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熱門】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彙編六篇

【熱門】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彙編六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作文600字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熱門】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彙編六篇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1

離端午節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街上飄着陣陣粽香。

我和我的媽媽準備好糯米、粽葉和線等,開始包粽子。我目不轉睛地看着,只見媽媽拿一張粽葉捲成漏斗型,再往裏面加上參有紅豆的糯米,然後用粽葉包成三角形,最後用線把它拴好。看着媽媽包粽子,我不解地問媽媽:“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媽媽耐心地給我講到:“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的歷史了。

當時,由一個著名的詩人叫屈原,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後來,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在陰曆5月5日這天,他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真是太可惜了!”聽完媽媽講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歎息道。

媽媽繼續説道: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媽媽停下手中的活,抬頭問我:“你看見過賽龍舟吧。”“我們去年在新津看見過啊”我不解地問。“其實,賽龍舟也與端午節有關。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哦,是這樣的。想不到一個節日還有這麼多的故事”,我恍然大悟道,想不到我們經常過的節日,竟然有這麼多的文化。

吃着香噴噴的粽子,我深深感到:“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我發誓要好好學習中國文化,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2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上一起牀,就看每家每户門前都插着艾草,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們的早點是粽子。在吃粽子時,我想起這麼一個故事: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戰國時期,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當時楚國被別的國家所滅,屈原不願投降,為了表達他的愛國精神,他抱着一塊大石頭,跳進湖南的汨羅江自殺了。老百姓為了不讓魚把屈原的屍體,就包了許多許多的粽子,扔進汨羅江餵魚。表示了老百姓對屈原的愛戴之情。以後,每到端午節,人們都包粽子紀念他。

到了10:00,我奶奶就忙個不停,做這道菜,做那道菜,能幫忙的地方,我儘量幫忙。經過十幾分鐘的努力,一桌豐盛的午餐便作好了。

端午節還流傳着這樣一個感人淚下的傳説。據説白蛇精白娘子迷戀上了凡人許仙,白娘子是個心地善良的女子,不做任何壞事。他和許仙結為夫婦,一直過着美好的生活,不久便生兒育女。可是有一天,有個叫法海的壞和尚一心想拆散他們一家,就把許仙騙上了山,對他説,他的娘子是一條白蛇,在端午節的時候,給她喝雄黃酒,他就現出原形來。正如法海所説,許仙給白娘子喝下雄黃酒後,立刻變成一條巨大的白蛇,扭動着身子。這可把許仙嚇的竟然死了。白娘子為了救活許仙,去盜仙草,一路上山高路遠,凹凸不平。爬到山頂時,山神來和她決鬥,白娘子和他打得你死我活,遍體鱗傷,歷經千心萬苦,終於拿到了仙草,救活許仙。

狠毒得法海見還沒拆散他們,又把許仙騙來,給他一個圈子,讓他在白娘子梳頭時,戴在她頭上,會保平安的。毫無警備之心的許仙真的照辦,他剛把圈戴在白娘子頭上時,白娘子就被收了進去,關在雷峯塔內。

端午節,我吃着粽子,想着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不畏艱辛執着追求的白娘子,心裏不禁感慨萬千。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3

粽葉飄香,又到端午。關於端午的種種傳説,又再現腦海。望向湖畔,憶起楚國一代偉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關於屈原,連他是哪朝人自己都不大清楚,能夠明白的,就是屈原不忍看自己的國家滅亡,投至泊羅江。上歷史課,説屈原大無畏,擁有大膽質疑的理性精神,屢次勸説楚王莫信秦。可提議不被認可,反遭迫害,流放人間,直至江中,以示清白。

相傳屈原投江前遇一漁夫,漁夫驚訝:“子非三閭大夫也?”可想當時屈原苦笑,淺淺搖頭。遇問之為何落得如此田地時,無奈道:“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夫反問:“何不與世推移?”屈原不從,大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以蒙世俗之塵埃乎?”至此稍覺屈原似乎太過自負,而且暗想屈原也傻,為何不看大局之勢而行,非得自尋死路?留得青山不怕沒柴,日後再細想怎樣挽局不好嗎?

關於疑問,自看前人評價屈大夫,至王逸歎:“膺忠貞之質,體清潔之性,直如石砥,顏如丹青;進不隱其謀,退不顧其命,此誠絕世之行,俊彥之英也!”方才明那一片冰心在玉壺的苦心。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五月初五,泊羅江畔一聲水響,既而化為寧靜。已明白屈原的志向,投江乃示忠心,明清白,便想明為何其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但一直不見屍體,於是後人為寄哀思,於此日盪舟之上,投擲米團,免遭魚蝦攻其身。

細想屈原投江時,又是怎樣一種情懷?是心中大釋?還是含悔而死?想到漁夫走時的莞爾笑歌環繞江前,便明屈原帶上清白而去,留下淡然而離。他笑歎今朝,笑看釋懷。不與多言,只以《離騷》獻世: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可惜未將真理求出,自先奔赴湘江,留下離騷,讓世人明孰是孰非。

屈原的故事,在歷史長河中不過紅塵一瞬,兩千多年的歲月也是轉眼即逝。儘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那眾人皆醉我獨醒,不允世俗塵埃染皓皓之白的屈原,終將留予世人心中,一代又一代地看其釋懷一切,淡然一切。

粽葉飄香,又到端午。端午之際,屈原仍在。滄浪之水,或清或濁,難以明確。只能遂去,不再復言。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4

今天是六月六日,也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天天剛亮,我就非常高興的起牀了,爸爸媽媽很早就起來了,因為今天爸爸媽媽要去買很多過節吃的東西,比如可樂,那可是我最愛喝的了,另外還有我愛吃的粽子、餃子、烤鴨等。當我起牀出來,爸爸媽媽已經從街上回來了,手裏還提着我們過節要吃的好多好吃的東西。

我剛從房間出來就聽見爸爸説:“我們今天回老家過節吧。”媽媽説:“好啊,一家人高高興興在一起過節,那該有多開心呀!”我洗完臉就衝出衞生間對爸爸説:“我們快去做公共汽車回奶奶家吧。”

我們到了汽車站,汽車正要走,還好剛趕上,不然我們可就要等下一輛汽車了。我們上了車,爸爸就給我講端午節的`來歷及現在端午節的傳統活動,我和媽媽一邊玩撲克牌一邊聽爸爸講。聽爸爸講完,我才知道原來每年的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著名的大詩人屈原的,現在人們會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以包粽子、掛艾葉、喝雄黃酒、賽龍舟的方式來紀念屈原。

車走了近一小時左右,我們終於來到了奶奶家。爸爸媽媽去準備今天要吃的菜,我和姐姐、表哥、表弟在看電視。表弟問我端午節該幹些什麼?我説:“端午節人們要吃粽子、餃子和包子,在一些地方還會進行龍舟大賽。”這時爸爸過來要我們一起去包餃子,我們洗了手就去包餃子,很快餃子就包好了。

吃飯時我還想是不是隻有餃子吃,但看着桌子上的菜就忍不住流口水了。不用説這些菜都是我最愛吃的,有土豆燜雞、糖醋魚、烤鴨、燉白菜,另外還有很多好吃的菜,今天的菜可真豐盛啊!

這一天過得可真快啊,轉眼就到下午了,我們又要做車回祿豐了。今年的端午節過得真愉快啊,希望全國的人們在今天都幸福快樂!年年都快樂!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5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這首兒歌又在我耳邊響起,因為端午節就要到了。淡淡的粽葉香將我的情素帶入那悠悠歲月……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人們把粽子投入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屍體。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尤其是賽龍舟、吃粽子,那可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龍舟競渡,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南方,過端午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黃酒。端午這一天,大人們都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前畫一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頸脖,手腕或足踝上,被家長成為長命縷。各家還要插上“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因為端午節又稱重午,所以許多習俗都和“五”這個數字有關。每年端午節這天,媽媽總是先把屋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撒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然後我們全家就去太湖遊玩,看龍舟比賽;回來後,再每人吃一個粽子。這樣的節日,簡單又不乏隆重!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悦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粽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6

每一條彩繩背後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題記

前兩天大連一直陰雨連綿,太陽也沒露一下。昨天總算碰上一個晴天。

今天,從補習班回家,一個人底着頭,漫不經心的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斷的彩繩。據分析判斷,這裏前一陣子應該是一個小水凼。(端午過後的第一個雨天,要把手上的彩繩摘下來,扔到水凼裏。算是一種習俗吧!)這才突然反應過來。端午節已經過去很久。望着地上此時孤零零的彩繩,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小學生活大多是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那時的自己那麼無邪,那時的日子那麼温暖。

那時,在端午節的前一個晚上,奶奶都會把我摟在懷中,我可以清楚的感到她的體温,和她血液中流淌的愛意。我靜靜的聽着奶奶輕微的喘息聲,看她變魔術般的將普通的彩繩,擰在一起,編成好看的結。然後她會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認真而小心的將彩繩系在我的手腕上,腳踝上。清楚的記得她的那雙大手那麼温暖,卻那麼粗糙。當時的我還會天真的問奶奶,為什麼不好好保護自己的雙手。而奶奶只是莞爾一笑,不予回答。現在想起,才曉得,那是歲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經歷無數風雨坎坷的見證。繫好後,奶奶總是會端詳一番,似乎在欣賞她的傑作。而那又是一種怎樣的目光啊!宛若三月中微風對嫩柳的撫弄;秋日裏月光對修竹的依戀。又似晨曦中露水對小草的滋潤;暮靄時夕陽與水面的輝映。奶奶澄澈的眸子中,滿滿的,都是對我的寵愛。

至今,那種感覺依舊十分真切。彷彿還能感覺到奶奶的體温和目光。

只是後來,我回到大連,回到媽媽身邊。她的工作總是那麼忙,忙到無暇顧及節日的到來,更不要説為我係彩繩。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過好幾個。竟也習慣沒有彩繩的節日。只是當看到同學手上帶着五顏六色的彩繩時,我雖然會不屑一顧,説那是小孩子的東西罷。但心中,還是會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愛編織的端午的彩繩。

標籤: 彙編 端午節 六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z84qlo.html
專題