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兒童節作文 >

六一兒童節作文範文(通用6篇)

六一兒童節作文範文(通用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一兒童節作文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六一兒童節作文範文(通用6篇)

六一兒童節作文1

5月30日,學校在體育場舉辦了“六一”慶祝活動,我們度過了一個有好處的、難忘的“六一”兒童節。

30日一大早就來到了學校,老師開始給我們化粧,為即將進行的演出作準備。化好粧後,我們拿着板凳,在老師的帶領下,邁着整齊的步伐來到了體育場。體育場上彩旗飄揚,人聲鼎沸。舞台用五顏六色的氣球和鮮花裝點得漂亮極了!雖然是我們小孩過節,卻有這麼多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前來助陣,我們感到幸福、神氣極了!在體育場的草坪上坐好,情緒激動地等待着演出開始。

好不容易輪到我們班表演了,我們班的“小詩人‘劉博洋同學首先朗誦了一首優美的詩歌,他的聲音是那樣的動聽,感情是那樣的投入,頭還隨着朗誦一點一點的,我們都陶醉了。朗誦完後,隨着歡快的音樂,我們班合唱了歌曲《娃哈哈》,大家唱得十分賣力,亮開了嗓子,大聲地唱,感覺都快把自己的耳朵震聾了,我趁機偷偷地往台下看了一眼,哈,有好多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在給我們鼓掌,我一高興,唱得更響亮了,簡直把嗓子都喊破了,身子隨着歌唱搖擺得也更帶勁了。

接下來,我們班男女同學還表演了維吾爾族舞蹈。他們跳得真好,簡直和電視上一樣。我們使勁鼓掌,把手都拍紅了。

讓人喪氣的是,小智叔叔説我唱歌搖擺身子的時候與別的同學搖反了。咳!在這麼大的場面上,丟了這麼大的醜,我都快難為情死了!還好,最後,我們班獲得了比賽第二名,我還算沒有成為班裏的罪人。下次,可不能太得意忘形了,必須再接再厲,爭取拿第一。

六一兒童節作文2

四天前,是六一遊園。

首先,我們先在教室裏等着,但管理午休的應嘉敏非叫我們看書,我只能答應,但心裏總想着六一遊園。

開始了,只見王老師面目慈祥的走了進來,但我深知,等候就會發生一件悲劇的事情。

果然,當王老師叫我們在走廊排隊的時候,王老師就把我們後排的一羣被罵老手罰進了教室。

我在教室裏等着,結果老師叫我們一起擺桌子,又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示意圖,就像一個迷宮。

我大聲叫:“老師,我們擺好就可以去玩嗎?”“當然可以。”王老師用一種平淡的語氣回答我。馬上,我們就擺好了,就一起拿着入場卷打道回府了。

一出來,我就孤身一人去自己班排隊但由於這迷宮實在是太長了,我只能苦苦的等了一節課。

玩完這個遊戲之後,我懷着一顆對王老師強烈表示不滿的心來到人還算不多的六班,這時,小鄭老師向我和蔡嘉晨走來,手裏拿着相機,卡擦卡擦的拍了幾張,又向別的地方奔去。

六班玩好了,我就向剩下的人少的班級慢慢悠悠的走去。

其它幾個班都結束了“戰爭”後,我又起身去找蔡嘉,路過了自己班發現裏面人頭攢動,根本沒有落腳的餘地,人羣的正中央,正站着蔡嘉晨一行人。

我發現了他們仨,便自在的走到他們身邊,故意拉長語氣:“哎呦,這不是蔡嘉嗎,咋麼狼狽成這個樣子?哎,真是悲劇呀!”“什麼,你在説一遍?”他挑了挑眉毛,我只能故作聽不見,若無其事的閃到一旁,去看王老師了,邊看還邊等着蔡嘉晨。

終於輪到他上了,只見他戴上眼罩,拿着小小的木錘跌跌撞撞的走了過來,但只敲到了鼓,得了1分。

六一兒童節作文3

5月27日,是我們最期盼的節日六一節到了。

我們準備舉行許許多多的節目,我在節目表上看的眼花繚亂、數不勝數。節目名也是多種多樣,我們組的節目在名單裏簡直就是滄海一粟。

從此之後,我們就一刻不停地練習,非常之認真,對於此事,家長一點也不知道,全班同學都想為自己的父母準備一個驚喜。在下課時,來回在走廊裏走動,能看到不少同學在走廊裏表演,我同學們就像快被老虎吃掉的小雞一樣,不停地往前追趕,我此時頓時火氣上衝,就和組裏的同學説:“看他們多用功,而我們呢。”

組裏學生聽了,立刻痛改前非,與我一起彩排起來。

表演的日子就快到了,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我們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老師看我們準備的差不多了,便想考驗一下我們準備的怎樣,是百裏挑一呢還是一無是處。

我們信心十足地走上彩排的舞台。上台後看到觀眾的那一剎那,我頓時緊張起來,前所未有的緊張,因為我還從沒看見過幾百名觀眾看我的感覺,從出生到現在,從未經歷過。

我們粗糙的表演完了,但每個人都很開心,就像玩了手機又跑去玩電腦,而你媽媽又不管你一樣,很愉快。我問他們為什麼這麼高興,他們回答我:“因為我們表演完了這個節目啊!”我默不作聲的離開了。

到了演出那天,我才明白了真正的緊張,當全校人注視你的時候,你是什麼感覺的。此時,你每一個舉動和每一句話都不能出錯,茫茫人海里我感覺到緊張,緊張的像你吃完飯又不付錢的樣子,很尷尬。

我們認真的演完了,雖然不怎麼好,但我還是感覺到一陣愉快。

這,就是我們的“六一”。

六一兒童節作文4

每當到每年的六月一日,我就會想起那次難忘的六一表演。

那天,數不清的綵帶隨風飄動,小鳥在天空中飛來飛去,操場上頓時熱

鬧起來。首先出場的是4(2)班的表演,他們的一張張笑臉映入同學們的眼簾,

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響徹雲霄,還時不時的變換隊形,讓人眉開眼笑……

最讓我難忘的就是那場武術表演,兩個二年級的小同學精神飽滿,神氣十足,

下面的人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節目開始了,一個同學向另一個同學衝過去,之後拳打腳踢,攻擊着對方,對方也毫不示弱,來了個"高踢腿",但那一個同學縱身一躍,躲開了對方的進攻,那個人又對對方進行反攻,先給他了幾拳,然後又左右伸腿,踢對方,但對方又左躲右閃,防過了那個人的拳擊,然後對方又伸出兩手,抓住了對方的腿,但那個人不服氣,又使出了絕招:"飛沙走石"—滑翔腳。但對方一步騰空,對付了那個人的絕招,可那個人不甘示弱,又再次發起攻擊,那個人左三拳,右三拳,立刻來了一個"環繞點心,"

這次是把對方往死角里推了,雖然對方沒有騰雲駕霧的本事,可他眼疾手快,發出了防攻絕招,才抵過了那個人的攻擊,那個人並不甘心,又向對方發起了挑戰,那個人在忽上忽下進攻對方時,一不留意踩到一個石子,忽然從天空中摔下來,在那千鈞一髮之時,對方接住了那個人,兩個人笑臉相對,下面的同學都不由自主的響起狂風暴雨般的掌聲。

這天既快樂,又難忘。

六一兒童節作文5

一早我就高高興興地來到了學校,因為今天是我們兒童最開心的節日:“六一”兒童節。

到了教室,我發現所有的課桌早被老師擺成了正方形,而且我們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呢!

早上我們不用早讀,吃了個水果拼盤,這次還比以前的六一節多了兩根香蕉呢!吃完水果,我們可以用一學期的積分去換文具用品。可聽到我只有六個積分時,我非常傷心。我想來想去也想不明白,我每天都可以加到2到3個積分,怎麼最終只有6個積分了呢?唉!看到別人換到一個個玩具,我決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一個上午我們大快朵頤地吃了美食,到了中午時分,我們開始前往5樓的幸福劇場去比賽唱歌了。我們到了裏面,發現劇場里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我和我好朋友好不容易搶到了2個座位。

比賽開始啦!第一個節目是四(1)班的合唱。他們只是唱,沒有任何動作。四(2)班比他們好多了,加上了動作,就是唱的聲音小了點。四(3)班唱得又響又有動作,且每人手裏拿着一面小旗子揮舞呢!下面觀眾的掌聲比以前的熱烈得多,我覺得這次冠軍一定是她們的了!後來終於輪到我們班唱了,我們的比賽歌曲是《最好的未來》這首歌。剛上場我有點怕,但我認真做動作,不落節拍,我放聲唱歌,我覺得我班的歌聲非常整齊動聽。下台了,我感覺我出了身冷汗。在宣佈排名前,我們全體師生一起唱了《國歌》,真是令人激動啊!接着主持人許老師宣佈了名次,不出所料,四(3)班得了第一。當聽到我們班得了第二名時,我們都歡呼雀躍了。

很快放學的時刻到了,我傷心地離開了學校。多麼美好的一天!我喜歡這個“六一”兒童節。

六一兒童節作文6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是一個屬於我們兒童的節日。今天,學校開展了“六一”遊園活動,讓我們每一位同學都去參加。

首先,我們來到了大操場,迎接新的一批“少先隊員”。迎接完畢,我們的“遊園活動”正式開始!

我先在我們班玩“擲乒乓球”。終於輪到我時,卻沒有人接我擲的乒乓球!就在我想走掉的時候,張老師叫了項忻苗來接我擲的乒乓球。我看項忻苗一臉不情願的樣子,心裏想:拜託了,就幫我接一下吧!你幫我接一下又不是沒有獎品。

遊戲開始了,我由於太緊張,第一個沒有扔中,不過後來四個乒乓球都扔中了。陳老師給了我兩顆牛奶糖作為獎勵。

我出了教室,原來紫渲在門口等我!我向她説了聲“謝謝”,便走向五年<四>班。

他們班的遊戲是“吹乒乓球”。哈!這個簡單!我肯定一次就成功!我心想。輪到我和紫渲時,楊夢瑤把我拉到了另一邊,説:“佳沂,你吹這邊的吧。”

我深吸一口氣,用力地對着乒乓球吹氣。可那個乒乓球像一個頑皮的小孩,固執地“站”在那裏。這倒沒關係,可是這個看似紋絲不動的“小孩”還“攪”起不少水花,濺到了我的臉上。氣我嘛!我故伎重演,可那乒乓球卻還是不動。好一個乒乓球,本姑娘就和你耗下去了,看看是你的“毅力”強還是我的毅力強!我正這麼想着,楊紫軒把另一隻碗裏的水全倒到了這隻碗裏。遊戲彷彿簡單了好多。我使勁一吹,那乒乓球就穩穩當當地落到了另一隻碗中。我好的時候,紫萱也好了。我倆拿了糖,又去別班玩了。

今天的遊園活動好有趣啊!我們不僅玩了“擲乒乓球”和“吹乒乓球”,還玩了“沙包擊瓶”、“心有靈犀一點通”等遊戲。六一兒童節真快樂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ertongzuowen/400w7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