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元宵節作文 >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通用22篇)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通用22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通用22篇)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1

今天是元宵節,一早起來,我和大大去明湖超市買湯圓。我看到湯圓在冰箱裏,用一個個盆子裝着,上面有一卷袋子,還有一個勺子。我撕了個袋子放進裏面,用勺子把湯圓裝進袋子,每次裝5個。有3種湯圓,有白芝麻的,黑芝麻的,綠茶的,像一個個石頭,硬硬的。我裝了半袋,去稱稱多少斤,阿姨用膠布把袋子口包好了,還貼了個小標籤。

我發現不夠,袋子不能打開再裝了,才一斤多,要吃兩斤才夠,我只好拿個袋子再裝。裝了一斤多,是0.556千克,第一次0.57千克,我拿去交錢。我不知是哪個位置,後來找到了,在櫃枱前面,阿姨用機器一照,共15.9元。我拿出錢數了數,零錢不夠,把一張20元給阿姨,阿姨沒辦法找錢,叫我多把1塊給她,她找了5.1元。大大説我買東西經常不用零錢,我一張張數太慢了,大大罵我,我生氣了。回到家裏,我把湯圓倒進鍋裏蒸熱,2分鐘後湯圓浮上來了。我用大網勺把它們裝進3個碗,有紫,有白,有綠,然後關火,上次吃湯圓的人是慧靜雅213,她在國成買的,我吃湯圓開始時很甜,後來感覺有點嘔,大大叫我不要了,我還是吃,因為很珍貴。其它時間也可以吃湯圓,沒用手機照下來,以後要照。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2

在眾多的節日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元宵節了,不是因為可以看花燈,也不是因為可以猜燈謎,而是因為這一天,老媽會親手做湯圓。老媽做的湯圓是我的最愛。

記得那年,元宵節前一天,我就纏着老媽要吃湯圓,老媽拗不過,只好動手做了起來,為了多吃點兒湯圓,我連午飯都沒吃,就等着晚上能放開肚皮,吃個痛快。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老媽端來一大碗熱騰騰的湯圓,瞧着碗裏那圓圓的“小腦袋”,雪白的“皮膚”……口水就不自覺地流了出來。我趕緊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個“小腦袋”正要往嘴裏送,突然,湯圓的皮破了,流出了黑黑的芝麻。我嚥了一口口水,趕快拿來湯匙舀起一個湯圓,送到嘴邊一口咬下去,芝麻頓時噴射而出,滿口香甜。不過,真的很燙!那燙更能體現芝麻的濃香。我擼起袖子,索性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燙得我擠眉弄眼,不時地張着嘴哈氣,不一會兒,就將滿滿一碗湯圓吃了個乾淨。我舔舔嘴脣,真想再來一碗,可是圓鼓鼓的肚皮告訴我:這裏實在裝不下了。我只好擦擦額頭細密的汗珠,放棄了這個念頭。

時光荏苒,我漸漸長大,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很少回家,我也幾乎吃不到母親親手做的湯圓了。又是一年元宵節,老媽將我帶到她打工的城市裏,晚上,老爸老媽請我去一家小店裏吃湯圓。我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個,一口咬下去,發現這湯圓皮也太厚了,芝麻也少得可憐。於是我又想小時候,老媽親手為我做的湯圓,眼淚就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唉!何時才能吃到老媽做的湯圓呢?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3

如果你要問我最喜歡什麼節日,我就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是元宵節。去年的元宵節,我記憶猶新。

那一天我是在外婆家過的,我十分得快樂。那一天,我們一家子聚集在一起做湯圓。媽媽做的湯圓特別好。湯圓又白又圓,看起來使人垂涎欲滴。湯圓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媽媽告訴我,原來它長得圓圓的,又有湯,所以叫湯圓。現在,我們可以開始吃湯圓了,我最喜歡吃豆沙餡的湯圓,吃起來甜甜的,粘粘的味道好極了。我一吃就吃了十幾個。湯圓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團團圓圓的。這一天有意思吧!

吃完飯,我們就回家去了。在家裏的路上,我看見一羣幼兒園的小朋友,提着一隻只各式各樣的小燈籠,排着整齊的隊伍在遊街,小燈籠的燈光將大地照的亮極了,將大街照得光芒四射。

雖然元宵節過去了,但那美好的回憶仍久久盪漾在我心中。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4

今年我在奶奶家過年吃湯圓,吃出了新的感受。

那是元宵節晚,我們一家子吃過飯,就圍坐在電視機旁,等着收看元宵晚會。這時,奶奶從廚房裏拿出已經準備好的糯米和芝麻,準備包湯圓。我好奇地問:“奶奶,為什麼過年都要吃湯圓呢?”奶奶神祕地笑着説:“你先幫我包湯圓,包好了我告訴你。”

為了早一點知道結果,我請來哥哥幫忙。在我倆的努力下,我們很快就把湯圓包好了。由於我技術不到家,我做的湯圓,要麼大,要麼小,要麼圓,要麼扁,很不規則。

大約22點,我請奶奶快告訴我答案,可奶奶還是不慌不忙地一邊拿碗一邊説:“等你吃完了湯圓,你就會懂的,如果你還不明白,那時我再告訴也不遲呀!”我心存凝慮回到客廳。

“快來吃湯圓了。”廚房裏傳來了奶奶的聲音,我第一個衝到桌前,看到一碗碗熱汽騰騰的湯圓,饞得口水直流,恨不得一下子全都吃掉。

我吃得正香,不知什麼時候奶奶來到我的身邊,她笑着問我:“現在你該知道答案了吧!”“吃湯圓是不是代表着團團圓圓,美美滿滿。”我脱口而出。奶奶沒有告訴我對不對,而是會心地笑了,笑得那麼甜,從奶奶的笑中,我看到了什麼是幸福、什麼是快樂。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5

農曆正月十五,我們這兒家家户户都要吃湯圓,鬧元宵,看燈會。

下午,奶奶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到了一隻凳子上,叫我幫助她去拿住臉盆的邊沿,不讓臉盆動。我答應了一聲,就幫奶奶把臉盆扶住了。然後,奶奶就拿來了一碗開水倒進了臉盆裏,接着,她用雙手用力地和起來。米粉很快就被奶奶和成了一團,臉盆邊上的乾粉還有許多,奶奶叫我再去拿一點水來倒進臉盆裏有乾粉的地方。她拿起和成的粉團往放有水和乾粉的地方和了起來。不一會兒,奶奶就把一個粉團和好了。她還把臉盆邊上的粉都沾在了粉團上面,再和了一下。

現在,大功告成,就等做湯圓了。

湯圓包好了,老師把湯圓放進鍋裏煮。白白的湯圓漂在水面像在游泳。湯圓煮好了香氣飄滿了教室,饞得我們直流口水,我們吃着自已做的湯圓,甜在嘴裏,美在心裏。

包湯圓真有趣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6

中國有非常多節日,每個節日過的方式也不一樣,在元宵節的時候。人們通常會吃湯圓來慶祝這個節日,當然了,我們家庭也是吃湯圓的,因為吃湯圓非常好吃,湯圓白白嫩嫩的。

湯圓的種類有非常多,有芝麻湯圓,水晶湯圓,水果湯圓,每個湯圓的口味都不一樣,因此要看個人的偏好了,我最喜歡的就是芝麻湯圓的芝麻湯圓,外面是白白的,看上去有非常舒服的感覺,用勺子輕輕戳下湯圓的表面,有一層黑色的芝麻嘟出來了,那黑色的漿就是芝麻了,把芝麻磨成粉,再通過混合用水來煮,開這樣的湯圓吃起來非常的好吃美味,每次吃到芝麻湯圓都令我回味無窮,裏面的芝麻密密滿滿的,看着非常讓人舒服,非常的飽滿晶瑩剔透,吃到嘴裏潤潤的有種絲滑的感覺,這感覺簡直太美好了,人生中要是有這樣的感覺,那是真的美滋滋,湯圓不只在於外表,而在於內在的,湯圓吃起來甜的,一上桌就被我們立馬搶空了,看來湯圓是挺受歡迎的,煮湯圓也有技巧,要用大火燉之後,再用小火慢煮,這樣湯圓煮出來的,肥肥嫩嫩的,吃起來口感絲滑。

吃了湯圓,讓我這個元宵節的日子更加難忘了。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7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這天家家户户得吃湯圓。這湯圓以前叫元宵,正因為它的名字,這個節日才叫元宵節。湯圓好吃,做法還挺複雜,首先得把和好的麪粉在手裏揉成一個球,再壓扁,把上好的餡放在中間,將它用麪糰裹實,再揉緊一些,不能讓麪皮破開。這樣,一個完美的湯圓就做好了。

湯圓滾進鍋裏,湯汁是加了紅糖的。紅糖那獨特的成分,穿透麪皮,直滲進餡料裏邊,觸發了餡料平常吃不出來的獨特甜味。就像是棉花糖混了澱粉再加上豆沙蓮蓉。麪皮在鍋中翻騰的時候有了彈性,把餡料的香甜全都死死地鎖在裏邊。咬開一口,勁道柔軟的皮和餡料和紅糖水的香甜在嘴裏翻騰,一會就化開。嚥下去之後,那香味還在嘴裏久久迴盪。

煮湯圓講的是技術。沒煮熟容易粘牙,煮過頭會破開,煮正了味道才好。麪皮的含水量也要把握好,否則湯圓還沒煮就會裂開或黏在鍋底。做湯圓的每道工序都至關重要,有的人嫌包湯圓麻煩,還來了個“逆向思維”:把面和餡反過來包,餡包在麪皮外面!也可能是餡比較有彈性,有的人直接把餡揉成團,不用皮,直接扔進鍋裏讓它自己煮去了。湯圓一出鍋,嗬!啥形狀的都有。有全是皮,不裝餡料的,有用餡料捏成各種形狀的,有餡和麪皮混在一起的“藝術磚紋湯圓”的,還有超大型的“什錦餡”湯圓。大家連嚼帶吞,狼吞虎嚥,一個個爭先恐後地搶着往自己碗裏盛,大半鍋湯圓一會就只剩一灘水了。就連那擺在桌上的兩大袋子雪餅,現在是誰都奈何不來了。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8

在元宵節我的家鄉幾乎家家都做湯圓。寧波湯圓是出了名的。每逢有人問起我家鄉有名的傳統小吃是什麼,我會自豪地説:“湯圓。”

湯圓是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形。煮好的湯圓圓溜溜的,在清水裏翻滾,沉浮,猶如一個個小精靈在追逐嬉戲,宛如一個個喝飽了牛奶的孩子,又像剛洗過澡的嬰兒,又圓又胖,又白又滑,那撲鼻的香味,饞得人直流口水。細看煮熟的湯圓,晶瑩透明,稍帶褐色,裹在裏面的烏黑的芝麻流了出來,讓人恨不得立刻想咬一口。

寧波湯圓的特點是軟、糯、甜、香,我在成都吃的湯圓沒有寧波湯圓糯,一到元宵節,奶奶煮了一大鍋湯圓,家人圍在一起,説説笑笑,在一陣陣熱氣中,大家有説不完的温暖和甜蜜。小孩子一咬湯圓,香噴噴的黑芝麻就從嘴裏流了出來,弄得滿嘴都是黑芝麻。瞧着他那“虎樣”,全家人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這種食品最早出現在宋代,詩人周必大寫過一首《元宵煮浮圓子》詩:“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雲裏,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説家風。”這浮圓子即指湯圓,詩人借這首詩流露出他盼望全國人民一起團聚,“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湯圓象徵着闔家幸福,一家人團團圓圓,我愛家鄉的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9

元宵節到了,熱情大方的豬媽媽決定搞個“湯圓大會”。邀請許多小動物去參加,有小螞蟻,響尾蛇,小寶寶。

豬媽媽並哼着歌,邊絲不苟的煮着湯圓。不會碗熱騰騰,想碰碰的湯圓端了上來,小冬菇聞到這香濃的問道饞得直流口水,小螞蟻爭先恐後地衝了上去,只聽“啊!”的聲腿陷進了湯圓裏裏,小螞蟻們邊呻吟着邊用乞求的目光看着豬媽媽,豬媽媽又焦急又可笨地走了過去,小心翼翼地用放大鏡把小螞蟻們個個挑出來,生怕弄傷它們。

響尾蛇也湊了過來,湯圓的問道太香了,禁不住誘惑口吞了四個,撐得直喘不上氣兒,頓時,毛條身材變成串糖葫蘆。響尾蛇像個奄奄息的病人樣躺在牀上“哎呦”的叫個不停,這時,善良的豬媽媽跑了過來,緊緊地抱着響尾蛇個個地把湯圓擠了出來,響尾蛇才脱離了生命危險。

豬寶寶不緊不慢地走了過來,用勺舀起只湯圓,輕輕地咬了口,“真香”他又細細地嚼“真甜!”他對豬媽媽説:“湯圓的問道好極了!”小讀物們看着寶寶吃得這樣認真,也湊了上來吃湯圓,小動物們吃了後連連稱讚。豬媽媽也露出了美麗的笑容。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10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它是我們中國的六大傳統節日之一,晚上,我來到小姑家吃飯。來到了小姑家,剛一進門,就聞到了我喜歡吃的雞翅膀的味道,我恨不得馬上拿到一隻翅膀吃起來。開飯了,好豐盛的飯菜,黃色的燜鴨子,糖醋排骨,蓮子雞湯……我連忙拿起飯碗就去盛飯。

老媽説:“先吃湯圓。”圓圓的湯圓真好吃,滑滑的,甜甜的,香香的,還想吃的時候,聽見了煙花的聲音。我就迫不及待的衝到窗子前,打開窗子,看煙花來。

不一會兒,我們吃完了飯,我們就拿煙花到外面去放。來到廉江橋,看見了各種各樣的煙花,一個叔叔抱着一個正方體的五顏六色的煙花,準備放了,我趕緊走遠點,免得傷着,“嗖”的一聲,好像是一條龍飛了出來,然後“轟”的一聲,又像山洪奔瀉似的噴出五彩繽紛的火焰。又像天女散花似的灑落下來。周圍的小孩拍着手又蹦又跳,大人們露着笑臉説:“真好看,得多少錢啊。”

我的煙花也不甘示弱,急忙點燃一根“火箭導航”,它猛衝向天空,“啪啪啪……”的幾聲,好像在説:“我要衝上雲霄。”紅的,白的,藍的,紫的,綠的,黃的……火焰在空中綻放。

我放完了自己的煙花,就欣賞別人的,整個元宵節就在五顏六色的煙花中度過,就在轟轟的鞭炮聲中度過,就在美味的佳餚中度過。真美啊!我期待着明年的元宵節。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11

年年元宵,今又元宵,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人們在這個節日裏點彩燈、放煙火,樂此不疲,當然最不能少的就是做湯圓和吃湯圓,因為湯圓代表着團團圓圓。

今年和往年一樣,我都是和奶奶做湯圓。做湯圓之前要揉麪,麪粉細細的,滑滑的,白如雪,滑如綢,摸上去可舒服了。接着我和奶奶從一大坨麪糰中分出了一個小麪糰,搓了搓,一隻手拖着麪糰,一隻手的大拇指插進去形成一個小洞,然後一邊捏一邊轉,漸漸地往底部捏,不一會兒,一個均勻的“面殼子”誕生了。然後,我拿起筷子從芝麻餡裏挖了一些填補到“面殼子”裏,一手託着底部,一手成“O”字形,慢慢地往上收緊,另一隻手不停地轉着。最後,把湯圓放進糯米乾粉中,滾上幾次,讓乾粉均勻地粘在湯圓上。

做湯圓的工作完成了,哇!我和奶奶竟做了一大窩湯圓,一眼望去,就像數十個胖娃娃蹲坐在那裏,可愛極了,真讓人想去捏一捏。

我迫不及待的把這數十個胖娃娃紛紛倒進滾燙的熱水裏,約十多分鐘,湯圓煮好了,一個個飄浮在沸騰的熱水中,發出“吱吱”的呼聲。它們各姿各態:有的在“游泳池”裏休息,有的圍成一圈跳着“水上芭蕾”,有的在“竊竊私語”……有趣極了!撈出一個湯圓,光滑圓潤,咬一口,裏面的芝麻頓時溢滿了口腔,伴隨着糯米的米香味,融入其中,真是美味無窮。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説“自己做的'湯圓,味道就是不一樣!”元宵節裏,自己做的湯圓真是讓一家人回味無窮啊!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12

炮竹聲下,映照的是揚起笑的臉。很久沒有,如此暢懷的開心,如此肆意的快樂。

我過年,我快樂。一道道晨曦劃破夜空;一個個燈籠飛上屋檐;一幅幅對聯貼上牆壁;一件件新衣奔離衣櫃;一聲聲爆竹響徹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飛舞;一陣陣歡呼請出紅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傳――過年啦!當然最温暖人心的便數大年初一的早上那碗熱氣騰騰的湯圓了!據説元宵象徵閤家團圓,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閤家幸福、萬事如意。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一起牀,媽媽便搬來了一碗剛煮好的湯圓。圓溜溜、雪白雪白的湯圓在清水裏翻滾、沉浮,猶如一個個小精靈在追逐嬉戲,宛如喝飽了牛奶的孩子,又像剛洗過澡的嬰兒,又圓又胖,又白又滑,讓人忍不住一口氣把它們吃掉!我拿起勺子搖起一個湯圓,那撲鼻的香味,饞得人直流口水。細看煮熟的湯圓,晶瑩透明,稍帶褐色。

裹在裏面的烏黑的芝麻隱約可以看見。這湯圓就像一顆碩大的白珍珠,只要輕輕一咬,香噴噴,甜滋滋的芝麻就會流出來……我將湯圓放入口中,那嫩滑柔軟的湯圓在口中躥來跳去,一口咬下去,裏面的芝麻就立刻鑽了出來。那比蜜還甜的芝麻和那柔軟如布的湯圓皮一起緩緩吞入肚中,這種味道真是妙不可言,彷彿吐出來的氣也帶來了一絲芝麻的清香。這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讓人怎麼也吃不厭。湯圓既好吃,可愛又有營養,我喜歡湯圓的這種味道,那你呢?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13

“吃湯圓嘍!吃湯圓嘍!”奶奶喊道。我興奮的奔向餐桌旁,準備吃湯圓。

湯圓來了!湯圓來了!我心裏激動地叫着。看着面前這一碗晶瑩剔透的湯圓,個個都又大又圓,白白胖胖的,非常可愛。

我已經餓的直流口水了,馬上用筷子夾起一個湯圓,這個湯圓非常滑,很軟,很難用筷子夾起來,彷彿這個湯圓不想“死”,在努力的掙扎。“湯圓,你這招兒在我這裏可不好使!”我得意地想着,去拿了只勺子,在碗中一撈,湯圓又被我撈出來了,這下湯圓可害怕了,我暗笑道:“哈哈,這下兒你可逃不出我的魔嘴了!”

迫不及待地在這個湯圓上咬了一口,湯圓又軟又糯,香甜可口,湯圓那又香又甜的黑色“血”流了出來,我又忙咬了第二口。湯圓的香味從那黑色的“血”中冒了出來,我吸溜一下把“血”都吸了進去。啊!真是太好吃了!我的嘴裏滿是甜滋滋的黑芝麻的濃郁香味的“血”。

這時爺爺問我:“湯圓好吃嗎?”我笑着説:“好吃!”爺爺指着我的嘴説:“牙都變成黑色的了!”我笑了,爺爺奶奶也笑了。這時湯圓已經只剩下“骨頭架子”了,我又把“骨頭架子”一口塞進嘴裏,又滑又軟。現在這個湯圓已經被我打敗了,我很開心。

這個元宵節我很開心,我打敗了“湯圓軍”,和家人一起歡笑,賞月,吃湯圓,在歡笑中我過了一個圓滿的元宵節。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14

“賣湯圓,賣湯圓,小小的湯圓,圓又圓”這是首民歌,每聽到這首歌,人們就知道元宵節來了,每到着一天,家家户户都在一起吃湯圓,看燈會,放焰火!

記得小時候,一到元宵節,親人們都來到了我家,家裏變得可熱鬧了,老媽從冰箱裏拿出一個個像小雪球一樣的湯圓,我把小小小的湯圓一顆一顆放進鍋裏,剛放進鍋裏的湯圓一下就沉了底,過了幾分鐘,湯圓慢慢的浮了起來,老媽告訴我湯圓熟了。浮在水面上的湯圓顏色變了樣,晶瑩剔透,有點棕色,就像一顆顆大珍珠,真誘人呀!我們忍不住拿起勺子,舀起一顆大湯圓,聞了聞,嗨!真香。我迫不及待使勁吹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放進嘴裏,咬了口,甜甜的餡流了我一嘴,回味無窮,真棒呀!吃完了美味的湯圓,我們來到了街頭去看燈會了,大街上人山人海,大家手上都拿着各自的燈,整條馬路都變成了燈的海洋,千姿百態的花燈,真是讓人大飽眼福,有活蹦亂跳的“鯉魚”,有含苞欲放的“荷花”,有展翅高飛的“雄鷹”,還有一隻小貓咪正在興致勃勃啃着魚骨頭,這麼多的燈真是讓我看得眼花繚亂。

忽然我眼前一亮,看見了一隻英俊的老虎,它的眼睛炯炯有神,散發着兇猛的光芒,它穿着一身黑黃相間的“衣服”,在老虎張開的嘴裏露出了兩顆鋒利的牙齒,幾根鬍鬚非常挺拔,看上去很有精神,它那兇猛的性格,完全符合它的動作,它頭抬的很高好象在向遠方長吼,這種樣子就連老戰士也會被嚇的聞風破膽的。朦朧的月色投下神祕的影子,在水面上撒下了漂浮不定的光,好象無數的銀魚兒在那裏跳動,時間不早了,我該回家了,今天我過的很開心,你呢?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15

今年我家過的元宵節和往年可不同。元宵節那天一早,爸爸説:“往年我們都是買現成做好的湯圓來吃,今年我們自己做,怎樣?”我一聽,連忙拍手叫好!於是,我們立即行動去準備材料。

做湯圓的材料準備好後了,我們馬上動手。我先把麪粉倒進一個小盆裏,加上適量的水,用雙手一直搓一直搓,好不容易搓成麪糰。然後我再用擀麪棒把小麪糰擀成扁扁的皮。瞧我這小馬虎,一個湯圓還沒包成,衣服上、臉上、頭髮上,都沾上了麪粉。我才不管這些,把花生粒往湯圓上倒,整個湯圓皮上都倒滿了花生粒,包都包不上。媽媽對我説:“一個湯圓的餡,只是湯圓的二分之一就可以了,皮太厚或太薄都不行。”

於是,我再擀了一塊皮。這一次,我可小心翼翼地把湯圓皮擀得不薄不厚,倒入適量的花生粒。我以為這次肯定會包得很完美了,誰知,當我想把包上花生粒的湯圓皮揉成圓球狀時,用力過度,一按,就把湯圓給弄扁了,花生粒也流出來了。

我不氣餒,再擀了一塊湯圓皮,倒上花生粒,小心地包上,用雙手掌把湯圓輕輕地按在中間,慢慢地把它揉成圓球團。我慢慢地揉着,越揉越快。終於,我做的湯圓問世啦!成功的喜悦讓我繼續做下去。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當全部湯圓都做好後,就把它們放到熱水裏煮。

湯圓煮熟了,我立即吃了一個。嗯,真好吃!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16

元宵節,我吵着媽媽教我做湯圓,媽媽爽快地答應了。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只見媽媽先用水把糯米粉和好,接着搓成長條,再揭一小段。我取了一小段,學媽媽樣先把它捏成窩型,再嵌入豬油餡,然後裹起來封好豬油餡,緊接着再把它搓圓。媽媽很快地搓出了一個個湯圓。而我左搓右搓就是搓不圓。媽媽説:“湯圓在左手掌心右手順時針用力均勻搓。”我按媽媽説的做果然搓圓了。媽媽誇我聰明,我心裏樂開了花。媽媽還教我餡一定要裹好,不然熟了餡流出來就不好了。我做了一個又一個。突然來了靈感,我想做些不一樣的湯圓。媽媽見了問:“你在幹什麼呀?”“不告訴你!”我笑嘻嘻地説。“做好了!”我喊到,爸爸跑來一看:“這是湯圓還是餃子?”“是湯圓。”原來爸爸把我做的餃子型湯圓看成了餃子。我開始包第二個湯圓,我把麪糰擀平了,在上面抹上餡,對摺捲起來,像一朵花,媽媽直誇我手巧,我聽了可高興了。接着又做出正方形,心形的湯圓。不一會,稀奇古怪的湯圓要下鍋“游泳”了,“譁”的一聲,湯圓下去了。媽媽蓋上鍋蓋煮了起來。

啊!香噴噴的湯圓出鍋了。媽媽放了些桂花糖,大家爭先恐後地吃了起來。爸爸説:“這湯圓既新奇又美味,真棒!”我聽了心裏美滋滋的,媽媽也笑了。我也吃了一個,那股香甜的滋味也慢慢流進了心田……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17

家鄉寧波是魚米之鄉,是很幸運的,有數不盡的水產品,看不完的古鎮美景。然而最負盛名、老少鹹知的,倒是一樣風味小食——湯圓。

寧波的湯圓用黑芝麻,豬油做餡,用糯米粉包裹,香味濃郁,用小火煮的內外都軟時,輕輕咬一口含在嘴裏,會有糯米的絲絲甜味,裏面的芝麻餡兒流出來,順勺子而下,香味因加了豬油而更加醇厚,入口甜而不膩。

寧波人在春節、元宵節,乃至冬至夜、小年夜都有吃湯圓的習俗,足見寧波人對湯圓的鐘愛。湯圓還有浮元子一説,湯圓在鍋裏煮時又浮又沉,着實可愛,像戲水的孩子故意逗人。《元宵煮浮圓子》中寫道“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可見,“湯圓”一詞是取團圓之意。想到從前每一年元宵節,外婆總會操辦一頓團圓飯,最後端上來的準保是一大碗的湯圓。一人吃上幾個,這個節日才算節日。

只是到現在,湯圓很普遍了。到一處地方,隨處可見湯圓的影子,甚至還寫有寧波湯圓的字樣,有時興致勃勃地買來一嘗,味道卻相差甚遠,於是總不免懷念外婆或者別的一些上了年紀的長者親手包的湯圓。舌尖之上,不僅追求的是正宗的味道,更注重的是一份永遠有温度的記憶。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湯圓從古至今都頗讓人讚美,它融入了詩意,融入了祝福,融入了親情。唯其如此,我們才覺得愈發覺得它好,一代代地,沿襲着“佳節又湯圓”的風俗。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18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元宵節!你知道嗎?元宵節有很多習俗:猜燈謎、看花燈、包湯圓……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包湯圓。

每年過元宵節的時候,我們家都會自己做的湯圓吃,我的奶奶就是包湯圓的“大師”,我一直想學,奶奶不是嫌我還小就是嫌我搗亂,不讓我包。左磨右磨,今年元宵節,她終於答應教我包湯圓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開始包湯圓了,奶奶先教我做麪皮,奶奶説:“做麪粉皮,要先把準備好的麪粉放入碗裏,倒入適量水,攪拌,揉成團,再把麪糰均勻分成玻璃球大的小團,麪粉皮就準備好了。”按照奶奶説法,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麪糰做好。接着奶奶把做好的餡料拿來,又對我説:“現在開始包湯圓,先把做好的麪粉皮擀成平的,在上面放一點餡料,然後再把它包起來,揉成圓形的,用手輕輕一按,就做好了。”按照奶奶説法,我開始擀麪、放餡料、揉湯圓。剛開始,還沒掌握好技巧,不是露餡就是不圓,奇形怪狀的,奶奶不厭其煩給我示範、講解,慢慢越做越好,不一會兒,我已經做好了三盤湯圓了。奶奶把我做好的湯圓下鍋,過了十幾分鍾,湯圓煮好了。夾一個湯圓放進嘴裏:“哇!甜甜、糯糯的,太好吃了!”沒過幾分鐘,一小碗湯圓全部都進到我的肚子裏了。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19

元宵節已經來了,這一天我們全家過得是非常的熱鬧的。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今晚媽媽“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因此心裏好像揣着一隻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媽媽教我煮湯圓的經驗:先將糯米粉用開水調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會過稀;也不能過少,少了沒粘性。然後取一塊皮在手掌中搓成圓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個窩,把芝麻搗碎做餡,放在裏面“包”好。放餡時一定不可以太貪心,否則會把皮的“肚子”給撐破的。包好後,終於可以下鍋了。我按照媽媽説的煮湯圓的四個訣竅:“開水下鍋,慢水煮,點冷水,勤換水”將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進水裏。

沒多久,可以起鍋了,掀開蓋子,只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漂浮在水中,彼此緊貼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將它們舀到碗裏,聞着那香噴噴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剛把湯圓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嚥的吃開了。大家高興地吃完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媽媽給我打了一個九十三分,誇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麼高的評價,我心裏美滋滋的。

品嚐着自己親手做的元宵湯圓,覺得特別好吃,心裏特別開心。盼望着明年元宵節時再做湯圓給大家品嚐。在此,我也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20

過年時,朋友送了一包湯圓面,老婆一直很熱心,命令我包湯圓吃,還和我一起去商店買回湯圓陷,準備正月十五包。後來元宵節好象是在聰聰姥姥家過的,吃的是成品的湯圓,最終沒包成。

後來老婆多次催我包,我卻嫌麻煩,不包。

今天老婆説再不包,恐怕湯圓面要壞了。於是吃完飯,和麪,和老婆下手包。

聰聰看到了,跑過來抓起在面就要包,老婆説“別搗亂,一邊玩着去”聰聰當然不幹,吱吱歪歪地和她媽媽搶面,。我看不下去了,説“小孩不都這樣嗎,咱們小時候父母怕浪費,不讓包水餃不讓包湯圓的,現在誰還在乎這點面呀,就讓聰聰學點活吧!”老婆還強詞奪理“聰聰手髒是……”我對聰聰説“快洗手去”。“哎”聰聰很痛快地答應一聲,屁顛屁顛地洗完手,學着大人的樣子包了起來。

我邊包着湯圓邊看電視,沒注意到小傢伙包得啥樣,一家三口齊上陣,一會面盆底就放滿了湯圓,有大的有小的,形狀規格不一,大的不怎麼圓,幾個小的倒是圓溜溜的,我問“這小的是誰包的?”老婆説是聰聰包的,沒想到聰聰包得還挺好,我誇獎聰聰“聰聰真棒,四歲就會包湯圓了”,老婆説“還會包水餃了呢。”聰聰説“就是水餃包得有點斜。”這小傢伙還挺謙虛的。

“媽媽,你給我老師寫信,説我幫你包湯圓”聰聰還挺有心數的,“你老師現在不讓寫信了”老婆偷懶。

那就爸爸在網上寫吧,聰聰第一次包湯圓,很值得一記的。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21

今天是元宵節,是吃湯圓的日子。因此,我們準備了揉好的麪糰、餡料、湯勺等一些包湯圓的材料,準備包湯圓。

“叮鈴鈴”下午第二節課開始了,我和小組的同學攤好枱布,把準備好的材料放上去,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麪糰,可是捏捏卻是硬的,這下我傷了腦筋,怎麼辦呢?

就算現在抓緊時間柔軟了恐怕也沒有時間包湯圓了,就在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時,我的組員説借我一點麪糰,我謝了又謝。我抓起一把麪糰揉成球,用大拇指往球心按了幾下,再用其它手指輪迴轉圈地按,等面球變成了一個小碗時我用湯勺挖了一點餡料放入“碗”中,然後把邊上的麪皮往裏一擠再放在手心上搓搓。

我很期待我的完美成果,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結果慘不忍睹,湯圓要麼餡料快透出來了,要麼就是皮破了,組員們不但不幫我,還在那沒心沒肺地笑。

我不服氣又抓起一把麪糰開始揉、搓、按、擠,但結果……我試了幾次都是以失敗告終,我徹底沒了信心。這時郭子璇看到我這麼多的敗品心中不忍,過來細心的教我,我終於學會了。

我胸有成竹的抓起麪糰按照她教的方法:餡料不要太多,大拇指和十指握住沒有封的口,另一隻手在下面慢慢轉,大拇指和十指慢慢把麪皮往裏捏,再把湯圓搓成圓球就可以了。按照這樣的方式我做出了一個個的成品,還明白了什麼叫失敗乃成功之母。

這個元宵節在我們的喜悦中度過。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 篇22

今天是元宵節,家家户户都在做湯圓,我家也不例外。大清早,我就隱隱約約地聞到了湯圓的香味,我從牀上一躍而起,穿好衣服跑到廚房問奶奶:“好香啊,今天我們煮湯圓了嗎?”奶奶看了看我笑着説:“小饞貓,想吃湯圓啦?那好,奶奶就滿足一下你的願望,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説完,揭開鍋蓋,哇!只見一個個圓溜溜的湯圓像小皮球一樣浮在水面上。好香!我忙問:“有什麼餡?”奶奶説:“有豆沙餡、芝麻餡、還有芹菜肉餡。”説完挑了一個豆沙餡的給我吃。我看準了一咬,咬空了,再一咬,咬偏了,再次準備咬時,湯圓自動送上門來了,哈哈!原來奶奶在逗我玩呢。

我吃好飯後,對奶奶説:“你教我包湯圓行嗎?”“行行行,”奶奶滿口答應,“只要你願意。”接着我們就忙乎起來。奶奶説:“先把麪粉加水,揉成團,再取下一小部分做成一個小‘碗’,底不要太厚,也不能太薄,再放一勺豆沙就可以了,揉成圓。”我聽了以後,滿懷信心的去做,可是,麪糰到我手中,一會兒像蘭州拉麪一樣被我拉長,一會兒又像橡皮泥一樣粘東粘西,弄得滿頭滿臉都是麪粉糊,那模樣真像一個滑稽小丑,可是做出來的不是扁的就是露餡的。奶奶耐心的教我:“用勁不要太大,湯圓要放在手心裏搓,不是在手指上。”我照着奶奶的樣子做了一遍,果然做的好多了。

湯圓下到鍋裏時發出“噗通”聲,這似乎是在慶祝我第一次包湯圓成功呢。

標籤: 元宵節 通用 湯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yuanxiaozuowen/z483n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