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清明節作文 >

【推薦】烈士掃墓作文6篇

【推薦】烈士掃墓作文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烈士掃墓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烈士掃墓作文6篇

烈士掃墓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快到了,為了紀念廣州起義的革命烈士們,我們三年級全體同學將去廣州烈士陵園掃墓。去陵園前,我們每人親手做了一隻白紙花,準備獻給烈士們;去掃墓的前一天晚上,我激動地在牀上翻來覆去,睡不着,心想:烈士陵園真的埋葬着烈士嗎?烈士陵園是什麼樣的呢?烈士陵園有趣嗎,好玩嗎……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坐車出發了;在路上,陪同的導遊姐姐向我們介紹了廣州烈士陵園:“烈士陵園是解放後為紀念1927年12月廣州起義中英勇犧牲的烈士而建造的;1927年12月11日,由中國共產黨廣東省委書記張太雷領導的廣州起義,經過了3天英勇戰鬥後失敗了。失敗後,敵人在廣州屠殺了起義軍民,有一部分遺骸葬於我們現在去的烈士陵園,還有一部分烈士遺骸葬於紅花崗。後來人們覺得紅花崗不好聽,就改為“黃花崗”了。園中人工湖還有湖心紀念亭,橫匾上書“血祭軒轅”,為董必武所題……”我們聽了導遊姐姐的介紹後,對烈士們充滿了敬仰。

大巴到了烈士陵園,我們迫不及待地下了車。一進大門,我就看見一座巨大的雕像,上面雕刻着一隻手握着一把長槍。雕像下刻着幾個大字:“廣州起義烈士永垂不朽”。走過一條長長的水泥台階,我們來到了一個山坡上。面前就是烈士陵墓了。導遊姐姐帶着我們繞着墓地走了一圈。陵墓是圓拱形的,墓上鋪着青草。這種青草叫鐵線草。它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象徵着烈士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革命精神。我想:“烈士們多偉大啊!他們用鮮血換取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一定要珍惜啊!”正想着,突然,天空變黑了,下起了濛濛的細雨。難道是老天爺也為這些烈士們的犧牲而哭泣嗎?獻上我們親手做的白花,唱着雄壯的《少先隊之歌》,我暗暗發誓:一定要認真學習,不能白白浪費這些先烈們的犧牲。

時間到了,我要告別烈士陵園了。雨停了,太陽出來了,陽光照着我們胸前的紅領巾;那陽光就像烈士們的期望,提醒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為祖國的五星紅旗增添光彩,為祖國強盛貢獻一份力量!

烈士掃墓作文 篇2

每年清明節,學校都會組織我們烈士陵園掃墓作文。烈士陵園座落在望奎城的東北角,佔地十多公頃,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去處。

來到烈士陵園,蒼松翠柏,古樹參天,土山上的小涼亭隱約可見,一潭清澈見底的湖水,波光粼粼,不時有小魚游出水面嬉戲……

烈士墓掩映在樹從深處,我們在老師帶領下打掃啦烈士墓,朗讀啦碑文,敬獻啦花籃……平常嘻嘻哈哈的同學們,此刻也都很莊重。去年清明節看到的那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又靜靜地佇立在烈士墓前,出於好奇,我們圍攏上去,嘰嘰喳喳地和老爺爺攀談起來。原來老爺爺是馮耕夫等烈士的戰友,是當年河口事件的親歷者。他經常到陵園看看戰友,和他們聊聊天,告訴他們國家的大事,日新月異的家鄉變化。老爺爺回憶起那烽火連天的歲月,伴隨他的思緒,我們也彷彿來到啦六十年前的衞星河口,馮耕夫、王炳衡、胡再白等正在殊死與土匪們激戰,他們為啦人民的解放,為啦讓子孫後代過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倒在啦戰場上,流盡啦最後一滴血。

老爺爺的眼睛濕潤啦,我們也浸滿啦淚水。烈士墓更加莊嚴肅穆,烈士紀念碑在同學們心中更加高大啦。

陵園中還有很多遊人,有老人、小孩、學生,他們或看書,或散步,或聊天,和諧安逸寫在每個人的臉上。我想,現在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不都是烈士用鮮血換來的'嗎?這不也是烈士的憧憬和希望嗎?

走出陵園,我耳邊迴盪起老爺爺在烈士墓前朗訟的那首詩,“呼蘭水中英雄血,妙香山頭壯士魂。投身革命他鄉死,不求馬革裹屍還。”

作為中小學生,我們更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將來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更好地緬懷烈士,告慰先輩。

烈士掃墓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為了紀念英勇犧牲革命先烈,我們學校今天組織去為烈士掃墓。為了今天掃墓,昨晚我還特意讓媽媽教我做了兩朵小白花呢。聽媽媽説她們小時候掃墓用的花可都是她們親手做的,我想我也得自已親自動手才能夠顯得更真誠些。

吃過飯我們準備出發了,老師給我們分好小組,每個小組配一個小組長協助老師管紀律。我們一組共有七個人,我是組長。分好組,我們就出發了,一路步行來到了烈士陵園。今天天氣情好,所以來到為烈士掃墓的人也特別多,不光是我們學校,還有其他學校的,也有好多成人也來紀念革命先烈。

大家排好隊,按順序在紀念碑前鞠躬、獻花,寄託對革命英雄們的崇敬和哀思!同學們在英雄紀念碑前宣誓一定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從烈士陵園出來後,老師為了獎勵我們上次在蘇州市的抽查活動中為學校爭光,所以讓我們在亭林公園遊玩。由於是春天,公園裏好多花都開了,還有一片片青翠的草地,在這裏深深地吸一口氣,彷彿都能夠感覺到甜甜的味道。我們這一大羣孩子更象是剛出籠的小鳥,在草地上歡呼雀躍,好不興奮!我們找了片空地分組活動,把事先帶好的零食都拿出來大家分享,我們邊做遊戲邊吃東西。講故事的講故事、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玩得不亦樂呼,連老師都看得心癢癢一起加入了我們的隊伍。

不知不覺一個下午就過去了,我們小組的同學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很配合我這個小組長,誰都沒有違反紀律,為了獎勵他們,我用自已的零花錢給他們每人買了根冷飲。嘿嘿,我這個小組長還當得不錯吧!

烈士掃墓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朝大詩人杜牧一首千古絕唱的《清明》,讓我們感覺到清明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清明節的前一天,焦作日報校園記者工作中心組織校園記者來到烈士陵園掃墓,祭奠革命先烈,表達我們對革命先烈誠摯的敬意和深深的悼念!

站在莊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我彷彿看到了在那烽火連天的戰鬥歲月,先烈們英勇殺敵、威風凜凜的颯爽英姿,彷彿聽到了先烈們戰鬥歸來的嘹亮歌聲。一位位先烈倒下了,一個強大的民族站起來了,先烈們用他們的鮮血染紅了我們的五星紅旗,用他們寶貴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與安寧。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歷史長河中一座不朽的豐碑。同學們,讓我們將自己手中那早已準備好的朵朵白花敬獻到烈士墓前,就讓那潔白無瑕的小花來寄託我們對革命先烈的崇敬與哀思。

同學們,我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作為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肩上責任重大。愛國志士梁啟超曾經説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讓我們繼承先烈遺志,好好學習,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而努力吧!

烈士掃墓作文 篇5

記憶像太空中那一條璀璨的銀河,每一件事,就是銀河中的一顆閃亮的星星。每一顆星星代表的事不同,有傷感的、開心的、難忘的、有紀念意義的……今天被我選中的則是一顆傷感的星星。

“快,快上車……”嶽迎老師焦急地説着。我們上了車,哇!好擠呀!車上人滿為患,座位已經少得可憐,我好不容易才擠到最裏邊,靠窗口的位置有空位,太好了!我坐到那裏,一路上受盡顛簸,終於到達英雄山。

我們下了車,排好隊,一個個都有些激動,畢竟是第一次參加掃墓啊!走進英雄山,我發現不只我們學校來了,其他學校也參加今天的掃墓。

開始掃墓了,走上台階,我禁不住向上望,咦?怎麼樹林有些淒涼的味道。一路向山上爬去,我發現了許多墓碑。但很多碑上有人為破壞的痕跡。我不禁為這些死去的中華兒女歎息,他們為人民、為國家犧牲了,為什麼死後卻得不到這些少數人們的敬仰,墓碑反而被破壞呢?此時,我的心情不像剛剛那麼激動、開心了,只是覺得異常沉重,而旁邊的人還在興高采烈地竊竊私語。

這時,我想起以前姑爸爸帶我登英雄山的情景:“姑爸爸,這個山為什麼叫英雄山呢?”“因為在英雄山上時,發現山上有不少戰士的墓,有些傷感,就為此山起名‘英雄山’。”而看看現在,極少數沒有良心的人們,竟然在這些英勇犧牲的戰士的墓碑上刻字!真是可恥!這些戰士可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哪!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的成立;沒有他們,就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的繁榮啊!此時我的腦海裏,又浮現出戰士們“犧牲我一個,幸福千萬家”的感人話語。

掃墓返校的途中,我暗暗地想,那些沒有良心的人們啊,請你們反思一下吧!對烈士不敬,就是知恩不報!你們不僅在英雄的靈魂身上,刺上了一道傷痕,也讓英雄見證了你們的恥辱。你們應該洗去罪惡,敬重這些烈士啊!請改正你們的錯誤吧!

烈士掃墓作文 篇6

4月12日,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去柳州西郊的烈士陵園給烈士們掃墓。

進入陵園後,先走上一條200多級的台階,然後看到了一塊19米高的紀念碑。上面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側面雕刻有和平鴿,四周種有松柏。和平鴿代表和平,表示革命烈士們為了祖國的和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松柏代表萬古長青,表示革命烈士的今生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我們在紀念碑前默哀了3分鐘,各班的紅領巾代表上去獻了花圈,最後少先隊員都舉起了雙手宣誓:“熱愛祖國,……”。一種神聖的心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儀式結束後,我們沿着一條幽靜的小路來到了墓地,這裏一共埋葬着449名烈士,161名無名烈士。其中有一個叫周醒嬋的人,他是為了救落水的小朋友犧牲的,他那種捨己救人的精神感動了我們,很多同學把親手做的小白花獻給了他。

掃墓活動結束後,烈士們的精神都留在了我們的心底,他們能為祖國的和平或者為了其他人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報答祖國呢?

標籤: 掃墓 烈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qingmingzuowen/2340n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