沒有吃元宵,但我們吃湯圓了,寓言着我們今年的生活會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吃完飯我還練了一會兒字,我們就回家了。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17

今天是元宵節,我和奶奶一起包湯圓。

奶奶一邊包湯圓,一邊對我説:“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是因為湯圓含有團團圓圓,吉祥如意的意思。”

包湯圓了!奶奶把糯米粉倒入一個容器裏。邊攪邊加入一杯温水,攪到粘稠的時候,我把奶奶分好的糯米糰,用大拇指把中間給摁出一個窩,然後把奶奶分好的餡放進去,再分封口後搓圓。有兩種餡,豆沙和豬油芝麻餡。為方便分辨,芝麻搓成梨形,豆沙搓成圓形,等水沸騰之後,把湯圓放下去,浮上來的是熟的,幾分鐘後,湯圓出鍋了。

一家人吃着我和奶奶做的湯圓,心理充滿了家裏温馨,團團圓圓的味道。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18

今天是元宵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包湯圓。

首先,我們把糯米粉用開水和成糯米糰,再把芝麻粉、糖和油放在一起攪拌,直到糖融化。再把糯米糰分成一個個小劑子,把買來的芝麻餡放進去,把開口封住,湯圓就做好了。

水開了,媽媽把包好的湯圓倒進沸水裏,過了一會兒,湯圓就浮起來了。媽媽把火關小一些,又煮了一會,湯圓就出鍋了。

我急忙上去咬了一口,燙死了,真可謂是“心急吃不了熱湯圓”啊!這下我有了耐心,用勺子舀起一個湯圓,吹了又吹,才放進嘴裏。湯圓又香又甜!

湯圓代表團團圓圓、吉祥如意的意思。以後,我們全家每年都會在元宵節時親自動手,一起包湯圓,一起吃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19

今天,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當然要吃湯圓的一大早媽媽就去超市購買了幾包湯圓,回來後,先把水煮開再把湯圓放進去,等湯圓全部浮起來以後,再用小火煮一會就可以上鍋了,這樣,美味可口的湯圓就做好了!

現在,我們開始吃湯圓。擺在碗裏的有各種各樣的湯圓,有芝麻味的、花生味和八寶味三種口味。我先吃我最不喜歡持的花生味,我咬開了一個口子,吹了一下,然後把整個都塞進了嘴裏。味道不錯!裏面的黃色醬是甜的,帶着一股濃濃的花生味,花生醬中混淆着大自然的味道,聞一聞,佔據了我整個味覺。花生味道還不錯!

我接着吃最喜歡的芝麻口味,芝麻味的湯圓我一個接一個吃,狼吞虎嚥着,就像三天每吃飯的乞丐一樣。芝麻味的餡裏全是黑色的甜芝麻醬和一些磨碎了的芝麻,聞起來沒什麼特別,只有黑芝麻的味道和田地裏的香草的味道,吃起來甜甜的,吃着吃着我想起了以前奶奶給我做的芝麻,奶奶的芝麻胡口味一流,香甜可口……最後我吃了從沒吃過的八寶味湯圓,以前吃的湯圓都是甜的,而八寶湯圓是獨一無二的四種(色、香、甜、辣)味道俱全。看起來它和其他湯圓沒什麼區別,只是有幾條粉紅色象綵帶一樣包裹着白色的湯圓,非常好看。聞一聞,有芝麻和花生…

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真是名副其實的好吃,芝麻和花生是甜的,核桃和腰果非常脆,葵花籽非常香,松仁和杏仁也很好吃,這幾種材料配起來真是異常好吃,我最喜歡吃裏面的葵花籽,又香又脆加上芝麻、花生的甜,以及松仁和杏仁的清香和一種淡淡的辣,簡直太好吃了!

湯圓的味道真是回味無窮,我下次元宵一定還要吃!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20

正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元宵節。在這一天裏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吃湯圓。因此,湯圓也成了我最愛吃的一種食物。據説湯圓是從古至今的元宵標配,所以吃湯圓也成了習俗。

在元宵節這天外婆是要包湯圓給我們吃的。所以我便去到了外婆家,我一進門,便看見了外婆正在廚房裏包起了湯圓。我看見了,不知怎的,忽然心血來潮,便也加入到其中,包了起來。

記得爸爸説過:“在元宵節這一天吃湯圓象徵着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而且人們將自己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希望寄託在湯圓身上。”

我見外婆先是用開水倒入裝有糯米粉的盆子裏,然後不斷的用力搓面,一直搓到像一大塊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着外婆又用精妙的手法把面搓成了一個寶塔的形狀,然後外婆又從“寶塔”的頂尖上拽下一塊塊小麪糰,從中間掏出一個洞,我見外婆這樣做,也拿起一個小麪糰從中間挖了一個洞,然後再用兩個手相配合着將這個洞越搞越大,最後再把準備好的黑芝麻餡放入洞內,用大拇指和食慢慢捏,接着將洞口封住把封口的湯圓放在手心上,用兩個手柔和地將湯圓搓圓。這樣一個湯圓就完成了。但是我看看自己手上的這個湯圓再和外婆手上的這個比,真是差別太大了,但外婆還是誇獎了我。後來我們將湯圓煮熟,等到湯圓煮熟之後便浮上了鍋面,煮熟後的湯圓個個又大又白,看了之後便叫人嘴饞。大家吃湯圓是都誇我和外婆的手藝好,我吃着湯圓心裏覺得美滋滋。

看着湯圓,我彷彿看到了以後日子的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21

元宵節最有意境的就是那一個個白胖胖,圓溜溜的小湯圓了,咬上一口就會留下滿嘴的香甜可口……

元宵節吃湯圓還有一則傳説故事呢: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個冬天,連續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漢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地正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有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城裏欣起了很大的一場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説:“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燬長安的密使,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説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説:“聽説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起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羣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着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吃,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不過,不管它的由來是怎麼多彩多姿,好吃才是硬道理,哈哈……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22

炮竹聲下,映照的是揚起笑的臉。很久沒有,如此暢懷的開心,如此肆意的快樂。

我過年,我快樂。一道道晨曦劃破夜空;一個個燈籠飛上屋檐;一幅幅對聯貼上牆壁;一件件新衣奔離衣櫃;一聲聲爆竹響徹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飛舞;一陣陣歡呼請出紅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傳――過年啦!當然最温暖人心的便數大年初一的早上那碗熱氣騰騰的湯圓了!據説元宵象徵閤家團圓,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閤家幸福、萬事如意。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一起牀,媽媽便搬來了一碗剛煮好的湯圓。圓溜溜、雪白雪白的湯圓在清水裏翻滾、沉浮,猶如一個個小精靈在追逐嬉戲,宛如喝飽了牛奶的孩子,又像剛洗過澡的嬰兒,又圓又胖,又白又滑,讓人忍不住一口氣把它們吃掉!我拿起勺子搖起一個湯圓,那撲鼻的香味,饞得人直流口水。細看煮熟的湯圓,晶瑩透明,稍帶褐色。

裹在裏面的烏黑的芝麻隱約可以看見。這湯圓就像一顆碩大的白珍珠,只要輕輕一咬,香噴噴,甜滋滋的芝麻就會流出來……我將湯圓放入口中,那嫩滑柔軟的湯圓在口中躥來跳去,一口咬下去,裏面的芝麻就立刻鑽了出來。那比蜜還甜的芝麻和那柔軟如布的湯圓皮一起緩緩吞入肚中,這種味道真是妙不可言,彷彿吐出來的氣也帶來了一絲芝麻的清香。這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讓人怎麼也吃不厭。湯圓既好吃,可愛又有營養,我喜歡湯圓的這種味道,那你呢?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23

今天下午,媽媽拿了一盒糯米粉,放進了臉盆裏。然後,把水也倒了進去。接着,她用雙手用力地和起來,米粉很快就被媽媽和成一團了。

開始動手做湯圓了,我看到媽媽從粉團上面抓了一團粉,用手搓成了一個圓形,然後在中間挖了一個孔,邊挖邊轉,那個孔漸漸變大了,接着,媽媽把剁好的肉放了進去。然後她就把這個湯圓收口了,我看着媽媽這麼好做,自己也動手了,邊看邊做。一個圓溜溜的湯圓做好了,媽媽看了看,説:“嗯,第一次就做這麼好,已經非常好了。”接着,我和媽媽做了下去。不到二十分鐘,把湯圓都做好了。媽媽把湯圓放進了鍋裏,煮了好長時間,媽媽拿起鍋蓋,湯圓已經全部浮在水面上。媽媽盛了滿滿一碗湯圓端給我,我連忙吃了起來,真好吃啊!

如果每天都吃湯圓,那該多好啊!文/籽焱寺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24

早上,我沒起牀,外婆説:“早飯要吃湯圓。”我就不高興叫起來,不愛吃,不愛吃。起牀後,我折了被子,刷過牙齒,先好臉,去廚房看了一下,只見外婆在鍋裏一個一個地下着白色的湯圓,我還是悉眉苦臉,這時,爸爸過來拉着我的手,忽然唱起湯圓歌。

我好奇地跟着唱起來:“賣湯圓,賣湯圓;小小的湯圓是圓又圓,一碗湯圓滿又滿,三毛錢呀買一碗;吃了湯圓好團圓;慢來一步要賣完。”唱了這首歌,我本來不太樂意吃的,後來怎麼一邊唱一邊吃,不知不覺的吃完了一小碗。吃湯圓真有趣啊!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25

“身穿白外衣,心裏甜如蜜。正月十五沿街賣,過了正月沒人提!”猜猜這是什麼?對了,這就是寧波有名的特色小吃——湯圓。正月十五,是吃湯圓的好日子。關於元宵節吃湯圓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居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劫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漢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便形成了元宵節,而吃湯圓便成了元宵節的習俗。

"元宵"是湯圓的意思,是一種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的小吃。湯圓的煮法很多,可湯煮、油炸、蒸食。湯圓又叫湯圓、粉果,因為熟了浮在水上,古代又叫它浮圓子。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實際上是思念親人,渴望團圓的意思。

寧波豬油湯圓的做法十分簡單,先準備材料:黑芝麻、豬油、白砂糖、糯米、水、糖桂花以及工具。把黑芝麻炒熟,碾碎,豬板油去膜絞碎加白砂糖製成餡。然後,用水磨糯米粉加清水揉成糯米粉團,下劑,包入餡心,揉成圓形,就做成了湯圓。其次,在鍋中加水燒開,倒入做好的湯圓,改用小火煮熟,最後,把煮好的湯圓放入碗中,撒上糖桂花,一碗香噴噴的湯圓就做好了。

做好的湯圓色、香、味俱全,白白的湯圓色澤雪白如羊脂,晶瑩光亮,小巧玲瓏,讓人看了就忍不住想咬一口。舀起一咬,感覺皮薄而滑,糯而不黏,甜滋滋的餡一下子溢出,油香四溢,味道甜滑潤爽,香甜可口,甜味在口中徘徊久而不散,十分令人難忘。"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説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湯圓味道令人難忘,不愧是寧波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也是中國的代表小吃之一。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26

每年春節過後,緊接着迎來的就是元宵節。“元宵”指的是春節過後第一個月圓之夜。在春節這個由大小節日組成的節日羣,如果臘八、祭灶被視為春節序曲的話,元宵節就是春節這首節日協奏曲的收尾部分,是東方的狂歡節。老百姓除了吃元宵,民間還會舉行賞月、燃燈放煙花、競猜燈謎、舞龍舞獅、走病驅鼠等活動。

奶奶從超市裏買了許多湯圓。我圍着奶奶要她馬上煮湯圓給我吃。奶奶説“好的”。説完,奶奶就開始煮湯圓。等奶奶煮好後,我馬上拿個碗走過去,奶奶給我盛了一大碗。我高興地端起湯圓就一下子吃了十幾個,,吃着元宵,看着電視,好不熱鬧。吃得我的小肚子脹脹的。味道真好啊!奶奶問我還要不要。我説不要了,一點也吃不下去了。吃完那美味的湯圓後,我們把一串如蛇的鞭炮點燃,那“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的聲音傳入我們的耳朵。那每一個都代表我們一個心願。“噼裏啪啦”代表在工作·學習上能夠“噼裏啪啦”;在身體上能夠壯如虎;在生活上能夠美滿幸福,開開心心;生活越多越美滿……·放完鞭炮,我們全家一起去看煙花。那煙花美麗極了,“砰”一聲響,一個煙花急速的衝上去,又是一聲“砰”然後綻放出一朵美麗而又嬌豔的“鮮花”那“鮮花”是由五彩繽紛的顏色組成的,就像一朵七色花。那“花‘形狀很多,有的像一個大圓盤;有的全部綻放開了,像是一個太陽花似的,金光閃閃,十分漂亮;還有的像流星雨一樣,先綻放出一朵美麗的花,然後“譁——”一次落了下來,就像天上落下金光閃閃的星星……突然,只聽見一聲巨響,“啊”我不由得大聲叫起來原來是一個又大又圓又美的煙花,就在那一瞬間,我發現這個煙花有三層,每一層顏色都不一樣,看到這一幕,我感歎道;真是太美了!

不一會,煙花放完了,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這,回到了家。回到了家,仍然意猶未盡,在腦海裏回憶着每一幅美麗的畫卷。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27

這個星期一,是元宵節,但是我留在了學校度過這一年的元宵節。可是我沒有想到這次還要自己來包湯圓自己吃。

我們這桌有8個人,過了一會兒我們這桌有四個人“失蹤”了,這是為什麼呢?過了一會兒我看到有一羣人圍在一個桌子旁邊,我走過去看了一下,原來在和麪!,我們這桌的四名“失蹤”的人也在這裏和麪。只見她們一會把麪糰拿起來,一會又用手把麪糰按下去,她們一直反覆的做這幾個動作。不一會兒她們就把麪糰拿過來了。隨後,我們就開始包湯圓了。

食堂阿姨沒有給我們陷所以我們這桌把他剛才沒有吃完的花生“奉獻”出來了,只見他們拿起一個小小的麪糰,然後把花生塞了進去。我叫他們不要塞花生進去,可是他們不聽。可我想到:這些湯圓包起來是我們自己吃的。等一下自己吃到了自己包的“花生湯圓”這就是自作自受了。可是如果別人吃到了,這真是害人害己呀!

過了一段時間,我看見我們這桌的湯圓有盜版的“花生湯圓”,還有各種形狀各異的湯圓,比如:三角形的湯圓,大小不一的湯圓,正方形的湯圓……我又看了看我們後面那一桌的的湯圓哪像我們這一桌的湯圓呀!他們的湯圓排列整齊,湯圓的形狀都是一樣的,湯圓的大小出在微乎其微呀!而我們這一桌的湯圓大小不一,形狀各異,還有盜版的“花生湯圓”。真的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呀!

過了一會兒,食堂阿姨就把湯圓拿走了,可是我們這一桌還有一大團面還沒有做完呢!所以就被那些人拿去玩了。過了幾分鐘,我早就已經排在隊伍裏面了。裏面的水是甜的,所以湯圓也是甜的,這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啊!

這次包湯圓讓我知道了團結就是力量,和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28

“湯圓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細。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圓。”

這是宋代人詩人姜白石寫元宵節的詩。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更巧的是正逢我們學校的開學第一天。

以往的元宵節,我們吃的都是從超市裏買來的湯圓,而今年卻與往常不同,媽媽決定自己做湯圓,我一聽高興極了,馬上自告奮勇地要求幫忙。我們先把糯米粉和水攪拌成一團。“水不可以太多,多了會過稀,少了又會沒有粘性。”媽媽手把手教我。和成一團後,又使勁揉,因為這樣才更均勻,然後搓成一個個小團,再取一小團搓成圓球狀,用手指在上面按一個小窩,把做好的餡放進去。“餡不能放太多,否則會露餡的!”媽媽提醒我。最後把小窩的口封好搓圓,一個湯圓就做好了。

包好了!終於可以下鍋了。媽媽故意要試我,便把煮湯圓的任務交給了我,並告訴我一些煮湯圓的訣竅。我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地貼着邊滾下去,然後蓋上鍋蓋,站在鍋前耐心地等。沒過一會,湯圓浮出了水面,我迫不及待地掀開鍋蓋,在陣陣熱氣中,白白胖胖的湯圓在水中漂浮着,你擠我,我擠你,好像一顆顆碩大的珍珠。我用家裏最大的五彩玻璃碗裝好湯圓,然後往裏面加了許多糖,端上桌,爸爸媽媽嚐了都讚不絕口,我也咬了一口湯圓,咦?味道還真不錯,香軟糯滑,讓人吃了一個想兩個,吃了兩個想三個。

我吃着湯圓,聽着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聲,看着熱鬧的元宵節晚會,我很開心,雖然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出去放煙花,但我學會了做湯圓、煮湯圓。這真是個令人難忘的元宵節!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29

今天,吃過午飯,我早早地等着包湯圓。我今天包的湯圓可有兩點不同哦!第一點,裏面的餡是鹹的,由鹹菜,香菇,豬肉組成。第二點就是湯圓外面還要包一層糯米。

開始包湯圓了!只見媽媽往米粉中放了熱乎乎的泡飯。我見了,連忙問媽媽:媽媽,幹嗎要放泡飯啊?媽媽回答道:那是為了讓麪糰稍微硬一點,如果太軟了就不好包了。和麪時,我們加了好幾次熱水。緊接着,開始包湯圓了。先在小圓麪糰上弄一個洞,漸漸地把這個洞捏大。然後,在洞裏面放上準備好的餡,再把洞口封住。最後,把一個個的湯圓放進糯米中,滾上幾次,讓糯米均勻地粘在湯圓上。這樣,一個個完美的湯圓就大功告成了!把這些湯圓放進鋁鍋裏,蒸上八到十分鐘,就可以熟了。

一個個晶瑩的湯圓,咬上一口,露出了裏面的餡,這餡別提有多鮮了。還有外面那層糯米,粘乎乎的糯糯的,兩樣合起來一起吃,更是鮮上加鮮。那湯圓我一口氣吃了五個呢!這湯圓實在太好吃了!

我真的很愛吃湯圓,每到元宵節的時候我可以吃好幾碗湯圓,估計保守也有兩袋吧。媽媽每次都要給我買很多袋湯圓,各個味道的湯圓我都嘗過。你説出一種,我立刻就能告訴你味道。元宵節要是不吃湯圓就等於沒有過元宵節。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30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一首《湯圓歌》勾起了我的回憶。

那天是元宵節。街上到處都是五顏六色、各種各樣的花燈。有的是紅色的,像一個個燈籠;有的是黃色的,如金元寶一般;有的是粉色的,彷彿孩子嬌嫩的臉蛋……音樂聲、叫喊聲響成一片,處處透着節日快樂的氣氛。

看看花燈,猜猜燈謎。一路走來,我覺得有些累了,也有些餓了。這時候,響起了小二哥的吆喝聲:"一碗湯圓滿又滿,三毛錢呀買一碗",帶着我去品嚐元宵節的"珍品"。

一盤熱氣騰騰的湯圓上桌了。一個個圓溜溜的湯圓,像小皮球似的,非常惹人喜愛。我迫不及待地舀了一個送進嘴裏,滑溜溜的。我用舌尖將它上下翻動,它調皮地在我的嘴裏滾來滾去。咬一口,甜甜的糖汁沁人心脾;糯米做的湯圓粘在牙縫裏,我也顧不上了。湯圓裏面還有芝麻呢,咬下去脆脆的,像吃葵花籽一樣。

那個晚上,我吃得好飽,"湯圓一樣可以當茶飯"!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31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具有中國的特色,各地舉辦的元宵節活動也是十分多姿多彩。這不,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大街上人聲鼎沸,廣場上的人們積極地參加猜燈謎、賞燈會等具有元宵節特色的活動,整個小鎮上洋溢着濃濃的元宵氣氛。

而我,到了元宵節這一天也是樂呵呵的。因為,每到這個元宵佳節,手藝極好的爺爺便會大展身手,親自掌勺做湯圓!

”湯圓湯圓送湯圓,香香的湯圓是圓又圓……”,這是一首過元宵時唱的《湯圓》。現在用來描述爺爺做的湯圓的香甜也正合適。

這煮湯圓又什麼稀奇的!有人肯定會不以為然,那你就大錯特錯啦!看!爺爺剛剛煮好了幾碗湯圓,正欲端出,幾雙虎視眈眈的眼睛便緊盯着裏面又白又“胖”的湯圓不放了,可見它們的魅力無限啊!香味一陣陣的襲來,我忍不住嚥了一口口水。還沒放穩,我們姐妹三人便都像是“餓鬼”似的操起勺子一陣狼吞虎嚥,貪心的樣子惹得大人們一陣發笑。我咬了一大口,外皮很薄,又糯又香,而且軟而不黏,十分可口。剛咬開外皮,一股湯便流了出來,一嘗,鮮香無比,我忍不出又貪心地咬了一大口,裏面的肉也是極為鮮嫩,讓人回味無窮。外面買來的可沒有這麼新鮮好吃啊!皮薄餡多,又這麼好吃,那可是隻有自家才有這種美味啊!我一次性吃了十個,已經撐了,家裏的湯圓就是大!

這一天,大人們吃完晚飯後邊聊天邊觀看元宵晚會,其樂融融,人們不時的哈哈大笑,小孩子則到一旁説着悄悄話,人人都沉浸在這個幸福的世界中不亦樂乎,整個屋子裏都洋溢着令人愉快的氣氛!

年年元宵,今又元宵。元宵節是新年之後第一個滿月,也意味着春節的正式結束,寄託着人們的美好心願,象徵着圓圓滿滿,象徵着閤家團圓。元宵節,我們大家喜歡你!祝願新一年中,大家心想事成,事事順利,和和美美!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32

今天是元宵節,媽媽説今天必須要吃湯圓,一家人就可以團團圓圓。我們晚上吃了好吃的湯圓。

天黑了以後,外面特別的的吵,很多人都在放炮,再加看電視都聽不見聲音。我們站在陽台上看到五彩繽紛的煙花,特別的漂亮。那些煙花升到空中,變成美麗的圖案,我感覺上面的煙花是水果糖,每個顏色都代表着不同的味道。還有一些煙花升到空中,綻放成美麗的花朵,有各種漂亮的顏色,看的我眼睛都花了。爺爺給我們還買了幾盒水晶餅,有甜有好吃,我真喜歡元宵節啊。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33

在眾多的節日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元宵節了,不是因為可以看花燈,也不是因為可以猜燈謎,而是因為這一天,媽媽會親手做湯圓。媽媽做的湯圓是我的最愛。

記得那年,元宵節前一天,我就纏着媽媽要吃湯圓,媽媽拗不過,只好動手做了起來,為了多吃點兒湯圓,我連午飯都沒吃,就等着晚上能放開肚皮,吃個痛快。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媽媽端來一大碗熱騰騰的湯圓,瞧着碗裏那圓圓的“小腦袋”,雪白的“皮膚”……口水就不自覺地流了出來。我趕緊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個“小腦袋”正要往嘴裏送,突然,湯圓的皮破了,流出了黑黑的芝麻。我嚥了一口口水,趕快拿來湯匙舀起一個湯圓,送到嘴邊一口咬下去,芝麻頓時噴射而出,滿口香甜。不過,真的很燙!那燙更能體現芝麻的濃香。我擼起袖子,索性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燙得我擠眉弄眼,不時地張着嘴哈氣,不一會兒,就將滿滿一碗湯圓吃了個乾淨。我舔舔嘴脣,真想再來一碗,可是圓鼓鼓的肚皮告訴我:這裏實在裝不下了。我只好擦擦額頭細密的汗珠,放棄了這個念頭。

時光荏苒,我漸漸長大,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很少回家,我也幾乎吃不到母親親手做的湯圓了。又是一年元宵節,媽媽將我帶到她打工的城市裏,晚上,爸爸媽媽請我去一家小店裏吃湯圓。我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個,一口咬下去,發現這湯圓皮也太厚了,芝麻也少得可憐。於是我又想小時候,媽媽親手為我做的湯圓,眼淚就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唉!何時才能吃到媽媽做的湯圓呢?

元宵節吃湯圓小學生作文 篇34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家家户户要吃湯圓、猜燈謎、放炮竹、賞花燈來慶祝元宵。

這天,爸爸教我包湯圓。我們先把手洗乾淨,拿出一隻碗。開始和麪了,只見爸爸在碗裏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將少許水一點一點放進去,再用手絞了幾下又放了點水。爸爸告訴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會粘手。水夠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們用手來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麪的工序完成了。

開始包湯圓了,我照着爸爸的樣子,拿了一小團面,放在手掌中間挫一個小圓球,然後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到剛揉好的麪糰,用筷子夾點芝麻餡放在剛弄的洞裏,用四個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間按,揉一揉又變成了圓形。我要把這個“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時,爸爸叫住了我説:“兒子,這樣放上去可能會粘的,在糯米粉裏滾一滾就不粘了。”我照着爸爸的方法一試果然不粘了。照這樣一連做了好幾個,不一會二十個就完成了,個個潔白如玉,讓人嘴饞。

晚上,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此時的大街上燈火通明,四周掛滿了火紅的燈籠。天空閃耀着五彩的禮花,有的禮花在天空中像滿天的星星一閃閃,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間就消失在天際中。地上百子炮噼裏啪啦的響個不停。小孩子手持煙花棒飛舞着,歡笑着。

我愛包湯圓,但我更愛元宵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yuanxiaozuowen/j3pw9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