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國慶節作文 >

【必備】記國慶作文3篇

【必備】記國慶作文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記國慶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記國慶作文3篇

記國慶作文 篇1

合肥,淝、施二水交匯而得名,三國故地,包公故里,歷經二千餘載,今徽之樞紐。北右淮水,南瀕巢湖,通江達海,西有大別山之餘阜紫蓬山,發淝水東流。紫蓬山、銀屏山,雞籠山,大蜀山,山山爭輝;岱山湖,萬佛湖,南淝河,天鵝湖,如珠如玉;野生動物園,大蜀山森林公園,逍遙津公園,徽園,園園成趣。壟畈相依,風光旖旎,人文底藴,熠熠生輝。

--- 前記

國慶七日長假,一家三口,乘車北上,與摯友相約省城合肥。初秋時節,天高日晶,水澄山黃。抵時已是萬家燈火,新月懸天。

友人相逢,倍感親切,一路寒暄短敍。登門拜訪,傢俱陳設,素雅温馨,雖無富麗堂皇,但也別緻可人。夫婦皆是妻同窗之友,夫豁達奔放,婦賢淑端莊,子機敏持重。設宴落座,小酌幾杯,解舟車之勞頓,直至夜入子時。卧榻之處已備妥當,輪流洗漱,各自休息,一夜無夢。

是日,天空一碧如洗,雲也倦去,天高氣清,金風送爽,真是執鰲賞桂的好時節。我們從瑤海區驅車前往蜀山區,到安徽建築學院南校區,見九月初入學的外甥。一路樓宇林立,鱗次櫛比,須仰息可見,亂空飛驚;高架穿梭樓間,複道行空,車陣如蛟龍,上下飛奔。驅轂奮進,不知南北。

行程約一小時,多次查詢,方到校之北門,與門守説明原委,泊車校內。迎面撲來的校園氣息,豁然開朗,恬靜舒適。時值長假,見右側籃球場上,三五學子,自在嬉戲。正面迎來的是主教學樓,挺拔端莊,門的下方是凸字形的青色牆體,上鐫八個鎏金大字:進德、弘毅、博學、善建,想必是該校治學之理念。其中弘毅讓人印象深刻,出自於《論語·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是謹言還是勉進,是慎行還是恪守,或許兼而有之。字下立有紅底白字橫幅:“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週年”,放在一起,意藴深遠。但願外甥在此優等學府,四年學有所成。

左側草地青青,金蓉修葺齊整,毫無秋意。見遠處一座漢白玉石橋卧于波上,近觀橋頭刻有“九月橋”,書法頗似啟功體。暫住凝思,“九月,人生又一起點,帶着別離帶着希望帶着憧憬帶着一顆無畏的心在這裏揚帆啟程”。此時外甥匆匆趕來,幾經電話聯繫,方知方位理解相出。見皮膚黝黑,精神尚可,對生活、學習、心裏感受,一一詢問,皆做細答,甚是滿意。

登橋遠望,秋波瀲灩,湖水清澄,微風拂面,氣爽神清,觀岸邊楊柳依依簇擁,其間有座,或石或木,待到陽春三月,柳絮紛飛,弱柳扶風時,在此駐足,真是美不勝收。同行者興致盎然,拍照留影,或站或坐或獨或依,田七茄子,神態各異,留下相聚時光的片段,珍惜相聚時的點點滴滴,讓歡笑定格成永恆,讓快樂永駐彼此心裏,待他年慢慢憶。

外甥領着我們一羣人到公寓區,見公寓均是5層,白牆黛瓦,由南向北一字展開,居易海之東側。其間花壇錦簇,松柏紅楓,相得益彰,胡椒木平整,路俠相宜,外甥住的公寓在最後一棟二樓,一樓是向外的門店,拾階而上便到,我們一羣人查看了住宿條件,房間寬敞,六人居住,有空調,寫字枱,衣櫃,雜物櫃,正中頂有電風扇,熱水24小時供應,都想起當初上學時況味,真是今非昔比。此時,公寓內在校就兩人,另一位來自東北,其他的各自回巢以療戀家之苦。姐夫二人外地務工,外甥只好在校,節前我們也曾邀請,畢竟父母在外地,遙途阻隔,終是不能見的。看見外甥稚嫩的臉龐,雖見到我們甚是喜悦,但還是察出他內心那份淡淡的憂傷。人都要長大,只是離開父母時都很慌張,漸漸地學會了成長,學會了獨立,就如樹一樣,向蒼穹索取偉岸,向大地汲取營養,這樣才能蔭庇其下。

日漸中天,我們一行復過九月橋,緩緩前行,一路歡笑,折向向南,映入眼簾的景象令人驚歎,教學樓兩側的副樓、逸夫樓、電教樓,門牌樓,拱形環繞着教學樓前的日月廣場,廣場中心如飛鏢之靶,如光芒四射,其圖案由大理石地面與草坪勾勒,大理石線形盡頭是正方形兩層塔狀花壇,猶如星宿,其上草色青青。四周環形台階漸次展開,似羅盤似花開,外側有排水系統迂迴環繞。正對教學樓的是高大的門牌樓,猶如四根大柱牽着綢緞引着中間的層狀巨鼎,通體為漢白玉,四根方形鼎柱頂端皆黑,有鏤空白色三道環繞,配合兩端石柱,外則平端飛張,內則向天取勢。鼎的上端正中是金色大字:安徽建築大學,陽光下,閃爍耀眼。下端有一池,池中有魚悠然其間。正面兩端上有黑色浮雕圖騰,一獅一龍,一左一右。大門正對寬闊的紫雲路,以開懷之勢,迎接天下學子。徽派的建築基調彰顯着安徽人的建築底藴,為之歎服,不負校名。偉大的孫中山先生有一勉聯:“養天地之正氣;法古今之完人”,正合此地此景。

中午就近午餐,又有兩位摯友加入,都是夫人的同窗。一位初見,早知其名,見身姿倜儻,眉宇間俊朗神轉,行止温文爾雅,談吐音舒且敞。賓主列坐,觥籌交錯,淺斟淺飲,言相聚之喜悦,敍離別之相思,捻一段同窗時光,舒適地再次流淌,曾經的年少!契闊談宴,心念昔往。

下午兩點時分,兩車前後同行,直奔大蜀山森林公園,大約一刻行程便到。公園是全開放式的,路牙兩側,車輛停放似長蛇,首尾不見。此處樹木葱葱,樟樹、松樹、黃楊樹、榆樹、桂花樹等高矮粗細錯落有致。沿小徑前行,見一開闊地,人流梭往其間,幾許小木屋,按照事先説好的:騎車。單人車,雙人車,三人車都有,孩子都很好奇,素日裏那得見多人的自行車。大家分好隊友,依次取車驅車,沿彎曲小路而行,我和兒子與外甥一行,小路很平整,只是彎曲上下,始似蜈蚣似蚰蜒爬行,邊行邊琢磨馭車之技巧,漸入佳境,時而同心向上卯力,時而舒緩下行。一路野花幽香,佳木繁陰,不見秋葉寥落之景,道路兩旁時而秋芳怒放,時而樹葉泛着黃紅的暈,小風習習,鳥兒遠處婉轉啾鳴,聞喧鬧即靜。

忽有暗香襲來,加速前行,見一荷塘,水盈弱了不少,荷葉有幾分枯黃,葉莖越發高挑挺立,一大片佔住半個水面。金秋時節,荷花依然灼灼,甚是新奇,或含苞待放、或含羞開合、或蕊枯花落,蓮蓬碩碩,鶴立頷首。無早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之景,更添有“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之韻。塘邊的蘆葦已染秋黃,雖有敗意,也是倔強地挺着身板,像是述説曾經的葳蕤,看看天空,閒雲懶懶。

車行約40分鐘,方回始地,稍等片刻,眾人聚齊,下一項是去草地休息,友人找了一塊樹陰處的空地,支起帳篷,鋪上地毯,四人分兩組摜蛋,同行者九人,三人不會,兩人旁觀,大家建議敗陣者下,輪換對壘。陽光透着樹椏,斑斑駁駁地灑落下來,林中帳篷,間隔撒落,有的枕肱靜卧其中;有的搭起吊牀陪稚子玩耍;有的三五友朋淺吟低唱,享受自然之趣,縱行天倫之樂。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遊人漸漸離場,我們也收拾了行裝,此時見白雲多了起來,輕巧的而無心成岫。斜陽銜山,人影散亂,我們回到了小木屋。見路邊黃的、醬紫的菊花一排排一叢叢,比來時更加奪目、幽香,真有一種“我花開後百花殺,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王者氣概。抬頭忽見一電子屏,上面書着:

記國慶作文 篇2

10月3日上午從格仙島坐船回到皮口港已中午時分,我們匆匆在港口吃了午飯,就驅車向盤錦駛去。

我們經沈大高速和盤錫高速,歷時4個多小時到達了盤錦市,入住在大眾花園賓館。盤錦市不大,只有兩縣兩區,紅海灘就坐落在大窪縣境內。盤錦主要以遼河油田而聞名於世,近幾年因紅海灘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我也是因為朋友的介紹和在網上搜索,才對紅海灘有了新的認識,只想一睹她的芳容。

晚上我們打車到二界溝海鮮館就餐,聽説這個季節正是盤錦河蟹最肥的時候。沒想到盤錦河蟹果然名不虛傳,河蟹雖不大,但味美清香,令人回味無窮。

第二天吃過早餐,我們就驅車向紅海灘駛去。一路上奔紅海灘的車真不少,車流也比較密集。我們不到一小時就到達了紅海灘風景區。

紅海灘坐落在趙圈河鄉100平方公里的葦田濕地內。它以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規模最大的濕地資源為依託,以舉世罕見的紅海灘、世界最大的蘆葦蕩為背景,是一處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的純綠色生態旅遊景區。

紅海灘的門票每人80元,船票80元。進入景區,我們首先坐船在蘆葦蕩裏航行。船行20多分鐘下船後,我們又乘車到達了紅海灘碼頭。

我們沿着“九曲廊橋”觀賞着紅海灘的美景。原來所謂的紅海灘,並非沙子是紅色的,而是一種植物—鹼蓬草,適宜在鹽鹼土質——也是唯一一種可以在鹽鹼土質上存活的草。她每年4月長出地面,初為嫩紅,漸次轉深,10月由紅變紫。她不要人撒種,無需人耕耘,一簇簇,一蓬蓬,在鹽鹼滷漬裏,年復一年地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於光陰荏苒中,釀造出一片片火紅的生命邑澤。

徜徉在紅海灘,你會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會被那一片片紅所傾倒,那種壯觀的景緻,會深深地印在每一個見到紅海灘人的心坎上……

游完紅海灘,我們在景點買了一袋盤錦大米,據説盤錦大米是在鹼地裏耕種的,口感應該不錯,又買了一袋所謂的野鴨蛋,就驅車返回了長春。

20xx年國慶長假遊,雖然只走了三個地方,但每一個景點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一家都喜歡旅遊,因為旅遊不僅讓我們身心愉悦,更重要的是,增長了知識,陶冶了情操。

記國慶作文 篇3

今天,是我第一次去遠門旅遊——陝西西安,我就早早地起牀,帶着愉快的心情,來到了蕭山機場,這次也是我第一次坐飛機。

到了機場,首先換了登機牌,接着過安檢,然後登上了飛機。開始飛機在跑道上走路,到了紅線內飛機就起飛了。在這過程中,飛機的噪音很大,飛機越飛越高。透過雲層就可以清晰的看見千姿百態、形態各異的雲,他們向我們飄來,彷彿在向我們招手,我又感覺像孫悟空那樣,踩着筋斗雲翻了個十萬八千里。鳥瞰大地,地面就是一張地圖,高樓大廈像螞蟻,又像標點符號。經過兩小時的路途,終於到了陝西西安。

我們首先到了鐘樓和鼓樓。它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鼓樓比鐘樓大四歲,迄今已有625年歷史。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清乾隆五年。今天,即增長了見識,又玩的開心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guoqingzuowen/g4g43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