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臘八節作文 >

【精選】臘八節作文500字錦集十篇

【精選】臘八節作文500字錦集十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臘八節作文500字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臘八節作文500字錦集十篇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1

農曆臘月八日是我國傳統的節。在這一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還保留着臘八節的傳統習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

農曆臘月八日是我國傳統的臘八節。在這一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還保留着臘八節的傳統習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八粥是每年這一天,必給我熬的。傳説,在古時候,是因為惡鬼總在農曆臘八這天出來嚇唬小孩。然而這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單怕赤(紅)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説法,於是大人們便用赤(紅)豆、綠豆、花生、葡萄乾熬成臘八粥,也就是八寶粥。望着那紫盈盈的米粥,用勺子舀一點紫粥,細細品味,會讓你覺得這不是粥而是一個小型的豆類展示會。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香香的味道,不由得令你再喝一碗這紫粥。

喝完臘八粥,便開始要做第二件事,那就是臘八蒜,在臘八這天泡上的蒜頭,到除夕那天,不再是白色,而是綠色或黃色。綠色的蒜頭綠得晶瑩剔透,猶如一塊無瑕的翡翠,黃的蒜頭則如一個個味道甘甜的杏幹,吃着翡翠、杏幹樣的蒜頭,恨不得讓你再多吃幾個味道美味的餃子。首先,我按照奶奶的吩咐從櫥櫃裏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密封罐,接着將紫皮蒜頭去皮放入罐中,最後將陳醋放入密封罐中,蓋好蓋子,將一罐臘八蒜放入壇中。

忙了除夕的用品,我便開始準備過年的食品了。首先,我將各種水果、乾果、瓜子放在桌子上,再把桌上的盤子清洗乾淨,將乾果、瓜子、水果一個個的放入盤中,奶奶在一旁笑盈盈的説道:“我的靜靜長大了。”擺放好拼盤,望着桌子上那五花八門的拼盤,我從心裏不禁地笑了,畢竟這是我一番辛苦擺出來的。

在這一天,這還從奶奶那知道了北京過臘八節的習俗,得知,來北京的臘八節不僅要吃臘八粥、泡臘八蒜,還要喝一大碗熱熱的羊骨頭湯。因為這了這天,天氣便越來越冷了。

雖然天氣依舊在變冷,但我們一家人的臉上依然有着過節喜慶那快樂的笑臉。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2

今天是農曆的臘月初八,是要喝臘八粥的。

臘八粥是一種很講究的食品。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家家户户都要製作。傳説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説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窮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姥姥就為這頓粥忙活起來。用涼水泡起了黃米、黑豆、紅棗、花生等穀物。光看着就讓人聯想到了美味。

清晨一早,姥姥就用木材點起火爐,架起大鍋,加好了水,輕輕放進了準備好的穀物,鍋中馬上變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綠綠的,散發着微微的清香。姥姥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了一下,鍋中馬上就翻騰了起來。姥姥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了,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着,我現在終於懂了姥姥用木炭的道理,木炭燃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着鍋底,如此做出的粥才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為了我們的一頓美味,變成了灰燼。

過了一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了白氣,鍋中也發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我興奮的大喊,姥姥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了,你這個小饞貓!”

她揭開鍋蓋,裏面的水幾乎消失殆盡了,纏和在一起的米粒間不時有一個個小氣泡,彷彿一個個噴發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羣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姥姥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話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喚起了家人們。

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每個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着一絲滑爽,彷彿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掃而光。神話故事説:“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還能增福增壽。”

唉,如果天天都是臘八節該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臘八粥該多好!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3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漢族傳統的臘八節,這天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而中原地區的許多農家卻喜歡吃臘八鹹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系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後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成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説文》載:“冬至後三戍日臘祭百神。”可見,冬至後第三個戍日曾是臘日。後由於佛教介入,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何故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荊楚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説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為了紀念而始興“佛成道節”。中國信徒出自虔誠,遂與“臘日”融合,方成“臘八節”,並同樣舉行隆重的儀禮活動。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4

記憶是一朵花,每年都會開得不同。臘八時節,家家都該吃上一碗粥吧。雖然,在我對粥的回憶裏,這朵記憶之花起初是那麼的孱弱而迷離,似乎一不小心,就會被迷霧給遮離住了。可是,再對往事的漸漸追溯過程中,它卻慢慢的盛開了。

確實,濕冷的寒夜,吃上一碗臘八粥是再好不過了,那温暖,是會從心底篤篤實實的漾出來。

可,最初知道臘八粥,是從冰心的一篇懷人文章中。她説:臘八粥中須有十八種乾果,代表十八羅漢,是紀念先人的一種祥和食品。她的母親是1930年臘八逝世的,所以,每年要熬臘八粥以示緬懷。從老人那冰清温婉的筆調敍述中,我似乎能品咂出那份香甜與回憶之美。

其實,即使不用十八種乾果,臘八粥的主料和輔料也甚為複雜,包括大米、糯米、小米、黃米,赤豆,粟子,紅棗,粥成後還需有染紅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葡萄乾,這樣豐富的搭配,在小時的家裏,是無論如何也難以尋覓得到的。即使現在,做這樣一碗粥也常需費一番心力。

當我提起臘八粥時,是站在一種別緻的角度,置身於一個完全篤實的環境之中。於是,一時間,我的記憶裏瀰漫着一股甜糯的香味。其實,印象中,家境清寒,似乎從沒有過過臘八節的。所謂的粥,就是最簡單的白米粥,而那米,過來人都知道,得經過好一陣挑揀,慢慢挑去裏面的砂子、石子,洗淨,才會上鍋。所就菜,不過是一些鹹菜、醬菜之類的。再好一些,不過是粥里加些紅豆、赤豆之類的輔料,調節一下。但是這種簡單,卻是能見出寒苦度日的功力。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5

“好香啊。”農曆臘八的早上,一起來,我就聞到了一股香味,匆匆穿好衣服,來到飯桌前。這時,一碗粥浮現在了我的眼前,正準備拿起筷子好好品嚐一番,媽媽突然走過來笑笑説:“小饞貓,你知道這是什麼粥嗎?”我搖了搖頭。

“這個是臘八粥,每年農曆臘八,人們都要吃臘八粥。”媽媽説着,拿起勺子舀了一點粥,吃了下去。“説起臘八粥的來歷,那就悠久了。你想不想聽?”我開心的笑了:“肯定啦,瞭解一下也好嘛。”媽媽唸唸有詞的講解着臘八粥的來歷:“好了,我開始講了: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出家修行,雲遊四海。

有一天,他因飢餓和勞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發現,女童急忙跑回家尋找食物。可她家境貧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種的.雜糧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幾粒米。姑娘向來慷慨大方,樂於助人,她將每個糧袋子底下所剩無幾的糧食蒐羅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種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釋迦牟尼吃了香噴噴的粥後,很快甦醒過來,並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樹下靜思,終於在臘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後來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臘月初八煮粥供佛。

所以,臘八粥又稱佛粥。每到這一天,寺廟裏的僧眾將募化來的齋糧煮成稀飯,來供奉神佛,將佛粥供過之後,再分給窮人食用。後來,臘八粥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南宋詩人陸游留下了這樣的詩句:‘今朝佛粥更相贈,更覺江村節物新。’臘八粥作為民間的吉祥食品相互贈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豐收以及來年風調雨順,吉祥如意。從此,每年農曆臘八,人們都要吃臘八粥了。”

我用湯勺輕輕地在碗裏的四周劃了幾下。然後,舀一勺放進嘴裏,粥熬得爛爛的,不用嚼,很快融化了,嘴裏還留有餘香。喝下了這碗臘八粥,我的心就暖了起來。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6

1月8日上午,50多歲的市民王汝香對記者説:“傳説臘八節吃臘八粥是為了紀念岳飛,就像端午節吃粽子紀念屈原一樣,以食物的形式紀念抗金英雄,表達人們渴望和平、沒有戰爭的生活環境。”

王汝香娓娓道來:“岳飛揮師北伐,率領眾將士抵抗女真族對南宋的擄掠殘殺,深受人民愛戴。但朝廷卻下令讓岳飛回朝,岳飛説‘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了避免金兵殘殺百姓、對地方經濟造成嚴重破壞,他依然頑強抵抗。可後來朝廷連下十二道金牌逼岳飛回朝,無奈之下岳飛只得遵從皇命。岳飛走時百姓非常不捨,想起岳飛的忠勇,百姓們自發拿出家裏的糧食煮成粥為岳飛及眾將士送行。由於當時生活條件較差,各家的糧食都不一樣,有麥有豆,五花八門。百姓將各自煮好的粥倒在一個容器裏,混合後送到岳飛面前就是一碗有米有麥有豆的粥了。岳飛率領眾將士道謝後回朝,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百姓為了紀念岳飛,每年臘月初八燒起‘百家飯’,即臘八粥,以示懷念之意。”

王汝香説:“小時候還聽人説過,臘八這個節日從農耕時期開始就有了。在農耕社會人們吃不飽,希望種的每一種糧食都能豐收,於是選出一天將各種糧食煮在一起吃,祈求來年有個好收成。”王汝香説,“八”是個吉祥數,代表多的意思,人們希望多種糧食來年能有個好收成。“小時候一吃過臘八飯就盼着過年,每年過臘八都可興奮,因為大家都可以等着過年了。”回憶起小時候過節的情景,王汝香笑着説,那時候生活條件差,家裏沒有這麼多豆類可煮,於是用大米、小米、黃豆和玉米糝摻在一起煮成粥,這就是當年的臘八粥。

“無論如何,咱開封人都認為臘八粥是紀念岳飛的。開封是北宋的都城,也有岳飛廟,我個人認為臘八節和開封很有淵源。”王汝香笑着説,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百姓們過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臘八粥吃着更加香甜可口。雖然沒有了幼時對過年的企盼,但珍惜和平、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是所有人的願望。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7

伸了個懶腰,與太陽遲到地打了招呼後,一如既往的刷牙,吃早餐,那是十一點的特殊早餐,看起來像是吃剩下的麪包渣和半杯失去温度的涼白開,拿起手機,顯而易見的是"臘八節快樂"的祝福。“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的童謠在腦子裏閃了一下,我忽而蠻有興致的期待起今天的民間美食臘八粥。

晚上我們來到姨母家,姨母端上一盤江米制成的臘八粥,冒着騰騰熱氣,淡淡的米香瀰漫開來。我看到那一粒粒米都飽滿圓潤的擠靠在一起,頓時垂延欲滴,其上還綴有蜜棗和些許紅豆,葡萄乾。便瞬間打開了味蕾,將白砂糖均勻撒在上面,忍不住滿滿塞了一嘴,細細品來,江米的黏黏甜甜,越嚼越有滋味,再配上輔料的酸甜融入口中,滿有餘音繞樑之感縈繞八方,口感醇厚綿延,使人不捨下嚥,樂以忘憂,在大家共同分享後,我不由感歎着中國民間風俗的魅力。

後來,姨母為我們把臘八粥裝到盒中帶回家吃,不知是誰提議要放到美團網上賣,於是大家興致勃勃地裝到一個個盒子中外帶一小包白砂糖。還貼有節日祝語希望買家用餐愉快,或許是下班族回家後,也都沒忘記這傳統節日,紛紛在網上購買,於是我們的臘八粥被外賣小哥一次次送走,我們收到的,是如潮的好評,在自己享受快樂的同時也為手機對面的買家提供便利,此時我才意識到,或許人們只是因為繁忙而無暇為某個節日做出什麼,但其實那份傳統依舊存在於心中。

中華上下五千年,傳統佳餚千里傳,在鄉音的繚繞中,中華美食之道一定越走越遠。今年的臘八節別樣而又使人記憶深刻。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8

老人都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在我們孩子的眼裏,對於臘八節的概念就是,吃點八寶粥,就要快過年啦。直到那件事,徹徹底底的改變了我對臘八節的想法。

事情發生在那年的臘八節,外面很冷很冷,飄着雪花,我一個人在家,屋子裏還算緩和,父母告訴我,有應酬要出去。得晚點才能回來。我心裏想着,老人還説小孩小孩你別饞,什麼過了臘八就是年啊,我都沒有人在一起過這個臘八,還有什麼意思嘛。

就在我心裏正不是滋味的時候,獨自看着電視的時候,突然聽到了一陣開門聲。我心裏想着是不是爸爸媽媽回來啦。我急急忙忙的下地去給開門,一看到真的是爸爸媽媽回來啦,我高興的跳了起來,爸爸媽媽對我説,你看看後面還有誰。我定睛一看,原來是奶奶爺爺,叔叔姥姥姥爺全都來了。我問媽媽,他們怎麼來啦?媽媽告訴我:“他們一起來陪你過臘八節啊,因為好久沒見到你都想你了,趁着臘八節一起過來看看你?”我看到桌子上被爸爸放了好多的好吃的,大家坐到桌子旁邊準備開動了,沒想到爺爺對我説:“孫子,你是不是現在很高興啊?是不是剛剛有點難過啊?”我説;”可不是嘛,剛剛我還以為我要自己過臘八節呢,哎,你們真是的,都不提前告訴人家,是不是要給我驚喜啊?”奶奶對我説,你是不是這臘八節是不是過得難忘啊?嘿嘿”我們吃完了飯,有一起喝了八寶粥。

是啊,這個臘八節雖然沒有太多那樣的節日應該有的禮節,只有一些在飯店拿回來的菜,可是這個驚喜讓我很難忘,原來臘八節也可以這麼過呀!嘿嘿,我真的好高興啊。而且可以把全家能都集齊到這,大家團圓在這,真的是太讓人高興啦!!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9

又是一個臘八節,吃着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臘八粥,那一絲絲的甜意,又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臘八節……

對於那時的我們來説,臘八也是個很特別的節日,早早地就盼望着臘八節的到來。到初七傍晚,早已迫不及待的我們放學就約好了夥伴,三五成羣,男孩揹着自制的冰車,女孩拎着個大籃子,一路小跑,直衝我們冬天的樂園——村外大河邊。

六、七米寬的大河冰凍結實,冰面光潔如鏡,階梯似的石頭上流水結的冰,凸凹波紋如魚鱗,疙疙瘩瘩,很是美觀。男孩們放上冰車,有的跪在上面,有的兩人坐一起,雙手冰釺一鑿,“哧溜”一聲,滑的無影無蹤。女孩也不甘示弱,從河邊找上薄而大的石塊,再用雙手捧上幾捧背陰處沒有化的積雪,分撒在冰面上,放好石塊坐上去,“推吧。”後面的人一推,嘎啦啦一陣衝向前,有的原地打轉摔倒,有的衝出不遠屁股下的石頭早已不見蹤影,四腳朝天,任憑後腦勺被磕的有點悶疼,依然會找一塊更大的石塊,大夥像串糖葫蘆,一個一個拽着前面人的襖後襟,齊聲令下,一起使勁,還是不到幾步,東倒西歪,人仰馬翻,腦勺着地,玩的起勁的我們根本沒在意凍的通紅的小手都蹭破了皮。寂靜而空曠的山澗迴盪着頑皮的歡聲笑語……

天色已晚,興致未盡的我們匆忙各自趕到上游,用石塊砸上幾大塊冰凌,按照自己心中的想象,把冰塊稍做敲鑿,像娃娃,像動物……載着滿心的喜悦,不停的用口中的熱氣哈着凍的發青的小手,回家的路上,仍然忘不了歡鬧嬉戲……

臘八的早晨,早早起牀,和姐姐弟弟爭先恐後,端上媽媽做的紅紅的臘八粥,跑到院裏,搶着去喂昨晚放在每個門口兩邊的冰凌人兒,用紅色的豆子給他安上小嘴,看着似笑了的冰凌人兒,心裏別提有多美……

不覺太陽已經升起,儘管沒了孩提時的情趣,但那甜甜的臘八粥依然給人以濃濃的回味。

臘八節作文500字 篇10

草草地吃過早飯,匆匆地上市場買菜.有人告訴我説,今天是臘八節.我一個人都過糊塗了,聽後,才有了點離年傍近的感覺.

回到家裏,樓室空空.一股懷舊的情思便縈繞心頭.記得小的時侯,一進臘月,便期盼新年的到來.我們幾個孩子幾乎一有時間就翻看日曆,將春節那天的紅頁摺疊,一遍遍倒記時數.一天,兩天,三天... ...,恨不得春節即刻來臨.我們的母親見我們渴盼的樣子,便笑着説起了童謠: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小年過大年.聽着母親那慈愛的吟誦,便感覺春節真的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

臘月初七晚上,家裏開始熱鬧起來.父親將黃米、糯米、紅棗、和紅豆用温水泡上,接着就用砂鍋在火爐上煮板栗。父親説,做臘八粥得要用五種材料,預示着來年五穀豐登。我們哥幾個圍在父親身邊,象幾隻沒扎翅的小鳥,等鳥媽媽餵食。栗子煮好,父親用乾裂的手剝開褐色的硬殼,將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顆顆輪流送進我們的嘴裏,可他一顆也捨不得嘗。這時,母親盤腿坐在炕頭,在明亮的罩子燈下,為她的這幾個兒女趕製新年的衣裳。橘紅色的罩子燈光柱直映用白紙糊的頂棚,頂棚便出現一輪圓圓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一家。臘八節的早晨雞還不叫,爸爸就起牀了,他頂着星星抱進柴草。輕輕的開門、關門聲,他咕噠,咕噠的拉風匣聲,現在好象還響在我的耳畔。我們也都醒來,捲縮在温暖的被窩裏聽着風匣發出的有節拍的響聲,象在聆聽馬頭琴上優美昂揚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父親呼喚着我們起牀,笑着説:“快吃!快吃!誰家煙囱先冒煙,誰家穀子先黃尖。咱們家早吃。”於是我的眼前又浮現了一片金黃。

臘八節年年有,而我們的父親、母親卻早已做古。我們兄弟姐妹也工作在天南地北。儘管交通方便,都聚在一起也是一種奢望。那美好的時光再也不會回來了!,想着想着,兩行熱淚便從眼角流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labazuowen/9x0od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