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清明節作文 >

【精選】祭祀作文4篇

【精選】祭祀作文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祭祀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祭祀作文4篇

祭祀作文 篇1

每個人的童年總會有許許多多歡樂而有趣的事。這不,我突然想起了幾年前,那件讓我至今還笑破肚皮的事情。

那天是我家的祭祀,每年一次,外婆十分重視。天色剛剛暗了下來,外婆就把一桌子美味端上來。我與姐姐順着香味,一路小跑,從院子裏衝進來。

“哇~”看到這些冒着香氣的美食,我與姐姐都瞬時愣住了,“好豐盛哦!”紅燒魚、雞湯、炒胡蘿蔔等等。忽然,我眼前一亮,哇塞!我最愛的炸雞腿!外殼被炸出了一層金黃,看上去香香脆脆的,有着“致命”的誘惑力,讓人還沒品嚐就已流下口水。

我與姐姐飛似地去洗手,又以一個緊急“剎車”狀奔向餐桌。“哎!先別吃!”外婆拿着湯勺,圍着圍裙,對着我們低聲而急促地説。我們一下子停住了,十分奇怪地看着外婆。外婆放下湯勺,在圍裙上粗粗擦了幾下手,從抽屜裏取出兩支精美的紅蠟燭,點着了,小心翼翼地立在桌子的一邊,説:“先讓太公太婆吃完,再讓你們這兩隻小饞貓吃!”“太公太婆?在哪呀?”我指着空空如也的凳子問。“今天是祭祀,太公太婆一年才來一次。等等吧!”外婆微笑着輕聲地説。姐姐湊過來,附在我耳邊説:“太公太婆已經去世了,只有靈魂,靈魂在吃飯!”“哦!原來是這樣!我知道的!”我裝模做樣的恍然大悟,可心裏還有點稀裏糊塗的。

隨着時間的一分一秒地推移,我們也有點等不及了,只感到肚子空空的,越來越餓。外婆經我們的強烈要求,出去買飲料了。我與姐姐皺着眉頭,捂着肚子,盯着盤裏的美味,圍着桌子不停地繞着圈。我實在忍不住了,想出了一個妙招。我對着凳子説:“太公太婆,你們今天好精神哦!你們一點都不老!呵呵,太公太婆,我肚子太餓了,行行好,我就拿一個雞腿!你們繼續吃!繼續繼續!”説着,我迅速抓起三個雞腿,笑眯眯地到一邊獨自享受去了。

我與姐姐按此方案“借東西吃”。外婆回來了,瞟了一眼餐桌,一愣。那原是滿滿一桌子的菜,好像被餓了八天八夜的人猛吃了一頓,只剩一些菜渣。外婆好像突然明白過來了,叫來一旁拿着書倒着看的我們,一臉滿足地説:“你們看,太公太婆的胃口多好呀!”我與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從回憶中回過神來,望了望窗外,開心地笑了……

祭祀作文 篇2

渴望遍插茱萸登高的王維一定想不到,穿越千年在倍思親的佳節裏,他可以打破空間的壁壘,和親人對視並傳遞內心的所有感情。“微信直播代客祭掃”正稱為新時代中悄然興起的服務,但儀式感網絡的直播很大程度是網絡數字媒體刺激發展的結果,而直播的盛行恰恰是人們喪失本心的最好明證。

這項“互聯網+”時代的產物真的能完成祭祀先人的儀式嗎?在我看來未必如此.眾所周知,在這場直播的祭祀中,祭祀者不過稱為一個觀看者。縱然能夠實時看到直播的每一個細節,但是“不在場”,讓這場原本充滿莊重感的祭祀活動喪失全部的意義。試想,當你隔着冰冷的屏幕,你看到的所有畫面都被框在一個小小的方塊世界中,你無法觸及到先人墓前飄落的那片落葉,也無法守護點燃的那隻蠟燭直到它最終熄滅,你有怎能算是真正祭祀了自己的先人?

骨子裏流淌着儒家血液的民族歷來崇尚“慎終追遠”是因為在這場充滿儀式感的活動中,親朋好友可以相聚於此,來表達內心的敬畏感和尊敬,能讓我們在接下來的道路走得更加從容。然是這種活動演變成了幾個內心毫無感覺的外人的表演秀,哪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誠然,那些身處異鄉,着實無法回到家鄉的人也許會提出反對意見,沒有“代客祭掃”,哪麼我任憑先人墓前雜草叢生毫無作為,哪豈不是更大的不孝嗎?直播不也能讓我們在特定的日子裏完成這特定的儀式嗎?

但是,這樣想的人,往往忽略了這樣一個前提,網絡的存在,會消解行為本身的莊嚴感,都説現在是一個娛樂之極的特殊時代,互聯網下的直播正好充當了這個時代最佳的“劊子手”老子説:“無色令人目盲。”數字媒體借用聲光電對人腦的`刺激來完成自身的價值,而普通人卻極其容易在這場感官盛宴中喪失自己的本心。“直播”也在以這種隱而不顯的方式消解掉“慎重追遠”的意義內核。

想來,若是王維穿越到千年之後的今天。他也一定不會選擇“微信祭掃自己先人的墳墓。或許他依舊會在周身插滿香草,在遠隔千里的異鄉,用自己的真心來表達對先人的追慕之思吧。

祭祀作文 篇3

祭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習俗,更是華夏民族的優良品德的具體表現,不能簡單地視為封建迷信的活動。祭天地,敬祖先,親君師,孝父母,和兄妹,合夫妻,愛兒女,友親朋,睦鄰里,實乃永遠的主題。下面記述的是農村老家年關祭祀的一些習俗,對於我這個被城市的喧囂吵得似乎有些麻木的鄉下人,就算是心靈的一次洗禮吧。

祭灶——祭灶就是祭祀灶君。我的老家祭灶是在臘月二十四的晚上,一般都是由主婦做禮。先把灶間給打掃乾淨,家中有幾口人就取幾個碗和幾雙筷子,放在灶台上,再擺上果品供碟,點上香燭,扯一把稻草(金條)一把麥瓤(銀條)燃了,將用秫秸插成的或者用紅紙絞成的馬駒子放在火上燒了,邊燒邊向火裏撒麥麩豆麪草料邊禱告道:“一把草一把料,喂得小馬歡歡叫;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唱畢,一家老小依次過來磕頭。磕完頭就開始破供了,將各種供品分別取下一點放在灶台下,全家人便恭恭敬敬地退出了灶間,祭灶就算完畢。

祭門神——祭祀門神是在臘月三十的早晨。把門神繡像貼在大門上,分別在大門兩旁燃上兩柱香燭,再扯一把稻草一把麥瓤在大門的兩旁燒了,主人就跪在門前邊燒邊禱告:“金條銀條盡你扛,來年財氣更興旺;出門保平安,進門保安康。”接着點燃爆竹,據説這時灶君就從玉皇大帝那兒回家來了。取一根長棍攔在門前,一年的福氣財氣運氣都攔在了家中。

祭天地——祭祀天地是在臘月三十的中午。貼好春聯,更了桃符,掛上紅燈籠,換上新衣服。在院子當中擺上供桌,把家中所有好吃的東西都擺在供桌上,燃起香燭,點響鞭炮,全家老小就依次前來磕頭。磕完頭就開始破供,將每一樣供品取下一些放在地上,祭祀就算結束了。

祭祖——祭祀祖先是在祭祀天地之後,一般由男主人來主持。取一個箢子,把做好的雞魚肉蛋果品煙酒香帛等物裝在箢子裏,挎到莊頭的十字路口,逐一破供祭了,此為祭遠祖。然後來到祖墳前,依長次之分逐一祭祀,破供後燃放鞭炮,焚燒香帛,磕頭施禮。畢,祭祀主持回家後,全家人才能吃中午飯。

發天旨——發天旨是年關祭祀中的最後一次,時間是在除夕夜的子時,也就是人們通常説的凌晨,即二十四點過後。女主人下好新年的第一鍋素餃子,盛在三個碗中,每個碗裏三個餃子,擺在天桌上,點上香燭,男主人破供後磕頭三個,既而點響新年的爆竹,掛起迎春的大紅燈籠。

紅燈高掛光照萬户千家,爆竹連響聲震北國南疆。普天同慶,萬象更新。新的一年來到了!

祭祀作文 篇4

小年的早上,我和外婆及婆婆公公們一起來到南台弄----媽媽老家的一條巷子,祭祀太太、太公。那裏有一座大,卻古老的房子,是太太、太公生前居住的地方。那裏後院開滿了梅花,走進房子就一路飄香。後院還有一片竹林,有個荷花池,有口井,有各種各樣的果樹和花樹,真的是城市中的世外桃源。

祭祖活動開始了,大家首先拿出自帶的專用蠟燭和一些精心準備的食材。這些食材有的是上等豬肉,是用來包餃子的;有的是從工廠買來的現磨麪粉,是用來做糕的;還有的是剛從菜場裏買來的魚、肉,或是一些新鮮水果。準備後,大家便忙活起來,蒸糕的蒸糕,切水果的切水果,燒菜的燒菜,而我負責的是裝盤和擺桌。大家在廚房裏忙得不亦樂乎,十分快活。

菜全部上齊了,大家擺上了筷子、碗和酒杯,整整齊齊。公公倒上了上好的黃酒,那一定是合祖先的口味的。大家上了香,説明祖先們開始用餐了。我們則在燭台前面地上放了一塊墊子,跪了下來,祭拜祖先,獻上自己的一份敬意。

香燭還未燃完,我們大家便在後院賞梅花。婆婆們在廚房裏洗水果,我也在那裏幫忙。那裏的水果可是有許多講究,別有一番心意。像柿子,代表紅紅火火;香蕉代表長長久久;桃子,代表長壽健康┄┄我還發現,準備的水果還考慮得十分周到,因為老太太牙齒都掉光了,果肉都十分好咬。其中香蕉,還是太公的最愛呢。

隨着時間的流逝,祭祖活動慢慢就演變成了家族成員的聚會,籍這個活動大家聚在一起,交流交流感情。大人們從花園裏摘來一束最香最茂盛的梅花插在陶瓷瓶裏,放上水,和水果一起上桌。心靈手巧的婆婆用一根胡蘿蔔雕成了一條龍,插在水果拼盤裏,祝福大家新年騰飛,新年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qingmingzuowen/9xk7e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