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清明節作文 >

清明祭祀作文(通用8篇)

清明祭祀作文(通用8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祭祀作文(通用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清明祭祀作文(通用8篇)

清明祭祀作文1

記憶中,清明節祭祀是父親心目中僅次於春節的大事,每到節前,父親總是三翻五次打電話,詢問我們什麼時候回家祭祖。祭祀燒的紙錢是他按風俗起早印製的,其他的物品也是早早的準備好的,單等兒孫回家出席他心目中的重大的儀式。父親對她的祖母感情很深,每年祭拜時,他總是告誡我們,她祖母的墳墓埋葬的風水極好,我們家族的兒孫全靠這位老人家在陰間照應着,他在我們叩拜的時候,還要在一旁向老祖母稟告一聲,乞求老人保佑我們萬事順利,步步高昇,那情形是十分嚴肅和神聖的。父親虔誠的態度令我們動容。

4月4日清明節,天下着雨,我們上山給父親掃墓。想起過去的一幕,我心裏很是難受。

感謝國家修改了節假日,清明學校也放假,這樣可以帶着孩子去祭祀祖先而不用擔心耽擱課程。

每年的清明祭祀,大家都回老家,坐在“生我養我”的空地或老房子裏,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舒服;帶着孩子走在田埂上曬曬太陽,講述着陳年往事,有説有笑,是一種帶着孩子回老家的春遊吧。

清明祭祀,原來為的是念宗認祖,遠走他鄉的或在城裏工作生活的人這時節都帶着家小回到老家問候着健在的老人與親戚,即使是嬉戲玩耍的孩子們也都知道這是自己的爺爺奶奶,太爺爺太奶奶……

清明祭祀,更是健在的親人們互相問候,眷顧親情的好時節。祭祀了祖先後,我們就應該想想活着的人應該如何過好自己的一生。

清明節日,最感念的是孃家母親的舒懷和大弟弟弟媳一家人的其樂融融。最擔心的是小弟的鋒芒,最慈悲的是他因沒嘗過被人疼的滋味而拒絕進入唾手可得的更高一層社會。

清明祭祀作文2

今天是清明。

清明本是農家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前後,天氣回暖,雨水增多,正是春耕春種、點瓜種豆的好機會,所以農家人喜歡清明。

清明如果逢着三月初三,在南方一些地方,又是情人們郊遊唱山歌,表白愛慕之情的好時光,所以年輕人喜歡清明時節。

今年清明恰逢三月初三,而三月初三據説又是華夏之祖黃帝的出生日,成為祭祖拜宗祠的最好理由,所以老人和權勢者喜歡。

在清明祭祖,讓祭祖儀式成為一種例行的'活動,那就演變成為清明節了,既然是節日,就會有很多的活動內容,什麼掃墓、踏青、植樹、放風箏、盪鞦韆、對山歌、飄燈籠,什麼射柳、插柳、戴柳、柳串固餅(固,應該是食字旁,加個固字,但電腦打不出此字,見諒)……等等等等。

可惜現代人(不是歷史教科書的概念,指生活在當今現下之人)已經把清明和清明節、三月三混為一談了,更為糟糕的是,甚至有些所謂的專家學者,把清明和寒食混為一談,把清明節和寒食節也混為一談,那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現在的人,過清明就是掃墓了。但也有不願意去掃墓的,我的一位博友就專門寫了不去掃墓的理由,不管其理由成不成立,還是另有原因,但清明不去掃墓的人絕不在少數,我父母就從來不去,這是習俗觀念和家庭習慣問題,我當時給博友的回覆説:

不去也行,心中自有天國的墓,去也無妨,眼裏還有人間的情。

我的意思無非是説:去有去的理由,不去也一定有不去的理由,所以,去不去都沒關係,但必須具備懷念先人之心。

我今天去了。

我岳母是丹陽人,近幾年我都陪伴岳父母去祖墳祭掃,成了習慣。大清早出發,六點不到,天剛矇矇亮,路上果然不擠,但車輛也已經不少。九點剛過,就到了珥陵鎮珥城村,把車停在村委會,見了岳母的侄兒侄媳,閒聊幾句,就直奔村口西北方向的墳地而去。

墳地是村民的,散落在一條小河的南岸,村委會早就説要遷,為了開闊河道,但至今未遷,據説是河道開闊了不能產生多少經濟效益,就擱置了。

墳地的風水很好,面臨綠油油的麥田,一望無際,背靠潺潺的小河,人來船往。岳母家的墳地,因為有侄兒在照料者,倒也整整齊齊,清明時節,正是油菜花開的好時節,一片黃燦燦的,多年前栽種的兩棵松樹,在墓碑的兩側也生長得鬱鬱葱葱,遠遠望去,煞是引人注目。

祭奠很簡單,擺上供品,倒上酒,磕頭,燒紙,難免説些什麼,也就結束了。

清明祭祖原本是一種文化,一種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現在感覺成了一種形式,一種可走可不走的形式,這讓人心裏很不是滋味。

回家途中,返程的車輛排成了幾公里長隊,上海段的收費處為了加快車流速度,只能是光收路卡不收錢。

清明祭祀作文3

今天是清明節,傷感的日子。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清晨五點整,我們一家三口收拾妥當準備去公墓。今日無雨無風,怎麼也沒有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感覺,少了意境卻少不了內心安靜洶湧着的情懷。

不到六點鐘,山上已經來了很多祭祀的人們。車流伴着人流往山上湧,坐車沒有走步快,焚燒處大門口,焚燒處裏面(貌似銀行的地方),掛着紅布條的小松樹站在這裏迎接我們墓地的路口也懸掛着標語,也沒有欲斷魂的感覺啊。如今人們走到哪裏,就會把垃圾帶到那裏。丈夫在細心的為父母剝桂圓。兒子給爺爺奶奶叩首。每年我們都會手捧鮮花,來到這裏緬懷我們的親人,寄託我們的哀思,保佑我們平安順利、發家致富的同時也順便感慨生命的脆弱和短暫。我和丈夫已經給兒子定下遺囑,我們百年之後,就把骨灰撒到鴨綠江裏,畢竟我們是喝着這兒的水長大的,那個小盒就不再是我們永久的家了。

清明節是一種很難説清的情緒……

清明祭祀作文4

説起清明,我總會想起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年清明節,天空格外陰沉。一想到清明節要到湯河公園祭祀,我的心情無比沉重,腦海中浮現出祭祀的場面。

我和媽媽早早地來到革命英雄紀念碑前,大家的神情都十分嚴肅。紀念碑主要由黑白兩種顏色組成,紀念碑有4個面,每一個面的最頂端都有紅色的圓點,上面寫着“革命英雄紀念碑”七個字,在七個大字左側寫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東北大學的哥哥姐姐們,也來參加今天的祭祀活動。他們有的身穿陸軍的服裝、有的身穿黑色西服;東北大學哥哥朗誦一句:“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因有人負重前行……”“的確是這樣呀!”我在內心回答,眼淚奪眶而出!我們穿着深色服裝和各自的隊服,所有人都低着頭,為烈士默哀一分鐘。隨後現場所有參加紀念活動的人給烈士獻花,每人手裏拿着一朵白色菊花。將花放在烈士紀念碑前,黨員再次宣讀入黨誓詞。

就在幾天前,因為撲救森林火災有30位英雄壯烈犧牲,其中包括27名戰士和三名地方撲火人員。我想對所有英雄烈士們説:“謝謝您們,換來涼山人民的平安!謝謝你們在危險來臨矢志堅守。謝謝你們,用生命為護我們周全。您們是英雄,浩氣長存。”

説起清明,我們會掃墓,並懷念已經去世的親人;説起清明,我們更會想起烈士,那些大義凜然的烈士。説起清明,我們會想到為祖國做貢獻,卻犧牲自己生命最可愛的人。他們默默付出,是不朽的英雄!

清明祭祀作文5

又是一年春草綠,梨花風起正清明。清明節是人們以各種方式緬懷英烈、祭奠逝者、祭掃陵墓、悼念先人、寄託哀思,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節日。按照傳統風俗,節日期間,人們會上墳燒紙、説冥物、燃放鞭炮,以表達思念之情。

早上,一大早我們就上山掃墓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話是這樣説,可今早的天氣卻格外令人清爽。掃墓時,大人們提着糕點、水果、米酒、肉,我們小孩就在後面拿着鋤頭、鏟子屁顛屁顛地跟着。

我們只需要去爺爺的墓碑,首先是把墓前的草除掉,然後再鬆土。爸爸把折來的柳枝插在墳頭。他説:“爸,你在那邊要好好的,今年國家不讓放鞭炮點火,你不要介意。我就插柳枝在這,讓綠蔭成為你最好棲園。”接着,我們就屈膝跪下,向爺爺磕了三下響頭。最後,爸爸拿到毛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了一遍。

清明節不僅是祭奠祖宗的時候,還是春遊踏春的好時機。

我們去山上的一塊平曠工地放風箏。媽媽説:“快點放風箏了,把不好的事吹掉。”我們每個人都寫了自己的心煩事,讓它隨風而逝。但唯獨奶奶沒寫煩心事,因為她心裏裝的是我們。她寫道:“老頭子,你保佑啊,保佑你的兒子、媳婦心想事成,保佑你的孫子、孫女快快樂樂的,考到博士研究生。”奶奶沒寫她自己,我拿到筆在後面寫下:爺爺,您讓奶奶身體健康,讓她多陪我們,不要把她從我們身邊帶走。

這一天,雖是清明節,但我們卻很快樂,很有意義。

清明祭祀作文6

在路上,我不停地追問着媽媽:"媽媽媽媽,爺爺是長得什麼樣子呢?"媽媽總是和藹可親地説:"就和媽媽一樣啊!"我的姥爺在媽媽讀四年級的時候就去世了,也沒留下一張照片。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姥爺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到了姥姥家,向我們迎來的便是年過六旬的姥姥。我來到房間裏,折起了紙花,也把一個個思念折進了紙裏。下午,太陽當頭照,我、媽媽、大姨和姥姥頂着烈日到山上給姥爺掃墓。一到山下抬頭仰望,就看見滿山一派翠綠的景象。大姨扛着鋤頭一會把這叢草給除了,一會又把那根刺藤給割了。不一會,一條小路就被我們給"開闢"出來。

來到姥爺的墳墓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長滿青苔的陶罐,封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裏面裝着姥爺的骨灰。大姨和奶奶開始除雜草,她們一會把墳墓上的小山竹給鋤了,一會又把雜草給割了,不一會,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乾乾淨淨的墳墓。

我麻利地從袋子裏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姥爺的墳墓上,最後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擺在陶罐,聽媽媽説,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這時,墳墓像變魔術似的變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鴨蛋、香噴噴的肉、紅通通的蘋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餞……

我們把香點着,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姥爺祭拜。隨後,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聲好像是姥爺在我們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哇哇大哭了起來:"姥爺,姥爺,我要姥爺!"媽媽對我説:"孩子,你別哭!人死了不可能復活。你姥爺雖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孫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會很欣慰的。只要你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就是對姥爺最好的思念。"我懂事地點點頭。隨後,媽媽拉着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姥爺,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清明祭祀作文7

很小的時候,我並不清楚清明節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只是覺得這一日沒有國慶節、兒童節那樣歡慶熱鬧。人們的臉上少了一份歡笑,多的卻是一份沉重與憂傷。直到婆婆(爸爸的奶奶)去世以後,我才對清明節有所瞭解。婆婆三年前離開了我們,還記得婆婆的棺木被黃土掩埋的那一刻,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嘩嘩直流。我也説不出當時是怎樣的感受,只知道婆婆是我長這麼大第一位親眼目睹離去的親人,我傷心,的是不捨。

今日是清明節,我們全家人像往年一樣到鄉下祭祀掃墓。穿過開滿金黃色油菜花的農田,我放眼望去,山還是那座山,婆婆的墳孤零零地立在那兒,只是墳頭又多了些雜草。首先,爸爸、伯伯在爺爺的帶領下用鋤頭等工具把雜草清理乾淨,並把它們掃到一塊空地用火燒,聽説是為防止起山火才選擇在空地的。我看見爸爸在角落燒一種黃色的紙,便好奇地問:“燒這個幹什麼呀?”爸爸回答説:“這是紙錢,燒給在天堂的婆婆用的。”“哦”我點點頭再也不願多問,因為我知道,他們心裏很難受,但是,婆婆真的能收到嗎?

爺爺點燃了香蠟,伯伯鋪好了墊子,我們長幼有序的依次在婆婆墳前磕頭。我跪了下來,望着隨風搖曳的燭火, 彷彿看到了婆婆那張佈滿皺紋的臉和充滿愛的眼神,回味着婆婆多年對我的愛護與唸叨,也似乎聽到了她用微弱的聲音呼喚着我的小名。記憶中,婆婆是一位慈善的老人,聽爺爺講,她年輕時是位生意能手,那時她家因為做布匹生意成為當地的一户富裕人家。後來因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婆婆變得一無所有,並逃亡到桃源鄉下定居,一家人靠着勤勞的雙手堅強地生活。婆婆在我還沒出生時就因為舊疾癱瘓了,從我有記憶開始,她幾乎就沒出過門。婆婆雖然手腳不方便,但還是很關心我們,聽爺爺講,她去世的那一刻,依然放不下子孫後代。

灰濛濛的天依然下着細雨。燭火熄滅了,鞭炮聲震耳欲聾。婆婆,清明節到了,我們又來看您啦!知道我們有多想念您嗎?您聽到我們正在向您問好嗎?您一定也在天上關注着我們吧!這樣您就不會寂寞了。

站在墳前,我一邊感受着四月春雨的那一絲寒意,一邊胡思亂想,忽然記起了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不知不覺,我的臉頰濕濕的,分不清是雨還是淚。

清明祭祀作文8

清明將至,又到了祭拜先人,追憶逝者傳統時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出現了不少奇異、庸俗的祭奠方式:吹打唸經,鳴鑼開道,紙灰飛天,阻塞交通;而形形色色低級庸俗祭品,也讓人看了直皺眉頭。

清明祭祀,是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古人稱這個時節為“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然而,到了現代社會,祭祀活動的封建庸俗之風卻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為清明平添了污濁之氣。庸俗之風緣何而來?愚昧無知使然。有人認為,先人活在世上享受的和沒享受的,在“陰間”也一樣不能缺,這是扭曲的虛榮心和奢靡慾望在作怪;而被稱為“白事大了”的中介提供的“超前”遊説服務,也在推波助瀾,傳統民俗中摻雜了腐朽和庸俗的東西,就離民俗的本質越來越遠,一種背離時代的進程風俗如果為更多人所接受,迷失了健康的方向,將會帶來更大的負面作用,甚至成為先進文化的桎梏。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對“殯葬行業”了檢查清理,發麪了“禁燒令”,從流通渠道上堵住了殯葬迷信用品進入市場,並對公共志氣的迷信活動進行勸阻,制止或處罰。然而,“堵”的同時還需要必要的疏導,需要將科學、健康、文明的觀念充實的傳統民信習慣中,形成一種文明的社會氛圍。

讓清明重現“清潔而明淨”,提倡文明、健康、環保、回收自然的祭尊方式,體現着中國人追隨現代文明的決心和勇氣。要讓清明祭拜先人的傳統習俗成為積極向上的民族文化,還需要全社會的努力。

所以,做為90後的我們,要遠離那些腐朽和庸俗的東西,我們要建設文化社會,對於現在人們這種低級的行為,我們要提醒和防止人們,讓他們別在這條庸俗的道路上“迷”下去,我們要呼籲全社會的人在清明祭祀中用最原本、最民質的方式體現出來。為此,我們要做出一個榜樣,我們要禁止“吹打唸經,鳴鑼開道”等等的出現。

我們需要全社會的努力!跟我們一起“奮鬥”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讓文明祭祀成為一種紛紛現象,不要因不文明而對社會產生危害而使自己內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qingmingzuowen/ed4q9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