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清明節作文 >

清明的雨作文(通用7篇)

清明的雨作文(通用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的雨作文(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的雨作文(通用7篇)

清明的雨作文1

説出“清明時節”,就算是小孩子,也總能接上“雨紛紛”。或許是因為這是童年就熟讀成誦的詩吧,我對清明的雨的印象還是很深的。

我能回憶起的關於清明的最早的場景,就是那個有幾絲細雨的早晨。也許那也是我唯一一次回家祭祖了。具體的情形記不清了,我只記得,我坐在開叉的樹幹上,手扶在粗糙的樹皮上,面前時好多親戚,點燃了紙錢,金黃的紙錢堆化作了花白的煙。那條輕飄的龍追尋着纖細的雨絲的方向,向自由和模糊的天際竄去了。我望得入了神,雙腿伸出了樹葉羣的濃蔭,享受着水星子在腳尖的湧動……

模模糊糊地,我跟隨着上一輩人的腳步,走在田間小路上。我的手拽着他們有些濡濕的衣角,眼看着前額頭髮稍上怕要匯成滴的水。腳像踩在秧田裏一樣,浮起的,連綿的。身旁的農民朝反方向走去,牽着一頭老黃牛。我回頭,他們倆漸漸遠去,像水墨畫被宣紙化開了,被年月蝕掉了一樣的,褪淡而惘然了。忽地,他抬頭朝閃着光的銀絲望去,腳邁向前又久久不着地,那一瞬間,他竟像要乘上仙鶴似的。腳落地了。他漸漸凝成一個墨點。今天想起這一幕,我總覺他仰起頭後,要像福貴一樣高聲唱道“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少做和尚”了。

我和友人們走在熟悉的道路上,不過時隔幾月,竟也陌生了。絨毛樣的雨揚下來了,遊絲般地伏在我們身上。安定至屋檐下,我們趁着月色,如雨一樣逐漸傾灑那些閒雜瑣碎的事情。嘴裏述説着茶水米飯的事,耳中也是灌滿的,可誰又能寫包票,我們心窩裏的不是那些紛揚而彷徨中的雨呢?事都聽進去了;清明的雨也如月夜泛的銀光,温柔地遏止不住地闖進身體裏了。

清明的雨不是單純的水,那更像是一種感覺。可能真的下雨了,也可能只是心中的雪國的雪花融了,迴歸它們透明的靈魂了。誰不生活在現實中,可誰又從沒有過對虛無的嚮往呢?清明的雨徹徹底底地淨化了我,淨化了人。看那些縹緲的小東西從天上墜下了,我感覺自己站在車站,列車開來有將要回到故國,又將要去到未曾聽聞的遠方。

盼望清明之雨再降大地。想念清明的雨。

清明的雨作文2

清明的雨,總是下到人們的心裏去的。路上,行色匆匆的人們,不知在心裏繼續了多少悲慟,才讓清明這一天都處在煙雨朦朧之中。

塵飛散,火繚繞,原不知,還有那麼多人,被記掛。在遠方的人,就只能在本地按照習俗,一解相思。不能回到故土,是遊子永遠的劫,即使是交通發達的今天,依然會留下許多的遺憾。你永遠的和我相隔,但是我永遠記得你,願你在另一個世界安好,我為你獻上我最誠摯的祝福。

我不哭,不是因為不想你,只是我的記憶裏只剩下了你的笑容,我不想讓你悲傷,讓你的笑容變了樣,時間總是會撫平一切,就連當初的痛哭也無法憶起,好像再也還沒感受不到當時的心傷,但是時間也不會帶走所有,小時候的畫面一幕一幕的在腦海中閃現,就連當時的笑聲都是那麼的清晰,穿過了整個歲月,也抹去了眉間的神傷。

清明的雨,是活着的人的心淚,是逝去的人的撫慰。有的人拿着紙錢在山間的墳前,帶着自己美好的祝願,“我會期待你的生活,你忘了今生所有的一切,重新來過,我希望你讀過的道理可以幫你,讓你的這一生過的順和心意,不再操勞,只為他人而活,將自己低到塵埃裏,換取他人的一世悠長。”

有的人執一把黑傘,雨水順着傘骨流下,在公墓前絮絮叨叨説個不停,沒有什麼固定的話題,但是我就是想把自己的一切都告訴他,就彷彿他還在世一樣,或許只是想了卻他的一世牽掛吧。雨落在傘上,帶着輕語一起滾落到地上,滲入地下,墓裏的人,會聽到的,清明的雨是善解人意的。

弦,思流年,音容笑貌,不負過往;柱,聽華曲,追憶已逝,只餘惘然。我想讓你一直在我的生命裏,縱然只是回憶。輕雨聲聲入耳,杏花紛紛落地,流水有意傳相思,杯酒綿薄盡心意。

你是我不能割捨的一縷,我的祭奠會隨着時間慢慢遠去,沒有人會永遠存在,我明白。所以就這樣伴着春雨去吧,每年的清明,我會為你上一柱香,或許是你生前的善良吧,你的墳前已是翠竹環繞,高潔的君子與你相伴,你一定不會寂寞。這樣我就放心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斷魂的人兒何處歸呢?

清明的雨作文3

今年的清明,在淅淅瀝瀝的雨聲中又來臨了,我們也該去為爺爺掃墓了。據説,我們這兒,掃墓時還要帶上清明餜,用來祭奠先人。於是,我捧上了自己親手做的清明餜,帶給我親愛的爺爺吃。這也是,爺爺生前的最愛!

清明一到,氣温驟升,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聽奶奶嘮叨,勞動人民還用清明節來安排農事活動呢,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一路上,但見田野中,長滿了綠油油的麥苗兒,開滿了金燦燦的菜花兒,到處是忙忙碌碌的農民在勞作……

清明節的風,嘩啦啦地吹着,我和哥哥,牽着奶奶的手,緊跟着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爺爺的墳前。爺爺的大墓,還有亭台碑石,建在郊外的山坳,羣巒環抱,依山傍水,風景獨好!墓碑兩旁,聳立的松柏和楊柳,發覺又比去年粗壯和茂盛了。親愛的爺爺,如今已成一抔黃土,養育着鬱鬱葱葱的松柏和楊柳。我禁不住上前,伸手摺下幾縷柳枝,檫拭起爺爺的墓碑。爺爺對我的好,無以回報,無處傾訴,唯有以淚洗面……

接着,我把鮮豔美麗的菊花籃,還有香糯可口的清明餜,擺在了爺爺的碑前,希望爺爺能喜歡我送的菊花籃,能喜歡我親手做的清明餜。

家人都到齊了,站滿了爺爺的墳前。我們相互點上了香,在爺爺墳前拜了又拜,嘴裏還不停地祈禱着自己的心願。大家説的話不盡相同,大家想的事各不能猜,而我就很普通,悄悄地説道:“爺爺,希望你能保佑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保佑我,以後考上好學校……”

接着,我們都站到了一旁。爸爸和他的五個親兄弟,就在爺爺墳前燃放煙花和爆竹,好讓爺爺開心一點。煙花“嗖嗖嗖”地飛舞上了天,爆竹“嘭嘭嘭”地狂炸開了花。我和哥哥,還有一大羣爺爺的孫兒孫女,都在念叨着親愛的爺爺。爺爺用他不屈的生命,哺育了我們這麼多鮮活的新生命,自己卻英年早逝了寶貴的生命,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悲痛和惋惜……

不久,天空中燦若星辰。那一朵朵,五彩繽紛的花瓣,美麗動人,讓我們哀傷的心緒,也隨之飄飄蕩蕩……

偷偷地,我還瞧見奶奶和爸爸還有叔叔們,都在默默地流淚,我也情不自禁地再次潸然淚下。誰也分不清,每個人臉上流的,是淚,還是雨?

清明的雨作文4

天空的雨滴滴噠噠地下着,輕輕地灑在了人們身上。雨點兒並不孤單,因為它發現,另一場“雨”也在人們的臉龐上緩緩地下着。

望着那塊不會説話石碑,我仰望天空,讓雨滴在我臉上。我不是一個愛哭的人,更不愛讓人看見我流淚的樣子。我把眼淚往肚子裏咽了回去,低下頭,看着這塊石碑,慢慢的撫摸着它。因為在下面,沉睡着我的爺爺。這是我爺爺的墓。

看着它,我不禁想起了爺爺去世那天的場景。爺爺走的那天很突然。一輛救護車停在了家門口,只見爺爺在臨時搭成的牀上躺着,旁邊的醫護人員在忙活着。奶奶在一旁哭着不知在説什麼。家裏親屬都趕回來了,一些醫護人員不知在跟他們説着什麼。但我覺得事情很嚴重,因為姐姐也回來了。要知道,姐姐那時是不常回家的,因為她在上大學很忙。最後,醫護人員對奶奶説了句不行了的時候,當他們嚎啕大哭的時候,我才知道爺爺去世了。

想到這,我還是忍住了眼淚。我更加專注的凝望着這個石碑,看着爺爺的名字,我又想到了另一件事。

那是我很小時候和爺爺間的故事。記得那時候,爺爺天天都吃香蕉,因為他便祕。有一次,他正邊吃香蕉邊看報紙時,我神不知鬼不覺地在報紙後面來個“無影掌”,不偏不倚,正中紅心,香蕉弄得他滿臉都是。爺爺笑了笑,去洗了臉,擦了他的老花鏡,説我是個頑皮鬼,便又繼續看報紙去了。我又心生一計。只見一掌劈來,報紙已成兩半。爺爺呆了一下,無奈的苦笑一下,又上街去重買了一份。

爺爺很愛我,因為我是孫子裏最小的。可是爺爺又是很嚴厲的。記得一次我不小心弄碎了他的老花鏡,被他大罵一通,最後在奶奶的勸導下,他才消氣。

想起這些酸甜苦辣,心裏是五味雜陳,再也忍不住淚水,小聲地啜泣起來。“自古男兒當自強,有淚不輕彈”那些話早已拋在腦後,取而代之的是劉德華的《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這首歌。我又想起杜牧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有這老天爺的淚雨,也有着我的淚。

清明的雨作文5

清晨,望向窗外,滿天陰雲下,淅淅瀝瀝地飄灑着幾縷細雨。今天是清明節吧?每年的這一天,家裏人總是帶着我去掃墓祭祖。我不太喜歡這淅瀝瀝的雨和沉重的氣氛。

走進公墓,雨點已細得讓人感受不到,卻還是若有若無的飄灑着。

爬了一連串樓梯,仰起頭,眼簾中映入這高高的階梯,我重重地歎了一口氣。我跟在長輩身後,心裏很不耐煩。

到達目的地時,我已累得氣喘吁吁。退到一邊,看長輩們點燃香燭和厚厚的紙錢。這些形式對於我來説,直接省去也無妨。手中拿着三支燃着紫煙的香燭,排在長輩身後跪拜。除了盯着那縷縷紫煙,一時也不知該做什麼。母親和外婆蹲着,把一張張慘白的紙錢放入烈火中,火堆燃起嗆人的白煙。風起時,紙錢燃成的灰燼隨着風的蹤跡在空中不停舞蹈着。在我看來,除了使人苦惱,這樣的舞沒有一點意義。

在漫天白煙中,我突然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拄着一根細細的枴杖緩緩走上階梯,停在我身旁的那個墓碑前。她穿着一件薄薄的黑色襯衫,滿頭捲髮不算長,卻一片雪白。瘦骨如柴的手背佈滿了皺紋,清晰地凸顯出幾根青色的筋脈。她手中握着的棕色枴杖脱落了幾塊油漆,露出的米黃色似乎正無聲地訴頌着過去的滄桑。她邁着蹣跚的步履,走近那塊深灰色的石碑。在濃煙中,她背對着所有人,像那塊石碑一樣默默地立在角落,無聲無息,只是用手輕抹去石碑上的灰塵。那位老人顫顫巍巍地坐在有些濕潤的墓碑前,將枴杖輕輕放在一邊,用一隻手輕撫着石碑上貼着的黑白照片。透過濃煙,我依稀看見那照片上也是一位老人,笑得那樣燦爛。老人的手指停在照片的`邊緣,似乎回憶起了什麼。我站在她身後,看不見她的雙眼,卻模糊了自己的雙眼。我不知道她是誰,為什麼獨自一人來到這裏。可是,她的背影看上去那麼落寞。

老人離開了,只留下了那孤單的背陰。她的生,不知在何時也會結束。可是,她經歷的風霜和歡樂一定很多很多。回過頭,看着長輩們簇擁的那塊石碑,這墓碑下也是一位歷盡風霜的老人吧。

雨依舊淅淅瀝瀝地下着,也許它也在為某個逝去的親人哭泣吧。我的心也變得沉重起來……

清明的雨作文6

不張不和,咬牙向外吐氣“清”,張嘴外翻淡聲道“明”;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清寂,明遠。

記得“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的景,記得“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以片紅”的情。紛紛青雨,勾起往日回憶。

那天,接到母親要趕回家鄉説外公有些事並囑咐我不用擔心讓我好好學習的電話時,我坦然的沒有多想,我聽了母親的話,沒有多問,一如既往,不思不想。那月末,當我再接到母親泣不成聲打過來的電話時,我才知道了原本令人悲涼的實情,外公離我們而去。

外公在家鄉,我在西安,天各一方,誰不曾會想這樣的事。我與外公的情感在我記憶裏只停留在我的童年,那些我騎在他脖子上帶我釣魚的日子,帶我摘黃果蘭的日子,教我編竹簍的日子,一起走在夕陽下揹着野菜回家的日子。外公是樸實,勤快了一生的人,直至今日,每當他穿着草鞋戴着蓑笠走在雨中的婆娑背影映在我眼前時,我會憎恨當時愚蠢的自己,會遺憾自己沒能見到他最後一面,會懷念那些往日時光。

過年回去,在你“後背”的那棵樹下站立了良久,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彼時寒風凜冽,但吹不散我對你的思念。你還記得嗎,外公?你愛抽的葉子煙,我和母親放了許多在你枕前。你聞聞吧,聞出我對您的愧疚;嗅吧,嗅一縷你走後這片滄海桑田的芬芳;抽吧,抽散清明夾着我寄託的彷徨。

時間匆匆,細雨茫茫。轉眼兩年,我們像無根的雲一樣飄散在遠方,可清明的風卻把我們的心吹回故鄉。

在外公離去之前,對於清明的映像都是停留在杜牧的《清明》裏,那時只覺得“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意境是悵然的,並不能體會到“欲斷魂”的含義。而現在,我害怕過清明,害怕再次看到母親當時那種無助的眼神,害怕對外公的思念一寸寸的向逼近,我害怕迷茫,害怕彷徨。

“四月,西安這兒的楊柳已青,芳草如茵,學校旁的櫻花兒也開了。外公,你們那兒呢?黃果蘭是否還吐露着情意?”水深水淺,雲去雲來。清明雨上,紛紛繞塘。我願將思念化為一株折菊,願再能匍匐在你的頸上、在你的身旁。

清明的雨作文7

窗透初曉,日照西橋,雲自搖。

清明就在繁忙中不知不覺地來到。

回到故鄉,恍如遺世,不見日常的高樓大廈,只見黑白色的老台門好像昔日的照片,輕輕翹起的屋檐述説着江南的古老,歲月漣漪磨損了的門檻旁一隻靜卧的花黃狗兒默默地看蝶兒繞花吟,花顧水中影,在微風中梳理細膩的毛,淺淺地笑。

為何身在清明的江南,只想倚望春水綠如藍?

清明節氣,萬物伊始,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脱籠之鵠,遠離紛繁事物。去田間踏青,只見阡陌交通。路上淡紫色的野草直衝天空,向頭頂的飛鳥叫囂。路旁油菜盛開,沒有人讚美,沒有人欣賞,只是靜靜地開在天地之間,淡然卻蓬勃,黃得一發不可收拾,就像黃顏料從天傾瀉,在空中瀰漫。也有五彩的風箏悠然地在空中俯視大地,像一朵有色的雲。好像這盈滿天地之間的一切都在不停地向上,好像我周圍的空氣都是豎直向上的,萬物就是那麼有朝氣。我笑,在如山的作業間彷徨,尋不到這樣的天堂。

不高的山上漾開了綠色,猶如天地正在上淺綠色的淡粧,每一痕,都精心所畫,卻散散零零,更似自然隨意。雲醒了,於是雨上清明,風,微微送來雨腥味,雨,飄飄灑灑地佈滿空間,分不清是山巒翠樹還是雲霧霞彩,辨不出是田野苗圃還是溪流曲徑,一陣煙雨融化了天地,把所有的色彩都捧在手裏。

色彩交疊,線條參差,雨輕吟淺唱。就像水彩在水中渲染;就像深深淺淺的色彩有了生命,肆意流淌;就像大海漲潮時波浪的共鳴;就像牀前的風鈴在訴説着江南的墨韻色點,擦皴水影……就像遠方有琴,愀然空靈。

雨中飄來清香,青的味道,好像驅散了空氣中原本的糟粕。路邊的青都靜默着,好像都是大師,袖手無言味最長。狗兒輕邁着步子,在微雨中踏着沒蹄淺草,悠然地行走。成雙的鳥兒品味追逐的快樂,便把垂釣春水的柳枝作為中轉站。悠悠的,幾篇柳葉脈脈含情地飄下……

我走在一條田間小路上,一邊走着,一邊忘記了自己在幹什麼,更説不出曾經的焦頭爛額是什麼樣子,也記不清考試後悲傷快樂是什麼感覺,一切都溶在了清明的雨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qingmingzuowen/d72yo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