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臘八節作文 >

有關臘八作文600字合集八篇

有關臘八作文600字合集八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臘八作文600字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臘八作文600字合集八篇

臘八作文600字 篇1

農曆臘月初八,是我國傳統的臘八節。在這一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還保留着臘八節的傳統習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

每年這一天,奶奶都會給我們熬一鍋臘八粥的。那天早上,奶奶早就拎着滿滿一袋子菜回到家裏,開始在廚房裏忙碌起來,叮囑我和爸媽下午早點回家喝臘八粥。傳説,在古時候,是因為惡鬼總在農曆臘八這天出來嚇唬小孩。然而這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單怕赤(紅)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説法,於是大人們便用赤(紅)豆、綠豆、花生、葡萄乾熬成臘八粥,也就是八寶粥。而我奶奶臘八粥卻更豐富多彩:有米、胡蘿蔔、青菜、花生、黃豆、蓮子、白果、豆腐、木耳、紅棗等多種食材,以前奶奶煮臘八粥時我總愛在旁邊看着,奶奶一次性在鍋里加足了水,先將黃豆、蓮子、白果、綠豆、花生熬至半熟,再放入米和少量的糯米一起熬,煮粥要用大火,等米開花了,奶奶才加入青菜、胡蘿蔔、豆腐等,然後用文火熬,邊熬邊攪拌,奶奶説,這樣粥才不會糊。望着一鍋色澤豔麗芳香馥郁的臘八粥,頓時你會垂涎三尺,用勺子舀一點粥,細細品味,會讓你覺得這不是粥而是一個小型的豆類展示會。特別是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味道真是無法形容。

晚上,我們一家人喝着臘八粥,説着臘八事,奶奶説,姨奶奶家在山東,她們每年還要在臘八這天泡上的蒜頭,到除夕那天,蒜頭不再是白色,而是綠色或黃色。綠色的蒜頭綠得晶瑩剔透,猶如一塊無瑕的翡翠,黃的蒜頭則一個個味道甘甜,但我們四川人不怎麼吃,聽了奶奶的話,我嚷着叫奶奶教我做臘八蒜,奶奶拗不過我,就教我做了臘八蒜。我按照奶奶的吩咐從櫥櫃裏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密封罐,接着將蒜頭去皮放入罐中,最後將陳醋放入密封罐中,蓋好蓋子,將一罐臘八蒜放入壇中。今年姨奶奶來了,我要給她一個驚喜!

臘八作文600字 篇2

説起臘八節,人們一定會想到臘八粥,我不一樣,我會想到臘八面。

臘八面,顧名思義,就是臘八節吃的面。味道清樸而美味,北方人過臘八就吃這個。

去年的臘八節,對於我來説是個美好的回憶。那天,我放學回家,便聞到了陣陣香味,見奶奶正在做面,我問:“為啥做面呀”?“今天是臘八節啊!臘八粥吃多了,換個方式吧”。我走過去又問“為什麼不放辣椒”?“這是北方人的習俗,放了辣椒,就不符合了”。我馬上變得愁眉苦臉、悶悶不樂。不一會兒,奶奶端出了兩碗熱氣騰騰的麪條。奶奶敞開肚皮大吃了起來。而我,欲吃未吃,因為,對於我來説,麪條不放辣椒,肯定一點也不好吃。我時而用筷子夾起麪條,準備放進嘴裏可卻又放了進去。突然,一個巴掌朝我臉上打來。“臘八節吃麪一定要開心,見面開心,不然,一年都沒好運”。我聽了奶奶的話後,雖然有點小委屈,但還是埋頭吃起面來。奶奶露出了慈祥的表情,我看看窗外狂風大作,又看了看這碗熱氣騰騰的麪條,油然而生一種幸福感。吃得更起勁了。

之後,我們便向鄰居送麪條。這是我們那一帶的習俗。面分多了,説明我們的面很多,面多呢則顯示我們家有面子。出去送時,偶然能看見一些失魂落魄的流浪狗,便把面給了它們一些。它們吃了兩口就走了。我和奶奶走了這家走那家,挨家挨户、一絲不苟地分面。分完後,我們便回了家。

我覺得臘八面很好吃,便向奶奶討要技術。奶奶會心一笑,拿起菜刀切起葱來,我也拿起刀切起來。我們好像心有靈犀。奶奶燒水我也燒水,奶奶切菜我也切菜。可我老犯錯,把萵筍當菠菜切,放面時,怕水蒸氣,一下子從空中扔下去,結果把面丟在了鍋外。面做成後,香噴噴的,讓人垂涎三尺,但是它背後的代價只有我知道。我和奶奶就在這温馨的小屋裏享受着勞動成果,雖然很累,但很開心。

半夜,桌子上還放着那碗冒着微弱熱氣而所剩無幾的臘八面,雖已經沒什麼價值了,但它是我人生第一次做面的勞動成果。

臘八作文600字 篇3

俗話説“臘八臘八,凍掉下巴”,在臘八節這一天,喝上一碗香甜軟糯的臘八粥,不但可以過個幸福的臘八節,還可以抵禦嚴寒,過個温暖的冬天。

近幾年,家鄉的臘八節越過越隆重,這一天人們除了相互問候、祝福以外,親朋好友還會聚在一起喝上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如今的臘八節可是一個開心的節日,可是它還有一個特別有趣的來歷哦。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非常勤勞的夫妻,生了一個極其懶惰的兒子,他每天在家呼呼大睡,醒來後只知道玩。鄰居的一位婆婆對夫妻兩説:“你們的兒子漸漸長大了,應該讓他學做一些農活囉,你們是不會陪伴他一輩子的。”兒子依然好吃懶做……後來娶了個兒媳婦,沒想到呀比他們的兒子還要懶。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夫妻兩的身體越來越脆弱,在他們臨時之前對兒子説:“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日子要過好,勤儉是法寶。”夫妻兩死後,兒子和兒媳婦把他們的話當成耳邊風,守着父母留下的糧食吃了個精光。眼看就要過年了,家裏什麼吃的都沒有了,他兩的肚子餓得咕咕直叫。鄰居們見他兩可憐巴巴的,於是東家給一把米,西家給一把豆,他兩煮了一鍋粥,和着眼淚喝下了。從此,他們再也不懶惰了,勤勤懇懇地勞動,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每年臘月八日,他們總要煮上一鍋煮來提醒自己。

當年那一碗粥會是什麼味道呢?甜的?鹹的?還是苦的?我想一定是五味雜成吧。臘八節的來歷深深的打動了我,為了感受臘八粥的味道,我和媽媽一起煮了一鍋臘八粥。當我將各種雜糧放入鍋中煮時,我不停地觀察,不停地攪拌,也不停地興奮,最終,一鍋香甜的臘八粥呈現在我眼前。我想,這個冬天一定不會寒冷了。

臘八節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傳統節日,卻是一個十分有趣的節日。這一天喝了臘八粥不僅可以抵禦寒冬,而且還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勤勞才能致富,懶惰只能坐吃山空。

臘八作文600字 篇4

你們誰知道臘八粥是用什麼組成的嗎?我知道,是用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棗等煮制的,有的還加進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白糖、紅糖、葡萄等作點綴,使臘八粥更精細可口。 我還知道關於臘……

你們誰知道臘八粥是用什麼組成的嗎?我知道,是用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棗等煮制的,有的還加進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白糖、紅糖、葡萄等作點綴,使臘八粥更精細可口。

我還知道關於臘八節的傳説:佛祖迦牟尼原來是印度的一個王子,他後來出家修道。一次他來到一條河邊,因飢餓勞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穀雜糧和野果熬成粥,一口口喂他。釋迦牟尼得救後,覺得這粥十分香甜可口。他在河裏洗了個澡,然後坐在菩提樹下修行,在農曆臘月初八這天得道成佛後,佛教徒們把這一天叫做“成行節”。每年的這一天,寺廟僧侶就舉行誦經活動,並仿效牧羊女用五穀和果子煮粥敬佛。這個習俗慢慢傳到民間,就成了臘八節,把這一天煮的粥叫做臘八粥。關於臘八節的來歷,我省民間還有一個傳説。從前有一個叫臘八的人,他自幼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習慣。後來他成家娶了媳婦,這媳婦和臘八一樣好吃懶做。臘八的`父母去世時,教育他們要勤勞勞動,勤儉度日。可是他們沒聽父母的話,還是不餵雞,不種田。這樣坐吃山空,沒多久,就把父母留下來的糧食吃光了。到了臘月初八這天,鍋裏沒米,灶下無柴,臘兩口兒只好把囤底掃了掃。湊了一些雜七雜八的糧食,煮了一鍋粥。在這寒冬臘月,他們後悔沒聽父母的話。為了記取臘八的教訓,以後人們每逢這天就煮雜糧粥,以勉自己勤勞簡樸過日子。現在,河北民間仍然保留這一節日風俗。人們吃臘八粥,不再是供佛,而成了個單純的節日風俗。

臘八作文600字 篇5

早上,遠方的朋友短信提醒,今天是農曆臘月初八,又到吃臘八粥的時候了,讓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的情景。臘八是過年的序幕,從這天開始,老媽就會為過年做準備了,一直要忙到除夕。

在我們家裏臘八這天,二件事必做,一是熬臘八粥,二是醃臘八蒜。臘八蒜就是將蒜剝皮後放入醋中,老媽説這一天醃的蒜會變成碧綠色。很神奇,確實如此。多年來一直以為只有臘八這個節氣才能把蒜醃綠,前段時間無意中放入醋中的蒜居然也變綠了,才知道這大概是老媽為了讓我們剝蒜皮而編出的一個美麗的謊言吧。

臘八這天我們小孩子還有一項任務,就是挑豆子,將壞豆子及石子挑出來,這也是最開心的時刻花花綠綠地灘了一桌子,兩個姐姐仔細檢,我兩手抓滿豆子,滿桌子的與啦,劈啪直往地上掉,惹的她們倆生氣。現在挑豆子這項任務老媽又交給了她的孫子輩,孫女要比他爸爸小時淘氣多了。臘八粥裏除了各式豆子外,還有紅棗、葡萄乾、桂元肉、桔皮等,自然少不了米,有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等。熬這種粥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要軟爛黏稠又要不粘鍋,要用時用心的,老媽熬出的臘八粥有一種特別清香的味道,常常是滿樓飄香,我們都是一路聞着香味上樓的。

老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民間美食家,上世紀70年代,物質普遍不太豐富,但我們家因有老媽的粗糧精做,餐桌上總是有吃不盡的美味佳餚。

現在老媽每年還熬臘八粥,因我在外地吃不上,她會把粥凍到冰箱裏等過年回去給我吃。説實話跟過年的佳餚相比,粥算不上什麼美味,但老媽還是年年給我留着,我也會很有興致地大吃幾口,我知道只要這樣老媽就滿足了。

臘八作文600字 篇6

今天是臘八節,媽媽買了紅豆、綠豆、桂圓、銀耳等,準備做臘八粥。媽媽説我們可以一起準備做臘八粥的材料,還要泡臘八蒜,太好了!放學回家的路上,媽媽給我講了臘八節的來歷,還一起分享了彩信上有關臘八節的小知識。

臘八節習俗多

臘八就是十二月初八,從這天起就拉開了春節的序幕,人們開始置辦年貨,迎接新年的到來,藉此祈求豐收和吉祥。我和媽媽朗讀了彩信上的一首豫西民謠:樹呀樹呀吃臘八,吃了臘八節疙瘩,疙瘩結的索啦啦,別人搖,搖不下,俺一搖,刷啦啦。好聽嗎?是説的臘八這天給家中的樹抹上臘八粥,期盼來年樹木多結果實,“疙瘩”表示果實累累。我説我也給自己的書包抹上點吧,期盼來年我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收穫更多!呵呵,真好玩!

香甜臘八粥

吃過午飯,我們開始準備做臘八粥的材料。媽媽準備了紅豆、綠豆、黃豆和黑豆四種豆子,每種豆子各抓一小把,洗乾淨放在小碗裏先泡着;爸爸負責敲4個核桃、剝12顆桂圓;我負責泡花生米和洗銀耳,共八種配料;主料是大米、白糖、紅棗。看着顏色各異的豆子,嫩紅的花生米,黃白色的銀耳,土黃色的核桃仁,想着晚上就能吃上自己親手準備的臘八粥,心裏真高興!

碧綠臘八蒜

媽媽還買了紫皮蒜和米醋,找到兩個空瓶子,用熱水洗乾淨晾乾。晚上我和媽媽、小姑、妹妹一起剝蒜,一個個小蒜瓣就像一個個小娃娃,白白的,可愛極了。把蒜瓣洗乾淨後控幹水份,裝入瓶子裏,再倒上米醋,用保鮮袋把瓶口封好,到過年的時候就可以吃上真正的臘八蒜了。我和妹妹每人泡了一瓶,可以觀察它們顏色變化的過程。媽媽告訴我,臘八蒜泡好以後,顏色就像翡翠一樣通體碧綠,特別好看,而且吃着酸辣可口。真想讓它們快點泡好!

臘八節這天,我親手準備了臘八粥的材料、體驗泡臘八蒜的過程,朗讀了臘八節的民謠,真的感覺有快過新年的味道,而且我覺得自己動手最快樂。祝大家臘八節快樂!

臘八作文600字 篇7

天,驟地冷了下來,片片雪花輕舞紛揚,又一年臘八。曾經傲骨的菊花這時終也抵不過嚴寒一片片花瓣落下,悄然無聲。

臘八,離了臘八粥便少了情味。歲月的花瓣隨風飄舞,記憶又回到了從前。

童年的時光是彩色的,單純,美好。每年臘八,奶奶總會早早備好食材,熬幾個小時,臘八粥的香,便會溢滿整間小屋。

如今再憶,那時的生活,簡約明淨,奶奶也還不那樣老,做起活來亦能幹練生風。

廚房細碎的聲音讓我從回憶中醒來,悄悄溜進廚房,剛一進去便聞見了各種食材淡淡的清香。奶奶正往鍋裏放食材,“奶奶,煮臘八粥嗎?”好奇着詢問。“是啊,記得原來你最喜歡吃了。”奶奶一邊笑着,一邊將黑米倒進鍋。接而又將另一盤中的綠豆,薏米倒了進去。“哎呀,何必如此麻煩?乾脆一起倒進去算了。”我耐不住性子,便嚷嚷着。“那可不能亂放。桂圓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這蓮子呢,多子多孫……”奶奶説着,倒入桂圓、蓮子。幾粒紅棗滾落,“啪嗒”跌入鍋內。“哎呦,菩薩保佑,菩薩保佑……”一番虔誠的祈禱,才繼續去做手上的活計。“人老啦,不中用了……”奶奶歎息着。我不忍,想去幫忙。卻被勸了回來,“算了算了,還是我來吧,老祖宗定下的順序,不能亂了。”燈光輕灑,奶奶頭上的銀髮根根白亮。歲月無情,她老了,她的歲月之花,怕已落了大半,卻是那樣悄然無聲。

奶奶守在爐旁,微閉着眼,歲月的年輪,滿頭的銀髮。臉上,卻仍是慈祥的笑容,歲月靜好,流年宛轉。曾經傲如秋菊的她,幹起農活來能抵一男子,卻終究輸給了歲月,只靜守在鍋爐邊,守着一家人的幸福與希望,任憑花瓣凋落,寂靜無聲。

如美花眷,似水流年,終抵不過無情歲月,花有時謝,草有時枯,萬物皆難逃。唯願在花瓣凋落的一刻,坦然接受,任歲月無情,皆作悄無聲息,一切平常。

閒花落地聽無聲,願秋菊依舊傲然,奶奶,仍靜守爐旁,而我,在旁相伴。

臘八作文600字 篇8

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初八是個‘美味’的臘八節。為什麼説是‘美味’呢?那是因為臘八節的“臘八粥”。

臘八粥是用糯米紅棗紅糖還有十八種乾果熬成的。媽媽給我講:“在很久以前十八種乾果代表十八羅漢,是佛教寺用來供佛的。”後來這風俗在民間流傳,人們藉此機會清理櫥櫃,把這些剩餘的雜果清理乾淨,煮給孩子吃,一是節約的好辦法。

今年的臘八節到了,我們一家人一起洗乾果,這時我想,為什麼媽媽説十八種乾果原來代表十八羅漢,那現在代表什麼呢?想着想着乾果洗好了,我把乾果遞給奶奶,奶奶接過乾果胸有成竹的放進高壓鍋開始熬粥。

我站起來走到餐桌邊,坐了下來,把胳膊一彎,邊喝水邊想問題。我感覺還不到五分鐘,臘八粥就煮好了,媽媽幫我們端飯,我們一家人同喝粥同歡樂。就我一個人在那裏沉默不語。媽媽一眼就看了出來我在想什麼,就説:“現在的臘八粥不是來紀念十八羅漢,而是紀念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周爺爺。”她邊説邊從口袋裏拿出一張非常古老的日曆,“上面傷痕累累”可是就“乙卯年農曆十二月八日”的字樣還完好的保留在那張模糊不清的日曆上,嗯?十二月八號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全國默哀”。我很好奇,就指着問媽媽“這是什麼意思?”“這是周爺爺逝世的日子。”媽媽説。我恍然大悟,心裏更加敬愛我們的周爺爺。

我若有所思慢慢的走回自己的房間裏,脱下鞋,躺在牀上,望着天花板,心裏想“那麼不起眼的一碗臘八粥記載着這麼多光輝歷史,這家鄉的臘八粥可真是不同尋常啊!

標籤: 臘八 八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labazuowen/lmqgd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