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臘八節作文 >

有關臘八的風俗的作文(彙總)

有關臘八的風俗的作文(彙總)

  【篇一】

有關臘八的風俗的作文(彙總)

十二月八日為臘八節。古代臘日沒有定期,到了晉代以後,都以十二月為臘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稱為臘八。傳説佛祖釋迦牟尼於這天成道。為了紀念釋迦牟尼,北宋東京(開封)各大寺廟都在這天舉行浴佛會,做七寶五味粥,這種粥叫臘八粥,又叫佛粥。後來民間也做臘八粥,甚至朝廷也做臘八粥,以贈百官。山東各地臘八日吃臘八粥極為普遍。德州的臘八粥用八種糧食和果品製作,其中必定有棗,象徵吉祥。臘八粥的棗是“早“,慄是“力”,就是早下力氣,爭取明年五穀豐收。要把臘八粥做得稠一些,粘糊糊的,粘是“連”的諧音,意味着連年豐收。黃河口墾荒人家,家有新婦,臘八日用黃米、紅棗制糕,名為“吃碗糕”。即墨把臘八節作為農家的節日,據説取自“七人八谷”,是對谷的紀念。

臘八節正是隆冬季節,天氣寒冷,俗話説:“臘八臘八,凍死叫化。”舊時,鄒平等地的地主為了表示對長工的仁慈,過了臘八節才行辭退,臨走時,贈送幾個臘八糕。

  【篇二】

你們誰知道臘八粥是用什麼組成的嗎?我知道,是用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棗等煮制的,有的還加進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白糖、紅糖、葡萄等作點綴,使臘八粥更精細可口。

我還知道關於臘八節的傳説:佛祖迦牟尼原來是印度的一個王子,他後來出家修道。一次他來到一條河邊,因飢餓勞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穀雜糧和野果熬成粥,一口口喂他。釋迦牟尼得救後,覺得這粥十分香甜可口。他在河裏洗了個澡,然後坐在菩提樹下修行,在農曆臘月初八這天得道成佛後,佛教徒們把這一天叫做“成行節”。每年的這一天,寺廟僧侶就舉行誦經活動,並仿效牧羊女用五穀和果子煮粥敬佛。這個習俗慢慢傳到民間,就成了臘八節,把這一天煮的粥叫做臘八粥。關於臘八節的來歷,我省民間還有一個傳説。從前有一個叫臘八的人,他自幼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習慣。後來他成家娶了媳婦,這媳婦和臘八一樣好吃懶做。臘八的父母去世時,教育他們要勤勞勞動,勤儉度日。可是他們沒聽父母的話,還是不餵雞,不種田。這樣坐吃山空,沒多久,就把父母留下來的糧食吃光了。到了臘月初八這天,鍋裏沒米,灶下無柴,臘兩口兒只好把囤底掃了掃。湊了一些雜七雜八的糧食,煮了一鍋粥。在這寒冬臘月,他們後悔沒聽父母的話。為了記取臘八的教訓,以後人們每逢這天就煮雜糧粥,以勉自己勤勞簡樸過日子。現在,河北民間仍然保留這一節日風俗。人們吃臘八粥,不再是供佛,而成了個單純的節日風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labazuowen/4gpnq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