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國慶節作文 >

精選小學生的國慶節作文3篇

精選小學生的國慶節作文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生的國慶節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小學生的國慶節作文3篇

小學生的國慶節作文 篇1

國慶節,我們一家到鄭州市動物園玩。

我們的第一站是“鳥語林”。“鳥語林”裏有各種各樣的鳥:有火烈鳥、綠金剛鸚鵡、葵花鸚鵡、吐綬雞、白孔雀等。尤其是當那隻高大的丹頂鶴展翅飛起來的時候,引得遊人一片歡呼聲,“哇,好漂亮啊!”接着我們又參觀了海洋館和猴子山,來到了有趣的大象區。只見那頭大象擺動着尾巴,扇動着耳朵,長長的鼻子還在不停地左右晃動着,好像在給遊人跳舞呢!突然,不知道是哪位遊客往象區扔了一小塊胡蘿蔔,只見那頭大象走到胡蘿蔔前面,用鼻子把蘿蔔推到柱子般的腳下。看,大象“鼻腳共用”,就把蘿蔔踢到了鼻子上,大象張開嘴,鼻子輕輕一甩就把蘿蔔吃到了嘴裏;又有一位遊客扔了個大蘋果,那頭大象還是用同樣的方法把蘋果吃到了嘴裏,這頭大象真有趣!

最後我們來到了獅虎園,老遠就聽到了獅子的吼叫聲,我們就走到了獅子的籠子旁邊,看見獅子在籠子裏轉來轉去,好像在告訴我們:“快看,我多威風呀!”又過了一會兒,獅子的屁股照着我們開始撒尿了,嚇的我們趕緊往後退,“這隻獅子真不害臊啊!”

時間過得真快啊!我們就要回家了。回家的路上我在想,“真希望還能來這裏玩兒啊!”

小學生的國慶節作文 篇2

國 慶 節 的 早 晨 十月一日的清晨,陽光普照着綠色的大草原,整個草原都被罩上了一片金黃色。其中星星點綴着幾座白色的蒙古包。忽然,從一個蒙古包裏傳出“喳、喳、喳、喳”好似縫紉機工作的聲音。 我走進這座蒙古包,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鋪着紅底黃花羊毛地毯上的那架黑色縫紉機和一位正在趕製一件長袍的阿媽;門的左邊是一個用石頭砌成的灶台,灶台上整齊地擺放着水壺、水瓶、碗和一個擦得一塵不染的小鬧鐘;右邊是一個櫃子,右邊是一個櫃子,櫃子上方牆上的鏡框裏懸掛着一張放大的全家福照片。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和睦的家庭,主人一定非常的勤勞和整潔。 這個時候,小滿達和妹妹從睡夢中醒來了,他們迷迷糊糊地坐起來。小滿達揉揉眼睛,看見阿媽仍在忙碌,就跑過去,望着阿媽花白的兩鬢以及佈滿血絲的雙眼,不禁心痛地説:“媽!您又一夜沒睡覺”。阿媽這才知道小滿達和妹妹已經起來了,連忙説:“沒關係!來滿達,試試合適不合適!”

小滿達穿上媽媽精心為他趕做的蘭色長袍,繫上綠色腰帶,戴上黃頭巾;媽媽又為他戴上了鮮豔的紅領巾。小滿達興奮地跳了起來,又轉了個圈對媽媽説:“謝謝您——媽媽,不大不小正合適!”妹妹羨慕地説:“哥哥真神氣,就象是草原上的小雄鷹!”阿媽一看錶:“喲,時間不早了,趕快上學去吧。”小滿達穿上靴子,歡快的向學校奔去。 看着孩子們高興的樣子,阿媽臉上也露出了滿足的微笑。

小學生的國慶節作文 篇3

今天,是祖國母親61週歲生日,是我們華夏兒女舉國歡慶的日子。我將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我心中的喜悦呢?我和媽媽決定去塔子山公園玩。有關國慶節的作文5篇

剛一走進公園,哇,雖然談不上人山人海,也比不上坐地鐵時的那份擁擠,但是也可謂熱鬧非凡。公園到處洋溢着喜慶的氣氛,每個人臉上都綻放着幸福的笑容。小孩子們都在那裏自娛自樂,大人們卻是忙不迭地照顧着他們,但是樂在其中。有關國慶節的作文5篇

很快,我和媽媽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我嚷嚷着要去闖鬼屋,可媽媽擔心我受到驚嚇,不同意我去。在我的千般懇求下,媽媽還是拗不過我。剛走到門口,就聽到一陣陣鬼哭狼嚎的聲音,令人毛骨聳然,再往裏面窺探一下,哇,黑壓壓一片,什麼都看不見。再往裏走,忽而閃過一縷白光,又瞬間消失;忽而腳下一踩空,電擊般的震感湧上心頭;忽而頭上掉下個骷髏,伸出雙手卡住過往的人的脖子,引起一陣陣尖叫。我和媽媽緊扣十指,相互給予對方力量,只盼着能快點走出去。過往的鬼臉及恐怖的場景,我們都不敢一一正視。當前面的叔叔拉開門簾,我們的緊張的心才在那一刻得到釋放。多麼刺激的體驗啊!

接下來,我們玩點輕鬆的吧。於是,我和媽媽選擇了去鳥語林。成羣的鴿子自由自在地飛翔。小朋友們都紛紛拿着鳥食餵養,鴿子有時會伏地而食,有時會友好地倚在餵食人的肩上,彷彿在表示感謝。我轉過身來,看到一個雕塑和平鴿,栩栩如生的樣子,不得不佩服工匠的精巧手藝。我試着站了上去,伸開雙臂,閉上雙眼,感覺自己有一雙隱形的翅膀,翱翔在天空,多美的感覺!睜開眼睛,我見一旁有很多人圍觀,便好奇地走了過去,哦,原來是兩隻大駝鳥啊。我仔細觀察着它,當它眨眼時,眼睛會瞬間變成藍色;蹲下時,活像一個小山堡。我伸手摸了摸,羽毛很柔軟,而且它很温馴,一點都沒有敵意,真的很可愛。

正當我樂在其中時,媽媽提醒我該回家了,我這時才從佳鏡中回過神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guoqingzuowen/k7qn3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