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青年節作文 >

初中54青年節徵文

初中54青年節徵文

“五四”青年節又稱中國青年節。是為了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以來中國青年光榮的革命傳統,1993年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每年的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下面是語文迷為大家提供的青年節徵文,歡迎參考。

初中54青年節徵文

青年節徵文篇一

青春是一個敏感的季節,一個覺醒的季節,一個自以為成熟的季節,我們為自己以及自己身邊的一切而感動,為自己的成長而自豪,為自己經歷了的世事感到滄桑。

青春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對象,因為生活賦予了我們每一個人一種禮品,一種巨大和無限高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充滿着力量,充滿着期待志願,充滿着求知和鬥爭的志向,充滿着希望和信心(引用奧斯特洛夫斯基名言)。

人們將青春比作東方初升的太陽,充滿希望;比作清晨帶露的鮮花,充滿活力;比作熊熊燃燒的火焰,充滿熱情。而我覺得青春是永恆的,正像塞涅卡所説: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時期,而是心靈的一種狀況。青春可以成為我們精神世界的源泉!

五月四日是青年人的節日,每當這時,正值青春年華的我都會思索,該怎樣度過這一天? 我想這正是五四青年節的意義所在, 它紀念的是一個日子,弘揚的卻是一種精神。

此刻,我們鬥志激昂,正投身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正用十足的熱情和信心迎接着2011北京奧運會。就在此刻,我們停下腳步,重温前輩們的革命史,重温當年的英姿壯志,不會抹掉,不會忘記!

五四運動是一場愛國運動,對中國經濟、政治、文化思想、革命方向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使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是新文化運動的延續和發展。“民主”、“科學”、“社會主義思潮”成為了社會的主流,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準備為黨的成立起到了鋪墊作用。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緊着着於當年12月正式宣佈以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目的就是提醒我們要不忘歷史恥辱,不屈不撓,不怕強權,堅持真理,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

三十年彈指一揮間,三十年的滄桑,三十年的奮起,改革開放三十年是一曲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史詩,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我們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作為八零以後的青年,我們幸福的成長在改革開放的春風裏,也帶來了很多難忘的記憶:

1997年香港迴歸祖國,1999年澳門的迴歸,都寓意着中華民族洗雪了百年的恥辱,祖國統一大業向前邁近了一大步。XX年申奧成功,同年12月11號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舉國上下,全民熱血沸騰...

回想起來,不禁感慨,祖國一直在不斷的振興、強大,這正是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成果使這一切成為現實。

2011年奧運會已進入倒計時,世界的目光已經聚焦中國,指向北京,奧運會把當今真實面貌的中國展示給全世界,將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的偉大成就展現給全世界,以此扭轉國外媒體對我們祖國的那些片面、扭曲的報道,給外人留下的不真實的印象。

我們新一代的青年,已經準備好!

李大釗曾這樣説: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鋭敏之直覺,活潑之生命,以創造環境,征服歷史!

青春,多麼可愛的季節!感動、思索、個性與主性的張揚,讓我們共同擁有一個生機勃勃的未來而感到自豪。

青年節徵文篇二

十九世紀中葉,一千六百多年的封建王朝走到了暮年,從此開始了大半個世紀的苦難和掙扎。政治上的革命在外敵的侵犯中舉步維艱,時代迫切期盼着一場思想文化革命,來滌盪那禁錮了千年的文明。《新青年》,一個富有朝氣和鋭意的名字,就誕生在那個歷史關頭。一九一九年,一羣熱血沸騰的青年走上街頭,爆發出壓抑已久的激情和擔憂。“五四”從此成了一種象徵、一個標誌。真正的思想革命開始了。從此,“馬克思主義”這個改變了民族和國家命運的偉大事物在古老的土地上生根發芽,激勵起新一代的有志青年,去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搖旗吶喊,勇往直前。

遙想當年,體味五四精神,“五四”是那一代熱血青年對祖國熱烈的愛的爆發,匯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理性、血氣、尊嚴。“五四”揭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播撒了馬克思主義的火種,同時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是科學精神、民主精神和愛國精神的象徵,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源頭。先賢已逝,精神不朽,先輩們為救國圖存而浴血奮戰的高度的民族責任感依舊激勵着我們勇往直前。“苟利國家生死以”,和平年代裏我們所承擔的“振興中華”的重擔同樣不容我們安逸享樂,跨世紀的重任沉甸甸地壓在肩頭。面對知識經濟的大潮、科技人才的競爭,當代中國青年最好的應戰方式就是學習和思考,抓住機遇,後來居上,譜寫新的輝煌。

五四時期,中華民族的命運風雨飄搖,憑着一種對祖國無比誠摯的愛和胸膛裏燃燒的青春熱血。中國青年勇敢地走上歷史舞台,吹響了革命求存的號角。在數千年封建專制主義陰霾未散的本世紀初期,中華民族的精神、理性、血氣、良心,在這一批年輕人身上像火山般噴發了,照亮了當時將明未明的天空。他們高舉着“德先生”和“賽先生”的旗幟,他們呼喚着國人的覺醒和反抗,他們面對反動軍警的棍棒輾轉從容。他們身上匯聚的是一個古老民族的尊嚴、堅強和不屈!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為中國歷史揭開了全新的一頁。從那時起,中國工人階級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歷史舞台並承擔起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歷史重任;也是從那時起,從“五四”到“三一八”、到“一二九”,到昆明街頭反內戰、爭民主的集會,再到北京城裏抗議美軍暴行的吶喊,中國青年,這批有血性有知識的好兒女,在幾十年光榮革命的歲月裏,總是站在鬥爭的最前沿喊出時代的強音,喊出億萬同胞的心聲!

“五四”運動樹立了不朽的歷史豐碑,然而更為彌足珍貴的是它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五四”精神是革命精神,批判精神,也是一種愛國精神。作為科學精神、民主精神和愛國精神的象徵,“五四”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源頭。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的許多優秀的精神傳統、思想傳統和學術傳統,都產生於“五四”那個風雲激盪的時代,產生於以中華富強為奮鬥目標的文化運動、社會運動和革命運動之中。中國現代史的走向,同那一代先進知識分子的精神求索緊密相關。先賢已逝,傳統猶存,“五四”精神是古老中國走向現代文明的火車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qingnianzuowen/7mmkq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